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好女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好女婿- 第4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子乔你也别管来的是谁,只要是鞑靼人就好,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对杀一双。”
  看着胡进学的模样,再看看身边士兵那一张张朴实的脸和身上闪亮的铠甲,每个人眼睛都是激昂,却没有丝毫大战将起的畏惧。
  突然间,苏木心中平静下来:是啊,管他来的是谁,打就是了。只要获得胜利,那就是确实的战功。大战之前我还想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做什么,至于以后,无论是官场角力,还是笔墨官司,以后再考虑,难不成朝堂政争我还能输于别人?
  苏木微微一笑:“进学说得是。”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彼此都在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坚定。
  如果探马的侦察没错,敌人有三到五百骑。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小王子北逃时身边只带了五百骑,料敌从宽,就算他五百骑兵。
  这里离草原只有几十里路,如果用快马,也就一天时间就能突破长城,回到鞑靼人的地盘。
  苏木选择在这里设伏,取得就是鞑靼人在眼见着就要逃出生天最后一刻,精神松懈的时候。
  否则,若是以堂正之师和敌人沙场对决,他不认为草创不过几个月的白登营是鞑靼精锐的对手。如果白登营真有那个本事,谢自然还不成明朝第一军神了?
  而且,这是鞑靼人北归的最后一道关口,可以想象敌人会有多疯狂。
  “君服,这一仗你是如何安排的?”苏木问,作为决策者,具体该如何打这一仗,苏木并不想插手。术业有专精,打仗的事情自己是外行,还是任由专业人士来安排好了。
  “背靠杨树林,待敌人过河,半渡而击之。”实际上,这一带也只有这里的水浅,人马可以轻易涉水而过。
  胡顺也道:“等到敌军过了一半,先以弓箭火枪乱其阵势,然后重骑攻击。我和君服是这么分工的,我负责弓手、火枪手,君服负责冲锋。”
  胡进学不满地叫了一声:“叔、子乔,等下我也要冲阵,躲在后面放箭酸怎么回事。”
  苏木一想,胡进学应该是这行人中武艺最高强的一个,如果放在后面确实可惜了。而且,在应州时他也见识过小王子的厉害,也不认为白登营中有任何一人是他的对手。要想斩阵杀敌,胡进学是关键。
  就点了点头:“冲锋陷阵,当用勇士,怎么少得了进学。”
  “多谢子乔。”胡进学兴奋地一挥手:“你们且看好了,看我怎么收拾鞑狗。”
  他回头看着苏木:“子乔,我辈无论学文还是习武,不就是为报效国家,守护我大明江山吗?这一天,却是盼到了。无论胜负,无论生死,这一辈子总算没有白活。”
  苏木一腔子血液沸腾起来,举起右掌在胡进学掌心狠狠地击了一下:“男儿行处是,等的就是这一天,把鞑狗通通杀了,一个不留。要让他们的血将这洋河染红,将着浅滩添满,要让他们再一想起我大明天威就瑟瑟发抖!”
  “**娘的!”谢自然哑然一笑,突然冒出一句粗口。
  月亮更大了,冷得紧,突然间,有一股浓雾顺风飘来,渐渐地,河两岸的树林都被一片白色笼罩了。
  正好方便白等营藏匿行踪,其实,在初春的黎明,尤其是在靠河的地方,这样的雾并不让人意外。
  白登营这次出动了五百人马,基本上都是骑兵。
  只一百来人手拿弓箭和火枪,这年头火枪和弓箭的杀伤力有限,他们主要的目的是给敌人制造混乱。
  真正要想彻底解决战斗,还得靠重甲骑兵。
  随着雾气的飘来,士兵们铁甲上都结起了露水,微微一动,甲叶子轻轻响动,晶莹的水滴落下。
  所有人身上都是湿漉漉的,但目光都投向正南方向,再不肯移开。
    
    
第九百二十九章 诱敌

      洋河在明朝时水量丰沛,可正值小冰河期初期,上游的结了冻。如果是在冬天,敌人可以轻易地从冰面上过去。
  但现在已经是开春凌汛,冰面上也站不住马,因此,这有这一片才是唯一的渡河地点。
  也不知道等了多上时间,苏木只感觉自己面上全是雾水,冷得都快没有知觉了。
  这个时候,前面的传来一阵得得的马蹄声。
  “来了!”所有人都是精神一振。
  听声音来的人马并不多,也就几十骑的样子。
  谢自然面色一变:“是鞑靼人的斥候。”
  确实,如果来的人正是鞑靼小王子的话,肯定会派出探马的。如果让探马发现这里埋伏了许多军队,怕是要打草惊蛇了。
  大约是看出他的担心,苏木心中一动,道:“要想不被敌人发现那是不可能的。与其被动等待,还不如派人前去诱敌,就假借宣府镇留守的卫所兵的名义,让敌人以为碰到的不过是一支宣府斥候。这里是小王子北归的唯一通道,他如果怕暴露行藏的话,肯定会集中主力用最快的时间突过去。”
  “这个主意好。”胡进学低声道:“子乔,这一路诱敌的兵马就由我来带吧!”
