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一生去寻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用一生去寻找-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很多人带着都市生活里的困惑去求教高僧。许多白领、知识阶层,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都很高,却经常去找寺庙的高僧,几乎把高僧们当成了心理医生。
    第104节:爱与恨,一道不必要的选择题
    爱与恨,一道不必要的选择题
    《圣经》中这样写道:亚当和夏娃生活在伊甸园里,过着无忧无虑、快乐的生活。上帝对他们说:“园中每棵树上的果子你们都可以吃,但除了善恶之树上的果子。”后来,蛇诱惑夏娃吃了那棵树上的果子,夏娃又给亚当吃了。上帝责备了亚当和夏娃,蛇也受到了诅咒,让它永远抬不起身子。就这样,因为能区分善恶了,仇恨之根就深植于亚当和夏娃心中,祸及他们的后代子孙。这就是基督教所说的原罪。
    在禅宗中,三祖僧璨在他唯一的一本著作《信心铭》中说道:“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对那些没有成见和偏好的人来讲,伟大的道并不困难。
    当爱和恨两者都消失,每一样东西就会变得很清楚、很赤裸。但是如果你对它作出哪怕是非常微小的判断,那么天和地就被分割得无限远。如果你想要看到真理,那么就不要先入为主地持有赞成或反对的意见,内在喜欢和不喜欢的冲突是心病。
    萧伯纳的剧本《巴巴拉少校》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工业巨头安德谢夫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斯泰芬,问他对做什么有兴趣。这个年轻人在科学、文艺、法律等一切方面一无所长,但他说自己有一项长处:会明辨是非。老爷子把自己的儿子暴损了一通,说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可能你别的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总是要我们有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对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敌人要像冬天般的寒冷……而从古到今的圣人、智者们总是教育我们“恶是不存在的”。阿博都·巴哈说,并不存在恶,无知是缺乏知识,谬误是缺乏引导,健忘是缺乏记忆,愚笨是缺乏良好的感悟。同样,瞎子是缺乏视力,聋子是缺乏听力,贫穷是缺乏财富,疾病是缺乏健康,仇恨是缺乏爱,分裂是缺乏团结。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事物都从正面去理解,就没有了黑暗。存在黑暗是因为缺少光明,在一个漆黑的屋子,当我们打开电灯的一瞬间,黑暗就不存在了。所以,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带给这个世界多一份光明和正面向上的力量。
    从《圣经》、禅宗的《信心铭》、萧伯纳的剧本到阿博都·巴哈,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在这里我们不需要更多的语言,需要的只是闭上眼睛静静地去想。
    第105节:灵魂的真实性,是人类真实存在的凭据(1)
    灵魂的真实性,是人类真实存在的凭据
    灵魂存在吗?这是个问题。
    在我的记忆中,最大的恐惧是对死亡的恐惧,我思考过的最大问题,可能也是生死的问题。现在的小孩不想生死的问题,他们天真烂漫,非常幸福,可我小时候经常看到死亡在身边发生。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班上有30多个同学,上到小学五年级时班上就只有13个同学了。消失的那些同学,其中一半是女孩子,家里不让上学了,另一半同学是因为饥饿、营养不良或生病而死去了。
    那时候我很小,便试图去想生死的问题,但我没有能力想清楚,仅仅在想一个因为恐惧死亡而产生的问题:我怎么才能不死?再后来长大了一些,我不再想不死的问题,开始想:我怎么能够不怕死?终于有一天,我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因为相信有灵魂后就不怕死了。人对死亡的理解是其世界观的一部分,就像我们对理想的看法影响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做法一样,不同的人对死亡的理解决定了他在活着时候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的世界观。灵魂,就是我们对永恒生命的一种阐释。如果认为我们没有灵魂,仅仅是一个肉体的生命,咽气了就死了,过段时间就风化了,什么都没有了,这样的观念容易造就及时行乐、不管后代、没有历史责任感的人。我还是宁愿相信人死后有灵魂,这样可以令我在生前不畏惧死亡,令我生活得更加谨慎。
    第106节:灵魂的真实性,是人类真实存在的凭据(2)
