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矢如密集的雨点,平直的向匈奴骑阵覆盖了过去。
一时间,倒霉的匈奴人、哀鸣的战马、还有匈奴千长们愤怒之极的呼喝声,响彻了秦营周围。对于秦军的弩矢,匈奴人有着天生的惧怕,这种怕不仅仅来自燕北时遭到重创的教训,还来自于他们的祖先的劝告。
当年,蒙恬的二十万弩骑兵给予了匈奴人最为难忘的印象,而今,在同样一个地方,李原麾下的这支新秦军,正在让这些匈奴的后辈们进一步加深印象。
新秦军的弩矢,矢首部分以三角棱形为箭头,这种棱矢一旦射入柔软的肉体,就会以旋转方式将血肉绞在一处,就算是最为勇敢的士兵,也无法抵御这种来自身体里面的疼痛,而更让人崩溃和绝望的是,弩矢一旦入体,倒拔的话会带起周围一大块的血肉。
“冲,冲上去!”
一名匈奴千长大叫着,想要指挥着自己的部众快马上前。
秦军的机弩在中距离上,威力最为巨大,而到了近距离上,就是匈奴人马背民族砍杀的天下了。与赫连部落这样原始不开化的北匈奴部落不同,冒顿的这些亲信部落,在装备上也改进了不少,特别是在近战能力方面,许多关东叛军失败之后淘汰下来的青铜刀、铜剑被流落到了漠北。
“希律津!”
战马悲声长嘶,一百步距离上,不知名的匈奴千长被数支弩矢射中正面,虽然战马前蹄扬起替他挡掉了大半,但还是让他没了性命。
匈奴人伏尸一路。
无助呻吟的伤卒仅仅哼吟了一会,就被后续跟进的同伴踩断了骨头,残酷的草原生存竞争不需要弱者,不需要伤兵,这使得匈奴人的每一战,就是一场生与死的残酷历炼。
在付出了将近万人死伤的代价后,匈奴骑兵终于抵近栅栏处五十步,在这里,秦军的砦垒和障碍重重,他们不得不下马步战,而失去了速度上的优势之后,匈奴人要想突破这最后的一点距离,势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第四百零三章 伤亡惨重
战事胶着。
争取秦营第一道栅栏的撕杀整整持续了一个半时辰,匈奴人付出的代价达到了触目惊心的一万二千余人。
这个损失数目,就算是冒顿拥有十余万大军也一样感到心痛,不仅仅是十分之一的将士的损失,还因为这些担当第一波进攻的,俱是来自各部落中的最为勇悍的士兵。
一想到这里,冒顿再也无法安然在帐中歇息了,他顾不得中行说的劝谏,将王帐移驻到了前阵。
喊杀声阵阵。
匈奴士兵凄厉的叫喊声,伴着秦军如雷般沉闷的战鼓不停歇的传来,一个又一个部落在打残之后从冒顿的王帐边上退下,这一次,大匈奴的勇士们眼里再没有了骄狂,而只剩下了无尽的惧怕。
“大匈奴的精华,俱亡于斯役。”看着这些无精打采的士兵,冒顿心中,隐隐的有了这一个不详的念头。
“中行,给各部首领下令,就说秦人的弩箭再厉害,也不过是一时的猖狂,哪一部先突破了弩阵,关中各城除长安外,任他们处置。”冒顿阴沉着脸,大喝下令。
李原一反常态,在战事的一开始,就派出了最为强力的弩兵部队,这出乎冒顿的意料之外,不过,秦军如此以强阵出战,也正合了冒顿之前的判断。
秦营之中。
兵力空虚,迫使李原不得不以所部精锐出战,这虚张声势的做法,要是换了其他的对手,或许就被秦军的弩阵给吓退了,而他冒顿却不会。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匈奴联军是由二十余个大大小小的部落组成,他们中间大的有如赫连壁一样,达到三、四万人的规模。而更多的是只有千人左右的小部落,这些依附的小部落作战起来往往会一哄而上,碰上顺风仗当然没问题,但若是碰上象秦军这样的硬骨头,那这些匈奴人的战斗意志就会迅速的跌落下来。
冒顿以重赏来激励的做法,正是为了防止这一点。
秦军栅栏处。
前方五十步的砦垒已经被匈奴人用血肉填平,一个满脸血污的匈奴千长斜靠在木桩上。他的眼睛瞪着很大,右手直直的指向了前方,似乎在呼喊着麾下的士兵继续向前,但要是仔细的看一下他的下半身的话,就会触目惊心的发现,他的两条腿早已不知去向。换句话来形容,上半身还保持着冲锋状态的匈奴千长,其实已经没有了生机。
相比匈奴人的损失。
秦军一方,以步卒、弩卒为主要守卫部队的第一线部队伤亡主要集中在了近战之时,在这一点上,守方总比进攻方来得要更有利一些。
二个时辰的时间。
在紧张又激烈的战场交锋中流逝,站在高台上的周平甚至只感到刚刚过去一会儿。而当撤退的命令下达后,他的身体软软的只觉得连下来的力气也不复存在,若不是左右亲卒携扶着,嘶哑了嗓子的周平只怕要被匈奴人包围了。
秦军后撤!
