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唐侯-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舟笑了笑:“公主殿下这话我就不懂了,就算我赢,也不过是圣上取消每年骑射大赛下注的事情,怎么反倒便宜了我?”

    “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你若胜了,对我大唐可是有诸多贡献的,你为大唐考虑,皇兄取消骑射大赛下注一事是必然,但他能少了你的赏赐?”

    “我看未必。”

    唐舟见因为封神演义大卖而激起全民创作的热情之后,心知跟李世民打赌是事情自己赢定了,因而心中松了一口气,跟丹阳公主说话也就随意了一些。

    “如今权贵对这些小说故事很是痴迷,公主殿下也是时候把一些与科举相关的书籍降价了,不过不要一下子降太多,找一两本用来降价就行了,在整个书店大趋势价格很贵的情况下有一两类书价格低廉,谁也不会注意的。”

    听到唐舟这话,丹阳公主猛然醒悟,他们开皇家书店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一些书本的价格,如今时机成熟了。

223。第223章 非一人之文学馆

    次日早朝,魏王李泰在大殿上提出了重开文学馆的提议。

    而当他提出这个之后,朝中群臣顿时将目光投到了魏王李泰身上,重开文学馆,魏王李泰到底是什么意思?

    昔日李世民开文学馆而得天下,现在的魏王李泰要学当年的李世民吗?

    群臣议论纷纷,对魏王李泰的提议皆不怎么赞同,生怕触了李世民的逆鳞。

    魏王李泰见群臣不怎么赞同,心中隐隐有些着急,于是站出来道:“我大唐要开一代之盛世,要成前所未有之帝国,没有人才怎么能行?本王意开文学馆,非本王一人之文学馆,而是我大唐之文学馆,诸位大臣都是我大唐栋梁,如此拒绝朝廷纳才取士,是何道理?”

    魏王李泰这么一说,可是把朝中群臣给震住了。

    贞观年间,就算朝臣之间相互争斗,可在大是大非跟前,他们还是很一致的,他们想建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唐帝国,他们要万国来臣,而他们也很清楚,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缺少不了人才。

    现如今朝堂之上虽说文臣武将都不缺,可人才谁会嫌多?

    而且,朝中的人才多呈现老龄化的趋势,人老了,思想难免跟不上,就是打仗,也拼不过那些年轻人了,因此,朝堂之上是需要新鲜血液的。

    更为重要的是,魏王李泰那句非一人之文学馆让众人打消了之前对魏王的忌惮。

    他们怕的就是文学馆最后成为魏王李泰一人之囊中物,可如今文学馆是为大唐培养人才,那他们倒不必有这个担心了。

    而且朝中群臣很清楚,就魏王李泰说的这几句话,足以打动李世民。

    因此,在李世民表示自己的意见和决定之前,一些喜欢迎合以及已经看出苗头的人连忙站出来表示支持魏王李泰之建议。

    而这时的太子李承乾,也不得不保持沉默。

    虽然他很反对魏王李泰的提议,可为大唐选拔人才一直都是他父皇最为看重的,因此在这件事情上,绝对不能反对。

    只是要他李承乾袖手旁观也不太可能。

    朝中群臣因为魏王李泰的一席话而有了改变,李世民见此有些满意的点点头,而后说道:“魏王所言不差,我大唐国富民强,铁蹄所到之处皆大唐,我大唐将建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只不过帝国越大,就越需要人才,朕认同魏王的提议。”

    李世民这般说完,朝中大臣自然连忙跟着附和,而这个时候,太子李承乾连忙站出来道:“文学馆事关我大唐强盛,儿臣虽然不才,却也愿为父皇分忧。”

    太子李承乾这么一开口,朝中群臣顿时用一种鄙夷的眼光看着李承乾,这个提议是魏王李泰提出来的,而且他为之还承受了众人之前的指责,现在太子突然站出来,要把魏王李泰的功劳给全抢去,这也太不厚道了吧?

