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心可用。
李原满意的一一打量边军中的诸将,这些拥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将领是秦军中宝贵的财富,如何妥善的安排好他们,是短时间内提升秦军整体战斗力的关健。
三万边军。
在苏角领着本部五千骑卒南下之后,九原驻扎的边军继续保持三万人的规模,这一支强悍秦军的存在,让北方的匈奴人只能远望丰饶的河套草原兴叹。
收拢了边军的军心,秦国的北境暂时得到安定。
李原继续着自己的领地巡察调研路线,这种亲民亲军的做法其实并不新鲜,君不见每每政权发生更迭,新的领导人总会不辞辛苦的跋山涉水,走访治下的每一个有代表性的地方,在宣誓主权的同时,也在体会各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地貌。
这一传统就是在二千余年的今天,依旧在发挥着它的效能。
离开九原的那天,天空中再一次飘扬起树叶般的大雪,纯白洁净,化在唇边,甚至于丝丝的甘甜。
王离亲自带着一众边将送行。
杨翁子、孟庆余两员边军校尉各带着一队亲骑,一路护送着到达九原郡与陇西郡的交界处,虽然只是相处了三、四天,但在杨、孟两人的心里,已经开始把李原当作边军的一份子。
陇西。
位于秦国最西面和最西北面的这个大郡,其地理位置相当的重要,而更重要的是,秦国的当面,是这个时代最为凶残的一个对手:匈奴。
在李原没有到来的时空,刘邦被冒顿打得哭爹喊娘。跪地求饶,最后靠行贿妇人方始逃得一条性命。
预计在未来的几年间。冒顿这位匈奴大单于麾下的控弦之士将达到令人恐怖的五十万人,李原还没有自大的认为,自己手底下的十余万秦军能够挡得住匈奴人铺天盖地的攻势。
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在新一年的这个春天里,李原决定着手主动的对关东诸侯发起攻势,而不是象之前那样被动的应付。
在出击之前,李原还需要对秦国境内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特别是涉及到生死存亡的地方,九原是一处。陇西又是一处。
李原车驾在狄道停留。
除了陇西郡守骆甲、郡丞李政外,长期负责在河西和北方刺探匈奴人军情的白广季也回到了秦国境内。
这位白起的后人,经过几年在塞外的摸爬滚打,已经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匈奴话,眉眼神情也和一个匈奴族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神侯,我们——,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白广季一见李原。铁塔般的汉子即轰然跪倒,声音哽咽。
“白军侯,不,白将军,这些年汝受苦受累了,我在心里记着呢。”李原也是神情激动。一把扶起白广季,道。
在跟随着李原的众多亲将中,最勇猛的是曹信,最得意的是骆甲,最轻松的是李必。最长久的是王尚,最短的是李仲翔。而最苦最累的无疑是白广季。
孤身潜入敌人的地盘,还要肩负重要的使命,白广季可以说,随时是把脑袋拎在裤腰带上过日子。
而且,以匈奴人喜欢砍下敌人的首级当夜壶溺器的残暴做法,白广季这个秦军中的重要人物一旦被抓,下场可想而知。
“神侯,匈奴人前些日出兵占了大泽,通向西方的北线被完全切断,大泽以北的楼兰、龟兹两个西域大国现在态度暖昧,大月氏在兵败之后继续向西迁移,现在的位置已经到了天山一带,那些从西方来的胡商已经不得不走于阗南线了。”白广季神情严肃,在稍一行礼之后,即向李原讲述起秦国西面的形势来。
“冒顿有没有可能,在一、二年内越过大沙漠,进攻于阗或者更西面的疏勒一带。”李原一皱眉,问道。
争夺西域的控制权,就是争夺丝绸之路的所有权,这对于秦国未来发展极为重要。但现在,很明显,秦国的重心还必须倾向东面,只有先解决了关东的诸侯势力,秦军才有可能回头西顾。
白广季沉吟了一会,道:“匈奴的内部,现在一些小的部落均已被吞并,反对冒顿的力量被一一剿灭,就算有异心的,也成不了什么气候,要让匈奴人停止向南扩张的步伐,只有一个办法,引诱他继续向西追击大月氏——!”
