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大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江大传-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牛邦喜一看有人阻止董平,当即在一旁哀求道:“董都监,你放了我,我定会在高太尉面前多说你的好话,保举你去京城做官”

    董平怒不可遏道:“住口!死到临头仍然不知悔改,还敢拿高俅那厮来说我。”牛邦喜被董平一番疾言厉色,再不敢开口,生怕惹怒了他。

    董平何止了牛邦喜,向那些劝阻他的士兵拱手道:“韩节度的知遇之恩,董某只能来世再报了,你们不必再劝,我心意已决,今夜若是不杀了他们,如何告慰程伯父的在天之灵?更何况他们本就罪孽深重,假借催讨钱粮之机岢索无度,强征民夫,自有取死之道,”

第二百一十六章 董平反(二)() 
董平越说越怒,当下持了解腕尖刀来到牛邦喜和王瑾跟前,不由分说,捅进了二人的胸腔,只听得两声惨叫过后,牛邦喜和王瑾倒在了血泊之中。做完了这一切,董平向程万里跪拜道:“小侄已将杀害伯父的凶手了结,伯父一路走好,小侄一日不死,定要保得婉儿和伯母平安无事。”说毕,董平向程万里的遗体拜了三拜,这才起身,吩咐府中仆人将牛邦喜和王瑾的尸体抬了下去,随便找个地方掩埋了。

    韩存保派来的那几名士兵看到董平杀了牛邦喜和王瑾,知道事情已经不能挽回,只能向董平告辞,回济南府向韩存保汇报此事,董平也不阻拦他们,任由他们自去不提。

    再说董平看到大堂内血迹已经打扫干净,于是命丫鬟进入内堂,唤了程夫人和程婉儿出来,同她们商量如何料理程万里的后事。

    程夫人犹自带着泪痕,愁眉不展道:“平儿,你今夜杀了牛邦喜和王瑾,固然了却了我们母女的一桩恨事,但那高俅若是知道了此事,断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要好生想个法子应付才行。”

    董平不觉心下犯难,若是他单身一人还好说,大不了鱼死网破。但现在却要顾虑到程夫人和程婉儿的安全,就不能任意妄为了,若是因此害了她们,却不是他的本意,须得寻个万全之策才行。

    孟福通看到董平在那里愁眉不展,上前问道:“董都监,心中可是有什么为难之事?”

    董平这才想起孟福通还在一旁,向程家母女介绍道:“伯母,婉儿,这位是孟福通壮士,就是他捉住了牛邦喜和王瑾并放我进城的,方才我一直为程伯父雪仇,还没来得及答谢,怠慢之处,孟壮士莫怪。”程夫人和程婉儿认得孟福通正是今夜闯入程府大堂之人,当即上前向他行礼道谢,孟福通连连逊谢不已。

    “今夜董平能够手刃牛邦喜和王瑾,多亏了孟壮士鼎力相助,此事到此为止,孟壮士不宜再牵连其中,还请早离此是非之地,迟了恐怕难以脱身,壮士的援手之恩,只能容后再报了。”孟福通路见不平,敢于拔刀相助,是个只得结交的好汉,董平自忖高俅不会轻易放过他,实不愿将孟福通也牵扯进来,是以催促他赶快离开。

    孟福通摇了摇头,一脸坚决地道:“在下虽不是江湖上成名的好汉,却也不是有始无终之人,我若是怕了高俅那厮,今夜就不会出手。”

    “好,孟壮士这番行径,却是将那些成名好汉都比下去了,我董平就交了你这个朋友。”董平明白像孟福通这样的人有着自己的处事原则,若是再劝他离开,就显得自己矫揉造作了。

    谁知孟福通听了董平这番话,当即向他郑重其事道:“承蒙董兄看得起,肯认我这个朋友,孟某若是再对董兄有所隐瞒,却是不够义气了。”

    董平惊诧道:“孟兄何出此言?”

