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个几率很小,但郑芝龙惶恐中还是产生了犹豫。
“启禀皇上,虎头山传来军情!”一名太监突然走了进来道。
“宣!”朱慈说道。
片刻,一名应龙军传令兵走了进来,叩拜道:“启禀皇上,第五军大破虎头山山匪,杀敌三千,擒获两千,五千山匪尽数歼灭,三大匪首擒获不日便押送进京!”
“好,哈哈哈哈!虎头山离京城不过一日路程,明日第五军便能回来,朕要亲自嘉奖!”朱慈大笑,转而看向郑芝龙道:“安南伯,回泉州之事不急于一时,明日且随朕一同去应龙军大营,也好顺便领略一下朕应龙军的风采!”
语气中带着不容回绝的意味。
“臣遵旨!”
(未完待续。。)
第二七十四章 对郑芝龙的震慑(二)
虎头山距离南京城大约二百多里,是一处山匪的聚集地。
这伙山匪有三个匪首,大当家吴振,二当家秦莽,三当家魏碌。
三人原是河南来的流民,带着二十几个弟兄落草虎头山后,以打家劫舍为生,崇祯十七年六月的时候,发展到了五百人,那时候朱慈刚登基,对流民落草的山匪均采取怀柔政策,招抚为主。
奈何虎头山的匪首们打家劫舍惯了,一直不管归顺朝廷,当地县令多次招抚未果。
朝廷下达剿匪令,由当地县令组织剿匪,奈何虎头山地形险峻,当地县令六次围剿均不能灭,导致虎头山山匪于中兴元年九月发展到了五千人,声势浩大,竟惊动朱慈。
仅仅距离朝廷两百多里处,竟然有五千山匪聚集,朱慈自然不可能容忍,又正值郑芝龙进京参加儿子郑森的婚礼,朱慈为了剿灭山匪,也为了震慑郑芝龙,随即下旨应龙军前往剿灭。
应龙军第五军在军长张魁山的带领下,发兵虎头山,勐攻一日一夜,终于攻破虎头蜂,杀敌三千,擒获两千,虎头山具灭!
大明中兴元年十月六日,虎头山三大匪首被第五军押送至京城,朱慈下旨在应龙军大营审判三大匪首。
一大早,朱慈便登上龙辇,在御林军的护卫下来到应龙军大营。
郑芝龙和郑鸿逵兄弟二人跟随,郑森则早已自行到达应龙军大营。
整座应龙军大营,四处都有应龙军士兵如笔直的标枪一般直挺的站立守卫,每一名应龙军士兵都有一股非同一般的气势。
应龙军大营正中央,一座简易审判台耸立。
朱慈登上审判台正前方的宣判台,郑芝龙和郑鸿逵兄弟坐在朱慈左手边。
“末将张魁山参见皇上,第五军不负皇上所望,大获全胜,五千虎头山贼匪尽数剿灭,三大匪首等候皇上发落!”张魁山上前单膝跪地禀报道。
“爱卿辛苦了!”朱慈笑着赞扬了一句。
“压匪首!”张魁山站了起来,对着台下的应龙军士兵大喝一声。
“是!”
随着战鼓擂响,不止第五军,整个应龙军大营,第三军,第四军,第五军,第六军,足足八万应龙军都动了,分为数十个战阵,踏着整齐的正步,气势恢宏的汇聚到宣判台周围。
“万岁!”
“万岁!”
八万应龙军士兵一同呐喊,如排山倒海一般,黑洞洞的枪口直指天空,审判台被至于万军之中央,被恢宏的气势所笼罩。
朱慈忍不住从龙椅上一下子站了起来。
郑森同样站了起来,看着浩浩荡荡,威武不凡的应龙军,眼中射出无比激动和热烈的光芒,虽然他一直都知道应龙军乃世之精锐,但应龙军此刻给他的惊喜是那样的强烈,他真恨不得自己也是应龙军的一员。
郑芝龙和郑鸿逵兄弟则露出无比的震惊,荷兰人的军阵他们不是没有见过,荷兰人很强,一对一之下,郑家舰队都不是荷兰人的对手,荷兰人已经让他们极为忌惮了,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应龙军军阵的气势看上去竟然比荷兰人还要强势。
联想到应龙军自诞生以来,陆续击溃左良玉,张献忠,满清等一百多万大军,名震天下的威名绝不是假的,郑家或许在水上还有优势,可若是在岸上与应龙军对上的话,必败无疑!
