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大唐- 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道路。

    但是,当撤退到当雄时,却看到了赞普的大军正“守株待兔”,论钦陵这才知道葛尔家族真的是在吐蕃存活不下去了。如此便激起了论钦陵的血性,他一番激励,葛尔家族的男人们拿起了所有可以利用的铁器,奋力劈砍向了赞普的大军。

    看着葛尔家族勇士嗜血的双眼,鲜血浸透的衣甲,赞普大军的眼中露出了胆怯。

    一番激烈的战斗,赞普大军败退,论钦陵身披数箭,带领族人终于冲出了当雄,但赞普大军和琼波大军尾随而来,死死咬住葛尔家族。论钦陵苦笑着嘱托了弟弟赞婆和长子弓仁一番,随即率死士断后。赞婆便和弓仁领族人撤往河源。

    当看到族人消失的背影,论钦陵长叹一声,若不是吐蕃军相不和,真的希望能够那个人再战一场啊,只是这个愿望已经无法实现了,他也无法归降大周。那就战死在此处吧!

    “来吧,赞普,让臣看看,您训练的勇士有多厉害!”

    望着缓缓而来的赞普大军,论钦陵拔出长刀,这一把刀是父亲当年奖赏给他的战利品。(未完待续)

    ps:兄弟们,谢谢你们的阅读

第四百三十八章 帝王之路(九)() 
丽春台。

    女皇先处理了几件重要奏疏后,便惬意地享受着两个心肝宝贝的伺候,如今她每日里享受着这帮美少男的青春气息,令她龙颜大悦,让她仿佛沾染了不少青春之气。

    朝中之事,只要不是什么大事,也基本上交给了武柲和宰相处理,如此她也基本上不问政事了,至于两个小宝贝的要求,她则是尽量满足,哄哄他们也是一种乐趣不是,对于她来说,那只不过是一些不重要的官职而已。

    “圣上,太子殿下求见。”有宫人禀报。

    女皇“哦”了声,说道:“太子没有去武成殿批阅奏疏?”

    宫人禀报道:“回圣上,奴婢不知,但太子殿下面容似有喜色。”

    “哦?那让他进来便是!”女皇一听到武柲面有喜色,心中便有了一份希冀,年纪大了,听不得坏事,偏爱听喜事。

    不多时,武柲大踏步而入丽春台,大礼参拜后,面露喜色,他没看到二张在,想必已经躲在里间去了。他正要说话,女皇便问道:“我儿可是有喜事?”

    武柲躬身道:“孩儿特来告知母皇,吐蕃君相相争,论钦陵身死,论赞婆和论弓仁领葛尔家族等八千余帐向我大周请降。儿臣不敢擅自做主,特来请示母皇。”

    “哦?竟有此等大事?”女皇豁然起身,“论钦陵”这个名字她可不陌生。当年数度攻占安西,使得前朝和大周失去安西四镇,致使西域商路不通。朝廷威望严重受损。直到四年前武柲领大军征讨吐蕃,重夺安西四镇,才使得商路畅通无阻,神都的物产丰富起来。可如今乍然听到这个让她十分头疼的人,竟然死于内乱之中,惊喜中也多了几分惋惜,要是此人能为大周所用。那是不是可以说将来可以征服吐蕃呢?

    “回母皇,却有其事。这是左羽林卫将军郭知运的紧急军报,请母皇过目。”说着话,武柲便从招文袋中取出军报,呈递给了女皇。

    女皇接过。取出军报快速看了一遍,脸上露出了笑容,于是便再仔细看了一遍,看完之后,她略显苍老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她看向武柲,笑道:“我儿此消息果然振奋人心啊。”

    武柲笑道:“是母皇的福分,也是我大周朝的福分。”

    女皇略一思量,说道:“论赞婆能够归降我大周。我儿认为该如何对待?”

    武柲心中虽早有主意,但此刻却不能抢了女皇的权力,他躬身说道:“论赞婆去留。对我大周有利也有弊。”

    女皇问道:“何为利,何为弊?”