“大月氏可还有余力对抗匈奴?”李原追问道。
西域三十六国,皆是一些城邦性质的小国,其军队能够达到一万人就已经算是大邦了,要靠他们与匈奴人对抗,无异于是痴人说梦,相比较而言,大月氏好歹也称是一方霸主,就算失败了几次,只要底蕴还在,应当还能支撑一阵。
白广季摇了摇头,道:“大月氏在失去了河西之后,就一直在朝西边退却,他们的情况现在怎么样,就连来往的胡商也不太清楚,要想知道真实情况,只能派遣了使者前去。”
李原看着白广季微微有些驼的身影,语声恳切的问道:“小月氏王的王印还在我的手里,我即修书一封与月氏王,相邀同盟共抗匈奴,白将军,你可愿意担此重任,为我大秦出使大月氏。”
白广季一怔,稍臾单膝跪于地上,道:“末将遵神侯令。只要有一条命在,定当不辱使命。只不过,家中老母年迈,还请神侯代为照应。”
李原点头,道:“广季此去,万水千山,不知艰难几何,我另给你一名得力副将,仲翔,你可愿意相随白将军出使月氏。”
在李原身后的李仲翔大步而出,毫无惧色的抱掌道:“末将愿往,此行就算拼了性命,也当护得白将军安全返回。”
“汝二人此行西域,不只为大月氏一部,西域诸国虽弱,但若是联合起来,也能与匈奴人周旋一番,汝等可相机行事,切勿冲动莽撞。”李原嘱咐道。
“末将记下了。”白、李二人一一听着,记下之后各自下去准备去了。
第二百二十六章 通婚
稚鹰展翅。
是到了高飞的时候。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这是发生在汉代的一段憾事,以史为镜,李原不希望自己的部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无法得到能力上的提高。
在用人方面,他一向大胆开放,昔日王尚、骆甲、曹信是如此,李仲翔也是一样。
李仲翔年轻,又具备了出众的个人射艺,李原很期待他能在战场上,特别是抵御匈奴外辱的战场上有更好的表现,这或许是李原对李氏族人最好的回报。
将白广季、李仲翔一行一路送过大河渡口,李原长久的驻立着,一直到再也看不见他们的身影为止。
此一去,千难万难,不知他们能否安然渡过。
此一去,不知还能不能再次见到,毕竟匈奴人的势力现在正是鼎盛时期,冒顿也是人中枭雄,要是万一有个闪失,李原就是接连损失两员大将。
可是,要是不让白广季、李仲翔出使,眼见着匈奴大军迅速平定西域,万一冒顿提早将锋芒对向秦国,那就会打乱李原全部的计划。
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敌人或朋友。
面对匈奴这个共同的敌人,秦国需要同盟者,大月氏也是一样,除非他们心甘情愿,低头认输。
在历史的时空,大月氏离我们渐行渐远,最终在中亚和印度半岛一带,建立了一个新的王国——贵霜。
在共抗匈奴的道路上。大月氏虽然不靠谱,但就目前的形势来说。却是唯一的选择,如果大月氏人在游说之后,依旧没有勇气夺回自己的地方的话,李原就只能和历史上的大汉一样,设法支持西域的诸个城邦了。
“神侯,回吧,我相信,他们不会让人失望的。”人影渐无。骆甲牵过马缰,轻轻的祷告道。尽管也在担心,骆甲的脸上却依旧写满了自信。
和李原一样,陪同送行的骆甲眼睛同样湿湿的,方才,他暗暗的命人在白广季的行李里面塞了一件由大秦兵造工匠精心打制的青铜锁甲,希望它能够在危难时候帮助这个在险境中搏杀的兄弟一把。
李原翻身上马。催马奋蹄向东疾驰,骆甲的意思他明白,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任务。白、李接受了艰巨的任务,他们已经踏上征途,而李原自己,也同样不能让部下失望。
西域的安危。
丝绸之路的通畅。
对于眼下的秦国来说。还只是未来的威胁。
