这样的告示,贴满了大街小巷,文登县作为山东世家的辐射范围之内的县城,此时也是张贴出来了。见到上面的金额,刘伟都想把自己直接绑上去清河崔氏投案自首了,足足十万两白银啊。
刘伟打劫了山东地界上的无数的马贼,还有抢了好多的世家商队,这才五万两,再加上之前的山贼的财产总共也没有十万两。
这样的收入让刘伟感到很奇怪,文登县一直山贼就有三万多四万两,结果大半个山东的绿林道上也才五万两,差的太远了。可是他不知道其实这一群文登县的山贼最开始并不是真正的山贼,这一点也已经说过了,曾经这山贼的大当家是一个将军,而这其中有着三万五千两是当时的军饷。
第二十三章 文登造船()
朝堂之上,李二和世家之间进行了一次看不见的硝烟战争。这一次世家和皇权之间的矛盾再一次摆在了李二君臣的面前。作为一个控制欲望强烈的君王,怎能容忍一群维护自家利益超过皇权的世家存在。
而作为传承千古的世家怎么可能看得上三四百年就更迭一次的皇权,南北朝时期覆灭了多少的皇权,但是他们这些世家却依旧屹立不倒,所以在他们的心中家族永远比起皇权来的高。
而李唐的情况就更为特殊一点,作为鲜卑五胡汉化之后的一支,关陇贵族之中的李氏,并不被这些世家们承认是正统的世家,认为他们不管怎样血脉之中都流淌着胡人的血统。所以从李渊称帝开始,这些世家就对李氏并不是太服气。
从李渊曾经想要征召世家的嫡系美女进宫但是却被这些世家拒绝就看得出来,他们对于李唐这具备胡人血统的皇室尤为轻视,之后编撰氏族志将李氏位列三品,其余的五姓七望之中的世家凌驾在皇室之上。
所以李二在这个时候动手,减除了朝中这些世家大族的各个负责实权部门的官吏的权柄,然后将他们放到了清水衙门,掀开了这一次皇权和世家的战斗的序幕。
贞观元年,李二开了大唐贞观历史上的第一次科考,虽然选拔出来的人才不多,但是却是李二的底气所在。因为自古寒门出英才,这些经历了一番苦难磨砺的寒门士子比起那些锦衣玉食成长起来的士族贵公子要更加有用。再加上李二手中原本就攥着一帮饱学之士,所以将这些世家的人清理了出来之后,李二居然对朝堂的掌控更胜一筹了。
当然世家也不是没有反抗之声,只是现在却被几个最具名望者给暗中压制了下来。他们知道现在这样小打小闹无法成事,必须要等到一个机会,可以一瞬间让李二难以翻身的机会,所以他们蛰伏着,等待着。
就像是致命的毒蛇在暗中潜伏,等待着猎物松懈下来的那一瞬间,然后一击致命。这些世家潜藏了自己的力量,让李二觉得他们服了软,麻痹了之后在一举雷霆一击,势要将李唐王朝搅得天翻地覆。
当然这些事情和刘伟没有多大的干系,哪怕这一切都是他挑起来的,而李二为了此事更是大发雷霆要治他的罪,可是他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根本就没有留下丝毫的蛛丝马迹,所有的一切好像都和他无关一样。
这个时候刘伟在做什么?他在造船,这是他在之前就已经和文登县令交代清楚了的,在这段时间,文登县令就在牙山和昆嵛山这些地界上面收购足够年份的木材。
造船需要的木材并不是说去山上砍下来就能用了的,需要砍伐了一段时间之后,木材之中的水分已经蒸发的差不多了的那种料子才能够使用,所以在刘伟给文登县令李玉来交代的时候,就需要找那种砍下来两三年的木料。
这些东西在刘伟去外面逛上一圈的这段时间源源不断的从别的地方运到了文登县,隋唐时期登州的造船业非常的发达,虽然这里显得有些贫穷,但是那是因为造船这玩意儿在这个时候属于朝廷的将作监在管理,一个造船厂的厂长,当然那个时候不叫厂长,叫做大匠。他的官衔一点都不比一个州府的知州差。
所以文登县虽然靠近登州港,但是却根本不能够掌控这里的造船厂,甚至因为前些年前隋末年的战乱,这里的造船厂也变得荒芜起来。
虽然已经荒芜下来,可是当李二登基之后,这里再一次开工了,登州作为大唐最重要的一个海港城市,在这里李二也是比较看重的,所以造船厂的人全都是李二的人,这一切文登县不得干涉,因为这里属于琅琊颜氏的辐射区域,李二这样做是以防万一。
果不其然要是文登县掌控造船厂,那么就相当于是给颜氏做了嫁衣裳了,之前李玉来可是当不了文登县的家,但是现在刘伟想要造船也无法使用这里的造船厂的资源。
