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大家看着这场战事时,一支很小的部队悄悄地南渡河水,在河畔驻起了堡垒,也在等待着什么。
大战持续了四个月,嬴政正打算去前线鼓舞士气之时,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蒙骜大败,已经撤回函谷关紧守不出。
嬴政纠结道:“庞暖果然是名将,他比赵括强了不止几个档次,同样的兵力,居然能够获胜。也不能怪蒙骜不行,年纪毕竟大了,比不了当年。”
“走,我们去函谷关。”
却被内史腾拦了下来,言道:“大王请看,楚国军队并没有调动,就连蒙将军退回到函谷关,都没有前去骚扰,行迹非常可疑。”
“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还有条路线,可以绕过函谷关,直接进攻我大秦内地。”
这么一说,嬴政急忙查看地图,前世的记忆已经不可用,只能查看当今的地图,才能真正反映现今的状况。
仔细地寻找路线,也没有看出什么来,各种山川密布,几万部队翻山越岭,后勤根本支援不上,对方不可能爬山过来。
一名探子心急火燎地冲了进来,急忙跪下言道:“启禀我王,在南水河畔,出现了一个堡垒,此处易守难攻,我军斥候进驻三里之内既被射杀。”
嬴政和内史腾大惊,声东击西计策,明着攻打函谷关,暗地里偷渡南水,已经建立起了防御工事,根本不可能短时间攻下。
内史腾急忙道:“还请大王立刻返回咸阳,敌方的动向一目了然,在函谷关前吸引我军主力兵力,偷渡南水,绕道蒲阪,只取函谷关后方。”
“切断后路,内外夹击,蒙将军只等待救援,不然就得被困死在函谷关。现在我军的粮草还没有补充上,其他兵马并不在此处,浦阪也无兵可守。”
“如果浦阪再被攻下,平阳危矣、咸阳危矣。与此相比,必须大王坐镇咸阳,方能稳定军心。此计太过毒辣,联军的口气也太大,居然想一口气吃下国都。”
嬴政拳头捏得紧紧的,言道:“但是此计真的掐住了我们的咽喉,而且成功的可能性非常高,即刻吩咐下去,大秦境内,除了函谷关、晋阳的兵马不能动以外,其余部队向蕞集中。”
内史腾惊道:“浦阪不要了?”
嬴政咬牙道:“时间来不及,收缩兵力与一处,方有获胜的可能。”
快速地准备妥当,能带走的全部带走,嬴政等人赶到蕞城之时,已经过去了三天。
看见嬴政到来,吕不韦奇怪地问道:“大王不在平阳督战,为何来到蕞城?”
嬴政立刻言道:“请相父即刻传令下去,在蕞城建立防御工事,我要返回咸阳动员城防军,一调派雍城之兵前来支援。”
“粮食已经送不出去了,联军已经渡过南河,即将在浦阪合并。浦阪也保不住,我们只能将人撤回蕞城,坚壁清野,在蕞与之决战。”
吕不韦脸色变得煞白,猛地盯着地图查看着,怒道:“蒙骜误国,被庞暖打傻了,敌军这么大的动作,为什么不回来禀告?”
“不但浦阪保不住,安邑也将失陷,如果大王不从平阳回来,以联军的姿态,必定会攻击皮牢、平阳。大秦立国这么多年,都没受过此种羞辱,只此一招,庞暖将成为国之大敌。”
嬴政又道:“军需调动的如何?”