    什么是灵魂?我想拿一个佛经上的故事来阐释。我记得15年前,我与朋友易小迪一起背诵佛经。背诵到《楞严经》时,发现有这样一段描述:佛的弟子阿难心中烦躁不安,便请佛祖安一安他的心。佛祖说,把你的心拿出来,我给你安。阿难说,心在我的身体里,拿不出来。佛又追问,心既然在你的身体里,你为什么能够看到院子里的竹子?阿难马上回答,那我的心就在院子里。佛祖又问,心在院子里你又为什么能看到屋子里的我?阿难回答,我的心在房间了。佛祖一直追问了六个问题,阿难最后终于明白了。但是阿难到底明白了什么,我却没有看懂,于是请教易小迪,他说他也没有看懂。我们俩谁也不知道阿难到底明白了什么。很多年以后,我恍然大悟,佛与阿难对话中的“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灵魂。灵魂是精神世界的东西,用物质世界的语言无法准确描述。
    灵魂的存在,受到一些人质疑,还因为目前的科学手段无法获取可信的证据。如果我们迷信目前的科学,将眼下科学的成果当作唯一真理,当然会认为没有灵魂。可是科学本身也还没有到终点,越伟大的科学家面临的未知领域就越大。爱因斯坦,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也相信上帝存在。要在未知领域保持自己的敬畏之心,这敬畏之心,也许是探求真理的最好方式。
    其实所有人,从其内心都是隐隐约约相信人死后是有灵魂的,就算是一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还说自己死后是去见马克思了,这不还是有灵魂吗?这种隐隐约约的相信,其实是很厉害的。人心里面有些直觉,有些本能,超越知识、财富,在很隐秘的地方控制着人的心灵,而且会在生死关头冒出来。像鲁迅小说中的祥林嫂,拄着拐杖要饭,第二天要死了,临死前她的重大问题就冒出来了。于是,她问鲁迅:“你见过大世面,我就问一个问题,人死了有没有灵魂?”鲁迅一看祥林嫂的脸色不对,就想了半天说:“可能没有吧。”再一想又觉得不对,其实他也没想明白,就说:“有,可能有。”这个问题不是祥林嫂一个人提的问题。自从有人类以来,几千年几万年的时间里,人类一直在追问。追问之余,宁信其有。从不同民族的葬礼文化中来看,大家都认为是有灵魂的。有些葬礼仪式就说明人们相信灵魂在躯体里,灵魂离开身体,还对身体有记忆,所以人死亡后要保留尸体一段时间,因为灵魂凭借记忆会不断地来回访。我有的时候觉得,人们经常说保留记忆,要怀旧,旧家具、古代的四合院都要保留下来,但是人死了以后好赖也是一个文物,为什么马上就拉去烧了呢?换一个角度来看,人们之所以对灵魂不厌其烦地讨论、争辩,也说明它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有着不可忽略的存在价值。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对于人来说,语言即世界,说得出来的就是存在的。真实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那是用科学观察做依据的;另一种是精神世界的真实,那是用信仰、艺术的力量建立起来的。灵魂的真实就属于后一种,它对人类非常重要,没有它,人就等于动物。
    我想,不管怎样,人们都是需要灵魂的。因为灵魂能减少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给人们在世时完善道德、确定历史使命以坚强的理由。
    灵魂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利用某一阶段的科学论断,就把它轻易地抛弃了。
    第107节:敬畏之心长存(1)
    敬畏之心长存
    人死后,灵魂去了哪里,有各种说法,基督也好,释迦牟尼也好,孔子也好,他们都明白了,可是用语言跟大家又说不清楚,所以他们老用比喻,说上天堂了。天堂挺好的,但上天堂的肯定不是肉体,而只能是灵魂。
    人们最早对天堂的描述,好像并非太明显地排斥肉体以及感官欲望。《圣经》中的伊甸园,并不是灵魂去的地方,而是活人被赶出来的地方。那儿充斥着水果、蜜糖等等,完全是满足感官欲望的最丰盛之地。亚当、夏娃偷吃了不该吃的苹果,知道了羞耻,破除了天真,犯了原罪,被赶出来了。而《古兰经》则描述得比任何宗教更加具体,说好人死后,周围有很多漂亮天使托着你,慢慢托到天堂。天堂就像花园,就像五星级宾馆,带给人的满足是活着的人的最大梦想。
    天堂其实是人类对幸福的最高想象,因为它太完美了,所以在现实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活人去不了,只能死后去。这是我的一个想法,但我还有另外一个想法。
    有时候,我觉得天堂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不远,但我们不容易发现。英国有一本小说,写生活在二维平面世界的人。这里的人生活得很好,他们能力大的是一个大圆,能力小的是一个小圆,再能力小的是一个点。还有的人是另外的形状,比如诗人是三角形,企业家是菱形的。各种各样的人在生活中能区分得特别清楚,因为一见到人的形状就知道他是干什么的。突然有一天,二维平面上来了一个点,开始这里的人并不奇怪,但这个点会变化,这就有些奇怪了。这个点越变越大,变到最大的时候又开始慢慢缩小,最后又缩小到一个点,消失了。二维平面的人永远不知道,这个奇怪的现象是因为他们的世界来了一个三维世界的球。球体接触到二维平面,自然是慢慢变大再慢慢变小,当三维球体穿过二维平面,就消失了。二维世界的人永远不理解三维世界的东西。我们就是生活在三维世界里的人,可以去嘲笑二维世界的人,但是如果我们遇到比我们更高级的呢?我们能够理解吗?爱因斯坦发明了一个叫三维半的世界,现在科学家说还有多达九维的世界,《变形金刚》最厉害,说有一个二十七维的世界。
