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惟我独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惟我独尊- 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浪道:“奉孝不知,若城下之人真是敬志所言之人,那我江东则如虎添翼啊!”

郭嘉等人虽说对于张浪的出其不意多少还是习惯了些,但见他如此开心还是第一次。郭嘉想“看来城下之人若不是奇谋之士,便是独当一面的将领!若真有其人再收入江东帐下,岂止是如虎添翼?”

张浪暗想“曹操官渡一战,已少胜多。打得甚是精彩!相必曹操破袁绍之后应该会将此几人收入帐下吧?”撇开杂乱的思绪,张浪再次将目光投入战斗中,见夏侯渊几人久久不能冲破毛英、毛杰的防御!后面集中追击的兵马也已追来。

张浪见此状况忙道:“高览何在?”

高览上前接令道:“高览在此,主公有何吩咐?”

张浪道:“吾猜想,吾之疑惑与高将军相同!若是遣将军前去迎敌恐怕多有不便,但吾营中除高将军外,恐怕也只有吾识得高将军所言之人!所以将军非去不可。”

高览道:“虽有不便,但各为其主,高览绝不容私!”

张浪道:“好!既然高将军话已至此,那吾便不多说,将军此去先行拦住追击人马,待将军确定几人确为将军所识之人便传我军令,生擒几人,放夏侯渊逃离即可!将军无须迎战。”其实张浪不愿叫高览出战,是因为知道此几人早年便一起在袁绍手下共事,虽不敢说情同手足,但同随袁绍南征北战也算共患难过吧!

高览也明白张浪的用意感激道:“谢主公,属下领命!”说完转身离去。

郭嘉道:“主公如此一来,恐怕计划变动。是否再行商议后再作决定?”

张浪伸出右手道:“奉孝有所不知,为此三人,不。应该是二人即使改变计划也未尝不可,何况只是在夏侯渊身上做点手脚,不影响全局。”

郭嘉听张浪言后更是感到城下突围之人的重要性!包括夏侯渊在内。

张浪正与郭嘉谈话间,庞统凑前道:“主公,高将军回来了!”

张浪随着庞统所指方向望去,见高览急速冲了上来。

来到城门之上后高览道:“主公,城下随夏侯渊突围之人,正是末将所言之人,此三人与末将一样,原本同为本初公帐下共事,只是官渡战后三人皆随了曹操!”

张浪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兴奋道:“敬志,汝再讲一次。城下随夏侯渊突围之人可是方才汝所言之人?”

高览也是一惊,心想“主公不是久居江东吗?怎会对本初公手下大将也如此熟悉?是不是吾刚才着急没说清楚,所以主公没听清?”想到此高览理了理声后回道:“回禀主公,城下之人确实乃末将所言之人,只是不知是否乃主公所说之人。”

张浪道:“吾所言之人乃是袁绍手下大将,如今降魏。”

高览听后道:“主公也知此几人?”

张浪道:“此几人若不是怀才不遇,恐怕早已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了。现如今虽归顺曹操,但吾猜想,已曹操这疑心颇重之人,想必此几人必位得重用才对!”张浪心想:“曹操啊!曹操!若是汝知道此几人之才恐怕就不会派几人来江东为汝截人了,如今汝以此几人作为配角帮助夏侯渊截人,恐怕汝命去的更快矣!”想到此,开心的笑了起来!

众人皆是不解的望着张浪,只见高览又道:“主公,末将已照主公吩咐,传令三军生擒几人,请主公放心!”

如今只需要稍微改变一下计划,张浪就很有可能得到三大名将。这笔生意张浪可谓“是赚大发了。”

第十一卷 第三十章 曹操此人

城门之上讨论着如何实施计划,城门之下杀地是热火朝天。完全不同的两番景象。过了片刻,城门之外也开始有少数士兵攻城,看样子应该是想接应城内夏侯渊等人出城。此时赵云等已带领人马追击至北门之下,虽然临时接令生擒带首突围之人,但还是得把戏做足了。追击人马一到便立即和夏侯渊所部展开围剿行动。

高览与张浪等人于城上观看战斗,忽然听到有人喊到:“有人攻城,城上之人便立即到向外的城门边向下望去,灯火通明,虽然只有短短数百人,但个个悍不畏死。

高览惊呼道:“张郃,张儁乂!”

