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应龙军基础训练必须的课程,长江水师虽然是水兵,但出于某些方面的考虑,数个月前朱慈踉便早早的抽调出一部分应龙军前去训练长江水师的士兵。
还真别说,这一大通训练下来,长江水师的士兵,素质愣是提高了一大截,反正沈景超是极为满意的,也隐隐明白应龙军为什么能所向披靡的原因之一了。
“沈提督,这是”做为枭雄,郑芝龙虽然被唬得楞了一下,但很快便反映了过来,笑着问道。
“皇上让人教受的一套敬礼姿势罢了!”沈景超笑着回应道。
“哦。”郑芝龙有意无意的又扫了一眼沈景超船上那些面目肃然,笔直站立的水兵们。
郑芝龙虽然表面上不怎么在意,实则内心正在震动。
他带着郑家水师纵横南洋二十几年,一眼就看出了一群素质高明的水兵对于一只船队的意义,这是一只强大的水师必然要具备的。
郑家的水兵虽然也经常训练,并且慢慢摸索出了一套训练方法,但以郑芝龙的眼光他看得出,长江水师或许在大型战船方面缺少,可水兵的素质却半点也不比常年训练的郑家水兵差,甚至还要高出一筹。
郑芝龙不是第一次见到大明的长江水师了,至少半年前长江水师的水兵还是一群不成气候的队伍,可今天,最多半年就有了郑家水师水兵常年训练下来的素质了,最重要的是,他从沈景超口中得知,这是当今皇上弄出来的结果。
皇上不是打算开启大明的海禁,建设一支堪比永乐年间的庞大水师舰队吧?
想到这个可能,郑芝龙的心勐然一紧。
若真是那样的话,他们郑家今后可就得小心了!
“安南伯?”沈景超见到郑芝龙愣在那里不知道在想什么,立刻提醒道。
“一时失神,让沈提督见笑了!”郑芝龙回过神来,连忙对着沈景超笑道。
不等沈景超说话,郑芝龙又立刻说道:“沈提督,郑某还要去向皇上交差,便不在这里跟沈提督闲聊了,待交完差事,郑某一定去给沈提督告罪!”
郑芝龙暂时放下心里的杂念,想先靠岸,最好能进宫探探皇上的态度。
“哪里,哪里!是沈某的错,安南伯这是在折煞沈某了,沈某这就引安南伯靠岸!”沈景超自然知道郑芝龙不过是在说客套话,哪敢当真,当即也不再浪费时间了,引着郑家的船队到港口靠岸。
港口早已准备好了人手搬运货物,等郑家的船队一靠岸,数百青壮便开始一船一船的搬运,而郑芝龙则去皇宫向朱慈踉交差。
“启禀皇上,安南伯求见!”太监进来禀报道。
“宣!”朱慈踉放下手中的奏折,等郑芝龙进来拜见!
片刻,郑芝龙便在太监的引领下,第二次走进了御书房,上一次是去年了。
郑芝龙虽然是枭雄,但也是从小听着皇权长大的,对于觐见皇帝这种事情他心里还微微有些惶恐,并不能做到心无波澜!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七章 播种
“臣郑芝龙,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快快免礼!”朱慈踉赶紧让郑芝龙起身,并笑着道:“此次爱卿顺利将种子带来,是立了大功,朕很是欣慰,必有重赏!”
“谢皇上隆恩!”郑芝龙站起身来,同时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他迟来了半年,但听皇上的口气并没有问罪的意思,这也就表明近期内皇上并不会动郑家。
心里没了压力,郑芝龙笑着说道:“为皇上效力是臣的职责,不敢要赏,请皇上收回成命!”
这话有客套的意思,也有一丝试探的意思。
朱慈踉看出了郑芝龙的试探,目光微微有些幽暗,但瞬间消逝,摇了摇头笑道:“朕赏罚分明,爱卿既然立下大功,自然就该得到表彰,要不然朕岂不是成了是非不明的昏君了?爱卿想必也不希望朕如此吧!”
