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三国无双吕奉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三国无双吕奉先-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蹩状龋兹谛母梗毒胖荽呵铩菲榔湮靶妆嫘〔拧薄W筘┳妫兹谀涣牛ㄒ榭兹谠诒狈讲懿伲苁盗η看笙卵≡窆楦揭环剑兹谌衔茉热瞬⒎钦嫘目锓龊菏遥绷俗筘┳妗A跻逖罚兹谀涣牛胱筘┳嫱笔鼻弼林浚幢冈谧皇苤厥樱谏焙ψ筘┳妫肴ァl蚝猓兹谙虿懿偬岚危懿偎幌病K锷郏肿由郏兹谑窒氯喂Σ埽罄锤媪豸恚蟪晌锊摺⑺锶ǖ闹匾笔浚挝夤┫唷N浒补菀逍楣谷宋铮兹诓肯拢蚵啦继粽健
1。他在都昌被黄巾军管亥部所困,太史慈出场求刘备解围

太史慈
更新时间2011…5…3 21:40:21  字数:457

 吴建昌都尉。少好学,仕郡奏曹史。会郡与州有隙,曲直未分,以先闻者为善。时州章已去,郡守恐后之,求可使者。慈年二十一,以选行,因坏章,由是知名,而为州家所疾,恐受其祸,
乃避之辽东。北海相孔融闻而奇之,数遣人讯问其母,并致饷遗。时融以黄巾寇暴,出屯都昌,为贼管亥所围。慈乃突围求救于刘备,解围。扬州刺史刘繇与慈同郡,慈自辽东还,未与相见,暂渡江到曲阿见繇,未去,会孙策至。繇轻慈,不用之。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慈当与繇俱奔豫章,而遁於芜湖,亡入山中,称丹杨太守。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以礼降。即署门下督,还吴授兵,拜折冲中郎将。后刘繇亡於豫章,士众万馀人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抚安焉。刘磐骁勇,数为寇於艾、西安诸县。策以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昬,并督诸将拒磐。磐绝迹不复为寇。慈猿臂善射,曹公闻其名,遗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孙权统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

董卓
更新时间2011…5…8 16:22:41  字数:762

 编辑本段董卓麾下将领
西凉军以董卓本人为统帅,以李傕、郭汜等人为将领,下面是凉州的汉族和非汉族军人,并以“羌胡”为主的精兵,从而组成了富于战斗力的凉州军事集团。至于董卓所部将领,在95集电视连续剧《新三国》(2010年版)第3集中:“曹操告诉十八路诸侯说:董卓麾下的猛将,第一是吕布,第二是李傕,第三郭汜,第四员才是这个华雄”。据《三国志》和《后汉书》,主要有:
(一)李傕(傕音jué),(?-198)字稚然,凉州北地人,董卓死后,他成为凉州军的头号首领。
(二)吕布(?-198),字奉先,是“三国第一猛将”。
(三)郭汜,一名多。在凉州原是一名以盗马为生的无赖。当董卓被杀后,他成为西凉军中仅次于李傕的二号首领。
(四)张济,武威祖厉人。是董卓军中的一名校尉。
(五)樊稠,凉州金城郡人。
(六)李蒙,李蒙曾与徐荣奉董卓的命令击破孙坚,(兴平二年)二月,李傕杀右将军樊稠、抚军中郎将李蒙。
(七)王方,(李傕等)与(董)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围长安城。
(八)胡轸(胡文才),《英雄记》说胡文才名轸。胡文才、杨整修两人都是凉州大人,谓大家豪右。
(九)杨整修(杨定),《后汉书补注》卷一六说:“整修,即杨定也。兴平元年,为安西将军;二年,迁后将军。”
(十)段煨,武威郡人,段煨(wei)应该是董卓的亲信。
(十一)徐荣,辽东襄平人,董卓死后,徐荣却是战死。
