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大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江大传-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由于每年的元宵节,汴梁都会举行大型的灯会,全国各地前来观灯的人都会在这时涌往京城,因此元宵前的这些天,城门的管理制度并不是很严。宋江三人凭借伪造的官凭路引,再加上给了守城的人一些好处,因此很顺利地混进了城内。

    走进汴梁城,街上人流如织,摩肩接踵。三人先在城中找了一家客栈,权作安身之用,幸亏他们来得不算太晚,若是等到十四或是十五才来,只怕连住的地方都找不到。

    汴梁作为北宋的都城,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人口超过了百万,城中店铺多达六千四百多家,这在当时实在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据说一千年多年前的黑夜降临时,世界上只有北宋的汴京城依然是灯火通明,俨然一个不夜城。三人将包裹寄在店内,信步来到街上的酒楼,酒楼中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是最适合探听消息的场合。

    宋江三人找了一副靠窗的座头,要了几角酒,让店小二切了五斤熟肉下酒,一边吃酒一边留神倾听众人的谈话。

    只听得邻座有人说道:“王大哥,你前些日子跟我们说朝廷要同辽国打仗了,是真的还是假的啊,我看这京城的禁军没有一点动静啊,你不是在胡吹大气吧。”

    此人话刚说完,就听一人接道:“赵麻子,你懂什么啊,朝廷的禁军你就别指望了,这些人整日里缺乏操练,只知道游手好闲,只剩下一副空架子,哪里还有当年太祖皇帝时禁军的威风。这次与辽国开战的主力军是老种经略相公统领的西军,他们常年守卫边关,与西夏作战,是目前官军中最能打的一支军队,我一个远房亲戚在西军中担任要职,这些事我就是从他那里听来的。”

    “听你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我就权且信你了,今天的酒钱我付了。”此人说完之后,摇摇晃晃地向着柜台走去,看来有七八分醉意了。

    宋江心中思忖道:若自己所记不错的话,宋金海上之盟联合攻辽确实是在这个时候,不过后来由于方腊起义,宋军将攻辽的主力西军调去平定方腊起义,致使攻辽一事一再拖延下去,直到三年后才重拾此议,不知自己的穿越会不会改变这件事的进程。三人又听了一会儿,并没有探听到朝廷针对农民起义采取行动的相关事宜,只好付了酒钱,离开了这家酒楼。

    宋江三人顺着御街一路来到了汴河桥上,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因状若飞虹,故名“虹桥”。三人驻足桥上,但见河里船只来往,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紧张卸货。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或用竹篙撑,或用长竹钩住桥梁,或用麻绳挽船,或忙着放下桅杆以顺利通过桥拱,邻船的人也指指点点像在大声吆喝着什么。

    “这汴梁不愧为赵宋的国都,果然够繁华、够气派!”武松望着脚下流淌的的汴河以及河岸上下忙碌的人群,不由得感慨道。

    “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宋朝自太祖皇帝建立以来,已历一百六十余年,如今空有一副繁华的外衣,内里其实已经朽透了,也该换个主人了。”宋江望着皇宫的方向,悠悠地说道。

第四十七章 杨再兴罗延庆() 
自从去年腊月开始,以虹桥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的几条最热闹、宽敞的大街,诸如天汉桥街、临汴大街,马行街、潘楼街,界身、桃花洞,炭巷等街道两侧都已搭起采棚露屋,作为临时商场,用来平衡市场上求过于供的拥挤现象。连宣德门外御街两侧的千步廊上也列满了这种临时商场。

    临时商场里面铺陈着各种档次的消费商品,达到有美皆备、无丽不臻的程度。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顾客,每天都挤得水泄不通。

    三人几乎是被人群一路推攘着下了虹桥,来到了大相国寺,寺院两庑下租赁了摊铺,开设分店,应市买卖。许多店铺掌柜别出心裁地搬来苏东坡的赠诗,用个檀木框子,罩上碧纱,张挂在板壁上,招徕客人,惹得许多风雅之士都跑来欣赏苏大学士的墨宝、议论它的真伪,苏东坡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他的墨迹已经产生了广告的效果。