吕不韦言道:“蕞城粮草充足,还请大王速速返回咸阳,只有你坐镇咸阳,才能鼓舞士气。以后巴蜀等地调来的物资,必须放在咸阳。蕞城城墙矮小,我们要做好被攻陷的最坏打算。”
“只能坚守蕞城,给大王防御的准备时间,至于函谷关也不要急,那里还有一年粮食储备。敌军战线拉的太长,在本国内部与之交战,只要一个‘拖’字诀,估计半年他们就拖不起,必然撤兵。”
嬴政叹道:“毕竟在我大秦内部作战,损伤的也是国力,如果时机成熟,请相父攻下洛阳,灭掉周朝,取来九鼎,还了这一耻辱。”
吕不韦点头应喏,本来已经打算做好这个后勤官的职务,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庞暖的这一招,活活的把吕不韦逼上了前台。
战事就在蕞城展开,这里他最熟,如果换了嬴政来指挥,必定无法做到统一调度。自从长平之战以后,临阵换将,一直是秦国最忌讳的事情。
最后,嬴政握住吕不韦的手,小辈口吻言道:“我的相父,政儿的性命,就拜托您了。蕞之战,最好能胜,如何此战败了,我的位置肯定会动摇。”
吕不韦沉重地点了点头,此战不能败,如果失败,在咸阳被人家兵临城下,列国必定群起攻之,那么秦国会失去多少土地呢?
当嬴政走了以后,吕不韦传来李信,直接言道:“筑起防御工事,从蕞城延皮牢一线,坚壁清野,不留一点粮食给联军补充。所有的人力物力,要么撤去平阳,要么撤去蒲阳,坚决不给敌方获取一点物资。”
李信问道:“为什么不撤到蕞城来?”
吕不韦摇头叹道:“来不及了,以免混入奸细,如果敌方打着秦军的旗号,混入蕞城怎么办?李信将军,请快快集中军队,我们要加快速度准备了。蕞城万一失陷,你我只能提头回咸阳了。”
李信也明白,蕞城乃是咸阳最后一道防线,离咸阳只有七、八十里路程,万一坚守不住?这个想法立刻从脑中挥去,那下场真的不敢去想。
而嬴政在傍晚时分回到了咸阳,直接在章台宫请来麃公、芈宸、蒙武等人议事。
嬴政言道:“此乃存亡之秋,联军来的太快,雍城之兵可能赶不急了,蒙武将军,请即刻带着我们所有的兵力,包括城防军也带去,一共与相父坚守蕞城。”
“务必今夜就要准备好,明日就召开誓师大会,本王亲自杀血祭旗,以壮我军士气。”
“所有的物资储备,芈宸大人要极力配合好,所有官宦之家,必须前来送行。这一去,不知要死去我多少秦人,必须要让大家告别。”
这么一说,气氛变得异常冷冽。
没有人能够想到,此次联军指挥庞暖,居然会使出这一招声东击西。先是正面打败了蒙骜,逼其困守函谷关,又偷渡南水成功,直接对咸阳造成威胁。
赵国多名将,从赵武灵王以后,虽然赵国君王一代不如一代,但是名将却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只是派出了个庞暖,就让秦国喘不过气来,如果来的是李牧,估计嬴政和吕不韦都不敢在蕞城与之决战。
麃公叹道:“如果白起上将军在的话,庞暖的诡计,岂能施展开来?”
众人又阵阵叹息,这个时候的秦国,老将们都老了,小将们都还没有成长起来。之所以制定八年休养生息国策,就是等待新的将领出现。
至少出现几个能真正打仗之人,起码可以看穿敌方的诡计也好。现在的将领,都还是用以前的思想治军,战术上固化,不懂变通。
中原这么大,谁告诉你进攻秦国,非要从函谷关进入?人人都认为从其他地方进攻,容易导致失败,所以都没人去考虑。
现在庞暖就是这么做了,而且做的很有成效,从调动蒙骜的兵力几个月的大战,楚军佯装切断蒙骜的退路,这位老将军在各种威慑下,变得举棋不定,怎能不大败?
说到底,还是缺乏人才,打仗不是做游戏,必须要对各方面做出合理的政策,方能吸纳人才。看看身边的这些人,都是爷爷辈,虽然芈宸是自己的岳父,但是人家那是老来得女,真实年纪已经一大把了。
嬴政心情阴沉地回到寝宫,此战如果败了,齐国会不会也加入到合纵攻秦的行列当中来呢?答案是肯定的。
想到了此处,传来林叶,唤李斯前来。有些时候,一个人想不明白,可以多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1
第八卷 第五十三章 君王心思很难猜()
在赵迁派出亲卫兵追杀墨舞安之际,秦赵战线居然又向后退了三十里,难道天下太平,双方都不打仗了?
