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仍然是写琵琶声,但已逐渐向夜宴过渡了。这“一曲琵琶”已不是“胡人半解弹琵琶”的满城琵琶声,而是指宴会上的演奏。“肠堪断”形容琵琶动人。“风萧萧兮夜漫漫”,是空旷而又多风的西北地区夜晚所给人的感受。
以上六句主要写环境背景。诗人吸取了民歌的艺术形式,运用顶针句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的、咏唱的情调,表现出凉州的宏大、繁华和地方色彩。最后一句“风萧萧兮夜漫漫”,用了一个“兮”
字和迭字“萧萧”、“漫漫”,使节奏舒缓下来。后面六句正面展开对宴会的描写,不再句句用韵,也不再连续使用顶针句法。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两句重复“故人”二字,表现情谊深厚。因为“多故人”,与各人分别的时间自然不尽相同,因此说“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花门楼”在这里指凉州馆舍的楼房。二句接“故人别来三五春”,说明时光迅速,又到了秋天草黄的季节了。岁月不等人,哪能相互看着在贫贱中老下去呢?言外之意是要赶快建立功业。
“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一个“笑”字,刻出岑参和他朋友的豪放本色。宴会中不时地爆发出大笑声,这样的欢会,这样的大笑,一生中也难得有几回,老朋友们端着酒杯相遇在一起,自然会为之醉倒!
这首诗将边塞生活情调和强烈的时代气息结合了起来。全诗由月照凉州开始,在着重表现边城风光的同时,那种月亮照耀着七里十万家和城中荡漾的一片琵琶声,也大致表现当时凉州的阔大的格局、和平安定的气氛。
至于诗所写的夜宴,更是淋漓尽致,豪气纵横,非盛唐的人不能如此。“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不但不是有感于时光流逝,叹老嗟卑,仅有着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豪迈感,表现出奋发的人生态度。“一生大笑能几回”的笑,更是爽朗放达的笑。
它来源于对前途、对生活的信心。同样,末句“须醉倒”,也不是借酒浇愁,而是以酒助兴,是豪迈乐观的醉。从人物的神态中,可以清晰感受到盛唐的时代脉搏。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
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
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
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
自觉谏书稀。
岑参诗鉴赏
诗题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 757—758),一同任朝臣;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拾遗”和“补阙”
都是谏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
前四句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诗人连续铺陈“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似乎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富贵;实际却是要表现朝官生活的空虚、无聊、死板、老套。从他们每天煞有介事、诚惶诚恐地“趋”(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庑东西却毫无建树就可看出。清早,他们随威严的仪仗入朝,而到晚上,惟一的收获就是沾染一点“御香”之气而“归”罢了。“晓”、“暮”两字说明这种庸俗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这对于胸怀大志的诗人来说,岂能不感到由衷的厌恶?
五、六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倾吐内心的悲愤。“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两句中,“悲”字是中心,一个字概括了诗人对朝官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诗人为大好年华虚度于“朝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的无聊生活而悲,也为那种“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位置而不胜愁闷。因此,低头见庭院落花而倍感神伤,抬头睹高空飞鸟而心生羡慕。
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与下句一起来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只有那昏庸的统治者,才会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拒绝纳谏。正因为如此,身任“补阙”的诗人见“阙”不能“补”,“自觉谏书稀”,一个“稀”字,表达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所以杜甫读了这首诗后,心领神会,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这首诗,采用的是曲折隐晦的笔法,寓贬于褒,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岑参诗鉴赏
这首五绝,虽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但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是一首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抒情佳作。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唐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至德二年( 757 )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这年重阳节在凤翔所作的。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迎头一个“强”字,突出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便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恰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尽管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但是在战乱中,没有象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使人不觉是用典。正因为此处巧用典故,所以能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猜测:“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呢?由此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遥远,而更见思乡之切。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写,而是突写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而且这是由登高饮酒的叙写自然发展而来的,是由上述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引出的联想,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仍紧扣题目中的“九日”。这样写,是为了带出关键的最后一句,这句承接前句,是一种想象之辞。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仅仅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清晰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显然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寓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语言朴实无华,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这首诗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国之菊,复由故国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蝉联而下,犹如弹口脱手,圆美流转。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
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
角声一动胡天晓。
岑参诗鉴赏
天宝十年(751 )五月,西北边境石国太子引大食(古阿拉伯帝国)等部袭击唐境,当时的武威(今甘肃武威)太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将兵三十万出征抵抗。这首诗是作者于武威送僚友刘判官(名单)赴军前之作,“碛西”即安西都护府。
首句信手拈来,点明刘判官赴行军的季候(“五月”)和所向。“火山”即今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海拔四、五百米,色红如火,气候炎热。此句还写出了火山赫赫炎威。
接着,为读者展现这样一幅图景:盛夏五月,烈日炎炎,黄沙莽莽,在断绝人烟的原野上,一骑飞马掠野而过,向火山驰去。那骑者身手何等矫健不凡!
