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这小丫头片子如何派人来请,他都一句话:“公务在身,没那工夫!”给推脱掉了。
本以为找到太康殿下之后,这件差事就算是告一段落,可以回京交差,却不想如今走又不是,留也不是,还真被陷在这里了。
既然走不了,就留吧!
苏木也想通了,大不了等到春节,张太后你总不可能不许我回家过年吧?
只要回到京城,把年一过完,随便找几个借口勾留一月,接下来就是会试,大可正大光明地进考场。国家纶才大典,就算是皇帝和太后也不能阻拦。
中了进士,挤进文官队伍,苏木就不害怕张太后的打击报复。而且,到那个时候皇帝也该亲政,自然会保他这个铁哥们,东宫第一得用之人的。
于是,苏木索性就静下心来,开始温习功课,只通过皇家的秘密通讯渠道带了一封信回北京,禀告张太后,说太康公主的下落已经有些眉目了,估计就在沧州一代,等寻着人,就回京缴旨。
至于巡检司的事务,苏木也懒得理睬,叫手下人自己看着办,只要不捅出大漏子来就好。兵卒们在外面的收获,苏木也是一毫不取,尽数分给手下。如此一来,众人对苏木更是拥戴,又见苏木成天抱着《四书》《五经》读个不停,心中却莫名其妙地有些敬畏。
时间多得让人无奈,刚开始的时候苏木还觉得烦恼,决定凭借记忆将以前在西苑时三个阁老所讲授的内容整理出来。
一开始整理,苏木心中对谢迁、刘健、李东阳三人的学问又了一个新的认识。
这三人都是两榜进士翰林院出身,就真实学问来说未必就能排进满朝文官的前三,可单就该如何应付科举考试而言,却是其中的佼佼者。
当初讲课时,三个阁老教授的都是如何应付会试的实用手段。
整理完稿子,苏木对科举考试又了新的认识,这才想起谢迁当初所说过的一句话:“这会试其实就难度而言比乡试要低些,虽说是要同全天下的士子竞争。可考试人数却比乡试要少,而且录取率也要高上许多。”
想到这里,苏木突然对未来的会试多了几分把握。
如此过了将近两个月,天气一天天热起来,时维五月,弘治十七年的夏天就要到了。
苏木每日去巡检司报到也烦,苏木也是隔个三五日才去一次。平日里要么呆在客栈里看书,要么出城踏青看风景,日子过得倒是逍遥。
与此同时,他在画舫上所作的两首词已经在沧州城中流传开去。再加上他整日不理公务,一提起梅巡检,城中之人都说这个梅大人乃是风流之人,却同普通胥吏大不一样。当然,读书人听到这话,都会冷笑道:“不过是一芥武夫罢了,妙手得了两首好词,却学读书种子附庸风雅起来。灵感这种东西,无从捉摸,否则也不可能有梦笔生花一说。若梅富贵真有才华,为何再没有新作问世,也不敢应一真仙子的邀约。倒是仙子又有几首新作出手,篇篇精美绝伦。可见,梅巡检那支生花之笔已经被上苍给收走了。”
对于这样的议论,苏木只不过是一笑了之,也不放在心上。他如今已经是名动天下,也没兴致同沧州书生们置气。他现在惟恐不低调,在沧州挨上一日算是一日,只要等到过年就好。
最近,巡检司的事务很忙。手下的兵卒都放了出去,半壁店负责整个沧州的治安,士卒们这阵子得了苏木的放纵,盘查行人什么的也懒得去做,专一去查私盐,长期驻守东面的盐场河口处,一蹲点就是三四天,每次都有不大不小的收获。
渐渐地,巡检司兵丁的腰包都厚实起来,甚至比州衙的衙役收入还高。
别人见巡检司的油水足,眼睛都红了,不断有人脱关系过来,想进巡检司发财,其中还有不少地方头面人物出面。