赵迁给的命令,就是收缩防线,等待各方援军到来,集中优势兵力抗秦。
嬴政给的命令,就是退后三十里,等待时机的成熟,再给予赵国全力一击。
两位君王同时传令后退,不但是列国看傻了眼,就连前方统帅都不明白了。什么情况?这两位君王都怎么了?战争已经打到这个份上,双方都做好了大决战的姿态,居然不打了。
前方的尉缭、王翦、蒙武、李信等人,一道道请战奏章,飞向了咸阳。李牧不在了,赵兵哪里是他们的对手,正是一鼓作气,攻破赵军主力的最佳时机。现在赵葱、颜聚立足未稳,整理李牧空出来的兵权,还需要一段时间。
如果让这两人整合半个月,只要执行当年廉颇的计策,避战不出,进入冬季严寒,秦军只能退兵。按照王翦和蒙武的推测,赵葱的作战方式,以一个稳字为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确实是个守城之家。能够攻破赵军主力,正是眼下,绝不能给他时间休整。
可嬴政一封军令传来,道:“后退三十里,就地休整半个月,等待时机的到来。违令者,就地处死,株连三族。”
语气极端的强烈,根本就给王翦、尉缭等人多话。有些秦军将领,或许会来个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眼看着军功就在面前,岂有不进攻的心思。可面对这道‘株连三族’的君令,所有人都傻了。
自己违反君令,可能会被革职,但是军功依然在,家族可以享受荣耀。现在却不行了,嬴政的意思,就是谁敢抗命,就拿你的家族来抵消,谁还敢乱来。
而赵国那方的君令,也是相同的意思,赵迁的军令中言道:“后退三十里,坚壁清野,不许主动攻击,违令者,当即处死,由颜聚督军。”
赵葱本来也是这个意思,他与秦军交战也不是几次,对于这样的君令自然很满意,趁这个时间,将军权抓住手里,防御工事可以构筑的更为坚固。他可不会犯当年赵括的冲动,一头钻进白起准备好的陷阱,对方是王翦,也是当世名将,能与李牧相持几个月不分伯仲,那肯定是比自己强了。
想的很好,再看赵迁的下一步动作,赵葱差点没气出病来。什么援军,原来是将亲卫兵派出去追杀那个魔头,并且让附近城池的驻守部队协同搜人,前线根本无兵可派。
这可急坏了赵葱,手上的这些兵,都是李牧带出来的,如果没有援兵到来的话,哪里是对面的对手?秦国的名将,都集中在对面,别说王翦,就是蒙武、李信等人,就够他赵葱吃一壶了,大家双方这么多将领集中在这里,难道都是看戏的吗?
军国无小事,就是每日的粮草,所需就很大,一方攻,一方守,都做着相同的准备。可两位君王都说边关停止兵戈的话,玩笑不是这么开的。
君王心思很难猜。
不但是秦赵双方,就连列国都看不清楚这玩的哪一出?
魏王还真希望两边不打仗,不管哪边打胜了,下一个就会拿魏国开刀。秦赵开战,三晋同气连枝,本应协同赵国作战,可现在根本不敢派兵。魏无忌死了以后,本国众多的权贵开始闹事,不解决了那些人,就不能对外作战,否则自己的宝座就坐不稳。
齐王、燕王、楚王都有自己的心思,这场战役,他们因为各种事情缠绕,只能做个看客。
他们想的最多的,就是秦王和赵王都怎么了?仗都打到那个份上,难道都不再进行下去了吗?早知道这样,又何必开战呢?