    武柲说道:“论赞婆归降,若我大周善待之,则得一员防御吐蕃的大将,论赞婆本是吐蕃小论,对吐蕃十分熟悉。我大周得之,十年间西边便不用再担心了。此为利。但论赞婆此人带着的是其家族。而且此人也十分骁勇,孩儿跟吐蕃数度接战,此人斩杀我大周儿郎颇多。若一旦休养生息后,壮大起来,便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母皇也知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为弊。”

    女皇还真没想那么多,她点了点头,顿时觉得武柲说的极为有道理。沉默片刻,便问道:“我儿所言极是有道理。但论赞婆来降,带着整个家族,显然是诚心来降,若我大周不接纳,岂不是让四方蛮夷寒心,往后还有谁敢来归附?我儿所虑也不无道理,但我儿将来登上皇位,要有身为天下至尊的气度,肚大方能容得下整个天下,四方蛮夷才能俯首帖耳,你可明白?”

    武柲一阵腹诽,四方蛮夷臣服,那是我打出来的,靠肚子活着,那只能是自欺欺人了,但武柲如何敢说,于是脸上现出一抹虔诚之色,躬身道:“母皇教训的是,孩儿记住了。”

    女皇很满意这种教导方式,而且这样教育皇位继承人也更直接,更能够让武柲懂得皇帝应该有容人之量。只是她忘记了她自己,曾经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女人,乃至登上皇帝宝座后,还依旧大杀四方。

    看到武柲虚心接受,女皇心中很满意,便随即说道:“这样吧,就封论赞婆为归德王,加特进,论弓仁为左玉钤卫将军,封酒泉郡公。还有,皇儿以为该派谁接管河源呢?”

    武柲心中早有腹案,便说道:“左羽林卫将军郭知运已然在鄯州城一带探得虚实,以儿臣之见,就命郭知运先安抚论赞婆和论弓仁,鄯州长史郭元振可为河源军经略使,让其与论赞婆、论弓仁共同驻守河源。但要先见见论赞婆和论弓仁叔侄才能认命。”

    女皇思量片刻,郭元振的办事能力她是放心的,而且郭元振也是她看中了其才华才于以重用,但他能否治理好河源军呢?如今河源军算是名存实亡了。

    她看向武柲,见武柲面容依旧沉着,显然他所言不是一时主意,于是便说道:“那就迁郭元振为河源军经略使正使,论赞婆为副使,重建河源军,驻守河源。”

    武柲躬身施礼,道:“母皇英明!”

    女皇笑道:“这天下往后就是你的,朕英不英明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你若英明,我大周将绵延万代,你可明白?”

    武柲面露惶恐,躬身道:“孩儿明白,孩儿聆听母皇教诲。”

    女皇感到自己太过严格了,其实这孩子早已是独挡一面的大将,这些道理如何会不明白呢,便叹了口气说道:“我儿需时刻牢记,时时警醒自己。朕说了这一会儿,也乏了,你便下去拟旨去吧。”

    于是,武柲躬身退去,等出了丽春台,他深深感到了皇帝的威严,在这大殿内,真的是暗藏杀机啊,每一句话都要让他谨慎而三思。

    他长出了一口气,遂出了内宫,便向着武成殿走去,如今那里也成为了他每日批阅奏疏的地方,当然,还有一个女人,上官婉儿。

    身为女皇钦点的太子秘书,上官婉儿尽职尽责,早早地便来到了殿中,整理着各部送来的奏疏,以便太子能够很好地批阅。如今她的男人身为大周皇储,她做这些事情,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武柲在政事堂转了一圈后,便来到了武成殿,看到上官婉儿极为用心地伏案写着什么,他便站立门口,他想看看上官婉儿,从这一角度看去,上官婉儿极为端庄,她眉宇间仿佛有一股“浩然正气”,让人心生尊敬,让人无法去亵渎。

    可武柲是其男人,深知上官婉儿在床头的那股子劲儿,丝毫不比太平公主等女人弱,而且有时候使点小动作,总能让武柲性趣盎然。

    “婉儿啊,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武柲心中不由得问道,他虽阅女无数,但面对如上官婉儿这样聪颖而有才气的女人,他还是不能一猜即中,更多时候,他只能悲叹,女人心,海底针。