(十二)李儒,三国人物,生卒(?—?),字文优,司隶冯翊郃阳人。在三国演义中他是董卓的女婿、谋士、智囊。董卓死后,李傕击败吕布和王允,控制朝政,192年冬十月,李傕推举博士李儒为侍中,198年曹操遣使裴茂率领关中诸将讨伐李傕,灭其三族,李儒不知所踪。
(十三)贾诩(147-223),字文和,三国时期著名谋士。官至太尉,谥曰肃侯。被人称之为“毒士”、“鬼才”,奇谋百出,算无遗策。

东汉末十三州郡详细
更新时间2011…6…5 2:44:13  字数:7438

 东汉末十三州郡详细
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这一篇也就将就一下也好。
反竟是转贴别人,只为自己喜欢。
谭其骧的地图也不错,就是太大了,不好转贴,就另外收藏吧
1、司隶校尉部,东汉时辖郡七,县一百零六。治所,即州行政机构所在地,在洛阳县。洛阳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司隶州的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河平原。
(1)京兆尹治长安(今陕西长安三桥)。
领10县:长安、长陵、阳唆、霸陵、杜陵、新丰、蓝田、郑县、上雒、商县。
(2)右扶风治槐里(今陕西兴平)。
领15县:槐里、茂陵、平陵、鄠县、武功、美阳、郿县、雍县、杜阳、陈仓、渝麇、汧县、漆县、栒邑、安陵。
(3)左冯翎治高陵(今陕西高陵)。
领13县:高陵、池阳、万年、重泉、临晋、颌阳、夏阳、频阳、粟邑、衙县、没(去三点水加示部旁)栩、云阳。
(4)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禹王)。
领19县:安邑、闻喜、猗氏、大阳、河北、蒲坂、汾阴、皮氏、绛邑、临汾、襄陵、杨县、平阳、永安、北屈、蒲子、端氏、蠖(去虫加三点水)泽、东垣。
(5)弘农郡治弘农(今河南灵宝北黄河南岸)。
领9县:弘农、陕县、湖县、华阴、卢氏、黾池、新安、宜阳、陆浑。
(6)河南尹治雒阳(今河南洛阳东北)。
领21县:雒阳、平县、平阴、谷城、河南、新城、梁县、偃师、缑氏、巩县、成皋、荥阳、卷县、原武、阳武、中牟、开封、苑陵、新郑、密县、京县。
(7)河内郡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大虹桥南)。
领18县:怀县、武德、平皋、州县、温县、河阳、野王、波县、轵县、沁水、山阳、修武、获嘉、汲县、共县、朝歌、荡阴、林虑。
2、豫州刺史部,辖郡、国六,县九十七。治所谯县,在今安徽亳州。辖境相当于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1)颍川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州)。
领17县:阳翟、阳城、轮氏、郏县、父城、颍阳、襄城、昆阳、舞阳、定陵、郾县、临颍、颍阴、许县、新汲、鄢陵、长社。
(2)汝南郡治平舆(今河南汝南射桥)。
领37县:平舆、上蔡、灈阳、吴房、西平、定颍、召陵、洇(去因加隐)强、西华、征羌、汝阳、南顿、阳安、郎陵、北宜春、安城、慎阳、安阳、新息、弋阳、期思、原鹿、富波、褒信、新蔡、鲖阳、固始、项县、宜禄、新阳、宋国、思善、城父、山桑、细阳、汝阴、慎县。
(3)陈国治陈县(今河南淮阳)。
领9县:陈县、新平、宁平、武平、苦县、柘县、阳夏、扶乐、长平。
(4)梁国治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城)。
领8县,睢阳、蒙县、宁陵、鄢县、谷熟、虞县、下邑、砀县。
(5)沛国治相县(今安徽濉溪张集)。
领21县:相县、肖县、杼秋、丰县、沛县、临睢,太丘、建平、鄼县、谯县、郸县、锧(去质加至)县、竹邑、蕲县、符离、谷阳、洨县、虹县、向县、龙亢、公丘。
(6)鲁国治鲁县(今山东曲阜)。
领6县:鲁县、汶阳、卞县、驺县、蕃县、薛县。
3、兖州刺史部,辖郡、国八,县八十。治所昌邑县,在今山东金乡西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西南及河南东部。