三大匪首被十数名应龙军士兵压到离宣判台大约二十米前方的审判台上。
“虎头山匪首,吴振,秦莽,魏碌三人,非法占据虎头山,纠集众匪,危害周围数县百姓,不听劝告,,近年来杀来无数无辜百姓,不知悔改,罪该万死!”
“尊皇上旨意,予以三人处死之刑!”一名应龙军参见亲自宣判。
话说虎头山的众匪确实罪该万死,原先朱慈不是没有给过他们机会,但这些人打家劫舍惯了,根本难以悔改,不仅一直不接受朝廷的招安,还胆大包天的杀死一县县令,占县造反,更不可原谅的是,他们竟敢暗地里和北方满清有联系,这是朱慈最不能容忍的。
应龙军第五军九月二十日出发,经十余天,终于剿灭了这股山匪,将三大匪首压到京城审判。
对于这些胆敢杀害无辜百姓,并与满清鞑虏有接触的山匪贼首,朱慈就三个字,杀无赦!
“行刑!”
十五名应龙军士兵出列,十五把上好弹药的燧发枪指着三名匪首。
三名匪首全部不能动弹,跪在审判台上,目露惊恐和绝望!
“开火!”
“砰砰砰”恶行累累的匪首瞬间被打成塞子。
鲜红的血液飞溅,身上的衣服都被染红,死不瞑目。
郑芝龙和郑鸿逵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血腥加上周围八万应龙军所散发的威势,二人随时南洋枭雄,也不由得心里生出惊惧,特别是郑芝龙,想到昨日皇上对他露出的杀机,冷汗都冒出来了,郑家是强,可是也不能跟整个大明抗衡,除非郑家肯舍弃大陆的根基,重新漂泊海上,但这是不可能的,他们已经习惯了泉州做为郑家的根基,若是在回到海上的话,在大明和荷兰人的夹击下,郑家必然逐渐没落。
郑芝龙和郑鸿逵兄弟二人相互相视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惊惧。郑森也偷偷看了父亲和叔叔一眼,但并没有任何表示。
看到郑芝龙兄弟二人的神情,朱慈露出一丝笑意,他刚才就是让应龙军杀鸡给猴看,看来他震慑郑芝龙的目的达到了,今后郑家对于朝廷的调令,若是再想违抗,就要三思一二了。
“郑芝龙,朕的应龙军如何!”朱慈淡淡的问道。
“回皇上,应龙军不愧是大明第一精锐,威名赫赫,臣有幸见识到了!”郑芝龙放低态度,无比恭敬的道。
朱慈满意的点了点头。
“爱卿乃大明南洋水师提督,朕曾听闻洋人有几种作物,名为‘甘薯’‘玉米’‘马铃薯’味道甘甜,且产量极高,可做为百姓粮食的储备,朕想要引进,爱卿可否在南洋运些种子回来,朕比不会亏待爱卿。”朱慈看向郑芝龙,微笑着问道。
朱慈早就在打这三种作物的主意了,郑芝龙雄霸南洋,要想引进,是最合适的人选。
“臣遵旨,必不负皇上所望!”郑芝龙起身,来到朱慈正前方单膝拜倒在地道。
受刚才的血腥和应龙军威势所影响,郑芝龙无论如何也不敢在当前违抗朱慈的命令。
郑森从头到尾都看着这一切,但不发一言,一直沉默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待一切结束,郑芝龙等人回到安南伯府,朱慈不知道接连将此的震慑,能收到多大的效果,但他敢确定,将来若是要收编郑家,是否能成功。这接连两次的震慑必然能从中产生很大一部分的作用。(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五章 对郑森的坦诚
从应龙军大营回来,路上朱慈有意识的吩咐郑森跟着回皇宫。
看着郑森紧随皇帝离去的身影,郑芝龙和郑鸿逵兄弟二人均无奈一叹,有些痛心。
“大哥,看来皇帝对森儿的影响很大,这对我们郑家非常不利,令人担忧!”郑鸿逵皱着眉头,明显极为不满。
郑芝龙没有立刻回话,足足愣了一会才深唿了一口气,缓缓道:“鸿逵,你知道刚到京城那会,我进宫觐见皇帝,他跟我说了什么吗?”
