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不鸣霸业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年不鸣霸业路-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兵庸国,秦、楚、巴国联手,将庸国灭了,各自得到出入的要道,三国间的交流再无障碍,此举于秦国的将来有莫大的益处,大人仅以此功,都可为后代颂扬。”钟无悔接着,将曾对上将军徐达说过的话,又复述了一遍。

    莒松听完后,说:“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现在不能答应你,让我考虑一晚,到了明日早朝时,听听群臣的议论再说吧。”

    商议完毕,钟无悔便告辞出来。莒文早在一边等着,一见钟无悔,他忙把钟无悔拉到一边说:“我选了八个最出色的美姬和俏婢,你去看看,等我们吃完酒后,就可以授业了吧?”

    “人就暂时不用看了,但是,酒后可以开始授业。”钟无悔回答说。

    莒文喜形于色,在宴请钟无悔时,他频频向钟无悔敬酒,弄得莒松夫妻二人莫名其妙,不知他们的爱儿,何以拼命讨好钟无悔。

    尽管心里着急,但是,莒文还是耐心等到宴会的结束。

    宴会一结束,莒文也顾不上答理父母,只顾拉着钟无悔去卧房练习功夫。

    莒文刚要将那八名美女召来,钟无悔制止了他,说:“既然要学,就要打牢基础,大树为什么能长得茂密?因为根深,根深才能叶茂,知道吗?”

    “知道知道。”莒文连连点头。

    “好,现在我就先由理论学习开始,你听好了!”钟无悔说。

    莒松看见莒文神神秘秘的,不知他和钟无悔搞什么名堂,于是,莒松和莒文母亲两人蹑手蹑脚的来到莒文的卧室窗下,偷听他们在干什么。

    钟无悔其实已感受到他们的到来,但他不动声色,反有意提高了一点声音。

    只听钟无悔向莒文问道:“你说,为什么要男女交合?”

    “舒服啊!”莒文回答道:“不交合下面就涨的痛,特别是进进出出的享受,太舒服了,世上真无事可以与之相比。”

    “你知道吗?像你这样只为一时痛快而纵欲,命不长久也。”钟无悔严肃的说。

    不仅莒文吓了一跳,就连在窗下偷听的莒松也吓了一跳。

    接着听钟无悔说:“男女交合,正像是烹调食物,必须水和火互相配合,才能煮出佳肴,作出热烘烘的食物。能够体认水火交融的道理,便能尽嗜人间乐趣。否则,败身丧命,那里还有乐趣可言?男女交合能不慎重吗?

    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根据阴阳交合衍生得来。阳得阴而化育、阴获阳而成长。阴阳相辅相成,互相感应,循环相生。

    男女交合成一体,正像天地相互相成,由于天地相辅配合适应,才能永远生存,无止无境。人们若因不能认识交合之道,便会伤身败体、以致早夭而不能长寿。假若能不伤身败体,尽晓阴阳之道,男女交合之术,便能长生不死;安享天年。”

    “还请大人早早教我交合之术。”莒文急急地说。

    窗下的莒松也竖起耳朵,想听钟无悔所说能长生不死,安享天年的交合之道。(。)

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辩群臣() 
“阴阳有七损八益。”钟无悔说:“你腿中的小弟弟有五个必须信守的原则。要像平时深居隐蔽,持节自爱清居的隐士,怀着至高的仁德之心。

    施于人而不吝惜,如此可谓仁。中问有空道,可谓义。前端有节可谓礼。意欲交合便勃然坚挺而起行,不想交合时又能戛然停止而偃息,可谓信。房事临头亦能平心静气思虑交合法度,可谓智。因此君子能藉此五常来节制****,是为交合的不易法则。”

    钟无悔这段话,绝非瞎侃,这其实是**经中的一段话,**经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性学著作,到目前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这段话就是强调,能谨守这五个原则——仁义礼智信的人,便能水远健康快乐,长寿延年。所谓人道,在素经中的解释可谓备尽。人道不仅是繁殖生育交合的能力,同时也指的是道德。**除了讲求交合的技巧以达养生目的外,并强调交合的道德,这才是正确的阴阳之道。