让四面进攻受阻的匈奴人发出阵阵的欢呼,大单于冒顿的命令已经传遍各部,秦人只是在第一线上抵抗,真正的大营内部并没有多少兵力,因为他们最为精锐的先锋部队。已经被赫连部落吸引到了南方——。
好消息,让匈奴各个小部落欣喜若狂,冒顿的许诺还只是长远的打算,而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秦军大营内堆积如山的辎重。
与由国家统一负责后勤补给的秦军不同,匈奴各部出征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阶段,也就是说一个部落出兵数量的多少。不仅仅取决于它的适龄男丁有多少,还取决于能不能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一个征战的匈奴士兵,最起码的配备是要有三匹健壮的战马,然后还要有必要的装备。至于士兵的口粮什么的,主要靠劫掠和打猎获得,这种自我补给的后勤方式让匈奴士兵一边征战,一边又要计算收获,其战斗力就变得忽上忽下。
所以,对于物资匮乏的匈奴各部落来说,秦国就象是一个身怀巨款的大财主,只要稍稍从手指缝隙里漏一点下来,就能填饱了他们这些小部落。
进攻,再进攻!
杀死所有抵抗的秦人,将俘虏们押往漠北做奴隶,还有抢在其他部落之前,占得秦营中最为重要的辎重库房,匈奴士兵们一个个瞪红了眼珠子。他们的眼里,已经没有了秦人,只剩下了与自己争功的同伴。
秦军撤退至第二道防线。
这是一道特殊的由壕沟和战车组成的移动守御阵,见识过后世沟壕战的李原,命令士兵在营中挖了一道圆形的深沟,并在底部用尖木桩突起,至于挖出来的泥土,则被堆积在了里圈,这样一来,就人为的形成了秦军居高临下的态势。
匈奴骑兵进入营帐。
随着地盘的缩小,骑马速度上的优势无从发挥,而要是以人海战术拼消耗,秦军又有深壕保护着,除非匈奴人再一次和第一道栅栏处一样,用一条条人命来填满了沟壑。
人海战术。
这种残酷之极的战法,考验的是人性的极限。
一个战役下来,能够使用一次就已经不错了,要是第二次继续这么来的话,下命令的将领只怕要被士兵给暗算,反正在战场上,什么事情都会产生,一、二支流矢碰巧的射中了己方大将也是寻常的事。
无奈之下。
匈奴各部落首领们只得下令士兵四处收集填充之物,然后冒着秦军的弩箭将填充物扔进沟壑里面,幸好经过第一轮的搏杀,秦军弩兵也是筋疲力尽,无法再象刚开始那样发动密集的箭雨攻势。
只要沟壑填平,里面躲藏的秦军败卒就不算什么了。至于对面秦军摆放的一连串的战车,匈奴人并不放在眼里,这种形状就象运送辎重的车辆,不过是一个个缓慢的靶子罢了,只要一把火就能将它们烧得干干净净。
深沟纵横。
不过,匈奴人不必将每一个地方的壕沟都填充满了,他们只需要填出几条进攻的通道,就能够进入秦军的防御本阵。
胜利在即。
匈奴部落上下士气大振,尤其是一个个小部落的当户们,更是象打了鸡血一样,拼命的叫喝本部落的士兵向前冲杀。
钟离昧披着一件红色的大氅,手按青铜佩剑,淡然的眺望着如蚁般忙碌不停的匈奴士兵,此时,月头已经开始下落,新一天的黎明就将到来。
很久了。
钟离昧都没有象今天这样,将身体挺的笔直,这一点上,钟离昧很有几分学着李原的样子,不为别的,就是骄傲。
作为一个抵御外虏的守国将领、热血男儿的骄傲与自豪。
弩兵们完成了他们的任务,而接下来,钟离昧指挥的战车部队将要踏上战场,不过,这支部队的任务并不是要进攻,而是防御。
沟壑里面的泥土,已经被秦军士卒填成了一道斜坡,钟离昧的战车位于坡顶,而它们的存在,对于处于守御方的秦军来说,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相比之下,匈奴骑兵则需要仰攻才有可能杀伤对手,他们的战马速度提不起来,而弓箭的准星和射程也会随着疲劳程度的增加而渐渐的失去作用。