    大相国寺是东京第一座大寺院,为了配合朝廷的灯节,每天大开方便之门,广结仙佛之缘。人们到这里来礼神拜佛,烧香求签,顺道做些小生意,更多的人到这里来是为了看杂剧、听评话、赌博弈棋。

    武松不无感慨道:“平日里常听鲁师兄说,他以前曾在大相国寺挂单,对大相国寺的恢弘气度赞不绝口,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愧为京城第一大寺院啊。”

    宋江道:“不错,大相国寺得享此盛誉,实至名归。听说寺院内主持是鲁大师的师叔智清长老,与他的师父智真长老都是当代得道高僧,我们既然到了此地,正该前去拜访一二。”

    三人入得寺来,拦住一个小沙弥问道:“小师傅有礼了,我等三人对贵宝地主持智清大师仰慕已久,今日特来拜望请益,还请小师傅通报一二。”

    小和尚双手合十一礼道:“三位施主来得不巧,再过两天就是元宵节,清长老应圣上邀请,前往皇宫讲禅论法,之后还要做一场佛事,这几日都不会回寺了,施主要见清长老,只能等到元宵节后了。”

    三人无可奈何,道了声“叨扰”,自顾在寺内闲逛。“出家人遁入方外,本不应再沾惹红尘,智清长老虽贵为京城第一大寺院主持,但是比起他的师弟智真长老,却又落了下乘。”戴宗没能见到智清长老,心中颇有几分怨气。

    “这也须怪不得他,居天子脚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难免要做出一些违心之举,智清长老虽然神游方外,身还在红尘之中,又怎能免俗?”宋江对智清长老的所作所为并不介怀。

    三人来到大殿,进过香后,就出了大殿。三人在寺内听了几段戏剧,看了些百耍杂技,这些人来自三山五岳,都是身怀绝技、名播江湖之辈,春节前后,就暂且在寄寓的寺观里逐日就地献艺。他们走遍天下各路府州县,今天好不容易来到这天子脚下,又适逢元宵佳节,自然表演得更加卖力。若被选到灯市中心的“棘盆”去表演,那就是“一举成名万人知”,博一个名利双收。

    开封府为了选拔节目,特派精于此道的开封府尹盛章主持选拔。所谓“棘盆”,就是在禁城口的宣德门外一片大广场上,临时用采缯色绢,芦席竹架围成的大剧场,容得几万观众,可算是演剧界的龙门。哪个节目被选上了,顿时声价十倍,成为事实上的国定节目。

    三人转到寺院左首,只听阵阵叫好之声入耳,放眼望去,却是一个说评话的摆着一个书场,周围聚了许多人,坐在那里听他说评话。三人挤到近前,找了空位做下,宋江前世最爱听单田芳老师的隋唐演义和田连元老师的杨家将,当然都是听的录音,像这样面对面听先生讲评话还是头一遭,颇有几分新奇感。

    宋江坐下听时,说书先生讲的正是杨令公父子九人闯幽州救驾的故事,周围的听众无不热血沸腾,讲到血战金沙滩之时,说书先生就不往下说了。宋江知道这是说书先生在向听客讨赏,从袖中取出一两银子正要送出去,只见人群中走出一个穿白的后生,去身边取出包裹打开来,取出两锭银子递于说书先生道:“先生讲得好,权且收下,送轻莫怪。”

    说书先生道了声谢,收起了银两,那后生不再多做停留,与另一个穿红的后生转身走了。宋江看到这里,心中疑惑,上前将一两银子予了先生,带上武松、戴宗追着二人去了。

    只听那穿红的对穿白的说道:“哥哥如何送与那人这么多银两,两锭银子对哥哥来说虽然不算什么,不明事理的人只怕会说哥哥是个乡下人,没见过什么世面。”

    穿白的答道:“兄弟,你不曾听那先生说我的先祖父九人的英雄事迹,百万军中无敌手么?别说是两锭银子,就是送给他十锭也值了。”

