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陈桥到崖山-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帝更难过了。追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这时王安石强调,他身体有病,实在支撑不住了。

    皇帝立即紧张,换了个追问焦点“爱卿得了什么病?京城里什么药都有,我派太医每天去给你治疗。这是在南方所没有的条件,你还是留在京城吧。何况天下事刚有头绪,你一走,怎么了得?你定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尽管对我说”王安石这次话都不说了。保持沉默。

    皇帝还不罢休,进而动之以情“我知你进京为官,并不是为功名利禄,而是身有才能,要济世求民,不想白白埋没。这一点,我们是共同的。我们不是一般的君臣关系”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总之是宋神宗激动复激动,温馨再温馨。可王安石始终铁石一样,不为所动…

    看到这些,大家什么感觉?也许王安石真的是太拗了,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你还要怎么样?

    但我个人认为,宋神宗也有错。他是个有为的君主不假,可也仅仅是想有为而已。在做的过程中,做得非常糟糕。改革是什么?它是一场战争!如秦孝公与商鞅,商鞅为了法令通行,把秦孝公的太子都处罚了,秦孝公也没二话。试问宋神宗做到这一点了吗?翻开宋史,关于某某人的提升、贬职,哪怕只是个太监,王安石每次都要大费唇舌和皇帝辩论,还不一定成功,总被驳回…这算哪门子的支持?王安石的政敌,一个个都安然无恙,拿着高薪在洛阳盖别墅,天天小集团开会,向四面八方传递反对信息,这算什么政治环境?

    上面那些温情感人的话,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证明了他多次拆王安石的台、让王安石不爽、让改革进度迟缓的罪证!

    而这些谈话,都成就了王安石的绰号——“拗相公”罪证之一:成天和皇帝吵,无论什么事,皇帝都得听他的!罪证之二:和所有大臣吵,一点批评教育都不接受!

    这实在是个强盗逻辑。吵过架的人都知道:你有来言我才有去语,这才能形成争吵。何以两派一起在吵,只有王安石有了“拗相公”名声,另一边就毫无责任?难道一直是王安石在独自骂街?查年限可知,在王安石得到“拗相公”封号时,老混蛋的“司马牛”绰号还没到手,东坡居士还没机会亲身体验士大夫最高领袖的执政风采,没脱口而出骂出这句三字经。

    于是来看:1王安石与宋神宗的君臣关系怎样?答案是比一般的好,但绝没到言听计从的程度!

    2王安石的“拗相公”之名到底怎样形成的?是不是一贬义词?我答案是不!这是一独斗官场、坚持新法的改革者所必须的基础精神!

    3王安石是不是过分跋扈,连皇帝也得听他话。弄得君臣名份不清,终于最终反目?答案也很清楚,自古改革变法,皇帝从来都只是个助手、配角!要想成功,主角必须得是改革者!在这意义上来说,王安石的所谓跋扈,是最基本的权力!

    弄清楚了这些问号,王安石的辞职原因才能有答案。王安石他太累了!

    仅仅5年时间,改革涉及帝国财、政、军各方各面,每走一步都要与所有人为敌,甚至要和小皇帝也唇枪舌剑。更可怕的是心灵压抑,王安石己不再是当年那个“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气风发之人…

    他一连上了4封辞职奏章。宋神宗挽留了很久,显得非常有诚意。可最后还是同意了。为什么还是同意了呢?他不想再改革了吗?不是的!宋神宗一生都对变法念念不忘,为之竭尽全力、为之英年早逝,在理想上一直未曾动摇。他之所以失败,不在于信念,而是见识、能力上的不足。

    失败的种子,也就埋在了这时同意王安石辞职时!