张浪吃惊道:“敬志,汝方才说那人是谁?他不是死了吗?”

张浪发问后高览才发现自己失态,赶紧回过神来道:“回禀主公,臣也不明白,但城下攻城之人乃是张郃,张儁乂!恐怕真正的答案只要他自己才能解答吧。”

张浪只感觉自己有些头重脚轻,心想“曹操为请一个还未知能否治愈自己的人,而不惜下此血本,付出如此代价!现在已经顾不得这么许多了,先把人留住再说吧。”

张浪此时分析着种种可能,直接排除了高览欺骗自己。原因很简单高览没有欺骗自己的理由,张浪对随行观战的郭嘉、庞统等人道:“除生擒几人外,其余之事按商议之策进行。”说完望向周瑜道:“公瑾,替吾传令子龙,生擒城外攻城之人,切记不可轻敌!”

周瑜应了声:“是!”后转身离去,而张浪却在城门之上来回踱步的思考着这几人同时出现的原因“曹操:〃……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才,各固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以上这段文字还算比较精当地描述了曹操一生的行事为人,曹操其实是个极其复杂的人物,他是一个乱世豪雄,能够运筹帷演谋,鞭挞宇内,做出常人做不出的事业。他又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标志或世袭或禅让两种抉择夹缝中的乱世奸人。

1、遇事审慎,临危不乱,且多有决绝之举。

初平元春正月,袁绍等官员连兵讨伐董卓。曹操在丹阳招幕兵丁四千余参战。走到龙亢发生兵变,叛卒火烧曹操帐篷。仓促之间,操沉毅冷静,敏锐决断,手持利刀奋杀数十人,镇定了局势。故事虽小,以至于《三国演义》不取,但要说明曹操的孔武勇敢已经足够。官渡之战是曹袁之争的关键之战,而操力排众议亲率精兵奔袭乌巢。劫寨战斗激烈之时,袁绍援兵来到,形势突变,胜败只在一念之间。曹操的部下开始慌乱,急言操分兵抵挡。不料曹操勃然大怒,厉言喝道:〃贼在背后,乃白!〃意思是敌人到了背后再说。由于主帅意志坚定,身先士卒。不前则亡的信念立即昭示部众,全军死心拼战,以一当十,终将乌巢攻破,杀死主将酒鬼淳于琼,为最后消灭袁绍奠定了基础。倘曹操一见敌人援兵掩至,悚然无主而分兵以对,那战斗结局当然十二分明白。而自称英雄之言不过是不自量力的可笑癔语罢了。

2、胸襟博大,乐观宏达,且多在危难之中见精神。

电视剧上的曹操多有大笑的场景,征战拼杀无论胜败如何,曹操始终不为表象所动。胜不骄,败不馁是他勇武气质的又一大特色。征乌桓迷走沙漠生死攸关,唯曹操能想出使将士望梅止渴而战胜自我脱离险境的妙策。这种置生死于度外的乐观精神正是玉成一世英雄的根基。赤壁大战,曹氏惨败,狼奔豕突之中仍能不失帅风范,笑指江山,畅言地利,高度集中地体现了曹操的鸿鹄之志。至于濮阳之战吕布以戟击操盔而厉问之:〃曹操何在?〃曹操以袖掩面而答:〃前面骑黄马者是也。〃再后来被马超紧追中弃袍割髯的举止均是一般人临危而不能的。死在眼前,曹操仍能不怯不乱想出办法脱险而去,这其中也不仅仅只是乐观宏达,而是很有些幽默,很些诙谐的道行了。

“大重之举果绝,险危之行无惧,风云诡谲,笑谈其间,唯大英雄者可称之。曹公曹孟德者,诚如是。”

3、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重性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地展现和融合。