    直到很晚,钟无悔才结束了他的理论课。

    “时间仓促,我需先回秦国客馆,明日还将面君,剩下的问题,以后再说吧,不过呢,灭掉了庸国,秦楚之间道路再无障碍,到时候,你随时可来楚国,我随时可来秦国,便利的很。”在莒文渴求的神态中,钟无悔告辞走了。

    “淫者无敌!”这是钟无悔今晚最大的体会。

    由于事情急迫,第二天一早,钟无悔便来到秦宫朝拜秦王。

    秦宫当时有许多宫殿群,但都是各自独立,并有围墙封闭,但是,尚未形成四周夯筑城垣的“宫城”。

    在早朝的宫殿,许多大臣已早早到来,等待秦王上朝。

    秦王早已得到楚使到来的消息,待主位坐定之后,便令钟无悔道出出使秦国的目的。

    “如今庸国借楚国大饥之时,入侵楚国,我楚王已派出军队与之战斗,这次遣我来秦,是想请秦国一同出兵,剿灭庸国。”钟无悔说。

    一位大臣说:“恐怕是来求我大秦援军,解救楚国吧?不知楚国得救以后,可以割让多少土地给我们?”

    “解救这一说法不当,我这次出使秦国,是请大王派出秦军,共同剿灭庸国。”钟无悔说:“灭掉庸国后,对庸国的分割可以共同商定,但绝不是楚国割地。”

    “我认为不可战,楚国现在正需休息养生,如果楚国假作攻打庸国,而让秦国和庸国死拼,待到双方两败俱伤时,谁敢言楚国不窥我大秦江山?如不是我朝大臣看出楚国险恶用心,在他们假说攻打齐国时,秦地恐怕已成楚地。”又一位大臣说。

    “这事一言难尽,很难说清,楚国是不是攻秦,只是众人猜測而已。”钟无悔并不了解当时的情况,只好以棱模两可的话应付。

    “不可出兵!”一位大臣坚决地说:“我们不可以秦军将士的血来解救楚国危机,楚国不到危机时刻,绝不会前来求助秦国。”

    “楚国不可信,除非割地,才能出兵。”

    “据我所知,楚国刚遇大旱,仍横征暴敛,恐怕以激起民变。”

    “不可战,以免楚国渔利”“”不少大臣纷纷附议。

    钟无悔闻言,只是“哈哈”一笑,冷嘲道:“秦穆王奋发图强,锐意进取,招徕天下贤能,用天下的贤能发挥其所长,使秦国得以迅猛发展,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并跨入霸主之列。原以为秦国人才辈出,不乏雄才大略之才,今日一看,方知目光短浅的庸才塞满朝廷。”

    钟无悔这话一出,立刻引来一片愤怒的责骂,大有淹死在群臣口水之中的感觉。就连秦王脸上也是一片愠色。

    谁知钟无悔仍不识趣,继续说:“还有,前朝贤臣百里奚自崤山惨败后,痛定思痛,大败晋军,夺得王官和郊地。而数年前,又是谁,在河曲使秦军遭受败绩,可是,群臣可思考过图强复仇?这一切,你们都忘了!”

    其实,河曲之战也算不得败绩,钟无悔故意这么说,乃激将之法,可谓出的险招。

    周襄王三十三年(前620年),护送晋公子雍归国继位的秦军,在令狐被晋军击败后,秦、晋在边界地区又数次交战,互有胜负。周顷王四年冬,秦康公为雪令狐战败之耻,亲率大军渡河攻晋,取晋西南部边邑羁马(今山西水济西南)。

