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大唐-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切都让他深深忧虑,信息的不畅通。导致了很多命令发出后不知道收到没有。

    当示警的战鼓再次敲响后。武柲赶紧出了刺史府,和姚元崇一起登上了城头。只见吐蕃大军缓缓而来。显然论钦陵这三日的休整没有耽搁,他是在制造攻城器械。吐蕃人在文成公主嫁过去后,学习了大唐不少东西,比如这云梯和攻城槌。还有那高高扬起的抛石车。

    看着吐蕃的奴隶们推着这些东西缓缓前行的时候,武柲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凝重,这一次,看来论钦陵要豁出老命了,投入的士兵比之上次多出了数倍!。…。

    随即,武柲命令道:“床弩准备,投石车准备!”

    传令兵挥动着旗语。大声高喊,一一传令。

    当离城四百步时,吐蕃兵开始加速。与此同时,吐蕃的抛石车停了下来。奴隶们开始固定底座。

    三百步时,武柲厉声喝道:“床弩发射!”

    强壮的士兵举起木槌,狠狠砸下,顿时一阵闷响,每一架床弩三支弩箭弹射而出,发出破空的声响。

    密密麻麻的吐蕃兵抬着云梯,奋不顾身地向着临洮城奔跑而来。顿时,被射来的弩箭洞穿了身体,弩箭带着身体高高抛起或是死死地钉在了地上。

    一时间,吐蕃兵的惨吼声响彻城下。

    而与此同时,吐蕃的抛石车开始发动,一块块一百斤左右的石头抛上了城头,顿时一阵黄土四溅,一名士兵躲闪不及,瞬间被砸成了肉泥,连带着砸毁了一架床弩。

    武柲冷冷地喊道:“投石车,给我把那抛石车砸垮了!”…。

    大周士兵呐喊一声,

    给投石车装上了百斤大石,武柲改良后的投石车还有一个瞄准标杆,比之抛石车要精准许多倍。但命中率依然不高,要是能够做出“弹道”之类的东西,那就是历史性的突破了。。…。

    抛石车固定在了四百步的距离,这个距离投石车要想砸中,概率十分低。但抛石车可不管什么命中不命中,它在上百名吐蕃奴隶地拉拽下,把一块块上百斤的石头疯狂地抛上了城头,砸在城头上顿时便是一片残破,让大周士兵苦不堪言,凡是被砸中的,几乎就被砸成了肉泥。

    新兵胆怯了,本文来源:,转身便跑,但没走几步,便被执法队给砍了脑袋。武柲厉声道:“城池不保,你等父母妻儿皆为吐蕃所有,敢有逃亡者,杀无赦!”

    新兵如何见识过这样的阵仗,在老兵的安慰下,也逐渐安稳了下来。但吐蕃兵的云梯搭上了城头,武柲和姚元崇各自负责一段城墙,但姚元崇只是从旁协助。

    大周士兵有条不紊地执行着武柲的命令,新兵们在老兵的带领下变得异常熟练,合力杀敌,吐蕃兵还未登上城墙,便被砍死戳死!

    武柲统筹全局,看着密密麻麻攀上云梯的吐蕃兵,他想仰天长啸,但却发觉他的胸间只有怒气!大周的士卒在一个个死去,或被箭射死,或被石头砸成了肉泥。。…。

    “殿下小心!”一个小兵大喊一声。

    武柲一抬头,只见一个黑影砸来,小兵合身扑上,武柲双腿一蹬,顿时拦住小兵,间不容发之际,一掌拍在了那巨石之上。

    砰!

    一声巨响,巨石爆裂开来。武柲放下小兵,问道:“士兵,告诉我你的名字!”

    那小兵显然没明白过来,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但魏王的眼中一片威严,他低声道:“回殿下,小的秦州人,邓平!”

    武柲拍了下肩膀,“从今天起,你就跟在我身边吧!”

    邓平一愣,随即露出笑容,躬身道:“谢殿下!”