(1)陈留郡治陈留(今河南开封县陈留)。
领17县:陈留、雍丘、尉氏、扶沟、圉县、襄邑、己吾、考城、外黄、济阴、东昏、小黄、浚仪、封丘、平丘、长垣、酸枣。
(2)东郡治濮阳(今河南濮阳庆祖北)。
领15县:濮阳、白马、燕县、顿丘、卫国、东武阳、阳平、东阿、范县、谷城、临邑、乐平、发平、聊城、博平。
(3)济阴郡治定陶(今山东定陶城西北)。
领11县;定陶、冤句、乘氏、句阳、成阳、鄄城、廪丘、离狐、成武、单父、己氏。
(4)山阳郡治昌邑(今山东巨野昌邑)。
领10县:昌邑、巨野、金乡、东缗、防东、方与、高平、湖陆、南平阳、瑕丘。
(5)任城国治任城(今山东微山鲁桥)。
领3县:任城、亢父、樊县。
(6)东平国治无盐(今山东东平宿城)。
领5县:无盐、寿张、须昌、富城、章县、东于陆、宁阳。
(7)济北国治卢县(今山东长清马上附近)。
领5县:卢县、茌平、蛇丘、刚县、成县。
(8)泰山郡治奉高(今山东泰安范镇)。
领12县:奉高、博县、梁甫、巨平、茌县、嬴县、牟县、莱芜、盖县、南武阳、费国、南城。
4、青州刺史部,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
(1)平原郡治平原(今山东平原饮马店附近)。
领10县:平原、高唐、祝阿、漯阴、安德、鬲国、西平昌、般县、乐陵、厌次。
(2)济南国治东平陵(今山东章丘枣园西北)。
领10县;东平陵、土鼓、历城、台县,著县、菅县、东朝、邹平、梁邹、于陵。
(3)乐安国治临济(今山东高青高城镇)。
领9县:临济、高苑、千乘、乐安、博昌、利县、寥城、寿光、益县。
(4)齐国治临菑(今山东淄博临淄区齐都)。
领6县:临菑、西安、昌国、般阳、广县、临朐。
(5)北海国治剧县(今山东昌乐尧沟镇)。
领18县:剧县、东安平、平寿、营陵、朱虚、安丘、昌安、平安、高密、夷安、淳于、都昌、下密、胶东、即墨、壮武、挺县、观阳。
(6)东莱郡治黄县(今山东龙口黄城集)。
领12县:黄县、嵫(去山加巾)国、曲城、掖国、当利、卢乡、牟平、东牟、昌阳、长广、不其、黔陬。
5、徐州刺史部,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都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1)琅邪国治开阳(今山东临沂北戴城子)。
领13县,莒县、东安、东莞、姑幕、诸县、东武、琅邪、沟曲、阳都、临沂、开阳、即丘、缯国。
(2)东海郡治郯县(今山东郯城城北)。
领13县:郯县、襄贲、兰陵、丞县、阴平、戚县、昌虑、合乡、祝其、利城、赣榆、朐县、厚丘。
(3)彭城国治彭城(今江苏徐州)。
领8县:彭城、留县、广戚、傅阳、武原、吕县、梧县、甾丘。
(4)下邳国治下邳(今江苏邳县古邳)。
领16县:下邳、良成、司吾、下相、取虑、僮国、夏丘、徐县、睢陵、盱眙、高山、淮陵、东城、曲阳、淮浦、淮阴。
(5)广陵郡治广陵(今江苏扬州城北)。
领12县:广陵、江都、舆国、堂邑、海陵、高邮、平安、东阳、淩县、射阳、诲西、盐渎。
6、冀州刺史部,辖郡、国九,县一百。治所邺县,在今河北临漳西南。三国曹魏移治信都县,在今河北冀县。辖地相当于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
(1)魏郡治邺县(今河北临漳邺镇)。
领15县:邺县、内黄、黎阳、繁阳、阴安、魏县、元城、馆陶、清渊、平思、斥丘、曲梁、梁期、武安、涉国。
(2)清河国治甘陵(今山东临清东北)。
领7县:甘陵、贝丘、灵县、郁(去有加俞)县、绎幕、广川、东武城。
(3)安平国治信都(今河北冀县)。
领13县:信都、扶柳、堂阳、南宫、陉县、武邑、观津、下博、武遂、饶阳、安平、南深泽、阜城。
(4)巨鹿郡治庄(去土加婴)陶(今河北宁晋东陈附近)。
领15县:庄(去土加婴)陶、杨氏、郧(去员加枭)县、下曲阳、南辔(去口去车加言)、任县、平乡、南和、巨鹿、广干、曲周、广宗、广年、斥章、列人。