“什么?”郑鸿逵问道。
“皇帝问我,我们郑家麾下的水兵是不是已经过十三万了,另有大小战船三千七百余艘。”郑芝龙幽幽的说道,眸中光芒爆闪之余,还带有些惧意。
“嘶………”郑鸿逵倒吸了一口凉气,一脸不敢置信的道:“这不可能,皇帝怎么会知道这些,而且如此清楚,就是我们整个郑家知道这么清楚了也就我们兄弟二人,皇帝哪里得到的消息!”
郑鸿逵如此震惊的反应在郑芝龙的预料之中,别说郑鸿逵了,郑芝龙自己当时不也是当场给吓蒙了吗,要知道,郑家水兵遍布整个南洋,占城,吕宋,北港等等横跨近万里大洋,若不是郑家的掌权者,根本不可能有人清楚郑家真正的实力,就连跟郑家打了二十年交道并且时常与郑家交战的荷兰人都不清楚,可是大明皇帝竟然清楚。
深沉,稳重,让人看不透,这些特性本应是那些活了几十岁才会具备的东西,却出现在了那个还在弱冠之龄的小皇帝身上。
这是一种诡异,诡异得令人恐惧,同时他也心惊大明朝廷的实力,若不然怎么可能那么清楚的查到郑家真正的实力。
面对大明这个庞然大物,郑芝龙虽然从来没有小看,始终有着一丝敬畏,但此时看来,他还小看了大明朝,大明朝的实力也不仅仅是表面的,定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实力,郑家不是对手啊。
“或许让森儿留在皇帝身边也未尝不可,至少皇帝对森儿的看着不似有假,只要森儿没事,就说明皇帝还不会动我们郑家。”郑芝龙说道。
郑鸿逵还处于震惊当中没有反应过来,听到郑芝龙的话,也无奈一叹道:“大哥说的是,或许只能先这样了。”
没办法,眼见应龙军的实力,郑家无论如何也不能跟大明朝翻脸,否则就只能重新去海上漂泊了,既然皇帝那么看重,不如就让郑森留在皇帝身边效力好了,以后皇帝若是真跟郑家翻脸,或许还能看在郑森的份上不斩尽杀绝。
郑芝龙和郑鸿逵有了决定,便不打算在留在南京城了,不日就返回泉州。
皇宫。
朱慈单独将郑森召到御书房之内,并屏退了所有闲杂人等。
“郑森,以你的聪明,这些天看朕对你父亲的一举一动,想必你也有所感觉了,朕实话跟你说了吧,朕的卧榻之下绝不容他人酣睡,大明也不容许内部有不听号令,甚至威胁大明的存在,你懂朕的意思吗?”朱慈直视郑森。
“臣,知道。”郑森露出一丝为难之色。
“那好,朕问你,若是将来有一天朕要收编你们郑家,你当如何?”朱慈非常直接的问道。
毫无疑问,朱慈很看重郑森,很多东西,既然不管是现在还是今后都瞒不了郑森,既然这样,朱慈便不拐弯抹角了,而是跟郑森坦诚,直接说出来,也显得光明正大一些,他要给郑森一个自行抉择的机会,他不会勉强郑森,要走什么样的路由郑森自己选择。
郑森沉默在了那里,竟一点也不震惊,似乎早有预料一般。
“你想好了在回答朕,是留在朕的身边还是回泉州,朕都不拦你!”朱慈说完,便沉默不语,静静等待郑森的回答。
“多谢皇上信任。”郑森有些感动,虽然他清楚这一天最终会到来,但皇帝的坦诚让他无可挑剔。
坦诚是对一个人信任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郑森没有多少犹豫,便态度坚定的表态道:“郑森愿意一直留在皇上身边效力,郑家永远是皇上的臣子,若是有一天皇上想收编我郑家船队,郑森必支持皇上。”
郑森做出了承诺,态度诚恳,绝不是敷衍。
朱慈听出了郑森的真诚,立刻喜笑颜开,上前拍了拍郑森的肩膀欣慰道:“朕就知道你不会让朕失望的,朕也在此给你一个承诺,若是真有那么一天,朕也不会亏待郑家,郑家的富贵不会少!”