别人碰到这种机会,要想在地方上混,总归是要给这些大人物面子的。苏木在巡检司本就是混日子的,对于官署里的灰色收入也是一文不取,可说是难得的清官。倒不是他心底无私,实在是瞧不上手下风里来雨里去弄回来的那些微薄好出。再说,他是天子近臣,代表着正德皇帝面子,若是做贪官,被人告了上去,脸面上挂不住。
如此一来,苏木却不知道自己无形中已经得罪了不少人。就算知道,他也不会放在心上。
赵葫芦本是一个孤儿,早就想着投到梅老爷门下。
无奈苏木嫌这孩子年纪太小,又是个嘴巴不把门的。再加上他在沧州有就是混日子的,从来没想过要收门人。
可赵葫芦依旧每天过苏木这里来,给梅老爷洗衣扫地,反正有活就抢着去干。
还别说,这小子倒是个爱干净的,一座小院被他整治得干净得找不到一点灰尘,屋中的地板也被他用抹布擦得都能看到木纹了。
被他缠了一个月,苏木倒是有些感动了,心道:这小子倒是个勤快的,又爱说话,想来小蝶会喜欢的,收来做个门人也不错。不过,也只能放在宅子里做个家人,上不得场面。不过,我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举人,就算要收门人,也得等中了进士再说。还有,这小子是沧州本地人,未必肯辞了衙门的差事随我去北京,等过年前再问问他的意思吧!
白白被赵葫芦侍侯,苏木也有些不好意思,时不时都会打赏他一角碎银子。
见苏木如此大方,赵葫芦来得更勤了,倒叫苏木哭笑不得。
这一日,苏木一大早就起了床,想了想,最近光顾着温习功课,已经有四天没去巡检司了。在其位募其政,老不过去也不太好。
正在这个时候,赵葫芦快步走进院子:“见过梅老爷。”
苏木看到他,无奈地摇头:“你来得这么早……出去帮我叫一顶凉轿。”
赵葫芦:“禀梅老爷,有个客人求见。”说着就将一张帖子递了过去。
苏木接过帖子,本以为又是地方上的头面人物来脱情要安排熟人进巡检司的,就道:“去回了吧,就说我公务繁忙,正要回巡检司。”
“是。”赵葫芦正要出院子,就听到门口有人道:“小民宗真拜见梅巡检。”
“宗真……”苏木一时没想起这人究竟是谁,心中也是有些微微不快,这人好生失礼,你来求见我苏木,在旁边等着就是。如果我想见你,自然会叫人去请,哪里有堵在门口的道理?
正要呵斥,定睛看去,苏木却吓了一跳。这人竟是在画舫上于太康公主见面那日,所遇到的放排人的头领。
如果没猜错,这人绝对是个盐枭。
那天他用羊皮裹了私盐,藏在木排下面,试图蒙混过关,结果苏木手下的兵丁有意在新任巡检老爷面前表现,竟将其翻了出来。
盐枭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而这宗真显然又是个胆大妄为之人,以当时的情形,立即就要动手杀人。
苏木也是发现不对劲,又急着去见太康公主,便装着视而不见,放了他一马。
对于这种心狠手辣的黑道人物,苏木是敬谢不敏的。我堂堂举人老爷,将来可是要点翰林的,谁肯和这种江湖人物扯上关系,将来若被人知道,岂不平白多了一个污点。
“原来是你。”
“正是小人。”宗真还是那副瘦瘦的精干模样,“上次小人在运河上见过大人一面,心生仰慕,特来拜见。”
对于这种人物,苏木虽然不感兴趣,表面上还是很和气地一伸手:“里面说话。”
宗真:“梅老爷,小人已经在前面置了一桌酒,还请大人务必赏光。”
苏木刚起床,正感到机饿,就点了点头。这人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来见自己,且听他说些什么。
“梅老爷请!”