  苏木头也不回,只将目光落到南面的雾气里:“好,就让你来诱敌,准备吧。”
  胡进学回头对身边下令:“甲字一队,听我命令。”
  甲字一队有二十人,正好是一个斥候大队的编制。
  苏木:“进学小心。”
  胡进学哈哈一笑:“能杀我的人还没生出来呢,再说,等下我还要带前锋冲阵呢,没有我,白登营这一仗赢不了。”
  正说着话,前面不断有呼哨传来,高一声低一声,是鞑靼人在传递信号。
  又一阵风吹来,前面的雾气突然散去,借着明亮的月光,就看到有二十来骑鞑靼人从那头钻了出来,哗啦下水。
  已经能够看清楚鞑靼人的模样了,和上次在应州时看到过的鞑靼人一样,这些敌人都张着一张平板的脸,五官都显得扁平,两只眼睛间隔很大,露出狼一般的凶光。
  所谓斥候,大多是一军中最精锐的士卒。
  这些斥候身上照例没有着甲,取其轻便,只一件破旧的袄子,头上戴着毛茸茸的貂帽。
  这二十来人背上都背着一张骑弓,跑动之间,箭尾白羽显得异常醒目。
  “来者是谁,知道我万全左卫乎?”胡进学大喝一声,犹如在晴天里打了一声霹雳,率先带着二十骑兵冲了出去,手中的弓大大张开,“咻”一声就射了出去。
  突然遭遇伏兵,鞑靼人显然也是没有预料到,已经进入河水中的两个鞑靼斥候,同时身中数箭,惨叫一声摔下马去。
  其他人也同时停止下水,纷纷抽出骑弓,隔着洋河射来。
  两边的人马都沿着河岸展开,展出一条宽阔的正面对射。
  一时间,空气中全是“咻咻”的破空声。
  不断有人中箭,因为隔得远,双方的射击又是以抛物线的方式,所以,弓箭的杀伤力并不大。即便被射中,只要不是脑袋、心口、咽喉等地方,却不致命。
  不断有闷哼声传出,转眼,运气不好的几人身上已经插满了羽箭。
  胡进学还在大声呼喝:“鞑靼人,鞑靼人,快快快,快去报告千户大人!”
  在互射的过程中,有更多的鞑靼人涌来,顷刻之间,到处都是人和战马,射到北岸的羽箭开始变得密实。
  “啊!”一个明军眼眶中箭,扔掉手中的骑弓,欲伸手去拔,又是两箭过来,将他射死当场。
  “带上受伤的兄弟,快快快,快去禀告千户大人。”胡进学故意发出惊慌的叫声,吼了一声:“走!”