    孟福通道:“董兄有所不知,孟某与二龙山上的头领杨春乃是同乡好友,此次路经东平府,便是要前去投奔二龙山的,不想遇到了程知府之事,却是不能袖手旁观。”

    董平听说孟福通要去投奔二龙山,心思不禁活络起来,暗自思忖道:今夜我杀了牛邦喜和王瑾,无论如何,高俅是不会放过我的,朝廷里是待不下去了。前些时日与二龙山作战,其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悍,比之官军尚要精锐许多,完全不是寻常贼寇可比,看来这二龙山首领宋江倒像是个成大事的人,如今我被逼上了绝路,不如索性投了二龙山,这样程伯母和婉儿也能有个安稳落脚处,总好过在这里等死。

    但转念又一想:我董氏一门忠烈,到了我董平这里,可叹被奸人所迫,屈身做贼,辱没了先人,真是惭愧无地。再想到韩存保对他的一番知遇之恩,董平心中一时间百感交集,拿不定主意。

    孟福通察言观色之下,早已料着几分,在一旁劝说道:“董兄,如今形格势禁,朝廷断断容不下你,不如一发随我投了二龙山。依董兄的才具武艺,今后定然能够做得一番大事。”

    董平听罢不置可否,回头看了一眼泫然欲泣的程婉儿,颇有些英雄气短,内心激烈挣扎了半晌,总是难抵儿女情长,狠狠心将先人名声和韩存保的殷殷栽培之情放在一旁,一脸落寞道:“也罢,我董平今日落得这番田地,也只有投奔二龙山一途了。我前日与宋头领连番激战,坏了他们不少性命,只怕二龙山众头领不肯容我。”

    孟福通一拍胸膛道:“这个董兄不必担心,宋头领在江湖上信誉素著,若是连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如何能够闯下这么大的一番基业?若是有人想对董兄不利,我拼了这条命不要,也要为董兄讨个公道!”

    董平心中大为感动,上前挽住孟福通道:“孟兄有此侠义心肠,诚令人敬佩不已。孟兄若是看得起董某,你我今日结为异姓兄弟,孟兄意下如何?”

    孟福通当即大喜道:“董兄不惜屈尊降贵,孟某如何不肯?只是委屈了董兄。”

    董平佯怒道:“孟兄古道热肠,为董平所敬仰,说什么尊不尊贵的话,再说了,自今夜之后,我也不再是朝廷的官员,与孟兄一般身份,孟兄休得再提这话,你我今日结拜全凭意气相投。”

    两人当即便在程府大堂奉上香案,命仆人筛下了两大碗酒,董平和孟福通各从身上摸出一把尖刀,把手指划破,将血滴到两大碗酒里。两人各自端起一碗血酒,向天地祭拜道:“我董平(孟福通)现结为异姓兄弟,今后休戚与共,祸福同享,若违此誓,天厌之!天厌之!”盟誓已毕,两人同时举起酒碗,将碗中血酒一饮而尽。

    孟福通年纪比董平要大,做了大哥,程婉儿看到两人结为异姓兄弟,心中也为他们欢喜,上前向孟福通见了礼。

    两人既已结拜,董平便同孟福通商议善后事宜,董平道:“大哥,我们既然要去投奔二龙山,程伯父的丧事只能延后再办了,我现在就命人将程伯父的遗体收殓起来,待程伯母和婉儿备妥了行李,我们就上路。”

    孟福通止住他道:“贤弟且住,我心中倒是有一个计较,若是做成了此事,我们也许不用离开东平府。”

    “大哥有甚好计,快快讲来。”董平自父辈定居东平府后,生于斯,长于斯,东平府已经成了他的精神寄托之地,这里的一草一木,街坊邻里,他几乎闭着眼睛都能像想象出来,若不是情非得已,他实在不忍心离开这个地方。

    孟福通道:“如今东平府城内的驻军被高俅抽调了七七八八,剩下的不足五百人,这些人平日里多是贤弟负责训练管带,对贤弟的命令不敢违逆,只要拿到了知府和通判的调兵文书,贤弟就可将城中的驻军接掌过来,这样我们就能将东平府城控制起来,切断了高俅那厮的退路,接应二龙山的军队占了东平府,有了这件功劳,二龙山上的头领也不敢再小觑我们。”