在平阳的韩王,甚至给了嬴政一封书信,上面言道:“本侯在平阳过得很好,无事一身轻,多谢大王的承诺,家族成员的日子都过得很舒心。可我还是要说,大秦必须攻下赵国,不然时间久了,必会联合魏国攻击郑郡。还请大王三思,此战必须要打,而且要大胜,要让他们畏惧,那两国才不敢再次开启战端。”
韩王有自己的考虑,韩国已经归降了秦国,他也被嬴政封为一个逍遥侯爷,家族依然富贵。可韩国本是三晋之一,如果秦赵不打仗了,时间久了,那么赵王和魏王肯定是攻打韩国的土地。
韩国的国都郑,现在成为秦国的一个郡城,赵魏对那里的环境非常熟悉。只要随便一个借口,说取回本属三晋的土地,就会主动攻打郑郡。韩王虽不在郡城,可韩王室的祖庙、以及众多权贵的家产,依然在郡城。
万一那里燃起战火,这个富家翁也做不下去了。人可以迁移到平阳城,可那些固定家产,以及宗庙,没有几年也搬不完。韩王更是在书信里严明,郑郡还遗留有许多祖宗坟地,以赵迁小子的性格,绝对能干出刨祖坟的事情出来。
收到韩王的这封亲笔书信,嬴政也愣了下,刨人祖坟的事情,赵迁还真干的出来。别说不信,大权在握的他,连李牧都敢杀,赵国已经没有反对他的声音,何况背叛的韩国。
这可不行,嬴政身为秦王,曾经承诺过韩王诸多好处。总不能人家刚刚归降,就被人刨了祖坟吧。想起吴楚争霸时期,伍子胥因一己私怨,将死去的楚王尸体从坟墓中挖出,鞭尸三百下,惹得吴王阖闾背负一世骂名。
刨人祖坟的事情,历代仇怨大的,还真没少干。为了安抚韩王,以及众多韩国人之心,嬴政当即修书一封,其上言道:“秦赵之战避无可避,后退只是为了更好的进攻,都是权谋之道,本王绝不会让列国打进郑郡。本王向你保证,从此刻起,秦国知会全力进攻,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
这样的回答,令韩王非常开心,韩国既然已经归降,就成为秦国的一份子。列国之争,说到底还是皇族之间的纷争,争的是权力,争的是所控制的领土。除去这些,皇族本身并没有失去多少。
现今韩国有才之人,像韩非等人都进入了咸阳学宫,李斯、尉缭等人也是从韩国走出去的。这些人都会在秦国受到重要,里面有大量的韩王室之人,特别是韩非,与嬴政走的很近。这一点让归降的韩国人,很是受用,因为韩非就是韩王室的一位公子,皇族嫡系,如果嬴政真的能统一天下,那些领土总要派人去管理,说不定比韩国那一块地盘要大的多。
嬴政清楚地感觉到,连韩王都开始担心,更别说前方领军将领。可有些话他不能说,之所以等待,完全是嬴艾的主意。嬴艾说再等上二十来天,时机就会成熟,并且秘密地叙说了诸多好处,嬴政听的一个劲地点头。
至于赵迁是怎么想,嬴艾短时间内还真没猜出来,难道也使用奇兵之计吗?这也不对,那些调动的兵马,根本不是向前线推进的,而是一缩再缩,好像要与燕国再次交战。
最终,嬴艾从许多情报上总结出来一点,赵迁不是支援前线,也不是追杀墨舞安,这些都是假象。赵迁真正想杀的人,分明就是赵嘉。这一对兄弟,难道有非常深的仇怨吗?可有什么样的仇恨,逼得赵迁非要杀他呢?
君王心思很难猜,嬴艾心里也只能这么想。能够成为君王者,哪怕是一个昏君,想法都与别人不同。比如嬴政私底下在调兵,具体是哪里的兵,嬴艾却没有猜出来。
嬴政确实在调兵,秦赵之战,他已经准备了许多年。这一战,他必须一战定乾坤,绝对不能犯历代先王的错误,总是让赵国有喘息的时间。他的目光,锁定住了邯郸,那里才是主战场。
与此同时,雍城传来消息,赵姬已经从甘泉宫出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