听朱慈踉的这话,郑芝龙才算是彻底放松了警惕,看来皇上是真的不打算追究了。
看着郑芝龙走出御书房,朱慈踉的脸色不由得沉了下去。
他确实不会在近期动郑芝龙,虽然他已经准备建立海军并解决郑家的问题,但事关重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得了的,要循循渐进,至少也要等郑森从云南回来。
对于郑森,朱慈踉是极为看重的,他甚至觉得一个郑森比整个郑家舰队还更重要一些。
郑芝龙采购回来的种子极多,足足数百条船,其中最大的远洋大海船每艘船便可装数百吨,最小的小船也能装数吨,加在一起足足近两万吨,其中甘薯种子九千吨,马铃薯种子七千吨,玉米四千吨,数百青壮光是从船上卸下来也足足卸了十来天的时间。
“传朕旨意,郑芝龙采购种子有功,赏银十万两。另外,告诉郑芝龙,待种子试种出来后,朕还有重赏!”
“遵旨!”
赵德全极为震惊的退出去安排太监传旨,十万两银子的赏银相当于万两黄金,这已经是极重的奖赏了,东西试种出来后皇上竟然还有更重的奖赏,岂不是得加官进爵?
赵德全颇为想不通的摇了摇,他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不过是让郑芝龙在南洋购买些东西罢了,用得着这样重的嘉奖吗?
不光是赵德全弄不明白,所有听说了这道圣旨的人都弄不明白,就连郑芝龙本人也弄不明白。
这些,朱慈踉当然不会透露出去,待种子试种出来后他的确还有重赏,而且是大大的重赏,足以让整个郑家分崩瓦解!
时间已经渐渐到了七月份,正是百姓忙种秋粮的时节。
近两万吨种子,玉米种子虽然占的比例是最少,但能种下的土地面积却是比甘薯和马铃薯加起来还多,朱慈踉根据脑海中的记忆算过了,近两万吨种子一共可以种植大约近百万亩土地。
朱慈踉想了想,觉得今年是不可能全面推广的。
为了更方便的管理以及来年更好的分配,朱慈踉决定先在南京城周围试种,为此,朱慈踉连夜书写了甘薯,马铃薯,玉米的种植方法和主要的注意事项,令工部刊印成书籍,不久后跟随种子一同发放下去。
次日,南京城以及周围百里内各镇大规模张贴皇榜,内容简单易懂。
“皇榜,皇榜!”
“朝廷试种新种,号召京城方圆百里内百姓种植,朝廷免费提供种子和种植方法,并承诺无论收成如何,均以二两银子一亩的价格收购,有意向者均可前去衙门登记领取种子!”有识字的百姓大声读了出来。
“嘶,二两银子一亩的价格收购!”
看到皇榜的百姓在理解了其中的内容后,无不瞪大了眼睛,心头震撼。
“这是真的吗,竟然有这种事!”要知道,以当前的亩产,若是仍然种稻谷或者小麦的话,上等良田也不过每年亩产三石,季产一石半,这还是风调雨顺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皇榜上面竟然没有表明上等良田和下等地,岂不是一视同仁,要知道,地的产量相比上等良田可少太多了,季产连一石都不到。
按照江南当前一石粮食一两银子的价格计算,今年已经是第二季了,朝廷竟然还以二两银子一亩的价格收购,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啊,百姓们能不激动吗。
“可信不?”一名百姓有些疑虑,话语中透着不敢置信。
“这是皇榜,当今皇上亲自发布的,当然可信!”另一名百姓倒是深信不疑,立刻说道。
“对对,皇上乃圣明之君,绝不可能欺骗百姓,说二两银子一亩就二两银子一亩!”