战车这种昔日春秋战国纵横驰骋的利器,在被时间冲刷过后,其原有的作用已经无从发挥,不过,在特定的条件下,它却能发挥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接受李原将令,成为战车部队的将领之后,钟离昧一面抓紧训练士卒,主要是盾兵与战车之间的配合度,另外,就是如何配合天雷军这支神秘部队作战。
出于对天雷的熟悉程度,武王李原这次当仁不让,担当起了天雷军的将领,而配合他一起指挥火药装填的,是彭胜的一个徒弟:杜春。
杜春亦是蜀郡彭县人氏,和彭胜还是打小一起长大的伙伴,不过,如今两个人的身份已是师徒关系,要不是有足够的信任,彭胜也不会将自己辛苦研究的秘密告诉于他。
“杜春,你听了,等会匈奴人过壕之后,暂不要抛掷,等我战鼓声响起,再行抛雷。”李原嘱咐道。
“武王放心,属下理会得。”杜春点了点头,应道。
李原看了看杜春的神色,发现这个来自蜀郡的汉子神情虽然有些不安,但表现的还算沉稳,能够在第一次上战场时有这样的表现,杜春倒比彭胜还要有血性,彭胜的第一次上阵就在沮水与暴徒交锋时,那一次他可是吓得面如土色,差一点连天火都点不着。
在忍耐了多时之后。
李原终于准备祭出秦军目前装备的最为神秘、也最为强悍的武器,以黑火药为核心,辅之以陶罐中的零零碎碎,这种原始的手雷一旦在人群中爆炸,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杀伤杀死多少敌卒,而更重要的是起到了惊吓作用。
相比弩矢、刀枪这些冷兵器,天雷不需要与敌正面接触,甚至于连机弩最基本的瞄准也可以省略,只要用力抛出一个合适的弧度,然后就等着听敌卒的哀嚎就可以了。
第四百零四章 天罚
沟壑纵横。
挡住了匈奴骑兵的进攻势头。
面前的壕沟,其宽度让再强劲的战马也无法跳跃过去。
“南蛮这是疯了,挖这么深的壕沟,要化费多少的功夫,他们真是富足呀。”冲过第一道栅栏之后,匈奴士兵们失望之极。
挖沟。
需要力气,需要时间,对于自给自足的匈奴人来说,秦人所做的这些,让他们无法理解。有这些功夫,还不如到草原上多狩猎一头黄羊来得更有成就感。至少,晚上能够有一顿美味的食物。
午时一刻。
经过了让匈奴将士感到绝望和漫长的填充沟壑过程,渴望攻破秦军大营的匈奴部众们终于嗥嗥叫着踏进了秦军布下的守御圈内。
首先过壕的是冒顿手底下最为亲信的两个部落,要是换到了平素,这些冒顿的亲信只怕会在战局进行到最关健的时候才会出击,而这一次,他们显然已经耐不住性子了。
在方才的壕沟战中,匈奴各部又损失了近六千余众,虽然这些担任填充的兵卒多是各部落的老弱,但连同刚开始进攻时的死伤,为了攻破秦军营垒,匈奴人已经付出了将近二万余人的巨大代价。
而相比较之下,秦军一方的损失,充其量也不过二、三千人,而且由于救治得当,真正战死的秦军士兵只在千人左右。
如此强烈的对比,让匈奴人感到无比的失望,虽然冒顿再三的强调,秦军不过是虚张声势,秦营之中的兵力不足万人,但对于眼睁睁看着同伴死去的普通士兵来说,大单于的命令就是让他们去死的通知书。
死。
就是冲上去,然后被秦人一箭射杀。
匈奴人的士气,在快速的跌落。兵力悬殊的天平,正在一点点的逆转。
这是冒顿绝对不能容忍的。所以,他要打破常规,派出自己最为强力的部下,争取在日落之前将秦军最后的抵抗一举击溃。
六处壕沟被填平。
匈奴骑兵嗥叫着蜂涌而入,他们挥动着手里的刀剑铜簇,脸上泛着激动的红光。看向秦军士兵的眸子里尽是阵阵的疯狂。
“盾兵,准备!”