    穿红的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

    宋江心中暗想:原来这人也是杨家后代,却不曾听杨志将军提起过,也许是远房亲戚久未走动的缘故。宋江满腹疑惑地追着二人来到了寺院右首,这里却也有一个说书的,那穿红的道:“哥哥,我们在这里听一遭吧。”

    穿白的后生应了一声,两人挤到前面,找了位置坐下,宋江三人也跟着坐下。这一回说书先生讲的是兴唐传,正说到秦王李世民枷锁山赴五龙会,隋唐第七条好汉罗成把住山口,一条银枪锁五龙,先生不再往下说了。

    这次宋江不再急着出手了,他想先看一下那两个后生有什么反应。果不其然,只见那穿红的走上前去,从包裹中取出四锭银子递给说书的先生道:“先生请收下,近日来得匆忙不曾多带,莫要嫌少。”先生依例道了声谢,两人转身走了。

    宋江心中越发惊疑不定,他对这个桥段可以说是熟得不能再熟了,这不正是说岳全传中杨再兴和罗延庆第一次出场时的场景吗?只不过跟踪的人不再是牛皋,而是换成了自己一行三人。杨再兴历史上确有其人,是岳飞麾下的一员猛将,足以跻身中国古代猛将前十,实力无比强悍,罗延庆却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人物,史无其人。如果那个穿红的罗延庆的话,宋江不敢再往下想了,自己来到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朝代啊,水浒、荡寇志、说岳以及正史中的人和事都出现了,宋江一时之间有些难以接受这个“大杂烩式”的世界。

    武松看到宋江在那里怔怔出神,赶紧提醒道:“哥哥(这是宋江与众人约定好的称呼,凡是外出私访,仍旧兄弟相称),那两个人走了,我们要不要跟过去?”宋江从沉思中回过神来,迫不及待道:“快,跟上去。”三人送了先生一两银子,转身跟着二人去了。

    这次两人来到了一座酒楼,名叫“丰乐楼”,是驰名全国的高级酒家,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楼”。由五座格式相同、彼此独立的酒楼组成,只在地下两层联通成一体,类似于后世的裙楼。为迎元宵灯节,最近刚刚翻建了一次,不仅油漆重施,并且每层之间又都增修了飞桥露梯,既可互相走通,又可凭栏俯眺。珠帘绣阁,翠飞红舞,布置得富丽堂皇。

    两人找了一副靠窗的座头,宋江三人坐在他们邻桌。这次是那穿白的问道:“兄弟,你为何送给先生四锭银子,比我送的还多?”

    穿红的答道:“哥哥,你没听见他说我的先祖厉害吗?一个人锁住了五条龙,不比大哥的祖宗,九个人保一个皇帝,还不能周全自家性命。这样看来,我的祖宗要比你的祖宗厉害,所以我多给了他两锭银子。”

    穿白的怒道:“你敢小看我的祖宗?”

    “大哥,不是这个话,实在是我的祖宗更厉害些。”穿红的据理力争,毫不相让。

    “好,我也不与你在这里争,等回到寓所后,我们比上一场,自然见分晓。”

    穿红的拍手同意道:“大哥的提议甚好,一直不曾见识过大哥的枪法,小弟正想开开眼界。待我们喝完了这桶酒,就回去定个输赢。”

    两人说完之后,当即你一碗我一碗喝得不亦乐乎。喝着喝着,那穿白的后生忽然就哭了起来。“贤弟,我们现在争这些虚名还有什么用,祖上的威名都让我们这些不肖子孙给坏尽了,我们还有什么颜面再提起先祖?”