    董平道:“大哥想得太过简单了,东平府城中虽然没有多少驻军,但是景德镇和关山镇尚有云天彪和张继统带的五千系将禁军。那张继是世袭武职,没有大本事,却还罢了,景德镇兵马总管云天彪却是有勇有谋,极难对付,前番攻破梁山泊杀死晁盖的就是此人。我们若是据东平府城公然对抗朝廷,凭城中这五百老弱羸卒断断挡不住云天彪和张继的五千禁军。”

    孟福通低头寻思半晌道:“贤弟有所不知,我今番来东平府时,路过一座紫盖山,山上有两位头领,分别唤作扫地龙火万城、擎天铜柱王良,他们不甘忍受贪滥官吏的剥削逼迫,遂霸住此山,聚起附近州县生计无着的流民,有千余人,只是劫富济贫,并不曾做那杀人放火的勾当。我路经此山时,被两位头领请上山去共聚大义,我向他们表明了欲投二龙山之意,他们大为欢喜,便要我帮着引荐,我寻思这许多人一起上路浩浩荡荡多有不便,就先稳住了他们,准备先去二龙山投下,然后再向宋头领禀明此事。贤弟若嫌城内人手不足,不如将紫盖山那一千人马接进城中,助我们防守。”

    董平听罢,大摇其头道:“这样做大大不妥,想那紫盖山人马毫无组织纪律可言,一旦将他们引入城中,不服我调遣作起乱来,城中有无兵马弹压,城中百姓岂不遭了灾殃?”孟福通也觉有理,当下打消了这个念头。

    董平沉思片刻道:“大哥,小弟心中已有定计,我先去擒下东平府通判,取了他的印信,将城中驻军先行接管过来。京东兵马制置使清万年那厮现在府城中,索性将他一并拿下,云天彪和张继投鼠忌器之下,定不敢轻举妄动。大哥你照旧到紫盖山走一趟,此城若真守不住了,我们也好有个退路。”

第二百一十七章 紫盖山大战(一)() 
再说公孙胜和樊瑞奉了林冲的将令,率领项充、李衮并芒砀山两千人马前往攻打东平府。公孙胜于路上同樊瑞商议道:“樊将军,我军此次攻打东平府,任务可不轻啊。据我军探报的消息,高俅虽然抽调了东平府城中的驻军,但清万年为自身安全计,却是将景德镇和关山镇的五千禁军留了下来。我军一旦开始攻打东平府城,若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拿下,待得清万年调那云天彪和张继来援,我军就危险了。”

    樊瑞道:“先生,我记得来之前,林统领曾提到过东平府境内有一座紫盖山,山上有两位头领,唤作扫地龙火万城、擎天铜柱王良,他们在东平府啸聚已久,对于此地的情况比我们要熟上许多,我们不如先说降了他们,问明了情况,再筹划攻取东平府不迟。”

    公孙胜点头道:“我也正有此意。”两人计议已定,公孙胜当即下令全军向紫盖山进发。午时刚过,众人远远看到一座大山,生得甚是险恶,直欲插入云中,公孙胜命人向当地的百姓打听之下,方才知道此山就是紫盖山。

    公孙胜命令项充、李衮带领芒砀山人马去山五六里,找了一处隐蔽所在扎下营寨,他和樊瑞扮作云游道人直向紫盖山而去,两人望着紫盖山策马疾驰了半个时辰方才得到山前。两人缓下马来,再看那紫盖山时,却又是另一番光景,但见此山四面悬绝,巍然独秀,上冠景云,霞蒸雾罩,据说每到桃花开时,山上就会形成桃花瘴,远远望去犹如一顶紫盖将此山罩住,故此当地百姓呼为紫盖山。

    两人一边观看山景,一边暗中留意周遭形势,早有巡山喽啰看到他们在那里窥探,当即涌出山前,拦住大路,喝道:“你们两个是哪里来的鸟人,为何鬼鬼祟祟地窥测我山寨虚实?莫不是官军派来的奸细?”

