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明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时明月-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者:赤虎



【第一部 华丽的前奏曲】

第一章 欢迎来到大宋

赵兴清晰的记得,自己在这世界第一次睁开眼睛的情景——连绵的森林古树森森,葱郁的森林中突兀的摆着几件散落的行李,地上还有一个横躺着的人——他自己。

赵兴努力再往前回忆,却发现他之前的记忆一片模糊。似乎,他乘坐的飞机在空中发生爆炸,断成两截的飞机将他甩了出来,当他坠落时,身边还漂浮着几件行李箱。

紧接着,天空中出现了一个黑色的洞,仿佛天被捅漏了……

记忆至此一片空白,直到赵兴再次睁眼。

睁眼后,赵兴看清观察周围环境,第一感觉是脑海中浮现的《荒岛求生》电视节目……

等他恢复神智,叹着气检查自己的身体,发现浑身上下居然奇迹般没啥严重伤。

他跳起来,检查周围环境——周围散落的行李,有些散落在石缝里,有些挂在高高枝头,很费了一番折腾,他才将行李收集完毕。

总共七件行李,里面没有任何食物,唯有一些旅行的必备用品。五件行李属于女人,里面是化妆品、性感内衣,时尚裙装……有位细心的女士还备了一些旅行药品:治拉肚子的藿香正气水,痢特灵、思密达,治感冒的和消炎药少许。

两件男人的旅行箱都是名牌货,其中一个男人像是兢兢业业的工作狂,行李里只有简单的两件外衣,剩下的空间放了大量的英文合同、市场调查报告、及目的地的城市情况描述,另有一本英文小说——连个mp3都没有,无趣!

另一件行李则属于一位幻想狂,这男人似乎时刻准备遭遇一场《荒岛求生》。他的行李箱里有一本《美军野外生存手册》、一把多件套瑞士工具刀、罗盘……此人还是名走南闯北的人,箱里有大叠观光地图,每张图上都有勾勾画画的痕迹,显示这些地方他都曾去过。

现在,幻想狂没经历的,由赵兴继续。

就是那本《野外生存手册》给了赵兴很大的帮助,依靠书里的指导,他自己制作弓箭、自己制作捕鱼网、陷阱、捕兽活套,辨别可吃的食物与果实,并依靠这些知识渡过了最初的艰难,活着走出森林。

山中无岁月,赵兴错过了记录求生经历的最初几天。等他回味过来,那段整日被果腹压力折磨的日子已模糊不清,以至于他无法确切说出自己待了多久,只记得当春花漫天时他来到这里,秋叶落尽时,他遇到了第一个人类村庄。

当时,漫长的丛林生活让他长发披肩、头发槁枯,衣衫褴褛近乎赤裸。长久的独处使他嗓音沙哑,甚至说不出人类语言……

等他的神志清醒,并逐渐掌握了当地语言后,又经历了两次月圆,当时已经是冬季。

事故之后,他的记忆似乎支离破碎、断断续续,他本以为自己会这样患上遗忘症,就此度过一生,但随着他的恢复,记忆也随之恢复了——而且他的记忆力好的不得了,虽没有到过目不忘的地步,但过去他所经历的一切,现在都一一浮现,宛若昨日。

记忆恢复之后,赵兴发现自己的体力也恢复了……但,似乎出了点异常,他的力气大得惊人,现在能随意提起原先想也不敢想的重物——难道这是“野外生存”留下的收获,可这收获未免太大了点。他曾暗地测算了一下:预计,现在自己参加奥运,绝对是拿举重冠军的料……

火塘边,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老人迎接清醒的赵兴,他一边漫不经心的用拨火棍拨拉火盆中的炭块,一边用浓重的湘音问:“客从何来?”