    在他想来,让王安石暂时离开。有百利而无一害。首先,他顺从了奶奶和妈妈。奶奶说得多么通情达理啊“王安石诚然有才,可树敌太多,让他暂时外放。你实在喜欢他,过段时间再调回京,不也一样吗?对王安石本身也是种爱护啊”宋神宗认同。现在局面太紧张了,缓和一下是有必要的。同时让王安石回南方调养一下,几个月后再回来。精神焕然一新,正好投入工作。

    其次,关于新法,一方面仍在全国推行,一方面由王安石指定的接班人接手。首相韩绛、副相吕惠卿。这两人是新法核心人物。一个“传法沙门”一个“护法善神”暂时接替王安石工作,不是很稳妥吗?

    的确很稳妥,王安石也很放心。在他想来,改革己走上了正常轨道,不管他本人回不回来,新法都己形成规模,只要皇帝本人坚定,这趋势必将越来越好…那么就走吧!

    4月19日,王安石罢相。一家轻车简行,悄悄离开了京城开封,没惊动一个官员和百姓。

    飘然而去,不慕浮名,走得非常潇洒。只是他和宋神宗两人都不知道,宋朝就此失去了最后一次振作的机会!来日就是靖康大耻!华夏民族,从此一蹶不振!

    因他们千算万算,还是算漏了一个弱点——人性的弱点!王安石和赵顼,他们都没法真正洞察身边人的心灵!

    首相韩绛是位非常沉稳、很有包容力的人。由他总揽大局,不是要他以出色的领导能力继续改革大业,而是要他来稳定改革派内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他之下,才是那位精明强干、能力超群的吕惠卿!

    注意吕惠卿!王安石没走之前,反对派就已把他定性为奸邪,甚至于将他位置凌架在王安石之上,按宋史的说法,是他蛊惑王安石,以超级巧妙的手段支配王安石,进行的熙宁变法!也就说,王安石只是个傀儡!

    总而言之,这是个让人十分不放心的接班人。

    回到熙河战场:王韶、李宪赶回熙州。这时城里是一片严防死守的气氛。王韶命令把军队集结起来,现在要的是进攻!可要怎样进攻呢?在群情激昂、大伙儿都喊着杀向河州,为景思立报仇的时候,王韶摇头反对。在王韶心里,战争永远不是个斗力的活,而是种智力游戏。他问部下:河州之所以被围,是因什么?为的是他们有援军!木征和董毡互相勾结,且背后更有董毡的亲家、西夏的大梁后!我们直接杀过去,他们会围城打援,那么我们何必杀过去?解救城池,不在硬拼,要杀光的是他们的援军!

    在这种战略思想下,王韶集结2万精兵,4月8日,先是扫荡了四蕃结河川族,同时把西夏有可能派兵的路线掐死!紧接着大迂回,越过河州,攻击踏白城,切断鬼章的退路。鬼章发觉后立即后退,河州城就此解了围。可他退得慢了点,在踏白城之西正好被王韶堵住,一场激战,吐蕃人被阵斩千余人,帐蓬被烧8千座,鬼章就此逃回湟州老家。

    而木征就此穷途末路,在王安石罢相的前一天、开封城内下了罕见大冰雹的18日,率80多个酋长正式归降大宋。

    30日,消息传回京城,神宗大喜,晋升王韶为观文殿学士、礼部侍郎。并命王韶将木征及其家眷押解上京。

    本月,大辽枢密副使萧素来到宋辽国境线上的代州,与刘忱、吕大忠来商议疆界划分问题。

    刘忱和吕大忠临走前,皇帝曾特意亲写诏书,告诫说“虏理屈则忿,卿姑如所欲与之”意思很明显,契丹人都是野人,道理说不通就会动粗。爱卿不必吵架,他们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好了!

    可刘、吕2人把皇帝的话都扔到了九霄云外,两个都是死硬派,爱护国土人人有责,和辽国谈判团一见面,立即就掐的水深火热、你死我活。双方回顾历史、追溯源头,把大地图铺开,一寸一寸的讨价还价。一大堆地名如黄嵬山、冷泉谷、天池庙、牧羊峰、梅回寨、瓶形寨、蔚朔应3州边境等等纠缠了几天几夜,终于都顶了回去…

    契丹人情急无奈,抛出了最后杀手锏——分水岭!虚的咱都不说了!就以分水岭为界标,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刘、吕2人一听就火了,新一轮掐架开始,我们再来!结果又吵了n久,双方终于接近崩溃,都吵不动了。这时理智回归,想到了一新问题——喂!哥们,问一下:分水岭…到底在哪?