随着秦国版图的扩大,一些隐性的矛盾和问题也慢慢显现,治理一个地域广阔的大国和治理一个弹丸之地小邦,其难易程度是截然不同的。
天灾与人祸在不同的地方上演,让人防不胜防。就如同游戏的难度级别一样,呈倍数疯狂增长。
在解决了河东、九原的问题后。李原的足迹在陇西停留。
陇西郡的情况与以为边军为主的九原郡不同,这里的内政要更为复杂一些,主要原因是大量羌人、月氏人被匈奴人逼迫而内迁,使得陇西郡生活的主要民族中,秦人只占到了四分之一,另有四分之三为各族人。
在各族之中,尤以小月氏人为最多。
这支在月氏与匈奴争夺河西走廊战事中惨败的部族现在已经完全的分崩离析,只剩下一个又一个单独的部落存在着。
这些小月氏人在过去的一年里,倒还能够安份守已,不惹事不闹事,但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很明显的,月氏人与秦人、羌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起来。
如果不能妥善的处理这层紧张的民族关系,陇西就会成为秦国内部的火药桶,而一旦发生内讧,不用匈奴人来攻打,秦国西面的门户就自动打开了。
狄道。
李原召集陇西重要官员紧急议事,商讨小月氏人如何处置事宜。
“到底怎么回事,你们两个都说一说理由,至于谁说的在理,本侯自有公断?”李原一坐定,即板着脸对骆甲和李政喝道。
陇西的问题。
看起来是民族矛盾,但实际上来说,还是主政的官员之间意见不一的结果。
在如何处理小月氏人的问题上,代表着军方的郡守骆甲和代表地方治政的郡丞李政意见并不相同。
骆甲的提议很简单,继续强力的镇压小月氏人中的异已份子,同时,加大进一步内迁月氏人的步伐,从而彻底的分化掉这股影响陇西安定的不稳定因素。
而李政的意见则稍有不同,李政在上书中提到,一味的强力镇压,很有可能进一步激化民族矛盾,并将许多只想安安稳稳放牧生活的月氏人推到秦国的对立面上,要想要月氏人不闹事,就不能简单的一杀了之。
“小月氏人的诉求是什么,你们清楚吗?”李原一皱眉,冲着骆甲和李政问道。
一个是跟随多年的老部下,一个是自己的二哥,从血缘上来说,李政无疑更亲近,但就个人情感而言,李原要更倾向于同甘共苦过的骆甲一些。而作为一个上位者,不偏不倚才是最合适的态度。
“神侯,这月氏人可恶,从十一月开始,我军的运粮队伍就不断的被袭击,从落单被杀的劫匪来判断,就是月氏人所为,这帮恩将仇报的家伙,不杀杀他们的威风,怎么能行?”骆甲气哼哼的道。
在李原的追问下,李政的神情稍有些紧张,不过在稍一沉吟后,他理清了思路道:“禀神侯,小月氏人内迁之后,由于月氏王长期滞留咸阳不归,使得月氏部落内部群龙无首,一些部落长老也渐渐失去了话语权,其中,有少数持勇蛮横的月氏人开始心存异志,并以部落神明显灵为幌子,招揽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加入,这些人的最终目的,就是企图重新整合月氏各个部落,在陇西形成与中央对抗的独立势力。”
李政一字一句,在分析的同时,从身后取出一卷摘录的竹简,向李原躬身行礼递了过来,在家里,他为长李原为幼,在官场上,上下级关系决定了,若是李政在处理内务上有什么闪失和疏忽,李原也同样不会讲情面。
李政的卷简记录的很详细,几乎包括了小月氏内迁后安置的各部落的人丁情况,以及当前面临的现状与困难。
从李政的简牍中,可以看到月氏人中的年轻一代,已经慢慢的成长起来,如果没有合适的渠道加以疏导,这些血气方刚,唯恐天下不乱的月氏人将成为不安定的因素。当初,小月氏人内迁并被分散安置,固然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可能的不安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不能将月氏人彻底的融入到秦国体系之中,这终将是内患。