当然这一切可是拦不住刘伟,这办法都是人想的,只要造船厂还是人在干活,那就好办,因为总会有破绽不是。而且刘伟现在可不是善茬子,因为他这一次出面的身份可不是什么朝廷的定远侯,而是山东大盗牛有德。
这一次行动刘伟亲自出马,他们需要了解造船,甚至能够造出真正的好船的工匠,这样的工匠即使在整个登州造船厂之中都不多,都是将作监花名册上面留下了姓名的高手。
而且在造船厂周围还有一队士兵把守着,负责这里的安全,只有在休沐的时候才会有人从这里出去进文登城之中采买东西或者出去放松一下。
而这休沐的日子就是刘伟期待已久的动手的时机,在这个时候带着一帮兄弟将造船厂的几个大匠全都给绑上山让他们帮自己造船。
当然在这个时候刘伟自己也在做着准备,这一次他们的计划,是需要出海的,这航海的一些事情也需要准备好,不然到了海上什么东西没有,那就是将一船的人全都给送到阎罗殿去了。
首先需要会游泳,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不会游泳去了海上就是去喂鱼的,当然鱼饵就是自己这一百多斤肉。因为在海上风急浪高,谁知道什么时候一个浪头就把你给卷到海里去了,到时候不会游泳救援都来不及你就挂了。
这一点是刘伟需要克服的,这一次他准备带去的人大多数都是在这山东地界上长大的,靠海不远的地方的汉子就没有不会水的,到了海里一个赛一个的厉害。就只有刘伟这个在川府之地长大的家伙是旱鸭子。
所以他在这段时间就每天都要去冬泳,贞观元年的冬天,刘伟几乎就是泡在海里了。这样让他在初春来临的时候已经可以称之为浪里白条了。
第二十四章 一路向南()
贞观元年很快过去了,这一年时间,李二带领着的大唐在挣扎之中前进着,这一年关中大旱,粮食减收。李二在长安城的城头上烧了罪己诏都无济于事,依旧是无数的旱情传来。
前三个月大旱,到了接近秋收的时候,又是一场大雨,本就不多的粮食在地里又被雨水浸泡,然后收上来的都是已经要发芽了小米,小麦。
秋天山东出了一个巨贼,烧杀抢掠,一路席卷了山东地界,将受灾小一点的山东地区收刮了一遍,顿时山东地区也是大叫,根本没有余粮上缴国库。顿时贞观元年,大唐财政吃紧,国库空虚,甚至连赈灾的钱财都是出自内府。长孙皇后为此差点没有将自己的嫁妆给卖了。
因此贞观元年,李二给自己的评价是差,他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可是这一年已经过去了,他只能祈望来年能够天佑大唐。可是他不知道山东地界今年粮食丰收,收获究竟有多少,这些地方全都瞒得紧紧的,因为这是世家在和皇权进行争斗。
李二在朝堂上打击了世家的力量,但是世家却在这一次的天灾之中拖了李二的后腿,两者全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百姓何辜?他们饱受旱灾,饥荒的威胁,这些世家大族根本就不管不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事情在今年的大唐上演。
刘伟没有见到这一切,他所在的登州今年到还算安宁,靠海吃海,今年因为那一群长安城的公子哥的到来,收购登州渔民的海鱼,然后贩卖到关中,成为那些勋贵,世家们的桌上美餐,让登州的百姓的生活稍微过得好了很多。
这也算是刘伟来了这么久,给大唐百姓带来的一点点的好处,这些公子哥是他带来的,而这些人虽然玩儿心大一点,可是却没有一个是真正的纨绔子弟,所以倒是没有惹出什么祸端来。
刘伟也在登州整理了自己这一年的得失,他心中细细思量了之后却是无法平静下来。
这一年他可谓是加官进爵,但是他的心却难以高兴起来,因为这里面他要说感觉不到李二对自己的不喜以及不信任是不可能的,虽然心中有着各种怨愤,但是刘伟却并没有表露在面上。
因为换位思考,自己要是处在李二的位置上也会这样难以相信一个喜好冒险,耍小聪明的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一步步的走上来。从最初到之后,自己利用先知先觉的便利,完成了很多人一辈子都难以完成的功勋,可是却没有表现出对李二的忠诚,李二会这样做无可厚非。
李二身边的那一帮人,都是经过了无数次的战斗然后凝聚到一起的,可是自己这个爬升速度奇快无比的小卒子,却超出了他的掌控范畴,让李二怎么能够信任?