二人进了客栈前面的一个雅间里,酒过三巡,宗真突然从腰上掏出两根蒜条金放在桌上,缓缓推到苏木面前:“一点心意,还望收下。”
手伸出来,纹上上面的苍龙刺青又开始张牙舞爪了。
看金条分量起码有十两,手笔倒是不小。
原来是来感谢我的,苏木心中冷笑一声,果然是个盐枭。不过,宗真还真是胆大,竟然跑来贿赂官员。
他故意装出不解的样子:“宗大侠你什么意思,本官却不明白。”
十两黄金价值一百两银子,对普通官员来说已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要知道,明朝的正七品知县一年的俸禄也不过三十两。更别说一个小小的九品巡检,如果换成其他人早就动心了。
对买通梅巡检宗真有极大的信心,千里做官只为财,更别说一个巡检了。九品芝麻官,又不像朝廷命官大老爷,要考虑官箴,将来有升迁的可能。为官一任,自然要大捞特捞。
而且,上次这个梅老爷在查到私盐之后,故意装着看不到,放了他宗真一马,想来肯定是想看看宗真是否识趣。
宗真赔笑着低声道:“上次承蒙老爷关照,小人铭记在心,一直想着前来拜访。这次可算是见着老爷了,小人还有一事想向老爷你求个情面。”
第三百六十三章 求情
苏木一楞,看起来这个宗真今天到这里来并不是就为感谢自己这么简单:“你说。”
宗真起身来,提起酒壶给苏木满满地斟了一杯酒:“小人内是城中的破落户,家上人口又多,日子过得艰难,平日间就靠帮人走走船、带带货勉强维持生计。在江湖上混了二十来年,靠着腿脚勤快和弟兄们的帮衬,也算是勉强混点嚼裹。昨日,连山会的弟兄在东面运货回来,被梅老爷手下的弟兄给扣下了,就托小人过来向老爷求个情,看能不能……”
苏木打断了宗真的话头,冷冷道:“等等,你不是南皮人吗,怎么成了城中的破落户了?”
宗真额头上冒出汗水来,低声道:“小人草民一个,见到官府心中害怕,故尔……”
“故尔什么?”苏木重重一哼:“故尔就报了个假名,开了个假路引?嘿嘿,男子汉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你算什么好汉。”
宗真被苏木这一通骂,一张脸涨得通红,良久才道:“回老爷的话,小人确实姓宗,祖宗的姓可改不得。不过,地址却是假的。”
苏木继续喝道:“运货,运什么货,私盐吧?”
宗真额头上的汗水落了下来:“老爷,船上是有盐。不过,都是船家自吃的,不是……不是……不是用来做买卖的……”
“自吃?”苏木可不想同这些私盐贩子有任何牵涉,一拍桌子:“自己吃的盐能有多少,一两斤顶天了,我巡检司怎会平白扣你们的人货?宗真,快快老实交代,否则带你会衙门问罪!”
苏木这一喝,宗真突然抬起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厉色:“大人这是要捉我回衙门了,却不知道要给我安什么罪名?”
苏木:“你走私私盐。”
宗真平静下来,“大人说我走私盐,可有人证物证。”说着又朝前迈出一步,身上散反出一股若有若无的气势。
苏木心中一惊,这才想起眼前这家伙可是亡命之徒,真逼急了他们,搞不好要弄出麻烦。
对于宗真,苏木自然不惧。不过,真整出事了,难免报上去,上头一查,自己的身份和太康公主私自出宫就暴露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证据倒是没有,不过,经过你这一提醒,既然连山会的人落到本大人手里。本官倒要好生查查。”苏木幽幽道。
宗真一呆,这才意识到自己的人正被人家捏在手里,忍住气,道:“小人无礼,还请老爷恕罪。正是船家自吃的盐,这其中定然有误会,还请老爷明查。”
看着宗真低声下气的样子,苏木的气这才顺了些,问:“抓到几个人,又查到多少盐?”