    那穿红的被穿白的这么一说,也是悲从中来,洒了几滴英雄泪。“大哥说的不错,我罗延庆自幼苦练武艺,一心想着光耀门楣,重现祖先当年的荣光。直到今天却一事无成,从今往后,先祖之名也无颜面再提了。”

    “贤弟,来,让我们干了这碗酒,回去痛痛快快的打一场。”

    “好,小弟正有此意。”

    宋江听到那穿红的自报姓名叫罗延庆,心内再无半分怀疑,那穿白的一定就是杨再兴了,这两人可都是世间少有的猛将,既然遇到了,宋江自然不肯轻易放过,要像个办法收为己用才好。

第四十八章 女飞卫陈丽卿() 
宋江想着心事的时候,杨再兴和罗延庆已经结了酒账,离开了丰乐楼。宋江会了酒钞,带领武松、戴宗跟着二人匆匆离开。

    不知不觉间,三人来到宣德门外,只见沿着宣德门的几条重要干道上搭制了几十座鳌山灯楼。鳌山灯楼上都扎有硕大无比的龙凤,在它们的眼、耳、口、鼻、鳞甲、羽翼之间都嵌着大大小小的灯盏。在它们周围又张挂着各式各样,多得不可胜计的灯盏,说得夸张一点,天上、人间一切有形可象的事物都被复制在灯盏中了。这些灯盏一经点亮,霎时间把千门万户、工巧绝伦的鳌山灯楼照得一览无遗。

    宋江三人几乎被眼前这些仪态万千、包罗万象的灯盏晃花了眼,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却看见一个公子打扮的人走过。手里拿一柄湘妃竹折叠扇作风雅状,年纪约莫不到三十岁,后面跟着许多闲汉,带着些乐器杆棒,前面有两三个戴矮方巾的人陪着,一路往庙里行来,所过之处,行人纷纷让路,生怕惹着了这个二世祖。

    宋江从市民的口中得知此人原来就是当年害林教头的高衙内,自然多加留意,心里寻思着如何整治一下这个纨绔子弟。

    就在这时,前面来了一个女子,骑着一匹川马,背后随着一个使女,骑着一匹黑驴子,面前一个马保儿招呼着。那女子将青纱罩蒙着脸,看不真切。那女子到了庙前,跳下马来。随后那个养娘也跳下来,将一个锦花包袱放在茶摊空桌上。

    不料此时一阵风刮过,将那女子的青纱罩儿吹开来,只听人群中一声喝彩:“好一个标志的姑娘。”此时是北宋,男女之防甚严,男子于大庭广众之下如此说话就显得有些轻薄,众人对此暗皱眉头。朝说话处看时,正是那高衙内。

    众人一阵侧目,纷纷让开道路,避之唯恐不及。高衙内将众人的表现看在眼里十分满意,摇摇摆摆的都到那女子面前,故作风雅道:“小可高衙内,不揣冒昧,请教小姐芳名。”

    那女子站起身来,轻蔑地看了高衙内一眼,似笑非笑道:“你想知道我的名字?”

    高衙内听到女子声如黄莺出谷,婉转动听之极,不由得骨软筋酥,色授魂与,难以自持道:“愿聆小姐芳名,死亦甘心。”

    女子冷哼一声道:“死也甘心,这可是你说的,那我就成全了你。”女子说完之后,一记粉拳打到了高衙内脸上,高衙内痛叫一声,向后倒去,他的那些爪牙看到主子被打了,一拥而上,将那女子围了起来,一人上前将高衙内拉到了众人身后。

    女子丝毫不惧,操起身旁的一截木棍,使将开来,如风车相似,两旁打倒了许多人,哪个敢去近她。不一刻,高衙内的爪牙都被打倒在地,许多百姓也跟着遭了秧。

    宋江看到这里,再也忍耐不住。“这女子也太霸道了,如此好坏不分,打坏了这许多百姓,亏得我起初还认为她不惧权贵,将她当成一个巾帼英雄。”

    武松在一旁接道:“大哥,我们要不要上去阻止她。”

    “先不忙,这些百姓只是受了轻伤,不碍事的,我们这次前来京城,还是少惹麻烦为好,先找人打听一下那女子的来历,再做定夺。”宋江最后还是忍住没有出手。

    武松走到那些被打伤的百姓面前,拿出些银两送与他们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