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十日。”
他们还真的以为有那么多粮食,没有想到是假的,高兴然后坏了!
曹仁道:“既然如此,我建议丞相班师回朝,怎么说我们也是功成身退。”
听到曹仁的话,张辽有一些不赞同,虽然他跟曹操时间不长,但是他知道曹操的性子。
曹操道:“我何尝不想退军,但是我们一旦退军,以后可没有如此机会。”
现在这是一个好机会,如果能乘胜追击,一举打败袁绍,那么天下已定。
曹操道:“荀攸留守兖州,要是他若在,说不定能帮我一决进。”
张辽道:“是臣等无能,我等听丞相吩咐。”
曹操喜欢的就是这种人,无谋略可以,但是一定要听主帅号令。
曹操道:“不急,我可以修书一封,问一下荀彧?”
曹操写了信,八百里加急,就想快速送到许昌。
曹操已经心生退意,这一来是粮草不足,二来是兵力还是悬殊,三来久战将士疲惫。
为自己退兵找一个理由。
第49章 进退两难()
一天一夜后。
许昌。
荀彧拿着书信对曹子桓道:“公子,丞相在此信中,问我进退。”
曹操此信意思很明显,就是问进退。
“丞相在信中言,军中粮草殆尽,难以久战。”荀彧从曹操心里就可以知道很多东西,这就是谋臣,“如果袁绍得知我军粮草不济,会坚守别战,我军早晚要陷入被动之中,丧失大好的机会。”
“丞相还说现在退军甚为可惜,等于是放弃了大好局面,给袁绍以喘息之机。”
可是现在进退两难,进该如何,退该如何?
曹子桓看了一下书信,实在是没有兴趣,竹简做的东西太笨重。
曹子桓道:“父亲在书信里面把进退利弊都说了,你认为我们是该进,还是该退呀!”
荀彧听到曹子桓的话,回应道:“公子说得不错,那你认为丞相什么意思?”
意思?
曹子桓不在意这些,有理我就听,没理那就算了!
曹子桓道:“眼下形势而言,父亲应该有退兵之意。”
荀彧笑着说:“公子说对了,其实丞相早有退军之意,只不过他不愿意直说,其意就是想让我们劝他退军。”
废话。
曹子桓要是不知道,他都不好意说自己是个现代人,错了,是一个读过三国的人。
“如此一来,他就可以和前方将士讲军中粮草不足,我们力劝他班师丞相不得已而为之。”
荀彧把曹操意图给曹子桓说了一下。
旁边李毓道:“丞相真是太聪明了!”
荀彧笑着说:“丞相的聪明不是天下第一,就是天下第二。”
见荀彧如此夸赞父亲,曹子桓笑着道:“那先生认为谁是天下第一?”
对于天下第一,曹子桓脸都不红可以对他们说自己天下第一,不服可以来战,当然不是武功,李雪梅的出现,让曹子桓知道比自己武功厉害的人还是有的。
可是自从和李雪梅那样之后,现在的曹子桓功力少说也有一百七八十年,谁是自己对手?
荀彧笑道:“虚位以待吧!”
一个读书人人,谋略家,怎么可能承认自己不如别人,荀彧也不例外,所以他笑了!
“既然父亲想退军,先生认为我们是劝退,还是劝进?”曹子桓已经知道荀彧的想法,不管荀彧为公还是为私,他都会劝进。
荀彧道:“我非但不劝退军,反而要劝丞相进军,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荀彧劝进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大家,更是为了大汉。
如果此战胜利那就是最好的结果,败了这大汉天下还是依旧在,只是袁绍没有曹操这样的谋略,一些谗言,这大汉可能就要保不住了!
曹子桓知道荀彧心向着谁,那些谋臣程昱、荀攸等人向着谁,这也是曹操赤壁之战大败的原因。
曹子桓笑着说:“既然先生劝进,那么我们要做什么?”
现在劝进面对第一个问题就是粮草问题,你不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拿什么战?
荀彧道:“现在丞相粮草还可支撑些时日,我们先准备粮食,如果十日之后战事再无进展,我们方可送粮。”
现在就是要逼前线,让他们速战速决,下定决心。
曹子桓道:“好,那就依先生所言。”
……
两日后。
官渡曹营。
曹操拿着荀彧回的书信,看了起来,荀彧劝退万万不可撤军,虽然袁绍大败,但他仍然具有四州富足之地,千万亩良田。
不但能够生长出无尽的粮食,也能养活无数的兵马,时间利袁绍,而不利丞相,但战局利丞相,而不利袁绍。
丞相一个抓住战机,乘胜再战,在下以为,此时此刻,不是粮草殆尽,而是丞相心病。
丞相此战大捷,反而顾虑重重,欲胜惧败,欲进惧挫。
“袁绍将主力集结于官渡,想要与丞相决胜负,丞相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这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所在。”
“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刘邦、项羽没有人肯先退一步,以为先退则势屈。”
“现在丞相以一当十,扼守要冲而使袁绍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情势已然明朗,绝无回旋的余地,不久就会发生重大的转变。”
“这正是出奇制胜的时机,千万不可坐失良机。”
是的。
这就是曹操心病,不忍心看着如今的一切毁于一旦。
曹操害怕失败,一败败所有,可能性命都难保。
看了荀彧的书信,曹操道:“我有这等人,何愁袁绍不灭?”