(5)赵国治邯郸(今河北邯郸)。
领5县:邯郸、易阳、襄国、中丘、柏人。
(6)常山国治元氏(今河北元氏殷村)。
领12县:元氏、栾城、平棘、高邑、房子、上艾、真定、九门、蒲吾、井陉、灵寿、南行唐。
(7)中山国治卢奴(今河北定州)。
领13县:卢奴、安熹、汉昌、蠡吾、安国、毋极、新市、上曲阳、望都、唐县、蒲阴、北平、广昌。
(8)河间国治乐成(今河北泊头千户屯附近)。
领11县;乐成、弓高、成平、中水、武垣、束州、东平舒、高阳、啵亍⑽陌病⒁紫亍
(9)渤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常庄)。
领8县:南皮、东光、重合、高城、阳信、修县、浮阳、章武。
7、荆州刺史部,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县,在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县,在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1)南阳郡治苑县(今河南南阳)。
领36县:苑县、西鄂、博望、堵阳、雉县、叶县、犨县、鲁阳、郦国、析县、丹水、南乡、顺阳、武当、冠军、鄼县、阴县、筑阳、山都、邓县、蔡阳、章陵、襄乡、湖阳、朝阳、新野、安众、穰县、涅阳、棘阳、育阳、舞阴、比阳、平氏、复阳、随县。
(2)江夏郡治西陵(今湖北新洲城河西岸)。
领14县:西陵、邾县、鄂县、蕲春、下雉、沙羡,安陆、南新市、云杜、竟陵、西阳、软(去欠加大)国、郡(去君加黾)县、平春。
(3)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
领17县:江陵、华容、州陵、枝江、夷道、夷陵、当阳、鄀国、编县、宜城、却(去去加己)国、中卢、襄阳、临沮、秭归、巫县、佷山。
(4)长沙郡治临湘(今湖南长沙)。
领12县:临湘、湘南、益阳,罗县、下隽、连道、昭陵、醴陵、安城、茶陵、攸县、容陵。
(5)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
领12县:临沅、沅南、汉寿、作唐、孱陵、零阳、充县、酉阳、迁陵、沅陵、辰阳、镡成。
(6)零陵郡治泉陵(今湖南永州)。
领13县:泉陵、营浦、营道、泠道、重安、湘乡、昭阳、燕阳、夫夷、都梁、洮阳、零陵、始安。
(7)桂阳郡治郴县(今湖南郴州)。
领11县:郴县、汉宁、便县、耒阳、阴山、临武、南平、桂阳、曲江、浈阳、含洭。
8、扬州刺史部,辖郡、国六,县九十二。治所历阳,在今安徽和县。汉末移治寿春,在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
(1)九江郡治阴陵(今安徽凤阳周圩西南)。
领14县:阴陵、西曲阳,寿春,当徐、下蔡、平阿、义成、钟离、成德、合肥、浚遒、全椒、阜陵、历阳。
(2)庐山郡治舒县(今安徽庐江桂元西)。
领14县:舒县、临湖、襄安、居巢、皖县、寻阳、龙舒、六安、安丰、潜(去日加鬲)县、雩娄、阳泉、寥县。
(3)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州)。
领16县:宛陵、芜湖、春谷、溧阳、丹阳、石城、秣陵、湖熟、江乘、句容、故鄣、于潜、泾县、陵阳、黟县、歙县。
(4)吴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
领13县:吴县、娄县、无锡、毗陵、曲阿、丹徒、阳羡、乌程、由拳、海盐、余杭、钱唐、富春。
(5)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
领14县:山阴、余暨、上虞、余姚、句章、鄮县、鄞县、诸暨、剡县、乌伤、大末、章安、永宁、东冶。
(6)豫章郡治南昌(今江西南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