    不管怎样,上官婉儿的才华,都让天下士子景仰,让武柲心疼,心疼得生怕失去,即使这个概率十分低,但依旧让他恨不得时刻和上官婉儿在一起。跟上官婉儿在一起,他能感到一种“知音”的感觉。

    不知不觉中,武柲愣在原地,神飞千里。上官婉儿心中一动,便抬头朝殿门口望去,却见武柲像是失了魂一般,她不禁一惊,问道:“殿下,您怎么呢?”

    鄯州城。

    郭知运自发了羽毛信后,便整日里和郭元振,还有慕容刺史等候神都消息。毕竟河源的论赞婆也已明说,吐蕃赞普会随时攻向河源。能够纳降论赞婆部落,那可是大功一件,这样的功劳几乎就是送来的,若不珍惜,那就是傻子了。但要纳降论赞婆,则必须要有朝廷允许,要女皇允许才行。

    如今已经过去了七日,他们几乎每天都派人在三十里外巡视,并站立城头遥望,几乎是望眼欲穿。但依旧是没有使者的一丝踪影。

    “郭将军,我看啊,今日是来不了,这山高路远的,七天时间够呛,再等个几日吧。”郭元振拿着块布擦着他的新靴子,一边说道。

    郭知运看了眼郭元振那已经擦得发亮的猪皮靴子,道:“郭长史,军情紧急,若不能及时收到朝廷命令,那我大周可要失去一个机会了。”

    郭元振依旧擦着皮靴,也不看郭知运,随口问道:“什么机会?”

    郭知运再次看了眼那发亮的皮靴,恨不得踩上一脚,这货不知道怎么做的靴子,竟然这么好看,但郭知运也只是想想而已,随即说道:“吐蕃君相不和,导致了此次内乱,若我大周得了论赞婆,则河西陇右之地,十年之内,便再也不用担忧吐蕃侵犯了。而这十年之内,我大周便能够休养生息,训练精锐,十年之后,一举踏平吐蕃。”

    郭元振不是俗人,他外表虽粗陋不堪,可腹中有兵法韬略,他在河西几年来,也对吐蕃颇有研究,如此一听,便顿时猜测到,难道殿下打算十年之内扫平吐蕃?

    正在此时,有兵卒喊道:“将军快看,使者来了!”

    只见远远的官道上,两骑并列而驰,不急不缓地向鄯州城奔来。(未完待续)

    ps:圣诞快乐

第四百三十九章 帝王之路(十)() 
女皇一惊,猛然转身看向武柲,说道:“我儿不必多礼,坐下说话便是。x。”

    武柲也不客气,他估计今日恐怕就契丹之事商议很久,于是便谢过,然后坐在了早已准备好的圈椅之中,等候女皇问话。

    片刻,女皇咬牙切齿地说道:“孙万斩此番破我二十万大军,致使契丹气焰嚣张。如今天策府已经建成,我儿应及早到河北平叛,一举消灭契丹,让河北安宁,还我大周百姓和平。铸造我皇家威严。”

    李尽忠和孙万荣造反不久,便被女皇下诏改了名字,一个叫李尽灭,一个叫孙万斩。但这只不过是女人家的无助后的秉性而已,对于二人也伤不到一丝一毫。

    武柲心中轻叹,也并没有立刻接话,他顿了顿,面容严肃,而后缓缓说道:“母皇,兵从何出?”

    “这……”女皇顿时一愣,她这才想到,二十万大军刚刚被灭,这兵从何出呢?

    一时间,女皇心中千思百转,顿时,便有一种愤怒憋在心里而不能发泄的感觉,她竟然第一次有了这种感觉,这就是所谓的窝火?