    虽然朝中那些没有站队的官员对太子和魏王都不怎么喜欢,但太子李承乾的这个行为实在是令他们感到深深的不舒服。

    太子李承乾明显感觉到了群臣对自己的看法,但他却不管不顾,往朝堂上一站,一副自觉良好的摸样,好像觉得文学馆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他来办。

    魏王李泰见太子李承乾如此,心中忍不住冷哼了一声,但他却是个城府极深的人,就算对太子李承乾很有意见,却也不会真的与太子李承乾针锋相对。

    “太子殿下身为储君,您想揽下什么事情,我等都是没有资格与您争的,既然您想负责此事,臣弟退出便是。”

    魏王李泰的表现令众人觉得反常,若是以前,魏王李泰必定会跟太子李承乾争一下的,可他今天怎么突然让了出来,好像已经对太子李承乾臣服了?

    不过众人觉得魏王李泰反常的念头只是一瞬间,很快他们便意识到魏王李泰这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当初争凌烟阁建造一事的时候,太子李承乾示弱博同情,最终赢得了凌烟阁建造的负责权。

    如今魏王李泰也在示弱,不过他只向太子李承乾一人示弱,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他已经向李承乾称臣了,这对太子李承乾倒没什么,可是却会深深的让李世民感到不安。

    李世民的皇位是怎么得来的?是玄武门之变杀出来的,也是他软禁自己的父皇李渊得来的。

    如今连魏王李泰都觉得太子李承乾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想要独揽朝纲,那李世民会怎么想?

    他李世民需要太子李承乾有自己的威望,但是这威望必须有一个限度,而这限度就是绝对不能够超过李世民的底线,绝对不能让他李世民成为陪衬。

    在这大唐朝堂之上,什么话都还是他李世民一人说了算,太子虽然是储君,可也只是储君罢了,他还不是大唐的天子。

    朝中一些聪明人明白了魏王李泰的用意之后,心中已是对这次争锋的结果有了一些比较准确的预测。

    果不其然,就在魏王李泰说出那番话后,已是回过味来的李世民心中冷哼了一声,而后说道:“太子虽为储君,但也不必事事躬亲,这重建文学馆的事情就交给魏王李泰办吧,等魏王李泰有了大致章程后,报给朕来看看就行了。”

    李世民这话,明显有对太子李承乾敲打的意思,报给他看,那也就是说此事除了他与魏王李泰接触外,其他任何人都不准插手。

    太子李承乾本以为自己的父皇会为了自己的威望把文学馆的事情交给自己来办,可他没有想到魏王李泰竟然也学会了自己之前的手段,以烘托自己的权势来引起父皇的忌惮。

    他心中很恨。

    可想到自己的父皇对自己已生了戒心,他自是不敢再多说其他,行礼领命之后,便退进了群臣的队伍之中。

    今天早朝讨论的事情并不是很多,退朝的时候离正午还远,在群臣陆续离开的时候,李世民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便吩咐太监去把魏王李泰给留下。

    太监去传口谕的时候,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正一前一后的走着,听到太监这话,太子李承乾心中顿时又生一股恨意来。

224。第224章 兴农社

    很明显,李世民这是故意的。

    太子李承乾虽然品性有差,但绝对不是笨蛋,李世民在这个时候单独把魏王李泰留下,分明有作秀给群臣看的意思。

    刚才群臣不是以为太子李承乾的威望已经高的足够让魏王李泰臣服了吗,那他李世民现在就宠信一下魏王李泰,让朝中百官对之前的感觉产生动摇,让他们觉得李世民其实最宠信的是魏王李泰。

    太子李承乾知道这是李世民在敲打他,甚至是在给群臣一种印象,一种太子虽是储君,但也有被废的可能。

    而如此一来,太子李承乾之前苦苦经营的威望只怕就要大打折扣了。

    可就算太子李承乾明白李世民的用意,他却也说不得什么,只能一声冷哼之后,一挥衣袖坐进马车,急匆匆向东宫赶去。

    对于李世民的口谕,魏王李泰有些吃惊,不过也有些兴奋,若论聪明程度,他是比太子李承乾要强的,因此他自然也看出了李世民的用意,而他知道自己的父皇有意提拔自己的时候,他又怎么能不兴奋?