宗真又将那两根金条推到苏木面前:“梅老爷,也不多,就六七个伙计,三千来斤盐,足足装了四条船。一点心意,聊表敬意,若不够,小人再去凑点回来。”
“什么,三千多斤!”都快两吨了,苏木吓得站起来,上次顾花少两个堂弟走私盐也不过一千斤,按官府的律法,就足够砍他们二人脑袋的了。最后,不但顾老爷这个有秀才功名的士绅亲自出马,还动用了皇家旗号,才将他们保下来。
四千斤,已经是大案了。
这种案子,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真要徇私,将盖子捂住也没什么大不了,关键就是看苏木怎么想。
问题是,苏木来沧州另有要事,至于地方上的事务,他才懒得管呢!
可如果他真收了宗真的钱,将那六个人放了。一旦走漏风声,难免不会有麻烦找上自己。
因此,此事最好的办法是秉公办理。
想到这里,苏木一拍桌子,抓起金条就扔在地上:“四千斤,六七个人就要吃三四千斤盐,腌腊肉啊,当本官是傻子?”
说完,就大步朝外面走去。
走出了客栈,苏木本打算去巡检司的,可想了想,又停住了,朝候在外面的赵葫芦一招手。
“老爷有何吩咐?”
“你去一趟巡检司,如果看到出公差回来的兵丁,就叫他们带着人犯过来。如果还没回来,就留个话。对了,叫官署里的人都搬到客栈了,本老爷从今天开始在家里办公。”
说完就转身回了客栈。
盐枭可都是穷凶极恶之辈,出城去半壁店来回二十里路,须防着宗真挺而走险,半路上将本老爷给害了。
宗真虽然凶悍,尚不至于在客栈里对本老爷下狠手吧!
这里人来人往,又有巡检司的士兵,宗真如果敢乱来,那就是造反,是要诛三族的。
转身回客栈,见宗真乱颤着身子捏着拳头站在门口,牙齿咬得咯吱响。
苏木也不惧怕,反朝他笑了笑:“捏着拳头做什么,难不成宗大侠还想找本官的麻烦?”
宗真见苏木如此镇定,泄了气,神色黯然:“小人哪里敢。”
说着话,一想起失陷在巡检司的人,眼眶就红了。
苏木倒有些不忍心:看得出来,这个宗真倒是个讲义气的,为了救一起走私盐的弟兄,竟然顾不得暴露身份跑来走门子,这人的品质倒是不坏。
回到院子之后,苏木有想了想。
如果没猜错,那三千多接近四千斤盐,巡检司的人肯定会扣下一部分私分了,剩余部分才交回州衙门去。既如此,好人做到底,不如高抬贵手再扣一部分,将那六人的命保住了。
按照大明律,走私私盐虽然是死罪,可若是数量不大,倒也可以不执行死刑。
毕竟是六条性命啊,上天有好生之德,就当是为我苏木积德吧!
而且,手下得了好处,应该也不会将这事到处乱说。
况,这个宗真一看就是个凶徒,六条人命坏在巡检司手头,算是结下大仇了,难保他不会心存恶念。
想了想,苏木就坐在书桌前,提起笔写起了讼词,将私盐的数目降到一千斤。
又想了想,还是觉得将三千斤私盐分给手下有些不妥,还是扔进河里毁了的好。至于那三千斤的损失,就让宗真补上。
如此,不管是宗真,还是巡检司兵丁那里,场面上都过得去。
第三百六十四章 媒人上门
苏木以前在西苑可是接受过一整套皇家教育的,像这种公文提笔就有,比起衙门里的积年老吏也不逊色丝毫,只片刻就将一篇呈报作得四平八稳。
写完之后,搓了搓手,心中有些得意。
正欲再读上一遍,看还有没有漏洞,就听到院子里有人叫:“梅老爷在不在?”
听声音正是客栈的老婆娘。
“在,进来吧!”
客栈的老板娘见得屋来就“哎哟”一声:“梅老爷你又在写诗词呢,老爷你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