“枪兵,准备!”
“全体将士,出战!”
钟离昧一声令下,喝令之声此起彼伏,战局演变到现在。双方都已经毫无保留,象这种正面的一板一眼的交锋,钟离昧的能力让人信服,他的命令一个接着一个,丝毫不见有惊慌失措的时候。
在这一点上,李原倒真不一定能胜得过钟离昧,当然。李原的长处,并不在于此,他的天雷军就隐藏在秦军之后。
“武王,我们什么时候出战?”杜春有些心急,忐忑不安的问道。
“等钟离将军的命令,现在,我们都隶属于他指挥。”李原笑了笑,钟离昧对战场形势的把控能力李原看在眼里。秦军的士气保持的不错,而钟离昧之所以还没有给李原出击的信号,应该是他觉得还可以再吸引更多一点的匈奴人进入包围圈内。
有深壕在后。
一旦匈奴兵崩溃,荒不择路的士兵一起挤在狭窄的通道上,其结果可想而知,而那些无法后退的匈奴兵,在斜坡上无遮无挡。只能成为秦军刺杀的靶子。
冬日的阳光,苍白的没有一丝血色。
河套平原上,匈奴部落的狼旗,就象一个个孤独的舞者。在空旷的草原上无助的呻吟着,倒覆着。
而在众狼旗的簇拥下,秦军那一面通体漆黑的大纛显得分外的醒目,它迎风呼吼,它竖立不倒,它引领着战场各处的秦军将士,征战沙场,抛洒热血——。
杨玉脸色刹白。
他的身上,已经数处披创,杨玉的个性继承了祖父杨熊的勇烈,又有着秦军将士不屈的悍勇,每每在战事紧急之时,他都奋不顾身的怒吼着,一次次将匈奴人又堵了回去。
与杨玉的骁勇相比,周平的表现看上去要黯淡一些。但在黯淡的背后,却是一种平和稳重的严谨态度,它就象许许多多普通的中下级秦军校尉、都尉一样,忠实的执行着上一级的命令,不管是功劳,还是辛劳,都一往无前,无怨无悔。
整整一夜加上一个上午。
李原的身影始终驻立在大纛之下,他所在的位置,就在秦军整个防御阵形的最高处,不管在战场哪一个角落的将士,只要稍稍回首,就能找到他的身影。
“武王在我们背后——!”
“兄弟们,拼了,绝不能让匈奴强盗从咱这一道防线上过去。”一个年轻的秦军军侯嘶喊着,将自己的身躯紧紧的堵在了破损防线的缺口上,不一会,他的身体就因数次的失血而倒下,在最后一眼看见秦军大纛依旧飘扬的画面时,年轻军侯的脸上荡漾起了笑容。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死不休战——!”他的声音喃喃,越来越弱,最后终再也听不见。
生命飞速流逝。
不管是秦人的,还是匈奴人的。
在撕杀赴死的这一刻,他们心中,只有信念和生存永久不息。
钟离昧紧张的手心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