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当初陷害田丰的不止自己一个,还有逢纪,今天怎么没有见到他?
明白了,是这些小人妒忌自己,合伙陷害自己。
不明是非。
庸主。
忠言逆耳,如此下去,自己就是下一个田丰,自己得想想办法才行。
第51章 荀彧的想法()
许昌。
“先生,十日之期已到,我们是不是要粮食送往官渡啊!”曹子桓觉得现在路不好走,这物资要提早运到才行,提前出发就是一个好消息。
荀彧道:“再等等,明说丞相给我们留了五万人马,可实际不到一万五万,而且还是一些老弱病残,如果再派送粮食,那就只有几千人了,要是有人乘机袭击我们,怎么抵挡得住。”
曹子桓大吃一惊,搞错没有了,说好的五万,怎么变成一万了,这不是坑……人吗?
曹子桓道:“现在要想打败袁绍,就是让袁绍没有粮食兵器的供给,或许这才是我们此战胜利的关键。”
袁绍兵多将广,而且后面有四个州供给粮食兵器,曹操迟早要被耗死。
听到曹子桓的话,荀彧笑着道:“公子说的对,所以我在等一个消息。”
原来荀彧已经派人去打探袁绍屯粮食的地方,如果他们能给曹操袁绍一些麻烦,袁绍就收尾不能相顾。
曹子桓道:“哦!”
荀彧道:“公子,丞相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
“我们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
从现在的情势而言,这种布署是非常得当的。
为什么?
首先,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黄河千里,随处可渡,如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更加分散兵力,这样一来劣势更大。
其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是许昌东、北之屏障,是袁绍夺取许都的要津和必争之地。
最后就是官渡靠近许都,后勤补给也比袁军方便。
“现在只要哨骑消息一到,我们便可立即行动起来。”
荀彧和曹子桓想得都不错,可是他们能给前线帮主的只有粮草,其他的还真的无能为力。
这时一个哨骑到了!
“报。”
“汝南郡黄巾军刘辟叛变,被杀,东吴似乎蠢蠢欲动。”
“还有一封密信。”
荀彧借了过来,看了一下,非常高兴。
“你下去休息吧!”
“是。”
荀彧把密信给曹子桓看了一下,说故市和乌巢这两个地方可能是袁绍屯粮地方,这人曹子桓想去来了!
荀彧高兴道:“要是把这个消息告诉丞相,若排人偷袭乌巢,毁了袁绍粮草,那么此战袁绍必败。”
可惜这一来一回又要花费许多时日,而且情况还不知道真假,这是荀彧担忧,但是这正是曹子桓所不担心,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曹子桓道:“先生,本来我想派兵支援,可是我们现在处于大后方,情况也不稳固,实在是无暇他顾。”
荀彧看了一下地图,他们支援那是不可能的了,可是给曹操送信让曹操出兵偷袭,又怕迟则生变。
“要是程昱知道这个消息就好了!”荀彧看了地图,离乌巢和故市最近的两个人就是张绣和程昱,可张绣是一个不定时炸弹。
曹子桓道:“先生,何意?”
荀彧道:“如果程昱要是能派一支奇兵突袭乌巢或者故市,袁绍粮草在那里,他必然大乱。”
曹子桓自然知道袁绍粮食就在乌巢,要不自己亲自去,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先生,要不我偷偷出城,直接赶往鄂城,然后我再亲自带兵偷袭这两个地方。”曹子桓可不想这个天大的功劳就此错过,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证明自己的机会。
荀彧急忙道:“公子,不可,你要留守许昌,主持大局。”
大局个屁?
曹子桓就是想看荀彧有何反应,自己一旦离开,要是让有心者知道,必然大乱。
曹子桓笑着对荀彧道:“先生,你就放心吧,我偷偷出去,不带人,就我一个,我想要不了四天我就能回来了!”
四天。
两天时间到达鄂城,然后烧了袁绍粮草,回来就是四天,只要袁绍一败,有心之人也不敢妄动。
荀彧道:“公子,这是要让丞相知道了,那可就麻烦了!”
曹子桓笑着道:“先生,这是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听到曹子桓的话,荀彧立马同意了。
“公子,只是你一个人去,安全问题?”荀彧不是担心他安全,而是担心他不安全。
“放心吧!天下杀得了我的人可能没有几个?”曹子桓这不是自信,就是一个简单吹牛,只要有时机,能杀他曹子桓的人太多。
荀彧道:“公子,何时启程?”
曹子桓道:“事不宜迟,容我换件衣服,即刻启程。”
“我就先告辞!一切拜托先生了!”
荀彧等的就是这句话,先前公子说的话很有道理,可是如果他怎么这么糊涂?
来到曹府,曹子桓找到了李毓,对李毓道:“李毓,我有事去乌巢一趟,家里由你主持,如果许昌城里有人叛乱,立斩,不管是谁?”