    晋上军佐臾骈认为秦军孤军深入,经不起长期消耗,建议晋军高筑营垒,以逸待劳,伺机而动,被赵盾采纳。

    秦康公求战不得,遂听从晋逃臣士会的意见,发兵攻晋上军,诱使其部将赵穿出战。赵穿是赵盾堂弟,年轻气盛,无实战经验,见秦军来犯,即不顾禁令,率所部迎击。

    赵盾恐其有失,下令全军出击。因双方均缺乏进行决战的准备,故两军刚一接触即各自后撤。

    后秦军连夜退走。晋军亦随后撤兵

    但钟无悔将次河曲之战说成败绩,与当面讥讽秦王无异,秦王实在忍不住了,一拍案几,指着钟无悔,准备让卫士将他拖出去。

    谁知钟无悔话锋一转:“又是谁,在城濮之战,击败了的楚国三军,取威定霸,,雄踞中原,使得楚国国相令尹子玉自杀身亡?”

    秦王指着钟无悔的手还没放下来,秦国群臣更是面面相觑,哪有在他国国君和众臣面前自揭其短的使臣?

    面子,谁不要面子?除了这位楚国使者。

    “是晋国!”钟无悔说:“我们两国最大的敌人是晋国。不过,我们楚国虽败,迄今为止,仍没忘记晋国的血仇,但是,庸国在我们的后方,我们只要一进攻晋国,庸国就在我们后面作乱,使得我们无法投入一国的力量,来全力对付晋国。

    这次庸国作乱,我们借此机会一定要将庸国灭国,稳定我国后方以后,楚国才有可能全力以赴的对付晋国。所以,这次请秦国出兵,看起来目标只是庸国,其实,是为了着眼以后共同对付共同的敌人——晋国!”

    钟无悔说完后,大殿一片静寂。

    这时,上将军徐达开言道:“我同意秦国出兵,先王一直欲东进称霸天下,但是,秦国东进的道路被晋国牢牢地扼死,审时度势,穆公这才避实击虚,实行向西发展策略。

    现在,我大秦已称霸西戎,成为不逊于任何一国的强国,已到应该放眼天下的时候,庸国一灭,秦楚可分两边夹击晋国,称霸中原,大计可徐徐图之,这次,我们就从灭庸之战开始。”

    秦康公也不是不想承继先祖的余烈,继续东进,但其才能平庸,又无用贤之能,因此,在对晋国用兵中,屡屡无功,其中一次,就是钟无悔所说的河曲之战。

    既然东进无望,康公便以守业为主。秦穆王在百里奚、蹇叔等一干贤臣辅助下,为康公打下的基础太好了。

    秦穆王在位时,有一年晋国发生饥荒,请求秦国接济粮食,于是,秦国派了大量的船只运载粮食,运粮的白帆从秦都到晋都,八百里路途首尾相连,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秦国的富足,由此可略见一斑。

    秦康公不思进取,便大兴土木,修筑宫殿,只图自身玩乐,搞得民怨四起。但是,这次如能消灭庸国,至少可以平息民怨,史书上,多少也会为秦康公载上一笔吧。

    想到这里,秦康公不由有些心动,他向钟无悔问道:“如果这次楚国又欺骗我们怎么办?”

    “大王尽可放心,大王和众臣可能还不知道,楚国的太师潘崇因为谋反,已经伏诛。现在,王权已归楚王,这次灭庸,楚国势在必得,楚王将亲帅大军伐庸,欺骗一说,从何而来?”钟无悔反问道。

    “依你看,该当如何?”秦王向右庶长莒松问道。

    想到这次可能有所建树,功垂千秋,作为相国,又无需领兵亲征,莒松已有意出兵,但是,万一失败怎么办?他又不愿担责,于是,莒松没直接回到秦王的问题,而是说:“这次伐庸的机会的确不错,可是,没有良将也难取胜,就我看来,秦国和楚国与庸国作战,还没取得过胜利。将才难得啊!”