    公孙胜挥了挥手中的拂尘,冲那领头的喽啰抱拳道:“这位兄弟请了,我二人乃是游方道士,一向居无定所,四海漂泊。今日偶然路过此地,我昔日也曾胡乱学过一些风水堪舆之术,发现此山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实在是难得一遇的修道宝地,因此贪看了多时,不曾想此山已经有主,冒犯勿怪。”

    紫盖山上的喽啰大多是附近乡县生活无着的乡民,吃官府催逼不过才上山的,他们看到公孙胜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又被他一番胡诌,当即信以为真,为首那喽啰连连摆手道:“不怪,不怪,先生竟然懂得修道风水之术,莫不是活神仙么,先生且请等待片刻,我这就派人上山通知两位头领,迎请两位上山。”

    公孙胜拱手谢过了那人,环视了一圈,发现众人都在一脸恭敬地看着他和樊瑞,公孙胜自觉欺骗了他们,心中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为了能够上得山去,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就在这时,山前远远地来了一个人,喽啰头领看到又有人来到,向一众喽罗唿哨一声,众人当即撇下了公孙胜与樊瑞,忽啦一声围将上去,待看清来人模样后,为首那名喽啰顿时一脸兴奋道:“孟大哥,你这么快就回来了?可是二龙山那边有消息了,怎么样,他们愿不愿意接收我们啊?”

    来人正是孟福通,那日董平与孟福通计议已定,当即前往通判府擒下了东平府通判,将城中驻军接管过来,然后带人直奔制置使府衙,清万年尚在睡梦中,稀里糊涂之下就被董平抓获了。孟福通看到东平府已被董平掌控,便辞别了他,取路直奔紫盖山,联络火万城和王良,以便在事有不谐时接应董平撤离。

    孟福通曾经在紫盖山上待过几日,对于山上的大小头目还是有所了解的,听那喽啰头领连珠价问个不停,不禁笑骂道:“你这厮什么时候变得这般啰嗦了,我今番回来是有一件要紧事要与两位寨主商议,你快带我上山去见他们。”

    喽啰头领不敢怠慢,当即在头前引路,孟福通经过公孙胜和樊瑞身旁时,不禁留心观察了一回,对那喽啰头领道:“且住,我问你,那边站着的两位朋友是什么人?”喽啰首领将上项事对孟福通说了一遍,孟福通心中犯疑,走向前去,向两人一抱拳道:“在下孟福通,不敢请教两位高姓大名。”

    公孙胜早将孟福通与那喽啰头领的对话听在耳中,暗自思忖道:听他们方才的言语,分明有心要投奔我军,这样也好,倒是省了我一番功夫,索性将真名相告,却看他如何应对。念及至此,公孙胜还了一礼道:“在下二龙山公孙胜,这位乃是混世魔王樊瑞,我二人本欲上山拜望两位寨主,不想在这里得遇孟壮士,真是幸会,幸会!”

    孟福通听得眼前之人竟是二龙山鼎鼎有名的公孙胜,纳头便拜道:“原来是公孙先生大驾,失敬,失敬,孟某这就带两位先生上山去见万寨主和王寨主。”

    公孙胜上前扶起孟福通道:“孟壮士不必如此多礼,这上山之事还要孟壮士多多帮忙。”

    “公孙先生说笑了,先生有所不知,前些时候我已与万王两位寨主商议过了,决定投奔二龙山宋公明哥哥,只因山寨颇有些人马辎重,如此大张旗鼓前往,恐多有不便,孟某这才先往一行,不想途中却是遇到了一桩棘手事。”孟福通说着,便将牛邦喜逼婚不成失手杀死程万里,董平为替程婉儿报父仇杀了牛邦喜和王瑾,据东平府城反抗朝廷一事向公孙胜和樊瑞如实道出。

    公孙胜听罢,心中不觉吃了一惊,接着又是一喜,摇头叹息道:“我等聚义二龙山所为何来,还不是被官府所迫无家可归,心有不甘之下这才振臂一呼,欲唤醒天下同道中人同举义旗,推翻这个腐朽透顶的赵家王朝。董都监忠勇为国,在济南城下与我军连番血战,奋不顾身,却一样躲不过小人的冷枪暗箭,朝堂之上尽是这般样人,实在是令天下的忠节义士心寒齿冷。”

    众人说这话时,只见山上一彪兵马直奔山下而来,却是火万城和王良听说山下来了两位修道之人,亲自下山来迎。公孙胜仔细看那为首两人,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