李毓措手不及道:“公子,这……要不事情我去办,你还是留在许昌。”
曹子桓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自然不可能改变。
“李毓你不要怕,那人不管是谁,斩杀了再说,算我的。”
“不管是我父亲亲信荀彧,还是皇帝刘协,只要谁敢乱来,就杀谁?”
曹子桓跟李毓交代好一些事情,离开了许昌。
荀彧府。
“公子,离开许昌了!”一个人对荀彧说道。
荀彧道:“他如何离开的?”
“公子,一人一骑,微服出城。”
走了。
终于走了!
荀彧高兴了一下。
荀彧道:“可有人想送?”
“没有。”
荀彧道:“公子,可跟什么人接触过?”
“公子回到府,直接去找了一个下人,他们说什么我没有听到,不敢靠得近,他们两个都是高手,我怕暴露了!”
作为一个打听消息的人,他还是知道情况,被发现那就遭了。
荀彧道:“你做的很对,公子府里高手如云,天下第一剑王越都在,你做得很好。”
荀彧也才想起来,原来曹子桓离开根本不怕许昌有失。
“其他的还有什么没有?”
“没有了!”
“那下去吧!”
“是。”
荀彧万万没想到,曹子桓如此年轻就能把一切掌握在自己手里,荀彧都有一些怀疑曹子桓是不是假离开。
公子那天说的话,到底几个意思?
明白了!
他就是想说,为什么天下大乱,其实就是大汉的罪过,他们这些当官之人的过错。
同时也是告诉自己,大汉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可是这个新时代又会是如何的?
荀彧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一些期待?
自己效忠的可是大汉啊!
第52章 许攸来投()
官渡袁营。
许攸听到自己儿子被抓,自己现在在袁绍这里没有讨到好处,相反还可能被会被袁绍杀了,自己如果再待下去,只有思路一条。
可是许攸又不忍心一走了之自己一事无成,自己得想想,看看以后能投在谁门下。
如果自己去投曹操,以自己与曹操的关系,想必以后混得不错,可是要想活得滋润,那自己得立功,如今两军交战。
曹操粮尽,而今如果自己能帮曹操走出困境,那这莫大的功劳自然是自己了,既然袁绍不仁,那就休怪自己不义。
曹营。
“禀丞相,外面有一人自称是丞相旧友许攸,请求拜见丞相。”
许攸?
曹操想了一下,他不是投在袁绍账下呢吗?
现在来自己这里干什么?
“许攸。”曹操连忙问道:“是袁绍账下的许攸吗?”
侍卫道:“在下不知,那人只说丞相应该记得当年偷鸡宰鹅之事。”
曹操听到侍卫的话,可以肯定此人就是自己小时候发小许攸,深夜找自己肯定有要事。
曹操连鞋都没有穿,直接接走出去,赶紧出去看看多年未见小伙伴。
“许攸啊!”
许攸看见曹操出来了,连忙对曹操道:“南阳旧人许攸,叩见丞相。”
曹操激动万分笑着说:“许攸,真的是你啊!”
曹操知道许攸这么晚见自己,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其中必有要事相求。
“哈哈!”曹操高兴道:“你怎么会到这儿来呢?”
看见曹操见自己十分高兴,许攸激动万分。
许攸有一些失落,那种走投无路的绝望。
许攸道:“袁绍不能容我,我如果再不来投,恐性命难保啊!”
曹操笑了!
“哈哈!这是天上掉下一座金山,我何愁大事不成。”
许攸见曹操如此看重自己,而且连鞋都没有穿,甚为感动。
许攸道:“惭愧。”
曹操道:“我若得兄台相助,大事可成呀!”
“受我一拜!”
许攸感激涕零道:“哎哟!不敢,不敢。”
看着曹操未披衣,未穿鞋,许攸觉得这才是自己要找的人啊!
“孟德兄,高义啊!”许攸非常感动,“望履相迎,着实令在下受宠若惊啊!”
曹操道:“见到你许攸,我岂能不得意忘形嘛!”
“走走走,进去说话。”
曹操拉着许攸的手,两人进了营帐。
曹操一番好酒好菜招待许攸,他知道许攸来投,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些好消息。
“说说吧,为何来投我?”曹操见喝得差不多了,询问起许攸缘故。
许攸沮丧道:“今日我曾给袁绍献一计,让他集四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十万人马佯攻你的大营,另外三十万人马进取许昌,我告诉袁绍,无论这两路人马,不论那一路能够得手,你曹孟德都将大败。”
曹操听到许攸的话,笑了,是的,如果此计一成,那他曹操真的就败了!
