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193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回1937-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他都不知道部队怎么再坚持下去。

    经过询问,张治中明白了这支教导团是从哪里来的了。海南的军事政变他是听说过的,那其实也怪刘永旗压迫的太狠导致的。当时的他也并没有在意那个新上台的人物,一个穷乡僻壤的的方他也没有兴趣关注。

    在前段时间,听说政府从那里得到了一批飞机,才真正的让他起了他的兴趣。可后来他这里和日本人掐了起来,事情就抛在脑后了,没工夫在去关注海南了。让他没想到的是,海南军政府居然都派部队到这里来了。

    虽说海南的部队人数很少,但蚊子再小也是肉,有总比没有强。张治中也就安排教导团驻防长江口一带,那里的六十师二团伤亡太大,已经坚持不住了。

    二团阵地被一阵炮火覆盖,硝烟弥漫。当炮火日军停息;二团团长王敬国从战壕里爬了出来,抖了抖身上的碎土。顶着钢盔,小心翼翼的探出脑袋观察外面。

    只见,远处穿着土黄色军装的日军已经缓缓摸了上来。

    “兄弟们!鬼子上来了!打!”随着二团的团长王敬国的命令,阵地上响起一阵杂乱的枪声。这其中有盒子炮、汉阳造、中正步枪杂七杂八的枪声响成一片。唯一的两挺机枪突突的喷吐着子弹,进行点射,受制于弹药限制,机枪手都不敢进行连射。

    致命的子弹穿梭不息,大批的鬼子向他们的阵地涌了上来。稀疏的火线根本无法阻挠日军的脚步,不一会儿士兵双方就进入了白刃战。

    惨烈的白刃战在阵地上爆发,国民军队士兵士兵手中的步枪加上刺刀略短与日军装备的三八式步枪,所以在拼刺刀方面处于下风。训练的程度的差异让他们只能以命相搏。

    【本章完】

    …各位读者大大们,来点收藏呗!小奕的这本《梦回1937》刚签约不久,希望各位多多支持!看的过眼,你就来个收藏!非常感谢!…

第四十章淞沪会战() 
当海南教导团的士兵赶到指定的防御阵地,所见的是遍地都是国民军战士与日军的尸体,双方还在激烈的交战。

    伤亡惨重的二团士兵屡次打退日军的疯狂的进攻,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士兵在进行反抗。

    天蓝色的军服掺杂在日军黄色的军装里,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随时会被淹没。

    国民军的第一道防线已经失守,冲锋的日本士兵距离第二道防线也不到一百米了。而驻守第二道防线的很多士兵,都已经准备冲去战壕与鬼子拼了。

    团长王敬国的右臂缠着绷带,掉在脖子上,左手举着自己的手枪鼓励着手下士兵。看着那些冲进防线的日本鬼子,他知道自己今天就要在这里为国捐躯。

    说到死亡,王敬国也谈不上害怕,从当年北伐之战的小兵开始到现在的团长位置,十几年来一共战斗过多少次连他都记不清了,这条命都是捡回来的。只是可惜了手下那些年轻的兄弟们。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后方响起了震天的喊声,几百名身穿墨绿色军装的士兵从后面冲了过来,随即加入战斗,岌岌可危的防线在他们的援助下变得稳固起来。

    “兄弟们!我们的援兵到了!”看见从身后冲来的来的海南军士兵,陷入绝望的王敬国眼里重新燃起了希望,虽然不太明白这些援军为什么穿的使绿色军装,但他还是鼓励着手下士兵对日本鬼子进行反击。