    第108节:敬畏之心长存(2)
    有时候消失不一定是真的消失了,而是我们看不见了,无法理解了。人死后,意识消失了,灵魂到哪里去了?说不定就在你旁边,在另外一维里了。
    我们世界的背后,一定有比我们更高的主宰的力量,否则我们的智慧从哪来的?医学再发达,生产出来的假手也没有一个妇女生出来的小孩的手那么灵敏。还有我们的关怀、快乐、爱等等,这些东西怎么来的?后面一定有一个创造这个东西的力量,而且这个力量是无处不在的。
    伟大的创造的力量,人是永远不能理解的,因为你也是这伟大的创造力量所创造的。我们仅仅是上帝创造物的一部分,作为被创造物,是不可能理解创造主的。就如同人制作了桌子,桌子永远无法理解人的智慧一样。高智能的东西创造低智能的东西,低智能的东西无法理解高智能的东西。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和方法去理解或接近理解它,如静默、沉思就是理解这种创造力量的方法。也可以借助音乐、诗歌、文学艺术、建筑艺术来理解这种创造力的一些特征。
    这个创造主的王国如此强大,即使你拥有一点钱或拥有一点权力,在这个王国中都是弱小的、不值得一提的。你是这个伟大创造者的作品,不要把自己搞乱了,要用敬畏之心安顿你自己。
    什么是上帝?上帝就是万千世界背后推动创造、发展和进化的一种力量。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把上帝拟人化,把他描绘成大胡子的老头,与人的长相是一样的。《圣经》中说,人们是愚钝的,所以耶稣要用比喻来让人明白道理。除了比喻,基督教、佛教还大量利用象征,用“形象”之物,来传达那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深奥教义。耶稣受难的形象,是我们的文化宝库中最经典的造型,它感染力之大,无法估计。但利用形象之物传达教义,有时候容易令人见山说山,陷入偶像崇拜的迷障,所以先知们又反复要求人们透过表象看本质。佛教《金刚经》不停地劝谕人们不要执著于色相,就是因为这个担忧。
    用拟人化、象征和比喻的方式来宣扬教义,让新入道的人更容易理解,这就如同幼儿读物把风、树、动物、植物都拟人化一样,便于年幼的脑袋去理解。人们能够感觉造物主的力量,但不能百分之百地理解它,更不用说去控制它了。我们尤其要小心自以为能战天斗地的人,在这种骄傲下,人类拥有了核武器,并轻率地使用了它,令人类至今未从原子弹的毁灭性惊吓中恢复过来。原子弹制造出来已经几十年了,还是大麻烦,人们依然没有找到妥善安置它的办法。
    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我们持什么样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最终是要有敬畏之心。在中国,我们习惯称呼造物主为“天”、“老天爷”,这种称呼可能比西方其他具体化的称呼更要接近和反映上帝的本质。上帝到底是谁?我们不会知道,因为不可知是上帝的特征之一。我们称它为“老天爷”,仅仅表达了我们应该有的敬畏。
    第109节:幸福不一定是什么,但它一定是可分享的(1)
    幸福不一定是什么,但它一定是可分享的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曾经采访过我,让我谈谈什么是幸福。我谈了一遍,记者觉得不满意,让我再谈一遍。我再谈一遍,记者还是觉得不满意,就举了几个例子启发我,比如谁在谈到幸福的时候说,幸福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幸福就是老百姓平常的日子。又比如谁在谈幸福时说,老婆怕他发胖,不让他吃肥肉,昨天老婆不在家,他吃了一顿红烧肉,感觉到很幸福……但这些好像都不是我自己的感受,我对这位记者说,单纯的物质不一定能带来幸福。我记得有本杂志采访了美国华尔街最有钱的100个老板,超过90个人觉得自己不幸福,同时这本杂志又采访了100名露宿街头的印度人,超过90个人说他们很幸福。我想,幸福与物质有点关系,但关系不是很大;柴米油盐酱醋茶、红烧肉与幸福也有点关系,但关系不是很大,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精神感受,可分享的。
    这位记者还是反复地启发我,一定要让我讲一个关于幸福的故事和幸福的时刻。
    第110节:幸福不一定是什么,但它一定是可分享的(2)
    我说,当我在海边骑着自行车,戴着MP3听音乐时,有幸福的感觉。前几天,又听了一遍《同桌的你》,它把我带回了中学时光,这时刻我也感觉到幸福。的确,哪怕我再疲惫,再烦躁,只要有音乐就能让我安静下来,尤其是莫扎特的音乐,每一首我都喜欢,我听莫扎特音乐的时候,就能感觉到幸福。所以我觉得幸福与精神的关系可能更大一点。要让人们获得幸福就离不开信仰,信仰才是幸福真正的源泉。
    记者仍然觉得不满意,问我能不能再讲一个具体的故事。我说,前几天,我见到了我的中学同学,我们在一起吃饭,饭桌上还有许多人。看到这位同学,我就回想起我们一起度过的中学时代。那时,我们20多个学生住在一间宿舍中,冬天没有暖气,也没有炉子取暖,同学们就在床板上铺上厚厚的麦草来取暖,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再把麦草清理干净。那时,床板上有许多臭虫,每天晚上我们都被咬得全身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