以鸟形容马,不仅写出其疾如飞,又通过其小,反衬出原野之壮阔。本是“鸟飞千里不敢来”的火山,如今竟飞来这样一只不避烈焰的勇敢的“鸟”,令人肃然起敬。这就形象地表现了刘判官一往无前的气概。
全句以一个“看”字领起,反映出赞叹啧啧声如闻。
“都护行营太白西。”初看第三句不过点明此行的目的地,说临时的行营远在太白星的西边。这种夸张的写法显得很威风,很有气派。细细品味,这主要是因为“都护行营”和“太白”二词能唤起庄严雄壮的感觉。它们与当前唐军高仙芝部的军事行动有关。
“太白”,亦称金星,古人认为它的出现在某种情况下预示敌人的败亡(“其出西失行,外国败”,见《史记·天官书》)。
“角声一动胡天晓”,从字面理解,这是作者遥想军营之晨的情景。军营里以吹号角表示拂晓到来然而在诗人眼里,却是一声号角将胡天惊晓(犹如号角能将兵士惊醒一样),显出唐军将士回旋天地的凌云壮志。联系上句“太白”出现所预兆的,这句之含蕴比字面意义远为深刻,它实际等于说: 只要唐军一声号令,就可决胜,一扫如磐夜气,使西域重见光明。此句不但是赋,而且含有比兴、象征之意。
这首诗没有直接写惜别之情和直接表明对胜利的祝愿,而只就此地与彼地情景略加夸张与想象,叙述自然,比兴得体,颇能壮僚友之行色,惜别与祝捷之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虢州后亭送李判
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岑参
西原驿路挂城头,
客散江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
白云犹似汉时秋?
岑参诗鉴赏
诗的开头,“西原驿路挂城头”,乍看是写景,城堞现出了一角,远处有重重叠叠的山,驿路在山上穿行,看来就仿佛是挂在城头似的;其实又是在叙事,点出送行题目。第一句和次句连起来读,就可以看到一个雨中送客的场景。除了城堞耸峙,远山一抹,驿路蜿蜒之外,江边还有送客亭;雨景中又仿佛可以看见行人上路,主人殷殷相送。
这首诗不能看作是一般的送客应酬之作,诗人在诗中倾注的思想感情,远比单纯的送别友人深广得多。
岑参是于乾元二年(759)至上元二年(761)出任虢州长史的,那时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因为战乱,国土破碎,人民流离,诗人亲眼见到过的开元盛世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就在这样的背景上面,我们看到诗人感慨地写下了这两句话:“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话里隐藏着一段典故:当年,汉武帝刘彻到河东(今山西地区)去,祭了后土之神,又坐船在汾水上游览、饮宴,一时兴起,做了一首《秋风辞》。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话。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是汉朝的鼎盛时期,而唐朝从贞观到开元一百多年间,国力之盛,比起汉武帝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安史之乱一起,却突然变成如此可悲的局面,诗人自然是不能不有所感触的。恰好李判官要到晋绛去,诗人于是含蓄地向朋友提出这样的探问:“李判官呵!你到汾水上的时候,看看那里的云光山色,是否还象汉武帝那个时代那样雄伟壮丽么?”显然,隐藏在这两句话后面的,是诗人对于唐帝国衰落的深沉的叹息。可见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怀的激情,在诗人胸中荡漾。这首诗,题为送行诗,却意不独在送行,看似写景叙事,实际是以朴素平和的语言寄寓对祖国衰微的概叹和悲哀,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怀念和忧国忧民的心情。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岑参诗鉴赏
这是一首吊古之作。梁园又名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建造,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周围三百多里。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凫渚,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到了春天,更见热闹:百鸟鸣啭,繁花满枝,车马接轸,士女云集。
这样一个繁盛所在,如今已是:“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这两句勾勒出两幅远景:仰望空中,晚照中乱鸦聒噪;凝视前方,一片萧条,唯有三两处人家。当年“声音相闻”、“往来霞水”(枚乘《梁王兔园赋》)的各色飞禽不见了,宫观楼台也已荡然无存。未言感慨,而今古兴亡、盛衰无常的感慨已在其中。一片聒噪声,引得诗人抬起头来,因此先写空中乱鸦。“日暮”时分,众鸟投林,从天空多鸦,可想见地上少人,从而自然引出第二句中的一片萧条景象。
诗人在远望以后,移目近看,只见庭园中的树木,繁花满枝,春色不减当年。这突然闯入他的视野中的绚丽春光,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梁园极目萧条的印象。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诗人不言物是人非,反说是“庭树不知”;不说今日梁园颓败,深可伤悼,不说自己无心领略春光,反说无知花树偏在这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出语含蕴。
感情极沉痛。
作为一首吊古之作,诗人着力描写梁园的萧条。
却在画面的主题位置上添上几笔艳丽的春色。以乐景写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园的景色愈见萧条,诗人的吊古之情也愈见伤痛了,反衬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
全诗分前后两部分,笔法不同,色调各异,却又内在地紧密相连“庭树”与“飞鸦”暗相关合(天空有鸟,地上有树)。篇末以“旧时花”遥应篇首“梁园”,使全诗始终处于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情之中。因而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赞许这首诗说:“后人袭用者多,然嘉州实为绝调。”
碛中作
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
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
平沙莽莽绝人烟。
岑参诗鉴赏
在唐代诗坛上,岑参的边塞诗以奇情异趣独树一帜。他两次出塞,对边塞生活有深刻的体会,对边疆风物怀有深厚的感情。这首《碛中作》,诗人精心截取了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侧面,向读者展示他戎马倥偬的动荡生活。诗于叙事写景中,巧妙地寄寓细微的心理活动,含而不露,蕴藉感人。
“走马西来欲到天”,从空间落笔,气象壮阔。
走马疾行,说明旅途紧张。“西来”,点明了行进方向。
“欲到天”,既表现边塞离家之远,又展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势。大漠辽阔高远,放眼四望天地相接,真给人以“欲到天”的感觉。“辞家见月两回圆”,则从时间着眼,柔情似水。表面上看,诗人似乎只是叙述了离家赴边已有两月,交代了时间正当十五月圆;然而细一推敲,诗人无穷思其中蕴含诗人无限思念。
一轮明月当空朗照,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他不由得思想起辞别两个月的“家”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