“郑森谢皇上恩典,今后必将上刀山下火海,以报皇上隆恩,绝无怨言!”郑森单膝跪地,态度明确的表示忠心。
“好,哈哈哈哈!郑森不愧是郑森,朕甚慰!”朱慈大笑。
与郑森一番交谈后,给了他一个不就的将来朝廷会有大动作,让他心里有所准备,便让他先回去了。
经过连续两次的强力震慑,郑芝龙和郑鸿逵兄弟对朝廷的敬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也不那么坚决的想把郑森带回泉州去了,而是安心留郑森在皇帝身边效力,虽然像是一种变相的人质,会令郑芝龙和郑鸿逵兄弟心里不太舒服,但这样却可以增加皇帝对郑家的信任,还能通过郑森时刻留意皇帝对郑家的态度。
既然让郑森继续留在皇帝身边效力对郑家有利,郑芝龙和郑鸿逵没有在继续逼迫郑森,绝口不提让他回泉州的事情。
十月初七,郑芝龙和郑鸿逵带着朱慈让他们到南洋购买番薯玉米等种子的圣旨返回泉州。
十一月,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应龙军各个军逐渐恢复徐州大战前的实力,人数再次上升到了十二万人。
随着应龙军实力的恢复,朱慈有了底气,开始准备对沿海盐政动手。
十一月四日,应龙军第三军被调往扬州,第四军被调到苏州,锦衣卫密探也几乎全部出动,秘密潜往江淮,江南沿海各地。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六章 雷霆前夕
皇宫,朱慈用完午膳之后召来锦衣卫指挥使彭程。
“应龙军到达扬州和苏州了没有?”朱慈问道。
“回皇上,第三军已经到达扬州,并成功进驻,第四军还有大半日才能到达苏州。”彭程回答道。
“好,嘿嘿,等第四军也进驻苏州,朕便来一次中心开花,将所有贪官和奸商一网打尽!”朱慈眼中满是冰冷的杀机。
朱慈已经定好雷霆策略,只等应龙军这股东风一到扬州和苏州,便立刻开始行动。
……
苏州城来都是江南最繁华的几座大城之一,虽然不直接靠海,但却是江南盐政司所在地,江南沿海的所有盐引都要在这里开据。
大明有两大盐政司,一个是位于江北的扬州,总管江淮沿海的所有海盐,一个是位于江南的苏州,总管江南沿海所有海盐,这两大盐政司管了大明每年超过八成的海盐。
通过扬州和苏州盐政司开据盐引之后的海盐,都会下长江水道,通过长江和运河运往内陆各地。
正是由于成千上万来来往往贩盐的客商,才造就了苏州和扬州的繁华。
“闪开,闪开!”苏州街头传来一阵喝骂,两名精壮骑士骑着快马,一路挥舞着马鞭往城门方向奔驰,原本还显得拥挤的街道顿时让开出一条宽阔的通道。
“可恨!”有百姓被马鞭抽到,敢怒不敢言,因为他很清楚他是被什么人抽到的,若是他敢出头,不出三日必定莫名惨死。
“哒哒……哒哒”一队骡车缓缓驶来,每辆上面都不下二十个麻袋,由一匹骡马拉动,看骡马吃力的样子,可以猜想车上的货物必然不轻,至少也有千斤之重,也就是说每袋都不下五十斤。
麻袋捆得紧紧的,根本看不清里面装的是什么,但究竟是什么东西才有那样的重量,要知道就算是磨成细粉的白面也不可能有那么重,总不至于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