这是赵兴第一次进入这间大木屋,他进入这里是有原因的——几日前他首次开口,拯救了一头耕牛。

据说,那头耕牛是山民到附近的县城赶集时,发现有人很便宜的贱卖它,于是,他一时贪心,用自己的全部山货换回了这头牛。等这头耕牛运回山寨,村民才发现上当了:此牛腹泻不止,已没力气站起来。

当时,这村民支付的山货不属于他一人,是村里几家凑起来,委托他到县城出手的。当他换牛回村时,合作的几家起初很高兴,约好这头牛归几家共有。现在牛出了问题,纠纷由此产生。

这座山寨是同姓聚居的家族式山寨,争吵让族长疲于调节。这时,正被人搀扶着在晒谷场溜达的赵兴一句话解决了纠纷,他只说了一个字——“茶!”

茶里蕴含的丹宁酸是治疗因水土不服引起的腹泻的良药。英国人最先发现了这个奥秘,于是,他们千方百计地偷窃中国茶种并在各地试种,等到试种成功后,他们自诩“一手端着茶杯,一手举着火枪,征服了全世界”。

《美军野外生存手册》上恰好有茶叶用途的介绍,书中曾指导旅行者用树叶、草茎,煮出丹宁酸止泻……几天后,牛居然神奇复原,这让赵兴立刻获得进入族长大屋的权利。

回忆已被问话打断,族长再次问了一遍,赵兴歪着头,神情迷茫地反问:“这是什么地方?”

这种回答显然不符合族长的说话习惯,等赵兴解释了几遍,他明白过来,马上低下头来,用拨火棍挑着火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半晌才答:“老汉程同,此地为程家坳!”

这句话没有意义,赵兴想要知道的是:这是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

刚到时,赵兴曾怀疑自己来到了矮人国。这里的人身高都在一米五左右,村里没有电话,没有电视,甚至没有通电,与外界联系近乎于无。赵兴几次想求人把他送到附近的大城市,但由于语言不通,这样简单的事都无法做到。

更可怕的是,这里人几乎不识字。赵兴几次提笔写下请求,却发现对方瞪着一双茫然的大眼……

屡次试探之后,他隐隐觉得情况不对——眼前似乎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一切都显得那么诡异。村民的服饰、语言、生活习惯……都很不正常。

这让他有点恐惧,有点忐忑,当然,也有点茫然。

想了片刻,赵兴指着村民传说中的县城方向,问:“那是什么县?”

“蕲水”,族长回答完后,接着又指了指另一个方向继续说:“那是英山;那是黄州府城……”

族长狡猾地一笑,带着山民的得意说:“我程家坳既不属于蕲县管,也不属英山管。”

黄州?!

这名字赵兴熟悉,依据地势判别,如果这附近是黄州的话,那么,他现在应该到了大别山的南麓。那位“旅行爱好者”皮箱里有一份湖北地图,回去翻弄一下,根据手册上的知识,再根据地势山形走向,也能大致判定他所在的方位。

赵兴再问:“今天是什么日子?”

族长努力适应着赵兴说话的方式,他尽量用文绉绉的姿态,将这几天查阅的内容说出来:“今儿是辛酉年、戊戌月、乙未日。”

赵兴被这话雷倒了。

看到赵兴一脸迷糊,族长又补充说:“元丰四年。”

这句话依旧是天书,赵兴继续用茫然的眼神,哆哆嗦嗦地看着族长。

族长神色严峻,他试探的问:“辽国,现在啥年号?”

这句话如同一道霹雳,立刻照亮赵兴的世界——大别山会有这样的原始村庄存在吗?

如果这是大别山的话,怎会有一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呢?怎会有这么一群复古的人?

这世界怎么了?

我穿越了。

辽国,这个国家存在的时候应该是北宋年间……

如果这属于宋代,那么村民的服饰、语言等等差异,都好解释了。

赵兴曾看过一个探索节目,内容是湖北、福州宋墓的发掘。这些墓藏的主人年龄在12岁到50岁之间,根据尸骨鉴定,墓葬主人生前身高在1。21米至1。57米。依此推测:宋代南方,营养充足的富家子弟,平均身高都在1。6米之下……