    “碰…!”突然一声沉闷的枪响,一颗子弹已经钻进了一个日军佐官的脑袋里,子弹那巨大的动能在他脑袋里产生,脑袋如同西瓜一样爆开爆开。

    他手里那把指挥刀坠落在地上,在阳光下闪耀的指挥刀特别的吸引双方的狙击手。他或许不知道,那把被他擦的明亮的指挥刀,居然会给他带来死神的青睐。

    “叮……!”海南军中的狙击手平静的拉开枪栓,退出里面炙热的弹壳,一颗新的子弹推入弹仓,等待着饮血夺命。

    微微感应一下风向,狙击枪的枪口就冒出了一团火焰。旋转的子弹的巨大冲击力一下子又爆开了另一个日军低级军官的脑袋。

    李卫东长期以来培养狙击手在战场上起到了巨大的威慑作用。那些狙击手如同冷酷的死神一样,在战场上收割着日军的生命。

    日军军官不断的阵亡极大的打击了日军的士气,毕竟谁也不想莫名其妙的被对方狙击手爆头。

    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南军援兵投入战场,日军的进攻再一次被打退。不过,看样子日军也不想让对手好过,后方的大炮对阵地进行炮击。

    “炮袭、鬼子炮袭!快隐蔽!!”王敬国一边喊着,一边溜进了战壕里。

    “趴下!”听见王团长的喊声,有个老兵一把就按倒身边的一个新兵,连同他一起滚入战壕。

    “轰!”一颗炸弹落在了战壕的前沿,堆了他们一身散发着浓重硝烟味的泥土。

    “轰…轰…轰……!”连续的炮击覆盖了这一阵地的范围,战士们蜷缩在战壕里,尽量的节约体力。因为他们明白,炮击过后就又会进跟着日本鬼子的下一轮进攻。

    渐渐的,日军的炮火沉寂了下来。硝烟散去,穿着土黄色军装的日军有一次发动了进攻。

    “起来,小鬼子上来了!操家伙干他娘的!”王敬国爬起身来,抖落帽子上的泥土,随手抓起一杆步枪喊到。

    战火纷飞,双方你来我往的相互争夺阵地。海南军士兵的火力配置是十分强的,更别说这支李卫东的嫡系部队。轻重机枪交织而成的火力网,使进攻的日军寸步难行,每一次冲锋都伴随着巨大的伤亡。

    日本鬼子在丢下大量的尸体后,又缓缓退去。国民军六十师二团存活下来的士兵们终于可以歇一口气,纷纷靠在战壕上休息。

    他们之中,绝大多数的士兵都在沉默着,身边并肩作战的战友永远的躺在了这里,没人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也会倒下,这些都淡化了他们再次击退敌人的喜悦。

    日军二十四师团军部。

    刚开始时,日军的第二十四师团长西村次郎看到己方的士兵一个冲锋就要突破国民军的第一道防线,嘴角不由得露出了微笑,好像他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要知道,自己如果能突破国民军的防线,从而使大日本帝国攻陷上海。要是可以立到如此大功,肯定能得到天皇陛下和陆军部的青睐,自己飞黄腾达的日子就要到了。

    可是,忽然间进攻的皇军士兵就在对方猛烈的火力下,和在国民军战士的冲锋下溃败下来。进攻的再次失利,使西村次郎的脸色由晴转阴,气急败坏的他掏出自己的小手枪,将一名退下来的小鬼子少佐一枪崩了。

    其余的日军军官看到连少佐都被愤怒的师团长枪毙了,各自都神情一禀。马上表示组织手下士兵重新准备开始发动冲锋。

    西村次郎则抽出自己的指挥刀,亲自带着卫兵来到前线对冲锋的士兵进行督战,大量的小鬼子们又像潮水一般的往海南军的防线冲去。

    可无论他怎么进攻,海南军的阵地依然如同无法撼动的磐石。阵地的前方铺满了大约有两千人具鬼子的尸体,地面上的鲜血汇集成小溪缓缓流淌。

    ??而此时的李卫东却在时刻的关注着这里情况。坐在房间的李卫东心思却没有放在眼前的公务上,而是随着情报科的电报,飘到了千里之外的上海。

    对于他派去的海南教导团,李卫东明白,那些士兵只能起到微弱的作用。虽然都是精锐士兵,可在双方已经投入差不多三十万人的战场上,根本不值一提。他为的就是争一口气,这一口民族反抗精神的志气。