    连连领命之后,魏王李泰便随前来传口谕的公公进了御书房。

    在御书房,李世民随便找了一些话题跟魏王李泰聊,比如说天气越来越热,你这身子可还受得了,上早朝的时候是不是惹的难受,要不为父特赐你一辆超大马车怎么样?

    李世民唤魏王李泰留下本就有做给群臣看的意思,真要他跟魏王李泰聊些其他事情,一时之间还真有点为难他,二人虽是父子,可他们又怎么可能真想其他民间父子那般享受亲情?

    魏王李泰对李世民跟自己说的这些关心话还是很受用的,只是这样的话听多了让他也觉得尴尬,于是便将话题又扯到文学馆的事情上来了。

    李世民曾经办过文学馆,对这事有经验,魏王李泰虽然有自己的计划和办法,但为表谦恭,他觉得还是问一些与文学馆相关的事情的好。

    李世民对自己当年建文学馆的事情也颇自得意,为此少不得向魏王李泰吹嘘一番,当然,李世民身为大唐天子,过分的吹嘘是不太可能了,毕竟他根本没有必要这么做。

    说了几句自鸣得意的话后,李世民少不得又对魏王李泰应该注意的事情做一些提醒。

    父子两人这样说着,倒也其乐融融。

    而就在两人这样说着的时候,一名太监急匆匆跑来禀道:“圣上,唐小侯爷求见。”

    李世民哦了一声,笑道:“这个时候他来做什么,宣他进来吧。”

    太监领命后,不多时便把唐舟给领了进来,李世民看到唐舟,问道:“这个时候来见朕,可是有什么事情?”

    唐舟颔首,笑道:“不知圣上可还记得一个月前与臣的赌约?”

    听到唐舟这话,旁边的魏王李泰顿时一惊,心想敢跟他的父皇李世民打赌,这唐舟的胆子倒还真大,而李泰除了吃惊之外,也有些好奇,他很想知道唐舟跟李世民赌的是什么,而他们之间又胜负如何。

    李世民倒不是个会赖账的人,听完之后笑了笑:“自然记得,怎么,你今天来是来跟朕验证成果的?”

    唐舟笑着点点头:“如今长安城中,书号大卖,很多书籍贩卖朝廷从中抽取的税已经足够弥补骑射大赛下注的损失了吧?”

    有关书号的事情,翰林院的相关人员已经向李世民做过禀告,如今听到唐舟这些话,李世民也不会不认,笑道:“不错,不错,与你的赌约,是朕输了,这骑射大赛下注的事情,朕会彻底取消的。”

    听到李世民这话,唐舟顿喜,道:“臣替大唐百姓,谢过皇上。”

    李世民笑着摆摆手:“朕的臣民,你代他们谢什么,既然已经弥补了损失,朕为他们做这些事情也是应该。”

    群臣两人这样说着,魏王李泰却已是听的明白,之前骑射大赛下注的事情暂时取消,他就觉得奇怪,那么大的利润,他的父皇不可能轻易放弃的,如今才知,这一切都是唐舟的争取。

    想到唐舟能为大唐百姓着想,魏王李泰觉得唐舟日后必是大唐栋梁之才。

    这般想着,魏王李泰油然而然的就想向唐舟示好,于是在他们两人说到停顿处,连忙插嘴道:“父皇,唐舟能如此为我大唐考虑,父皇当对他有所赏赐才是。”