百姓们无不赞同,自皇上登基以来,所作所为无不为百姓着想,百姓们自然也是发自真心的爱戴,只要是皇上说的话,他们便深信不疑。
“既然有这等好事,那便不能够放过,我家有三十亩地,这秋粮就种朝廷的新种了,我这就回去带家人去衙门登记领种!”
“我家有百亩地,也要全部种新种!”
“我家也是!”
…
有二两银子的诱惑,几乎所有的百姓都支持,当日,南京城以及方圆五十里内的各镇衙门全部饱满,大批百姓带着家人拉着牛车前来登记和搬运种子,近两万斤新种得以在南京城方圆五十里内顺利推广。
百姓们按照朝廷教受的方法种植,先不说收成究竟会如何,单单种植方法和打理过程的简便,最主要的便是抗旱这一点,还有连沙地也能种,让百姓们深感这新种实在是太好种了。
“民以食为天,相信来年不用朝廷推广,百姓也会更加热切种植!”百姓们如火如荼的开始种植,朱慈踉听完下面的人汇报,淡淡一笑,这第一次推广种植,百姓们或许还有疑虑,但他相信,只要收成一到,再经过大明日报的大力宣传之后,次年根本不用朝廷推广,百姓们也会抢着种植,不出两年,这甘薯,马铃薯和玉米便可在大明境内遍地开花,以这三样的产量,到时候大明百姓便可真正过上吃食无忧的日子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八章 提倡经商(一)
朱慈踉的动作还没有完。
本来一张皇榜,以二两银子一亩的价格让百姓们试种新种就引起了许多官员的反对。
毕竟这二两银子一亩的价格下来,近百万亩地便是近两百万两银子的花费,算上南洋购买种子的花费,以及赏给郑芝龙的银两,便是近三百万两的花费,大明的国库当前虽然充裕,但也不能这么花费。
当然,这样的事情毕竟还属于‘小事’的范畴
这两年,朱慈踉弄出来的大事实在是太多了,不管是东林党的覆灭,还是军制革新,亦或者是清洗盐政和取消士族宗室特权等,无不引发过滔天巨浪。
如今对于文武百官而言,当今皇上提出来的,只要不是什么事关天下的事情,在他们眼里都是‘小事’,所以‘区区’两三百万两银子的花费,文武百官们虽然不满,但真正跳出来反对的倒也不多,阻力倒也不大。
然而这一次不同了,文武百官们甚至将其看做是堪比东林党覆灭或者取消士族宗室等一个等级的滔天大事。
朱慈踉打算从今日起,敞开对天下商人的限制。
“皇上这是要搅乱士农工商的排名等级啊!”
跟朱慈踉意料中的一样,他才刚在早朝上提出来,立马引起来文武百官的强烈反对。
“皇上,商人逐利,通常以伤害百姓的利益来赚取钱财,是自私自利的代表,本就应该是卑贱的,皇上竟然还要提倡,臣等坚决反对!”