曹操算得上一个标新立异的改革派,但他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又是非法理性的独断专制残酷无情。他虽〃挟天子以令诸侯〃感震天下,却又始终小心奕奕保护着苟延残喘的旧势力的代表刘汉王朝,至死不渝,抛弃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革命,堕入了半途而废的结局。

曹操广屯田,修水利,倡节俭,轻徭薄赋,抑制豪强,为天下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但无休止的争权夺利,无意义的军阀倾轧又惨杀了大批降卒和劳力,更深地加重了百姓的痛苦,阻滞了社会的进步。伸出去力图改革的大棒打在了自己的脑袋上,田野里只有多些白骨,多些流民,多些啼饥号寒的哭声而已。

曹操渴仰贤才,广纳善良,不止一次地下过招贤令、求言令,确实给当时人妖莫辨的污浊社会吹进一股清新之风,让有报复于天下的能人才俊看到了一线希望。但他对网罗来的人才首先一条要求是他们必须无条件地为曹氏集团服务,俯首帖耳地听命于他一个人,任由他私欲野心的驱使。否则,稍有不苟,必遭惩罚。这种手段和心胸又极大地摧残了天才们才华的发扬光大。孔融、杨修、荀彧、华佗这些世上少有的奇才惨死于他的手中,就彻底撕毁了他伪善的面皮。

曹操多才多艺,不仅在军事上是个统帅,在文学、音乐等等艺术方面也多有创见。他别具一格的诗歌创作成为文坛上一代新风的标志。然而,他又没能达到顶峰,囿于开创而无大建树,著述不多难成系统,成就和影响远远不如他的两个儿子。他写诗注重内涵的张扬而忽视形式地变革,新酒装进老瓶子,新酒也便成了无根飘蓬。

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张郃

曹操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先头兵,他应该有一个辉煌的结果。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应该是充实的圆满的。但他矛盾的本性决定了他在关键问题上决断的底气不足。《魏氏春秋》中记夏侯惇曾极力劝操应天顺民立魏去汉。曹操却答说:〃若天命在吾,吾当为周文王矣。〃在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他用小小的自我满足打了个回旋,狠狠地拉了历史老人的后腿。

当时的天下大势,的确需要曹操来作一个果决地亮像,倘若果真如此,后来的历史必然是另一番景象了。但曹操却没有这一点真勇敢,他是牢牢立足于旧基础上的花朵,徒有灿烂之色,根子却是腐朽的。

所以,曹操的鞭挞宇内只不过是清扫历史殿堂的必然行为,他本人充其量不过是个尽责的佣人,一个新旧时期转换过程中接力长跑持第二棒的中间先手而已。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曹操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但也仅仅如此而已。”

曹操真的仅仅如此而已吗?当然不是,至少在张浪开来不是如此。城下几人毕竟是降将,恐怕这次在张浪看来精锐齐出的一战,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几人皆是袁绍降将,而是因为曹操本身的原因。记得三国演义中曹操说过这样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的意思可想而知,结合眼前之事也可以分析出曹操是极其看重自己的性命的!”

此次更是精锐尽出,可惜此几人刚入曹营,还为建功立业因而曹操应该是还不了解此几人的能力,若是他也如张浪般熟悉几人的话,恐怕就不会如此了。

赵云接令后火速带齐所部人马由西门而出,直杀北门攻城军队而来,而城下夏侯渊带领的部队除几个张浪所留之人,其余随从几乎全部战亡。

而守城的毛英、毛杰兄弟俩与夏侯渊及所部也是杀的难解难分。夏侯渊现在的处境可说是困兽之斗,前有豺狼,后有猛虎。一直被困于北门之下。

而城外赵云也已带领兵马与攻城部队开战,赵云找到为首之人,直接冲过队伍杀将而去,赵云见敌将也是用枪,随即来了兴趣红缨枪飞速转动,周围来不及躲避的曹兵已成枪下亡魂,待冲到敌将不远处时,赵云枪头直指敌将面门,直去眉心而来。眼见枪头快要刺到之时敌将也是反应不慢,收回正撕杀的长枪斜挡赵云的一刺,兵器相交之声相当刺耳。待错马过后敌将道:“吾乃曹营张郃。吾之枪下从来不死无名只魂,汝乃何人?