  率先拔转马头,朝树林里冲去。
  其他二十来骑也跟着跑了回来。
  对面的鞑靼人以为胡进学不过是卫所兵,怕他们要回去报信,同时发出一声喊,朝河中冲来。
  这下,是全体出动了。
  不得不说,苏木的计策效果非常不错。
  表面上看来,胡进学不过是万全左卫的卫所兵,在巡逻途中恰巧同鞑靼人遭遇,见鞑靼人势大,不敢接触,急忙拨转马头回去报信。
  鞑靼人看起来这次是在应州吃了一个空前败仗,这才逼不已分散突围。
  不过,他们可是败在明朝主力镇军手上。而且又是正德皇帝御驾亲征,有士气加成。
  其实,内心中鞑靼人还是非常狂妄的。而且胡进学这支斥候队可是连战场都捞不着上的,自然是明军垃圾中的垃圾。
  于是,一声呼啸,鞑靼人同时朝河中冲来。
  月光下,大团大团的河水被马蹄溅起,那些还没有彻底融尽的冰块在月亮的照耀下竟反射出奇异的光晕。
  顷刻,又被人马带起的河底黄泥水给掩盖了。
  一个通译在旁边小声地给苏木翻译着鞑靼人的呐喊:“快,冲上去,杀了那队明狗。”
  “若是让他们回去报信,事情就麻烦了!”
  “冲,冲过去!”
  “不用理睬,不过是明狗的小队,一口气冲过长城!”
  “不要管,快快快!”
  ……
  敌人一口一个明狗地喊着,苏木明显地看出身边的将士面上都带着强烈的愤怒。
  他心中也是一动:敌人有喊追杀胡进学的,有喊快些通过突破长城边防的,显然是意见不统一。
  不过,这也可以说明敌人来得仓促,而且时间紧迫,也没有闲心再派斥候前来侦察。如此,埋伏在河岸边树林里的白登营也不用害怕被敌人发现。
  ……
  不过,敌人这次是不管不顾地全军直扑洋河北岸,在河中形成一道白色的浪幕,看起来还真是声势惊人。
  苏木原本以为敌人在五百到六百之间,而白登营总兵力五百,再加上脚夫和军户,已经超过两千了。双方战斗力一比一,又是伏击,这一仗自然是赢定了。
  而且,在一个现代人看来,五六百敌人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但真正看到这么多骑兵冲锋的情形,还是让他被震住了。
  先冲进河中的鞑靼人大约在两百左右,一人两马,六七百人马挤在一个小小的河滩地带,又是不要命地向前,还真有些铺天盖地的感觉。
  随着鞑靼人接近北岸,耳朵里全是轰隆如雷的马蹄声和水声,通译的声音再也听不见了。
    
    
第九百三十章 等待

      虽然说战马在过河的时候因为水流的阻挡降低了速度,不过,据苏木的目测,至少也在每小时三十公里左右。
  打个比方,五百多辆125摩托车以三十公里的速度朝你冲来,那又是什么情形。更何况,这些战马可比摩托车重多了。
  面对着这种排山倒海的冲锋,即便你胆气再壮,也会禁不住双腿微颤。
  骑兵,冷兵器战争中的王者,像这样一支两百多人的骑兵,用来冲一个万人步兵大阵都足够了。
  据苏木所知,正德皇帝这次同鞑靼人决战集中了上万骑兵,可以说明朝九边边军精锐尽出。可以想象,应州大战又该壮丽到何等程度。
  但这也就是文人的感叹而已,真正面队着敌人的骑兵冲锋,即便只区区两百人,苏木还是心头剧震。
  胡顺身上穿着一件厚实的铁甲,下意识地拦在苏木身前。他也是沙场老人了,此刻却也被这滂沱的战场激得神情昂扬,就连眼睛也红了。
  在苏木身边,也都是铁甲卫士,将他团团裹住。
  不用问,谢自然和胡顺事先已经安排好了,这一仗无论胜败都要护得苏木周全。
  苏木才是这一群的灵魂,若他有个三长两短,大伙儿也没有任何未来可言。
  以骑对骑乃是白登营既定的作战方略,为了这一天,苏木豁出去老脸从大同镇王勋那里借了战马、马具和铠甲兵器,这个人情将来却不知道该怎么还。