    此时此刻,当一名千夫长登上城头,大肆砍杀大周士兵的时候。武柲一个箭步,飞奔而上,一把抓住了那千夫长的弯刀,而后一拧,便直接拧成了麻花,随即一脚便把那千夫长踹下了城头。

    大周士兵看到魏王如此神武,呐喊一声,便依照训练,开始两两组合,合力杀敌。到了此时,城下的抛石车也停下了抛石。大周士兵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但大量的吐蕃兵登上了城头。。…。

    姚元崇一身三品官服,手中却握着一把横刀,他自由习武,武艺也很少落下,所以几乎是一刀一个,干净利落。而且每砍死一人,他便要大笑一声!

    武柲看着鲜血喷溅全身的姚元崇丝毫不像文弱书生,不禁赞叹道:“好样的,元崇!”

    姚元崇劈死了一名百夫长后,长出了一口气,说道:“元崇从未想过,有生之年,这一身武艺还能有用到的时候。让殿下见笑了。”

    武柲手中使的是一杆木柄的长枪,虽过于轻巧,但着实让出枪的速度快了不少。看来兵器轻也有轻的好处,他一枪刺穿俩个,随即扔下城头,说道:“国家纷争不止,终非百姓之福,再强盛的国家,也会因为战争而消耗国力。但我大周强敌环伺,若不能彻底平定,大周如何发展?”

    姚元崇劈死一人,心中不禁一惊,听魏王的意思,这是要完全扫灭突厥和吐蕃吗?但不管怎么样,他已经站在了武柲的一边,就应该为武柲考虑。…。

    “殿下说得没错,

    他日元崇甘愿为殿下马前一卒子。”。…。

    武柲大笑,大吼一声,“诸位将士,今日我大周遭吐蕃入侵,他日本王定率你们攻入拉萨城,让吐蕃的女人,怀上你们的孩子!”

    诸将一阵哄笑,但士气瞬间高涨,本文来源:,就连新兵也忘记了死亡的恐惧,悍不畏死得跟吐蕃兵同归于尽!

    城头鏖战足足一个时辰,无论论钦陵派遣多少士兵,但依旧被消灭在了城头。

    在经历了一次次被杀下城头之后,论钦陵终于命人吹响了撤退的号角。

    此一战,吐蕃损失精锐七万,大周两万,伤者接近一万。算是惨胜,但吐蕃却是输了。

    当吐蕃号角低沉地响起,城头上,大周士兵相拥而泣,半死不活的老兵也终于露出一抹微笑,闭上了眼睛,阖然长逝!

    武柲并没有高兴,他安抚了受伤的士兵和诸将后,便写了长疏给女皇。

    姚元崇则有很多事情要做,掩埋尸体,加紧修补城墙等等。

    也是这一夜。

    武柲得到了很久没有消息的高舍鸡送来的密信,信中讲述了数日来发生的事情,当说到俘虏了三万吐蕃兵和五万匹战马后,他露出了笑容。。…。

    一旁的姚元崇则露出疑惑,武柲便把信给他,姚元崇接过信件,看了起来,片刻,起身说道:“殿下,臣有一计可使得论钦陵退兵,然后便可大破之,则吐蕃之兵不足虑也。”

    武柲笑道:“元崇说来听听!”

    姚元崇缓缓说道:“殿下,就把这封信让吐蕃探子截获即可,微臣相信,论钦陵定会选择北上凉州,准备和论赞婆汇合;可命积石军埋伏在素罗汗山!”

    武柲沉思片刻,思前想后一番,再摊开地图看了半晌,终于大笑道:“好,此计有七成的成功率,但不管怎样,论钦陵经历此战后,他不退也得退兵了。若退往凉州,必经素罗汗山,此山只有一条道可通凉州,若如此,定叫吐蕃有去无回!若此计成,元崇功劳,本王定会上奏圣上。”

    姚元崇微微一笑,躬身道:“都是殿下栽培才有元崇今日,元崇不敢居功!”