赵云道:“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贼将拿命来。”

张郃心道:“这厮有些力气,虽然刚才是急于出招,但能震得自己手臂发麻。看来自己得小心应对了。”

说完两人又再一次冲杀到一起,两人都是用枪好手对于赵云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对手,对于张郃来说这是一个实力已经超越自己的对手。应验了一句老话,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从刚才一出招到过招后张郃深感枪法不如眼前这少年。如今也只有硬着头皮死撑了。

两人同时挽出无数的枪影,一般人只能看到两人之间只见银光闪闪,根本看不清是什么样的招式,因为两人出手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看到漫天的枪影,直叫人眼花缭乱!

过了些时候两人才分散开来,此时张郃身上已多了几道口子,鲜血直流,赵云这边情况可就不一样了越战越勇,虽然他也挂了点彩。只是手臂上被刺了一条口子。若不是要顾及救援城内之人,想必张郃放开手脚的话,应该不至于这么狼狈。

心有牵挂始终是临场比武的一大禁忌,赵云再次催马冲下张郃,而张郃这次反而不动了,一时间让人猜不透他想做什么,正在与之大战的赵云也感到迷惑,心道:“莫不是放弃了吧?但想想主公如此器重此人,想必不会这么简单吧?”想到此,赵云虽然心存疑虑但还是出手毫不留情,招招都以夺命之势向张郃逼来。

赵云渐渐靠近张郃之时,张郃却闭上双眼静静的等待这一枪的来临,张郃心知赵云不会杀自己,因为刚才的交手中他知道,虽然自己是牵挂于夏侯渊等人的安危才会如此狼狈,但若是真与其动起手来,自己还真没把握赢他。张郃是在赌。赌赵云不会杀自己,若真是这样,那么赵云靠近自己时必然会停下来,到时候自己就能给他致命一击,虽然有欠光明,但生死关头还是顾不得了那么许多了。

赵云果真被张郃这招所迷惑,枪指到张郃面前突然停下。正欲开口询问,却见张郃突然睁开双眼,手中长枪运转飞快,直去赵云心脏而来,然而太还是低估了如今在江东被江东军士誉为战神的赵云了,赵云双手握枪迅速想到了破解之法,“铛!”一声响之后。所有人都惊呆了,本以为如此近距离的一下再怎么厉害也挡不了这下吧?最吃惊的还张郃这一枪可以说是聚集了自己全身的力量,而且又是奇袭。居然都能破解?

只见赵云双手握枪横立在胸口,以圆滑的枪身挡住了张郃的枪头,而且其位置精确的让人难以置信!试想长枪的枪身仅约二指宽,而且还是圆柱形。对手同样是以‘枪’直刺竟然没有滑过赵云横挡的枪身,还稳稳的停在枪身处!赵云趁张郃楞神之际斜挡开张郃长枪。枪头刺向张郃咽喉,而此时张郃根本来不及躲避了。赵云的长枪再一次停了下来,但这次是放在张郃的脖子上。

包括在城墙之上观望的张浪都感到惊讶,或许是内疚或许是放弃,张郃放低了手中长枪道:“我输了,你杀了我吧!”这让人看来好象是在决斗而不是在开战。但对于一个武者来说,最不屑的就是偷袭,而张郃心想“自己不但偷袭,而且还败了!”何况形式已经相当明了,这明显是江东军早就安排好的套等着自己等人来钻,说好听点是瓮中捉鳖,难听点就是已经被别人关起门来打狗了。夏侯渊等人还在城内自己根本不可能一个人逃走。

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收服张郃(一)

或许是英雄识英雄赵云道:“吾家主公有令务必请将军城中一聚。”

张郃也很是敬佩赵云的英勇只见其昂首道:“将军可以杀了我,但我绝不可能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