    天命基地的军工生产依旧在满负荷运转,各类的武器和军需、弹药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海湾战役中阵亡士兵的抚恤工作已经让海南军政府的官员们焦头烂额,而如今巨大的军备资金投入更是让官员们来李卫东这里抱怨多次。

    北面的战争如火如荼的交火,日军与国民军还在激烈的互掐着。而在南边,菲律宾本土的反抗军得到李卫东的秘密支持,依然与美国人在北部山区玩躲猫猫。

    【本章完】

第四十一章建立造船厂() 
天气微凉,李卫东正带着张筱悠在街道上闲逛。最近因为战事繁忙,使他一直都在统帅部里,无暇顾及张筱悠的感受。所以今天特意推开公务,想与张筱悠温存片刻。

    文昌城的街上纷闹无比,来来往往的行人接踵而至。托上一月军政府进行的剿匪行动的福,各地匪患相继清除,也使的本地的商业发展迅速。

    而作为海南军政府的的行政地,文昌城的发展更是爆发式前进。特别是李卫东与那些大商行组建的军需工厂,吸收了大批的没有工作的平民,使的附近各地的民众像文昌聚集。

    自从海南军在海口击退了日本鬼子的进攻后,伴随着胜利的消息传开,各地的民众也对政府强悍的军队充满了好奇。在他们眼里,海南军政府拥有着如此强大的军队,那么他们也就可以不用担心再经历战火摧残。

    新成立的工厂,还在源源不断的生产着军需,军装,胶鞋,被服。就算是战斗结束,军需无法消耗,李卫东也从没下令停止制造。

    或许绝大多数人不明白,李卫东为什么在击退日军之后,还在不断的制造军备物资,在军事上的资金投入已经影响到了政府的行政工作。

    其实只有李卫东自己知道,这是有苦难言。先期日本人发动进攻,使的各地部队调动换装,同时也启动了数量庞大的预备役计划。

    在战争期间,政府的资金投入也向军事方面倾斜。军事物质订单如同雪花一样飘飞,使的那些跟在李卫东身后的商人大发战争财。

    然后,更多的商人加入了开设军备生产工厂的队列。据政府工作人员统计,战争期间,光海口与文昌两地就建立起了十一家工厂,除了他们无法生产的武器弹药以外,大到军用帐篷,小到鞋垫袜子应有尽有。

    这些工厂建立之初,李卫东也是非常高兴了一阵子,军政府也号召了很多人走进了工厂。要知道,这些建立的大小作坊,可是为军政府解决了一大批的就业问题,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不过,战争一结束,所有的烦恼却全都一涌而至。

    随着战争的结束,军费的投入也就大幅度缩减,向民用建设方面调集。可是随即而来的就是,因战争而繁荣的工厂得不到军队后勤部的军需订单。那些工厂都逐渐开始面临着商品无法销售的境地。

    开工?卖不出去,赔钱!不开工?那更是赔钱!受制于日本海军的封锁,民用船只也根本无法将物资送往对岸广东。而海南内部民间的消费程度,又根本无法消化掉那么庞大的物资。

    而如果工厂进行裁员,李卫东又是不会同意的,现在有很多的家庭都靠在工厂工作来养家糊口。军政府的信誉也刚刚建立起来,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可不能让军政府失信于民。

    眼看着每天都亏本经营,那些商人们也都急了眼。天天来李卫东这里串门吐苦水,更有甚者居然希望让海南军找日军再打上一场。

    而些也都让李卫东尝到了“瘸腿经济”苦果,今天李卫东也是特意出来避避风头。

    天色昏暗,李卫东送张筱悠回到张府。已经自我放纵了一天,看到副官手里的一摞文件,拍一下自己脑门,哀叹一声,看来又要挑灯夜战啊。

    不久,李卫东就接到天命基地内部的电话,这是李卫东提前拉的一条专线。

    “造船工厂建好了?”李卫东惊喜的听见基地助手欣华的报告,都已经等了两个星期,造船工厂终于建好了。

    对于造船工厂,李卫东可是一直都事怨念极深。不仅建造的费用巨大,而且建设时间缓慢无比,也是李卫东第一次遇到要花费这么久才建造成功的基地建筑。

    而造船厂的建造成功,对海南军也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日军对海南岛的封锁,使的现在的海南军就像是困在一个小岛上一样,无法动弹。而有了造船厂,不仅可以打破日军的封锁线,更是让海南军拥有了向外进攻的能力。