    武柲感叹,这姚元崇也是会说话之人,而且也是实干家,能有今日,虽说有自己提拔,但他的才干是有目共睹的。

    “你就不要谦虚了。”随即二人商量一番,便派人执行任务,并通知高舍鸡和积石军经略使武攸绪。。

第三百六十章 契丹反,吐蕃退() 
时间渐进五月。爱玩爱看就来 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因为干旱,

    关内、河北等诸道发生乐旱灾,特别是河北道,春耕时几乎没有播下,此时正到了青黄不接之时,朝廷早就下发了督促诸州,以及各都护府赈济百姓的制令。

    但是,营州刺史赵文翙没有赈济内附的契丹百姓,契丹部落酋长兼松漠都督府都督李尽忠和其妻哥归诚州刺史孙万荣反叛,攻入营州后杀赵文翙!

    很快,李尽忠和孙万荣便占领了营州,本文来源:,自封无上可汗,驱使汉人为奴。自契丹八部内附大唐后,多受官吏压榨剥削,所以契丹和奚族都有怨恨,李尽忠起兵反叛,便争相加入。

    不久,李尽忠和孙万荣整兵十万,随即便开始攻打河北诸州。契丹人本就异常骁勇,河北州兵久不知战事,很快败绩。

    神都,洛阳,上阳宫。

    每当夏日炎炎的时候,女皇总喜欢在上阳宫中的甘露殿避暑。往常没有太多的烦心事,但这一年的烦心事却是一件接着一件,噩耗是一个接着一个传到了她的耳中。作为开创武周的一代女皇,她足以自傲于天下。但岁月不饶人,她已经七十三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以她如此年纪,执掌着这么大一个帝国,身体早已吃不消了。。…。

    还好有上官婉儿在,上官婉儿如今就如同她的脑袋一般,替她看奏疏,批奏疏,甚至在很多决策上,都有上官婉儿的影子。女皇很满意这个女人,应该说是奴婢。

    但是,上官婉儿虽是自己的脑袋,终究还是有处理不了的事情。就比如说,这军事。

    各地旱情的奏疏如雪片一般飞到了朝廷。摆在了龙案上,女皇感到一阵头大,那厚厚的一摞,足有三百份奏疏。都是关于旱灾的事情。自永徽之后。中原北方不是旱灾就是涝灾,时不时地发生地震。还有北方一直就没平静过,东突厥、吐蕃一直侵扰,义仓之粮经常空瘪,只有从江南诸州调运粮食。但数百万百姓受灾,岂是那可怜的漕运能够解决的。

    虽然诸事不断,但女皇依旧没有立储君的意思,她听完了上官婉儿念李尽忠和孙万荣杀刺史造反之事。这一次,她很平静,没有改敌人的名字,她闭上双眼。沉思起来。

    上官婉儿心中一阵叹息,若武柲不为太子,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在一起呢?她都三十二岁了,她很想很想要个孩子。。…。

    甘露殿内很安静。宫女们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上官婉儿依旧站立在女皇身侧,等待女皇的旨意。

    半晌,女皇缓缓说道:“封左鹰扬卫大将军曹仁师为清边道大总管,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左威卫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张九节为副总管,领二十万军讨击契丹。”

    听到女皇如此说,上官婉儿心中一叹,但脸上依旧没有任何不满的表情,她答应一声,快速地写下了条子。

    女皇似乎有些担忧,便问道:“婉儿,你觉得他们能够胜任吗?”

    上官婉儿顿了顿,说道:“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是圣上您亲自提拔,李多祚和张九节是魏王提拔,若他们能够精诚合作的话,相信应该能够平定叛乱吧。”

    女皇也点了点头,虽说她对于她亲手提拔的武将有信心,但她总觉得武柲提拨的人更靠得住。…。

    但女皇并没有安心,

    说道:“这样吧,封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纳言姚璹副之,以备无患。”

    上官婉儿点头,赶紧记录。。…。

    女皇说完后,便问道:“魏王的奏疏到了没有。”

    上官婉儿说道:“自十日前到后,便再也没了。”

    女皇点点头,便不再说什么,等上官婉儿去了凤阁,她这才招了招手,只见两个唇红齿白的青年走了进来,其中一个不正是那张昌宗是谁!