如果这属于宋代,村民的身高问题,就属正常。

此外,还有村里的建筑材料问题。虽然,按考古研究,中国自周代始已出现了“砖形”土胚,然而到了宋代,砖形的结构依然没有普及到大众——保存至今的潮州许驸马府,除了一个明代增建的砖院墙外,里面主要还是全木结构。

也就是说:到宋代,砖结构的房屋还没有普及到当朝驸马这一行政级别。

如果这是宋朝,那么村里的建筑,村民们的装束、语言……这些异常都有了合理解释。

至于力气、记忆力的变化……也许是时空虫洞对身体的改造吧。

赵兴浮想联翩,一时忘了回答族长的话。等族长喊了几声,他才发现族长正端着杯热茶请他饮,一手还提着火塘上取下来的一个陶壶。

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香味,似乎是豆蔻或者肉桂的味道,赵兴神不守舍的接过茶杯,心不在焉的饮了一口茶。

茶味令他皱了皱眉头,稍一思索,他又舒展了眉头,轻轻酌了一口茶,满意的微微点头。

赵兴的皱眉是因为茶里头带有一股浓浓的香料味,这让他很不适应。但他细细一品,又觉得这股味道似曾相识,有点接近英国“伯爵红茶”的味道。

略一思索,他理解了。

宋代正是流行往茶中添加各种香料的时代。如果这是宋代,如果这是黄州附近的大别山南麓,那么它应该离兰溪泉不远。兰溪泉是唐代“茶圣”陆羽亲自评定的“天下第三泉”,当地茶文化历史悠久,恰好是宋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这种添加香料的饮茶习惯曾饱受现代人的诟病,他们认为往茶中添加香料,反而使茶叶本身的香味被香料遮盖,因此认为,这是“俗人”干事情……然而,即使最坚决的宋茶诟病者,当他们在酒吧间里饮百元一壶的英国“伯爵红茶”时,也认为是一种“小资”。

宋代正是中国茶叶贸易的巅峰时期,欧洲人正是从这个时代开始了盗窃中国茶种的努力。宋人这时的饮茶习惯传承到西方,被洋人认为最高雅,所以才有了“伯爵红茶”、“斯里兰卡豆蔻茶”、“肉桂茶”——这些都是现代“小资”奢侈品。

唐代杜牧有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在宋代能喝上原版豆蔻茶,顿时,乡间、木屋、老者、火塘……,通通幻化成一幅成年古画。

这幅画没给人苍桑感,它充满“豆蔻年头”的意味,不禁让赵兴对这个时代有了一份憧憬。

族长一直在观察着赵兴的表情,看赵兴舒展眉头,无比享受的又啜了一口,他继续追问:“辽国那里,汉儿还好吗?”

这问题赵兴无法回答。他现在只确定自己在北宋。

宋辽数百年仇恨,令他不敢随意乱说,他谨慎地,用最平静的语气反问:“辽国?你确信有这个国家?”

族长轻轻松了口气,他跳过刚才的话题,接着问:“客人何姓?”

赵兴缓缓回答:“我叫赵兴,字离人,往日一向在山里,@#¥¥%%……”

而宋代什么姓最安全,赵!皇帝姓赵,百家姓排第一,谁敢质疑。

赵兴寓意“赵氏兴旺”,这个名字“很黑很后台”。在这时代,文化人都流行起个字,字“离人”——背井离乡之人也,也恰如其分表现了他的身份。如此,整个姓名的意思:“我就宋朝一游人”。

这个名字让族长彻底放松下来。

族长文化不多,在他想来,蛮人决不会想到给自己取个风雅的“字”。“离人”——这词什么意思他不懂,但他觉得这词好深奥。

其实,程同不知道,辽国的地界上也有许多纯正汉人,他们都是大儒出身,取的字比“离人”更风雅。但乡人的见识还没有广闻到那个地步,程同只认为:蛮人嘛,就是野蛮的,大字不识才正常,哪会想到给自己取“字”,取字,那是官老爷、大秀才才会的本领……