    莒松的言下之意是同意出兵,但是因为没有良将,可能招致失败,一旦失败,领军之将将要担负罪责。

    这时,上将军徐达激昂地说:“只要大王答应出兵,微臣愿立下军令,领军出征,如果战败,微臣绝不生还。”

    “大将军身死只是一个人,可是一旦战败,又会有多少我秦国儿郎的鲜血洒在疆场,望大将军慎思。”一位大臣说。

    “都曰秦军乃虎狼之师,没想到在朝堂上,却如此畏首畏尾,乱世之中,哪有平安可言?一个国家不靠奋战立国,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怕见血,最好解散三军,投靠他国为奴。

    不论秦军出兵与否,我钟无悔都会跟随楚王驰骋疆场。人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我曰: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只是可惜了秦国的大好河山!”钟无悔在殿上大呼。

    “何谓可惜?”右庶长莒松有意地问道。

    “我以为,秦国地势险要,受北方匈奴威胁很小,关中自古为四塞之地:东函谷、西散关、北萧关、南武关。河水为其护国之河,崤山为其屏障之山。上天就为秦国制造了一个天然的防护罩。

    东边得潼关,函谷关,使得秦国入主中原进可攻,退可守,其他三个方向又没有什么威胁,利于守险,退可以保国土不失,进则能蚕食邻邦,假以时日,遂愈战愈强,得以傲视诸侯。

    秦国不像晋国,就算没有分裂,他国也很难攻破秦国的险要关口,只是出兵时,要时刻提防来自齐国,燕国和楚国的偷袭。

    而楚国,这次则与秦国共进退,齐、燕两国,国力羸弱,绝不敢与楚秦联军开战。

    秦有关中平原,膏壤沃野,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仅靠关中和关东,都能具备称霸的雄厚经济实力。

    一个出色的守成之君,必须是霸业的延续者,这样才能口碑载道,传颂不绝。所以我曰可惜!”钟无悔慷慨激昂,滔滔不绝的结束了自己的雄辩。

    这番话,说的不少大臣热血沸腾,也唤起了康公心底蛰伏已久的雄心。(。)

第一百五十章 设计收买() 
此时,在秦宫激辩群臣的钟无悔倒不像位使臣,而更像是为秦国谋划霸业的忠臣。,。

    上将军徐达突地向康公跪拜道:“微臣请命,愿领军攻打庸国,我代秦国儿郎盟誓,为了秦国甘洒热血,还请大王下令进攻庸国,再展我秦师三军雄威。”

    “好!准奏!”在康公的决断下,秦国终于决定出兵进攻庸国!

    钟无悔好不容易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使命,一回客馆,他便马上叫养由基和护卫做好回国的准备。

    早朝后,秦王回到书房,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钟无悔透彻的分析太诱人了,使他雄心勃发,大有进军中原称霸的冲动。

    “我定下进攻庸国的决策,右庶长觉得如何?”秦王向右庶长莒松问道。

    “王上决策英明无比!”莒松道:“不过,有件事我委实难以决断。”

    “什么事情?”秦王问道。

    “楚国使臣钟无悔,被楚国人称为楚国第一淫贼,可就是这个淫贼,为楚王清除了一个个的政敌,最后助楚王赢得王位。

    大王想想,楚王刚上位的时候,不过是个未及弱冠的小子。除了宫廷里的美女乐师,他既无臣,又无兵。而他的师傅公子燮和子仪、太师潘崇、令尹成嘉,哪一个不是在王宫中浸淫数十年的老臣,可是,他们一个个都败在了这个淫贼的手中。

    这个钟无悔不简单哪!仅凭他在大殿上的阔论,都能看出他乃旷世之才!这正是我担心并且难以决断的事。”莒松说。

    “你的意思是说,一旦他与秦国为敌,就是我们的灾难?”莒松一说,秦王便知他的心意。

    “我想由大王宴请钟无悔,然后送给他厚重的礼物,设法让他投奔秦国,为我所用。”莒松道。

    “如果他不肯报效秦国,是不是在他回国的归途上设法杀掉他?”秦王问道。凡是有可能对他王权产生危害的一切,他都会不遣余力的除去。

    “这次,楚国有钟无悔,灭庸大计很可能成功,于楚国和我们秦国都有大利可图,还有巴国也不例外。”莒松说。

    “巴国?”秦王感到有些意外。

    “早朝之后,钟无悔才跟我说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