    刘、吕2人你看我我看你好一会后,收拾行李回家!吵还是很想吵下去的,只是资料严重不足,连地名都搞不清,吵个什么劲嘛!

    而等刘忱和吕大忠回到京城后,发现路更远的韩缜早就回来了,比他们快得多。原因很简单,韩缜去了辽国都城交国书,可被耶律洪基给晾那儿了!一直没见着人。继续等下去?对不起!外交有政策,宋辽两国互派使者,最多只能在对方国都里呆10天,逾期必须走人!

    宋朝君臣恼火之余变得更紧张了,辽国人很明显是玩真的,传统礼仪都不守了,别的事定也会干得出来!

势惠卿强势篇() 
不过说实话,他们还真是多虑了,别说宋朝人,连辽国人甚至耶律洪基的老婆萧观音想找他都费劲!辽史记载:耶律洪基有匹宝马名叫“飞电”风驰电掣瞬间百里,载着他在广阔无垠的辽国大地上疯跑。那速度让侍卫们都追他不上,往往跟着跟着人就不见了,然后只能在各大深山幽谷里去找。皇后萧观音就为这事还专门写了封正式书信,劝老公注意安全…

    结果嘛?很快大家就会知道了。萧观音,这位大辽历史上最有名的才女皇后实在应注意自己的安全。扫老公的兴?这在哪个时代里都很危险…

    谁也没料到:第一个跳出来窝里斗的新党人物却不是吕惠卿,而是三司使曾布!

    再强调一次:王安石的识人用人真的是有问题!《宋史。奸臣传一》里共6位奸臣:蔡确、邢恕、吕惠卿、章惇、曾布、安敦…还真的一个都不冤枉他们!

    曾布13岁时成了孤儿,家里很穷,可在读书受教育上,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他的哥哥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有这样的哥哥来当老师,曾布的学问是不必怀疑的。但是人品嘛…

    现在领袖离职了,身为新党核心成员、又是大宋第三高官三司使的曾布的心情是怎样的?回答:他怕了!

    之所以能爬到现在这么高位置,都是因变法。现在王安石倒台了,我要给王安石作赔葬品吗?不!绝不!曾布决定重新站队,他要让皇帝知道,他和从前也不一样了!

    开封城内这时矛盾焦点就在“免行钱”“市易法”上,这两条彻底断了贵族们财路的新法被疯狂围攻。在王安石离去、新党空前弱势、最急需团结的时候,曾布选择了内部开炮!目标是掌管市易务的吕嘉问!

    ‘吕氏家贼’不管人品怎样,至少是一变法的坚定拥护者。说来这一次他被曾布攻击。也就因过份积极。他火上浇油,本就已闹得天翻地覆的免行钱,他多收了!不过没贪污。而是全部上缴国库——这么做,明显是追求业绩。讨领导欢心!

    可曾布不管,只要你是违法就好了!他展开弹劾。且他弹劾的不止是违规的吕嘉问,重点更是王安石的新法——免行钱、市易法这2项法令,历朝历代最衰弱混乱的时代里,都没出现过。我曾做过街头随访。在大街上随便叫住几个人询问看法,他们都是流泪控诉!

    宋神宗,不管他允许王安石辞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本人都是喜欢新法的!终他一生,都在坚持着新法!还要别的证据吗?

    所以:有人攻击吕嘉问、甚至攻击王安石都没问题,但别拿新法说事!尤其是改革派内部成员!神宗命吕惠卿去调查此事。这下,他可真是找对了人!吕惠卿早就看曾布不顺眼了!很早的时候。他就认定了曾布一心要颠覆他的地位!