    李世民本有此意,此时听到魏王李泰提起,连忙笑着点头:“不错,不错,应该奖赏,只是唐舟在西市开了家翠明楼,生意好的不行,想来看不上朕赏赐的那点钱,说吧,你想要些其他什么赏赐,只要朕给的起,断不会犹豫的。”

    唐舟倒没有想过向李世民要点什么,只是今天早朝上的事情他来的时候多少也听了一些,想到魏王李泰建文学馆,他突然就有了一些主意,如今见李世民问,于是连忙跪下道:“臣倒不想要什么赏赐,听闻魏王为我大唐繁荣强盛,建文学馆以招揽人才,臣身在司农寺,也想跟随王爷脚步,在司农寺成立一个兴农社,选拔培养一些农业人才,为我大唐繁荣昌盛出一份力。”

    唐舟这话,多少有恭维魏王李泰之意,魏王李泰听到这话,大是受用,于是连忙笑道:“民以食为天,我大唐更是将农放在士之后,可见我大唐对农业的重视,小侯爷能有此心,真乃我大唐之幸。”

    魏王这样说完,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因为太过兴奋而抢了李世民的话,于是连忙尴尬的向李世民望去,李世民倒不以为意,只是很认同的点了点头,道:“青雀说的不错,我大唐将士在边关打仗,也需要农民辛苦劳作提供粮食才行,唐家小子能看到农业之重要性,是很有眼光的,想到建立兴农社为我大唐培养农业人才,也是不错。”

    听到李世民的肯定,唐舟心中越发觉得此事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于是便紧跟着问道:“那不知这兴农社,圣上可赞同否?”

    本以为李世民会直接点头赞同,可唐舟等了许久,却一直没等到李世民开口,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发现李世民一脸犹豫,好像很难下决定的样子。

225。第225章 忧其效仿

    御书房一时沉寂,唐舟突然觉得很尴尬。

    魏王李泰见此,也不敢随便开口了。

    唐舟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说道:“圣上可是还有什么担心?”

    李世民抬头看了一眼唐舟,点点头:“建兴农社是好事,只是在朕看来有一些问题不易接近,首先,这些入了兴农社的人算不算朝廷编制在内的人?如果算的话,善农事者多不通文墨,如此难免有些不符合入仕标准,唐家小子,你说呢?”

    听到李世民这话,唐舟笑了笑:“只怕圣上的担心还不止这些吧,如果算朝廷编制,难免被人钻空子利用,如果不算,又起不到激发积极性的作用。”

    李世民点点头:“不错,确是如此。”

    唐舟沉思片刻,道:“兴农,兴农,重在行农事,若有学问又懂如何种地,对我大唐的农业建设必是有大贡献的,但这样的人实在太少,而更多的是,会种地的多半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百姓,要他们入兴农社,必是有许多麻烦之处的,不过在臣看来,这个问题也容易解决。”

    “哦,你有什么建议?”李世民望着唐舟,嘴角露出了一丝浅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他的心里隐隐有这么一种感觉,任何问题在唐舟这里都不算问题,因此,当唐舟说这个问题容易解决的时候,他并没有吃惊,相反,他只是有些好奇,好奇唐舟的解决办法。

    “兴农一事,非一朝一夕可成,而真正这方面的人才又非亲身经历过种田而不可得,因此臣以为,选拔的时候可让那些不通文墨的人进来,也可让一些有学问而又致力于此的人进来,等他们进来之后,可相互学习,有学问的跟着一些老农学习种地的知识,而那些老农如果想学识字,就派人来教他们,如果他们不想学,可派他们到田间地头对其他百姓进行实地讲解或示范,如此,终归不会埋没了他们。”

    “至于他们属不属于朝廷编制,臣以为还是让他们入的好,没有一点好处,又怎么能找到真正的兴农人才呢?入了朝廷编制,我们可对他们进行选拔,有学问和对农事在行的人自然得到提拔,没有的,仍旧只挂一个头衔,平日里也就做些教人务农之事就可以了。”

    唐舟这个办法就是分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