    “备车!去基地!”李卫东当即放下钢笔,吩咐副官准备车辆,连夜想基地驶去。不久,李卫东就风风火火的闯进了指挥大厅。

    点开建设菜单,李卫东仔细查看着每一项图标的说明。不过,这些简易的说明并不能让对海军方面如同小白一样的李卫东明白。

    “舰船的生产能力和速度怎样?”眼瞅了半天,李卫东还是没搞明白着军舰怎么建造,随即问身边的助手欣华。

    “每一座造船工厂拥有一个船坞用于生产军舰,建造最快速度是每小时三十吨。不过越是先进的军舰,特别是38年以后才现世的军舰,时间差的越久建造就越慢。”欣华解释道。

    虽然有着很多的建造限制,不过这已经让李卫东很满意了,大不了以后多键几座造船工厂。以一小时三十吨的建造速度,一天一夜就可以建造出一艘鱼雷艇了。

    然后,李卫东大致浏览了一下造船工厂其余功能,看着一溜的军舰单位,让李卫东眼花缭乱。各国无敌级别的战列舰到有好几艘,不过看价位上那一串子的零,李卫东果断的打消了念头。

    看着菜单上出现的德国俾斯麦号、日本大和号等超级战列舰的身影,李卫东不由得心动不已。

    要知道此时这些强悍的战列舰在世界海军上的威慑力是无与伦比的。它不仅表现了一个国家海军的强大,而且体现这个国家军舰制造业的最高水平。

    不过,李卫东也深知,随着战斗机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的海洋霸主将是航空母舰。与其花那么多钱去建造无敌战列舰,还不如用在培养海军士兵方面。但是自己还是可以造上几艘,在国际上偷偷卖掉,发点战争财。

    但建造这些都要是有能量币为基础的,以李卫东现在的身家来说,建造这些巨无霸是遥不可及的,还是去看看适合自己现在情况的舰艇。

    【本章完】

第四十二章潜艇:鲨齿Ⅰ型() 
—————求鲜花支持!求收藏支持!—————

    舰船是只要拥有钢材和能量币就可以生产的,但海军却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大量的训练才可以的,百年成军不是说说而已的。

    一支海军没有十年以上的底蕴沉积,是无法拥有超强战斗力的。不是说光有艘军舰,就能形成战斗力。军舰水兵的训练,海军军官的培养,这些都不是简单就可以做到的。

    到目前为止,李卫东手中也只有极少数的士兵经过系统训。充当指挥官的高阶的军官更是稀少,一般的基因士兵是无法担任舰艇指挥官。

    而造大型的军舰根本是不现实的,不仅花费时间长,而且耗费资金大。如果只建造两三艘的军舰,其军事方面作用也不大。李卫东不认为现在自己能拼的过日本海军。

    所以,李卫东干脆就把目光转向了海底刺客——潜艇。他后世在网上看过不少相关的帖子,在二战期间德国海军为打击英国的海上贸易,曾实行过著名的“狼群战术”。

    虽然其中很多东西他并不清楚,但德国这种战术对当时英国造成的打击可谓不小。而作为德粉,李卫东可是知道德国的U型潜艇可是好东西,或许不是最先进的潜艇,但它却是现在最适合海南的。

    最后,李卫东看中了是U型潜艇中ⅡB型潜艇,它是德国ⅡA型潜艇的改进型。增厚耐压仓的厚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