这是张辽和曹仁也在曹操身边,看着曹操看完书信。
曹仁道:“丞相,敢问何时班师?”
曹仁觉得丞相已经写信了,那么说明丞相已经有退意,所以他才敢这样说。
刚听曹仁的话,曹操连忙道:“敢说班师者,立斩。”
“传令三军,准备好兵器军械,准备再战。”
曹操已经下定决心,对面对袁绍现在他只有一个字:战。
“诺。”曹仁张辽连忙回应,可是张辽也想到粮草问题,连忙问道:“丞相,那粮草怎么办?”
曹操道:“徐州屯有数万粮草,立刻派飞骑前往徐州调运粮食,而且不够,许昌那边也会支援我们。”
“遵命。”
张辽曹仁两人领命,出来各自办丞相交代的事情。
曹营外。
两公里出。
“军师,我观察过了,曹军布下重重防卫。”
许攸心想:曹操虽然大胜,却丝毫没有懈怠,仍然如临大敌,曹操真乃百年不遇的巨奸哪!
正在许攸思考时,侍卫道:“军师快看,那边出来一单骑。”
许攸看了一下,现在可是两更天,现在放出一单骑,肯定是求救。
“这肯定是曹营派出去求救的信使,派快马火速追上,将其射杀。”许攸指着远方奔跑的曹军信使,对着侍卫道。
许攸观察着曹营一举一动,一会儿,侍卫过来了。
“军师。”
许攸接过侍卫手里的信,看了起来,许攸笑道:“果然不出我的所料,这一会,曹操你的死期到了!”
许攸又看了一下,就回营了!
袁军大寨。
袁绍听着手下的汇报,道:“这一次虽然损失惨重,但是我们依然是兵广粮多。”
“传令三军休整,十日之后,看我如何灭曹。”
“是。”
……
许攸高兴想见到袁绍,可是由于小人谗言,许攸已经在袁绍心里挂上一个叛贼的名号。
许攸正好来了,一脸的高兴,小跑着连忙对袁绍道:“主公。”
“主公啊!”
“那曹贼败象已现,我们是胜利在望啊!”
袁绍没有马上说话,如果是以前,袁绍可能非常高兴,可是现在。
袁绍笑着道:“曹操如何败象已现?”
许攸回应道:“回主公,我刚从探营回来,曹操布防严密,竟然没有意思懈怠。”
听到许攸的话,袁绍都想大骂。
“既然如此,败象何来呀!”袁绍都不想跟许攸废话,他心想许攸已经负他。
许攸道:“当我正准备回营时,看见一单骑往徐州方向而去。”
这时旁边有人道:“知道了,那必定是信使。”
许攸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怎么会知道的,而且现在这些人对自己态度有些不友好。
许攸道:“既然是信使,敢问这个信使这么晚出营,有何干呐?”
众人没有说话。
许攸道:“主公,当下我们与曹军对垒,现在这时候放出一单骑,我想这其中必定有诈,于是我叫快马急速追杀信使,将其射杀,搜到了曹操的军令。”
第50章 报应()
许攸把求救信交给了袁绍,袁绍想了一下,还是慢慢打开看了起来。
许攸道:“那曹操分明是粮草已尽,兵器缺乏,他已经难以支撑了,所以这才急令徐州发运粮草兵器,以解他现在之围。”
许攸说得不错,可惜现在许攸知道的太迟了。
“我也是看了曹操的军令才明白,那曹操布防严密,没有意思懈怠,全是做给我们看的,那是欲盖弥彰,现在曹操最怕的就是我们对他的偷袭。”
听到许攸的话,袁绍道:“许攸,你有何打算?”
袁绍还是想听听许攸怎么说?
许攸道:“主公,你应该住这个绝好的战机,四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十万人马在官渡与曹操僵持,另外一路集三十万精锐,连夜奔袭曹操老巢许昌。”
“主公,我们的这两路人们,无论那一路能够成功,曹操必败,而且我断言我们的两路人马都会成功。”
许攸非常自信,只是这一次他会失败,他用同样的方式打败对手,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打败他。
一人道:“这,肯定是曹操的奸计,岂能瞒得过主公呐!。”
听到别人的话,许攸很是无奈,事情怎么回事这样的。
许攸理论道:“怎么说是诡计,分明就是曹操败象已定。”
“曹操故意在你的眼皮下放出一信使,好让你劫得密信,诱骗我军去夜袭曹营。”
“是啊!”