    自被女皇赶跑后,本文来源:,张昌宗惶惶不可终日,但好在女皇也没怎么样。张易之一直不敢求情,直到魏王武柲的奏疏传来了好消息,女皇大摆筵席。张易之在席间作诗以求情,女皇高兴便答应了。

    如今女皇唯一的乐趣便是跟这两个青春年少的孩子玩乐了。要是武柲知道他的捷报竟然救了张昌宗,让张昌宗重新回到宫中,武柲想必都能被气死了。

    临洮城。

    刺史府内,武柲和姚崇二人对饮,探讨着治国和治民之道。武柲认为,治国应该先有一个大而粗的方针,而后再进行细化,而治民,应该先从教育抓起,并以法来约束民的行为,使之符合国家的利益、百姓的利益。而武柲也把这种法正式称之为“宪法”,纵使帝王也依旧受宪法约束,这也是理学所追求的治国治民的最高境界。。…。

    但姚元崇却不认为,一个帝国要强盛,首先必须得有一个强有力的帝王,然后才是宰相班子,再是朝廷各部官吏的政务能力,即理学中所说的“执行力”,最后才是各种朝廷政令和律法。治大国如烹小鲜,才能爱民如子。

    两人虽有不同的治国方略,但都认为“法“是很重要的。当然姚元崇是弟子,武柲是老师。姚元崇只是请教,所以二人谈着谈着便又说到军事上了。

    “殿下以为,朝廷之兵和皇帝之兵,该如何相容?”姚元崇问道。

    武柲微微一笑,这是一个自大唐立国之后,一直存在的问题。大唐的军队有三个体系,第一个体系就是最早跟随李渊打天下的军队,为元从禁军,后来因为这些人不想解甲归田,李渊和李世民便把他们放在了北门,守卫宫城,是为北衙禁军。北衙禁军由皇帝直属,其中百骑便是皇帝最忠诚的士兵,把守着宫城的玄武门。

    第二个体系就是拱卫京师而轮流番上的各州折冲府府兵,是为南衙卫兵,共有十二卫,由宰相掌管。而第三个体系,就是驻守在边疆各都督府和都护府的边军,边军大多都是由囚犯等流放之人充塞,所以地位是最差的,也最不受待见。。…。

    当然,还有隐藏的第四个体系,就是太子的“东宫十卫率”,但自有大唐后,便一直消减,最终名存实亡。就好比如今,皇嗣李旦身居东宫,却不是太子之位,更连朝臣都见不了。

    看着姚元崇的双眼,武柲摇了摇头,说道:“军队的从属,自古都有争议。如果按我来说,只分为警卫军和国防军。警卫军驻守城池,缉拿盗匪;国防军则平定叛乱,驻守边疆,为帝国守好每一寸土地。仅此而已。”

    姚元崇定了定神,说真的,这样的分法,他感到了无比新颖,但他不知道具体内容,也不知道为何会有这样的分法。

    “殿下,能告诉微臣为何如此区分?”姚元崇虔诚地问道,就像一个求知的学子一般。…。

    而此时,

    武柲远远地看到,郭知运大步流星地向着这边走来。他说道:“元崇,看来有事情了。”

    姚元崇说道:“看知运如此,肯定有好消息了。”

    郭知运走近跟前,大礼参拜,而后说道:“殿下,吐蕃动了。斥候探得消息,论钦陵大军分两路,一路在三河口搭浮桥准备原路返回,一路想要沿洮河而上,本文来源:,但不确定是不是。”。…。

    武柲沉思片刻,顿时说道:“三河口搭浮桥,只不过是论钦陵的故布疑阵而已,如今他领兵回吐蕃死路一条,只有北上与论赞婆汇合方能有一线生机。”

    顿了顿,他说道:“传我将令,广布斥候,严密监视,若论钦陵率军北上,我大军也就到出发的时候了。不过他还有将近八万可战精锐,以我军实力,野战必然吃亏。命斥候务必小心谨慎!”

    郭知运立刻躬身领命而去。武柲也站起身,说道:“我去军中看看,元崇你守好城池便是,若论钦陵果真还想再战,必定设计埋伏,与我军野战,我大周军多新兵,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