    那是在改革初期,吕惠卿刚任崇政殿说书。家里就出事了,母亲死了,按例必须守孝。可变法进程不能耽搁,于是就由曾布暂时代替吕惠卿。也许当时在吕惠卿想来。这只是代替。等我守孝回来后,一切还是照旧,我还是新党集团王安石以下第一人?可在曾布心里,这就是个机遇!必须要把握住!

    于是曾布积极工作,把吕惠卿做过的工作都升了级。如吕惠卿殚精竭虑想出了“助役法”曾布就更上层楼提出了“免役法”于是曾布就此站在了吕惠卿的肩膀上。处处显得比原男二号的小吕同志高出一头!这样的事。别说吕惠卿,换成随便谁,都没法忍受…

    吕惠卿守孝期满回到开封后,敌视目光就一直盯紧了曾布,只是因当时还有王安石的存在,才暂时相安无事。可现在王安石走了,难得曾布你还自己送上门来找死!那还等什么?公报私仇是件很合法的事!尤其是以处理新党集团内部叛徒的罪名去办!

    吕惠卿出手,立即就让朝廷上下都冒冷汗!与其说王安石是拗相公,从不听别人的话,非常可恶。那吕惠卿就是更上一层楼了,他是根本不让别人说话。这些年里,凡与新法结仇、与他本人结仇的,都别想好!一朝权在手,快意雪恩仇…

    先是对内部。5月,曾布、吕嘉问被各打五十大板,一起贬官,到外地反醒去!这让曾布和吕嘉问结成了终生死仇,再也没法化解。期间曾布飞黄腾达时,吕嘉问一直被打压。等到晚年曾布失势时,他在吕嘉问手里被抄家治罪…

    同时曾布、吕嘉问2人也把吕惠卿恨到了骨头里,终身势不两立!这些吕惠卿都毫不在意,管它以后怎样!至少眼前,打压掉这两人,我就真正确立了王安石走后的改革派大当家的地位!

    对外,吕惠卿做事精明强干的一面全面展示,他先是要求皇帝向全国颁诏,王安石的离职与新法无关,我们绝不会开历史的倒车。接着他狠狠打压了一叫李师中的人。这是一馆阁人员,天天都能和皇帝见面,于是天天唠叨:现在天旱啊、百姓苦啊,唯一办法就是马上召回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老臣,让他们重新治国。最起码也要把苏轼、苏辙两兄弟叫回来,这国家还是得由君子做事,才能有好日子过…

    吕惠卿冷眼旁观,手心发痒。好日子?嘿嘿,你先操心操心自己的好日子吧!还以为是王安石时代,你们说什么都没事吗?6月1日,李师中被贬出京城,到和州去当团练副使,令当地州府严加看管。

    19日,吕惠卿之弟吕升卿、沈季长2人被提拔为吕惠卿当年的职务——崇政殿说书,想以讲学的方式近距离的影响皇帝。但惠卿博学、升卿无学,常被皇帝问的张口结舌,不得不由沈季长来代答。

    这只是个开头,吕惠卿在向四面八方示威!要天下人知道:首相韩绛是个废物,眼下天子第一重臣是我吕惠卿!

    可没人买账,那位郑侠又跳了出来。呵呵。就是王安石俺都敢弹劾,你吕惠卿算什么?

    郑侠现在今非昔比了,他不再只是个看城门的。而是位抗暴的志士。一忠于理想,仁义为怀。坚贞不屈的硬汉子。相信大家现在都有个问号。就是如那场雨是不存在的话,为什么郑侠还活着呢?他不是该被砍头的吗?您如真这么想的话,那可真是太傻太天真了。大宋祖宗家法是什么?“不杀上书言事者”别说是奏章里写了“十日不雨请斩臣头”就算“臣以全家举族担保”“臣罪该万死”之类的词出现了,也没见真的杀了谁!说到底,这就是个一本万利、没风险的好买卖!

    这时王安石倒台,剩下群虾兵蟹将还自相残杀,机会千载难逢!郑侠决定再接再励。把弹劾进行到底!

    上天又一次愤怒了!王安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