“客欲何往?”程同轻松地问。

“无处可去”,回答果如程同预料。只不过,这番话说得极为落寞、萧瑟。

“便安居如何?”程同问的很恳切,充满了山民的狡猾。

第二章 成了孩子王

看赵兴还在犹豫,程同骄傲地夸耀说:“这里千里大山,人烟罕至。附近几座山里,数我程家坳的村落最大,丁口最多……”

——这还大?赵兴肚里禁不住鄙夷:这个20余户、100多人的村落也算大了?他还没看过千万人口的城市呢。

程同不知道赵兴心里在臧否,他继续说:“我程姓一族来自江夏程氏,那可是江夏有数的大族,跟山里那些蛮人没法比。

想当初,我元祖跟开国皇帝打江山(当然,是作为小卒冲杀的),这里还是一片胡人聚居。后来,元祖年老,得太祖恩赐卸职返乡,不想却不被江夏程族所认,元祖一气之下,赤手空拳来到这里,一手一脚打下了这片山林……”

程同的说话其实多有夸张,但他话里透露出的信息却让赵兴很不解——什么时候,胡人都到长江边上牧马了?

元祖父的意思是六世祖,程同的元祖曾在疆场上厮杀过,算得上胆大心狠,见多识广,他依靠自己的凶狠,当年很容易在山区站稳脚跟,经过元祖父、玄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己,先后六代人的努力,近两甲子的繁衍,便形成了程家坳这个自然村。

由于程族的强势,依附程家坳聚居的外姓人,多成了程族雇工或程族女婿一族,他们最终只能通过联姻获得程族认可的居住权,除此之外,通过百余年联姻,使程姓与周围数个自然村建立了枝枝蔓蔓的联系,也使程族成为千里大山的当然强者。

程同叙述完程族的势力,接着用温和的语气,再次劝告:“客若无心飘零,但安居于此!想我程家坳虽小,养活先生不成问题!”

还能怎样?赵兴学着电视里的模样一拱手:“如此,叨扰了!”

赵兴的回答方式让程同一愣,但他却没把惊愕变现出来。

有赵兴的寨子,最先的变化是医疗条件的改善。

宋代医疗条件极为恶劣,即使身为皇帝,其所生的孩子仍有70%活不到成年。但对于现代人来说,育儿知识已被电视节目磨出老茧……

赵兴的治疗方法是——一碗骨头汤!

补钙补营养呀!立竿见影。

除此之外,在赵兴的大力提倡下,婴幼儿的居住状况也立即得以改善。赵兴的要求是:通风,改善光照条件,让小孩多进行户外光晒。

当然,中国南方历来宗族势力顽固,赵兴知道程家坳的来历后,他没兴趣挑战千年传统,所以在做事时,小心谨慎地不干涉程同行使族权,这种小心令程同极为满意,也是程姓山民迅速认可了他的存在。

在程家坳这么一个荒僻山村,哪怕是“一招鲜”的医生也会获得很高地位。而赵兴几次出手,却让村里小孩患病率直线下降,于是,走街串巷的郎中不再受山民欢迎,代之以赵兴地位的逐步提高。使得这个冬季赵兴一直处在繁忙状态,在忙碌中迎来了又一年正旦(春节)。

赵兴的第二次出手,就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节。

此前,他一直靠村民的无偿供养而生活。乡人能有多少积蓄,临近春节了,程家坳这个20余户、100多人的村落,被他这闲人拖累导致储粮耗尽。

在这种情况下,赵兴召集了村里的孩子,把自己的野外生存知识教给他们,并教孩子们改良捕猎工具,制作捕猎网、陷阱、活套,探查野兽的踪迹……

结果,孩子们大获而归,村民们得到温饱。赵兴也由此成了孩子王。

赵兴的第三次出手是在清明。

这一天,大人们都下地耕作,百无聊赖的赵兴跟孩子们闲聊,听到孩子们说起当日是“清明”,他随手在地上写下“清明”两个字,并念了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顺便还给孩子们聊了“24节气”谚语——比如:“清明时节,种瓜种豆”、“惊蛰地气通,农夫闲转忙”等等。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教师都讲究“书读百遍,其意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