“神侯,属下倒有一提议,月氏人既然闹事,何不干脆发起成立一支由月氏人组成的军队,只要掌握得当,我们正可以以月氏制月氏,将那些不听话的,闹事的家伙彻底的扫除干净。”李政见李原良久不说话,轻咳一声谏道。
“月氏人的军队,这倒是个好办法,那些月氏人个个身材高大,碧眼黄须,擅长投掷和操纵大型的器械,如果指挥得当,也是一支奇兵。”
未等李原回答,骆甲已是眼睛一亮,大声赞许起来。他和李政的矛盾,只不过是政见不一的原因,彼此之间并无隔阂,从骆甲的角度来说,只要能增强陇西秦军实力的建议,就都是好主意,不管这办法是谁提出的。
组建月氏军队。
李原在心中衡量着得与失。
一支异族部队的存在,对于月氏人来说,无疑是利好的消息,在吸取了秦军的先进训练经验之后,月氏军的战斗力提升显而易见。
不过,这样一支部队若是掌握不当,极有可能变成象晚唐藩镇割据,异族乱政的结果,关健就在于如何掌控了。
“还有什么想法,李郡丞不如一起说来。”李原用鼓励的目光看向李政,一个文职的官员,能够说出这一番话来,不禁让李原有些刮目相看。
这位便宜的二哥在历史上很倒霉,早早的随着老爹李斯做了断头鬼。现在侥幸存活下来,却想不到,还有如此一番见地。
“神侯,月氏之治,组建月氏军是第一步,接下来属下准备在陇西推行秦人与月氏人共治,让月氏的女人和我大秦的男人结成一对对的夫妇,相信到了下一代,他们就是我大秦的男丁。”李政继续道。
“通婚确实是一个办法,不过,要是月氏的男人不同意自己族里的女人出嫁,又怎么办?”李原笑了笑,打断话头问道。
这一刻,他忽然有一种导师在台上考验学生的感觉,看得出,李政对于月氏的问题经过深思熟虑,在如何通婚的细节上,相信他会有更清晰的想法。
“我大秦的女人,同样能够与月氏人成婚,不过,方式要改变一下,是我秦国的女人迎娶月氏的男人,当然,为了补偿月氏人,每嫁出一个月氏男丁,出丁的月氏家人就能够享受一次减免赋税的待遇。属下以为,这一政策如果在月氏人身上得以实施,那也可以推行到羌人、巴人、先零人乃至匈奴人那里——。”李政胸有成竹的说道。
第二百二十七章 刺杀
民族竞争。
残酷而又赤裸裸。
在民族之间的竞争中,人是最关健的因素。
人口过多。
在二千年之后,成为困扰国人的一个大难题,而在二千年之前,人口偏少,则是阻碍秦国进一步扩张的难题。
与关东楚地人烟鼎盛的地方相比,秦国占领的西部地区,大多属于地广人稀的区域,而且有不少的地方自然条件并不适合人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用一种和平的方式,将原本生活在这些区域的月氏、羌、巴等族人变成秦人,无疑是一个施政上的高明策略。
经过陇西郡丞位置上二年的锻炼,李政渐渐的有了李斯的影子。一个未来的、能够拥有处理复杂事务能力的官员,是秦国未来所需要的。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从尸山血海、血雨腥风中一路而来的大秦,在一步步的坚强的前进着。
血不流干,永不停歇。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李政的谏议选择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提了出来,让面临双重压力的李原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