  而白登营的五百士卒以前可都是各卫所千户、百户军官的亲兵和家丁,都是孔武有力的健儿,很多人以前都是见过血的。
  马术、武艺都是一流,比起鞑靼人来说也不逊色多少。
  可以说,这五百人才是山西行都司的精华。
  又经过谢自然用苏木的现代练兵之法约束,都静静地站在树林里。为了避免一不小心发出声来,所有人嘴中都咬着一根树枝。
  至于战马,却都戴上辔头,趴在地上,耐心地等待着战斗的来临。
  苏木制订的作战计划是半渡而击之,只要鞑靼人过河一半,而另外一半尚在河中之时,就可以全军出击。
  可说来也怪,先期那两百骑兵过河之后,却不向前,而是在北岸结成阵势,接应后继部队。
  而后继的大约三百来人马却要慢上半拍拖在后面,苏木看过去,却见鞑靼人前军后军之间有一条三十来米的明显分界线。
  谢自然忍不住低呼一声:“这鞑靼人鬼精鬼精的,居然不去追进学了,而是在北岸结阵接应后军过河。鞑靼人的主帅道是懂得兵法,这一仗难打了。”
  苏木心中一凛:好个小王子,在这么混乱的逃亡途中也能保持一丝清醒,果然厉害。
  没错,他已经可以肯定来的人肯定是小王子,这一点可以从过河的鞑靼人身上看都。
  如果这只是一支普通的鞑靼人溃兵,里面肯定会夹杂着老弱妇幼。但眼前的敌人都是青壮,一人双马不说,身上的装备还都不错。能够使得起这种军队的人,除了小王子还能是谁?
  这个时候,胡进学过来了。
  他跑了一阵之后,发现鞑靼人并没有跟上来,发觉不对,就悄悄地摸进树林:“子乔,干脆杀过去。都是爹生娘养,我就不信咱们白登营比起敌人差多少。既然计谋不成,干脆就来个硬碰硬。”
  听到胡进学的话,身边的士兵都忍不住紧了紧手中的兵器。感觉到主人昂扬的战斗意志,战马也纷纷抬起头来。
  上岸的鞑靼人越来越多,北岸的队型也越来越密集,越来越严整。
  “打还是不打,现在打的话,也不过是跟鞑靼人的前锋较劲,小王子还在对岸。就算勉强胜了,我军也是筋疲力尽,等下还怎么和小王子交手。可是若不打,等到敌人主力过河,胜负可就不好说了。”
  想到这里,苏木一颗心跳个不停,只感觉手心全是冷汗。
  所有士兵都将目光落到苏木身上,等待着主帅的命令。
  苏木心头却是一片混乱:接下来又该如何,怎么办?
  听到谢自然的感叹,胡顺也叹息一声:“且不说小王子在没有在里面,若真是他领军,咱们还真小看他了,这次要想活捉此獠,还真不容易。”
  “小王子……”苏木突然无声地笑了,喃喃道:“是啊,这次伏击鞑靼人,主要目标是小王子。如果不能活捉或者杀了他,这一仗的胜负又有什么意义。”
  与其在这里胡思乱想,还不如放亮眼睛寻找小王子的踪迹。
  只要看到那厮,我管他排出什么阵势,杀过去来个斩首行动就是了。
  凡战,无论使出何等计策,最终要想解决战斗,还是要和敌人面对面较量。只要实力够了,就足以碾压一切。
  如此一想,问题就简单了。
  “恩师。”
  “子乔……”
  “贤婿……”
  军中的几个主将同时转过头来。
  苏木目光变得坚定起来,狠狠地低声道:“不管了,鞑靼人要过河且由得他们。敌人五百,咱们也有五百人,难道还输给他们不成。放他们过来。”
  “对,这样好,对我的胃口。”胡进学咧开嘴笑起来。
  苏木:“大家眼睛放亮一点,找到小王子,然后就集中主力进攻。只要拿下他,这一仗就结束了。”
  “小王子,咱们可不认识。”胡顺有些疑虑。
  苏木:“不用担心,我见过他的模样。”
  上次在应州老营的时候,小王子的神射给他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
  连珠三箭,钱宁伤,他苏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