玄武门自己投机取巧救了李二一命,突厥草原投机取巧拿回了传国玉玺,山东再一次违背了李二的意志,这让李二难以掌控自己的同时,自己也难以获得李二的信任。
刘伟知道这些,所以他才不在乎李二会不会相信自己了,自己又不是对李二效忠的,自己为的是这大唐的百姓。刘伟在心中这样对自己说道。
当然刘伟这只是在自我坚定自己的意念,让自己可以撑下去,不然的话他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就会做出刺王杀驾的事情来,中原经历了前隋战乱之后,现在可是经不起再一次的战乱。所以刘伟其实在这个时候心中的怨念只能自己按耐下去,不让自己爆发。
不过有的时候一颗种子要生根发芽,只需要一点点的土壤,刘伟现在能够按奈得住,但是等到今后时间越来越长,他和李二之间的关系会怎样,心中的那颗种子是否会变得根深蒂固,然后长成参天大树这一切都还尤未可知。
贞观元年过去了,在登州发生了造船厂被袭击,大匠失踪的事情,这件事情闹得满城风雨,可是却因为李二和世家之间的斗争,世家从中作梗所以不了了之,刘伟得到了喘息的时间,然后一个冬天的时间加班加点总算是将他想要的船只给制造了出来。
虽然没有后世的船只结构,但这已经是当今最先进的船只了,而且在造好船只之后,刘伟让那些大匠想驾驶着这些船出海,在海上飘了好几天确定不会沉船之后才放了他们。
贞观二年初春将近的时候,刘伟带着准备好的东西,打理好一切,将登州的事情交代给赵信这个自己唯一可以信任的人之后,带着船只出发了。
这一次究竟要去什么地方,刘伟没有说,他带着他这大半年招揽下来的那一群兄弟,在一个夜色深沉的黎明出发了,三艘大船在这两百多人从登州的海边出发了,他们开始了自己新的征程。
这是刘伟这大半年思索之后下的决定,在大唐这一片土地上,他短时间之内是无法让李二信任自己,那么就必须要去别的地方,让自己能够更好的发展起来的地方,让自己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充实自己的实力的地方。
而这样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当自己回来的时候大唐又会是怎样的光景?刘伟不知道,他不是那种能够谋划未来很久的人,他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要自己能够心安理得的事情。
所以在草原上他去弄回来了传国玉玺,这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虽然在今后也会回归,可是却能够作为自己的进身之阶。在山东他会去撩拨世家的虎须,因为这些世家经过千年已经成为了百姓头上的一道枷锁。
现在他确定了李二不会相信自己,他就决定自己开始进行一次属于自己的远征,或许未来的路会更加的艰难,但是刘伟相信自己应该能够做得更好,毕竟这一条路确实是非常可行的,至少在他的心中这样的事情是正确的,沿着自己认为正确的路走下去,坚持自己的意志,不卑躬屈膝的在李二身前摇尾乞怜,这就是刘伟的坚持。
这样的选择究竟如何,没有人知道,只是这一艘船成为了刘伟现在最后的家底,是死是活就在此一搏了。
第一章 浪遏飞舟()
湛蓝的海水,在这个没有污染的时代,海水的色泽清亮,甚至有着几分透明的感觉,天空的哦啊映在海面,朵朵白云悠闲地飘荡。船只就如同飘荡在空中一般,不时有各种海洋鱼类跃起于浪尖。
一艘船从登州出发了,船上没有扬帆,在此时依靠船桨在海面上航行着。沿着海岸线行驶着,并不怕迷失方向,当然在海上航行需要准备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索性这一艘船并非是出远海,而是沿着海岸线行动,再海边讨生活的汉子众多,倒也还算顺畅。
这一路行来,刘伟就在穿舱里面待着,他虽然游泳技术已经过的去了,但是却架不住在出海的最初他晕船。
这一个陆地上的强悍的家伙,居然上了船变成了软脚虾,要不是这一帮兄弟都还算信得过,他的小命可就不一定安稳了。
当时从登州出来,整个人在船上吐得稀里哗啦的,根本就没有办法维持船上的事物,就只能将这些事儿交给了在这大半年一直主持山寨事物的一个小头目。此人姓吴,名长春。家中原本是渔民,但是一次马贼洗劫了他们家所在的渔村,然后被帮到了山上给山贼当苦力。
现在吴长春负责了船上的大小事务,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让刘伟不需要丝毫的操心,只需要待在船舱里面让自己适应着船上的生活。直到出海一周,刘伟这才缓过来。但是却也是手脚无力。
这已经是出海的第十天,这个时候刘伟已经适应了不少,至少在穿上活动一下是没有什么大问题了,而且为了面对自己的弱点,刘伟这几天专门到摇晃的最厉害的甲板上,适应这船上不断摇晃的生活。
按理说这脚下摇摇晃晃的,其实和马背上差不多才对,可是刘伟骑马没有一点点的障碍,结果坐船到时伤了心了。还好他的身体实在是强悍的很,经过一周多的时间适应,他觉得再有几天就能够完全适应了。
而且这几天伴随着渐渐的适应,他的胃口也好了起来,每天都要吃上几条几斤重的海鱼。这胃口成为了船上的大胃王,渐渐地适应之后,他依旧不管船上的事儿,反正吴长春干得很好。
对于航海,刘伟就是一个外行,什么海图之类的是看不懂的,所以交给合适的人是最好的选择,现在他就只需要保证自己尽快的恢复过来就行,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可是遥远的岭南,甚至要到两广那一片地方以南的地方。
刘伟他们选择的出海的时间还是不错的,至少在这春季他们不会面对海上最恶劣的天启——台风。当然在海上什么都说不准,因为暴风雨是随时都有可能有。而且海上的海风吹起来那个浪涛比起江面上,湖面上可是打得太多了,一丈高的浪涛就这样直接从海面上卷起来,根本就是毫无预兆。
这样的大浪实在是太常见了,所以一点预兆都不会有刘伟的船只制造的时候,特异的加固了,这个时代造船业也算是古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