以钱谦益为首,除了李岩等少数几人外,大部分文武百官全部反对,而且态度非常坚决。
这种事情他们根本不能接受,士农工商,商人因为赚取百姓的利益生存,加上朝代确实经常出现一些为了一己私利不顾百姓死活的奸商,所以商人一直都是最卑贱,是自私自利的代表,被全天下人鄙夷看不起。
商人地位的底下表现在不能穿丝绸,不能考科举,也就是不能入朝为官,同时还表现在出门时的车马方面,拉车的马不能超过一匹,对于商人而言,这些都是被极为严格的限制的,若敢违反,不是抄家便是直接杀头,稍微好点的家庭都不愿娶商人的女儿,或者将女儿嫁入商家。
所谓商贾不知亡国恨,朱慈踉也对一些商人为了一己私利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痛恨万份。
例如,满清为什么能在数十年时间里不断强大,一度压得大明喘不过气来,现如今更是占据大明北方半壁江山,这或许有满人频出英主悍不畏死的缘故,但也有汉人奸商自私自利出卖不断在满人弱小之时为满人输血的缘故。
朱慈踉虽然痛恨,但也不得不承认商人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各方面不断推陈出新的源泉,大明想要真正的强大,想要一直屹立在世界之巅,绝对少不得商业的繁荣,对于商人的压制必须得到松绑,他踉要做的便是放开那些限制,不再从全方位打压商人的地位。
“众爱卿只看出了商人逐利,却忽略了他们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天下正是因为有了商人,才能将沿海的食盐运到内地,将各地生产出来的粮食布匹等运到各个缺乏的地方,若是没有商人将各种各样的东西带到各处,那么许多东西成产出来便没有了作用,百姓们也无论如何也无处得用。”朱慈踉说道。
“可是皇上,再怎么说也改变不了商人损害百姓利益来赚取钱财的本质,当年陕西等数省大旱,百姓民不聊生,便有许多商人趁机抬高粮价,流寇四起便有他们的责任!”户部尚书刘宗周据理力争道。
“刘爱卿你错了,大旱之时,商人趁机抬高粮价不顾百姓死活固然可恨,但没有商人,又是谁在朝廷的救援之前将粮食运到灾地。”
“商人为什么能够趁机抬高粮价,其主要原因便是当地的粮商太少了,只有数家粮商,所能运送的粮食有限,诸位爱卿想想,若是有成百上千家粮商,运去了成千上万吨的粮食,那么还会有趁机抬高粮价的事情发生吗?”
垄断才是物品价格没有上限的源头,朱慈踉始终坚信,有竞争,物品的价钱便不会高到哪里去。
“臣等还是不能同意,商人的本质终究是自私自利的!”刘宗周态度极为坚决。
群臣纷纷点头,连平时不时呛刘宗周几下的黄道周也在这个时候也不断的点头赞同刘宗周的言语。
看着底下文武百官的反应,朱慈踉无奈的叹息了一下,他就知道单单说肯定是不能说服这些文武百官的。
虽然对于不能说服百官有些失望,但事情朱慈踉还是必须要做的!
想到此,朱慈踉的脸色瞬间就沉了下去。
“朕意已决,不会有所改变!”朱慈踉语气强硬,非常坚决!
一见朱慈踉这个表情,许多官员心里下意识的便勐地一跳,说不出话来了。
朱慈踉这几年干了太多大事了,所凝聚出来的威严还是极度具备震慑力了,连首辅钱谦益都低下了头,心里叹息了一声后,不再多言。
然而,大部分朝臣虽然很怕惹朱慈踉不高兴,但刘宗周和黄道周两个却根本不怕。
刘宗周直接站出来质问道:“皇上,您总是这么一意孤行,那还要我等那么多文武百官来作甚!”
朱慈踉瞬间就被呛了一下,脸色都有些发红。
“刘宗周,你不想活了,竟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质问朕!”朱慈踉怒道。当即一股冰冷的杀机不由控制的压了下去。
朱慈踉多久没有被这么强硬的质问了,害得他刚才竟然被自己的口水狠狠的呛了一下,想不怒都难。
“臣不敢质问皇上,但臣就是不同意,那样会害了大明的,若皇上执意如此,请准许臣辞官回乡!”刘宗周跪了下去,态度依然坚决,不惜以辞官来威胁。
虽然官员用辞官来威胁朱慈踉从来没有成功过,但刘宗周这老家伙掘起来,也是极难改变的。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九章 提倡经商(二)
“辞官!辞官!刘宗周,你以为你这么威胁朕有用吗!”朱慈踉勐地站了起来指着刘宗周怒喝道。
“臣不是威胁皇上,臣是劝皇上!”话虽然是这么说,不过刘宗周的态度却依然坚决,毫无一丝改变。
“皇上,臣黄道周也坚决不能同意!”黄道周也跟着跪了下去。
“臣等也不能同意!”另外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