    即使是当年还是才人,到后来的宸妃,皇后,也没有此刻的这种感觉。她一向都是成竹在胸,手握生杀权柄,根本不把天下人放在眼中。

    但今日,在她老迈,精力不济之时,契丹叛乱,久久不能平定,而究其原因,还是自己遣将非人。致使好不容易凑齐的二十万大军彻底葬送在了河北。此刻,她心中后悔莫及,但脸上依旧非常平静。

    大殿内。竟然有了短暂的沉默。

    女皇在想着这兵从何出?而武柲则想着,通过这件事情他牺牲了一员干将,若不能得到应有的补偿,那么方子然的死也就毫无意义,至于那二十万军中的武柲秘密军团,早在城破时,便已经撤出了城外。此时他虽不知道在何处休整,但可以肯定的是安全无恙。

    当然对于方子然的死,武柲的内心是沉痛的。命令虽不是他直接下达,但颜如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便代表了武柲。武柲又不能惩处颜如玉,因为情报人员若不在规定时间内执行任务。或在执行任务时有任何犹豫。则视为背叛。处死方子然属于正常手续,任何人也不能例外。为此武柲便以方子然之事,警告诸州情报人员,应以方子然为戒。与此同时,情报系统肃整之风缓缓展开。

    半晌,女皇轻叹一声,看向武柲,问道:“我儿可有办法?”

    武柲躬身道:“母皇。我大周不过建国六载,六年来颇多动荡。穷乡僻壤之处,还以为如今天下依旧是前朝。而自唐以来,轻徭役薄田赋,百姓深受其利,故此百姓感念前朝者颇多。自前朝永徽之后,多蝗灾水涝,而边境又不安宁,数十次大战,每次征发民夫数十万。而这数十次大战,多有战败,一旦战败,民夫或被屠杀,或被奴役为奴,或逃入山中成为野人。以至于到我大周建立之时,府兵几近败坏,十不存二。如今又损失这二十万大军,我大周若再用府兵,就是一兵一卒恐怕也难以调派了。”

    女皇点着头,表示赞同。武柲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之计,唯有招募士兵,给足粮饷,还有把原先欠下的一万三千八百二十九名阵亡将士的抚恤金发下去,或许才能募集到士兵。还请母皇三思。”

    女皇顿时心中一惊,疑惑地问道:“一万三千八百二十九名阵亡将士?有那么多吗?皇儿是否记错呢?”

    武柲起身,躬身道:“孩儿记得很清楚,除去大周之前,这些只是自我大周朝建立以后的胜仗中阵亡的将士,如今还欠着的这些阵亡将士的抚恤。”

    女皇的脸上顿时出现一抹赧然,要不是她接连修建了几座宫殿,还有铸造天枢,修天堂和明堂花费数亿,不然这些士兵的抚恤就发下去了。只是一万三千八百二十九名阵亡将士的抚恤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果把粮食折合一算的话,那每一个士兵将近一百两银子,如此一来,那便需要一百三十八万余贯。可如今府库的银子已经分出去了,内库也因为建造宫殿也几乎用光了。当然若是把宫中用度全部减掉的话,能够凑齐,但这是不可能的。

    女皇的心中顿时有了一种无力之感,即使不愿意相信她一手建造的帝国会是外强中干,但现实让她不得不考虑是否让太子监国呢?

    有了这样的想法,女皇顿时似乎看到了希望。太子监国可以暂时缓解她的压力,也可以把天下人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而且武柲的声望在天下士子中还是很不错的,更何况如今理学官员在朝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相信太子监国更能激发这些人的办事积极性。那么招募士兵或许会更顺利些,若天下人怨怒太子,还有她这个皇帝来平息。

    退一步,海阔天空。女皇顿时有了主意,而且此法还可以检验一下太子的处理国事的能力。心中有了定计,便对武柲说道:“皇儿且先去处理奏疏吧,让朕在想想。”

    武柲不知女皇有了主意,便躬身告退。

    在奚族领地的大山中,裴煜的部落最终还是搬到了山上,这里是太白山南麓,丛林茂盛,山高路险,对于这个汉人部落来说,便可以依险而守,不再遭受奚族人的骚扰。

    看着族人在半月内筑成了简陋的山寨,裴煜黑黑的脸上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