许攸现在还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许攸的来意,他不是奸细,更不是来做诱饵的,真心实意。
刚才许攸说的计谋,如果袁绍采纳,他曹操已经不是坐在这里,而且四处流浪,或者被杀。
曹操笑着说:“袁绍果真如此用兵,我必亡。”
许攸叹气道:“可惜了,忠言逆耳,庸主不听,反而要我这颗项上人头,甚至连家人也被抓。”
曹操笑着说:“良臣事庸主,真是莫大的痛苦啊!如此妙计袁绍怎么会不用呢?”
说到家人,曹操还是有一些疑惑,如果做戏的话,这样太大了吧!
袁绍应该没有这种谋略。
许攸道:“袁绍认为你诡计多端,一切可能都是你设的局,就在等着他去钻呢!”
曹操诡计多端,不可否认,可惜袁绍没有曹操、刘备的谋略和胆识,不然天下早是他袁家天下。
曹操道:“世人都说我曹操多疑,看来还有人比我更多疑。”
曹操知道自己多疑,可是自己确实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袁绍没有自己的胸怀。
许攸道:“你已经把袁绍给吓怕了,如惊弓之鸟。”
“哈哈!”
曹操倒是没有想到袁绍会如此胆小,看来袁军军心不稳。
许攸道:“恕我直言,其实你远没有那么强大,可那些庸人心目中对你的恐惧,助长了你的强大。”
不错。
他曹操根本不强,袁绍比起来至少是这样的,可是曹操通过自己一次次的算计,让袁绍心生恐惧,这才是恐怕之处。
“精辟,非常深刻的解读。”
“哼哼!”
“哈哈!”
曹操道:“除了你许攸,我如今还没有听到过如此的褒奖了!”
许攸感叹道:“越是精辟之言,越是有杀身之祸,实在是无奈,我今天才转投于你。”
“如孟德兄不弃,今后我许攸愿效犬马之劳。”
许攸叹了一口气,实在是没有想到今天结局,当初自己投袁绍就是因为袁绍出身好,可是没有想到确实一个庸主。
“兄台呀,你早该来投我啦,这天底下,只有我这里才能施展你的满腹经纶啊!”曹操和许攸同过窗,又是密友,对才华还是知道的。
许攸道:“孟德兄,过奖啦!”
许攸想了一下,这就是看曹操是不是对自己有戒心,是否真情实意。
“孟德兄,我有一事请教,还望如实相告。”
许攸就是为了试探曹操,如果真诚相待,自己就为他献计,力破袁绍。
曹操道:“你我现在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一根线上的蚂蚱,我任何事情都不会瞒你,尽管问吧!”
曹操知道这个问题来了,肯定是粮草的问题,自己派出去的信使迟迟没有回信,其中缘由可想而知。
“好。”许攸点了点头,一脸严肃道:“孟德兄,你军中的粮草尚可支撑多少时日?”
曹操想了一下,道:“兄台一问就问到我的痛处,我原本带了百日之粮,不料耗损巨大,现在还有一月半之粮。”
许攸只是笑了一下。
许攸道:“未必吧!”
曹操笑着说:“唉,我跟旁人是这么说的,但是实际上还有二十天粮食。”
许攸知道是假的,感叹道:“可惜啊,我许攸冒死前来,诚心相投,原以为是弃暗投明,可孟德兄你根本不相信我。”
“哈哈!”
“哈哈!”
两人都笑了,曹操笑着道:“兵法云,兵不厌诈,我刚从说的是十几天前粮食,现在不足十日之粮。”
不足十日。
许攸道:“莫非兄台还要骗我不成。”
曹操笑着说:“不足十日,并不是十日。”
许攸听到曹操的话,这才明白,不足十日,可以是两天,一天,半天。
“哈哈!”许攸大笑,“没有想到你曹孟德如此奸诈,跟我玩起文字游戏来。”
曹操道:“此话怎讲?”
许攸嘲讽笑着道:“你这一次倒是没有说假话,确实是不足十日,还有两天粮食?”
曹操有一些惊讶,许攸怎么会一清二楚,不应该啊!
“你怎么会知道?”
许攸也知道曹操会是这个反应,许攸笑着说:“我截获了你的催粮信。”
“袁绍知道吗?”
第53章 许攸献计()
“知道。”
听到许攸的回答,曹操还是紧张一下,如果袁绍知道自己没有几日粮食,不放他们离开,等粮尽两天,那他就完了!
“知道又如何?”许攸感叹,有一些失落感,“他根本不相信他认为以你的聪明才智,绝对不会再临战之机断粮,更不会相信你断粮竟然不会退军,他就认定你没有断粮。”
就是因为袁绍谋略不足,所以才有了许攸现在的况且,甚为可惜,曹操都为袁绍可惜。
“兄台,不瞒你说,我的粮食却是要断了,而从徐州调粮已经不可能,许昌那边说要调过来,可我知道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不能送到,而且他们还要等我的信,现在也没有写。”
曹操想着从徐州调来粮食,可以暂缓一段时间,以至于自己就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