“曹操恐怕早已在哪里张网设伏,就等着我们去送死呢!”
许攸道:“主公,现在曹操样样不如我们,这是我们剿灭他的最好战机啊!”
“主公,这道军令万万不可相信。”
“是啊!”
“上一次战败就是曹操的诡计,这一次又是一道军令,主公,万万不可上当啊!”
听到众人的话,袁绍也觉得非常有道,上一次是自己疏于防范,自己不可再犯第二次。
“是啊!”袁绍点头同意,“我又险些中了曹操的奸计啊!”
许攸这一次感觉莫名其妙,袁绍对自己态度发生转变,众人亦是如此。
许攸可能不知道家里儿子犯了错,可惜他一心还在为袁绍着想,田丰亦是如此,可惜田丰已经死了,许攸也怕时日无多。
袁绍道:“许攸,今后再要献策,定要三思啊!”
袁绍已经明显不相信许攸,就是因为许攸儿子扣军粮,再加上小人谗言,许攸大势已去。
许攸一脸懵逼。
这时候他明白了,定是有人向袁绍进谗言,所以袁绍才会对自己如此戒心。
唉!
许攸叹息了一下,对袁绍道:“主公,曹操这道军令是否是诡计,我们可以暂且不说,可是我没有想到的是——那曹操给人诡计多端的印象,居然比他本人的诡计,还要恐怕啊!”
许攸已经是恨铁不成钢,沮授当初不就是这样吗?
“许攸,你这是什么意思?”
“是啊!”
一个个听到许攸的话,明显是嘲讽他们。
许攸呵斥道:“在你们眼里,那曹营处处都是险境,曹操事事都诡计多端,由此可见,你们都被那个曹操给吓怕了!”
“其实那个曹操远没有那么强大,可就是在你们这些人心目中对他的恐惧,助长了曹操的强大。”
心里上战胜一个人,比战战争之中战胜他强,因为他们会畏惧,他们会害怕、胆怯,最后失去与你对决的勇气都没有。
势大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内心深处的懦弱,曹操就是明白这一点,所以离开许昌之前对大家说了那一番话。
给众人一个强心剂,给他自己可救命丸,让他们内心懦弱远离他们。
“许攸,你放肆了!”袁绍听到许攸的话,很不高兴,大声斥责许攸。
许攸无奈,连忙道:“主公恕罪,是在下放肆了,可这总比曹操放肆一生好吧!”
袁绍没有说话。
这是进来一将军,对袁绍道:“主公,田丰死了!”
袁绍听到田丰死讯,心乱如麻,怎么说田丰也是跟随自己多年,就这样死了!
“他死了!”袁绍看着那将士,一脸惋惜,“他可有遗言。”
“田丰留了一封书信。”
这是一个谋士赶紧去拿过来,可是这一封信早就被换了,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除了许攸。
两人还相互确认眼神,看是不是对的人。
“念吧!”
“主公,田丰拜上,当主公听闻在下死讯时,主公可能会后悔吧,因为我虽然持才傲物,但罪不至死,主令在下死,臣不得不死,我想这其中肯定有小人进馋。”
大家都看了许攸一眼,什么意思大家都明白。
“这小人就是貌似忠诚的许攸,许攸跟曹操是少年密友,同窗发小,他们藕断丝连,鸿雁传书。”
信抓住了许攸跟曹操的关系,同时也抓住了袁绍多疑。
“如果此战胜利了,许攸会竭诚尽忠主公,如果主公败于曹操,许攸会背主投敌。”
田丰遗言尽然全是写许攸害他,这可不是田丰行为,田丰可是冒死直言都敢,临死也应该心系袁绍才是,袁绍根本别知道自己手下人的心。
许攸哑口无言:“这……”
“想不到这个田丰,在临死之前还要捅我一刀。”许攸很是无奈,报应啊,自己当初是对他出手了,可是一切怪谁啊!
袁绍看着许攸道:“许攸,你是否与那曹操是发小?”
袁绍这一问简直就是糊涂到家了,他自己与曹操的关系如何,那是同穿一条裤子,袁绍可偏偏对这事很在意。
许攸道:“是的,但是我许攸自从跟随主公以来,我就与那曹操誓不两立。”
袁绍不相信,继续问道:“你与曹操可有互通书信。”
许攸连忙道:“没有,我许攸绝对不敢,我也不知道这田丰为什么要参我一本。”
有人道:“主公,这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许攸虽然没有听到是谁说的,但是他已经只道这些人,不想给自己活路。
许攸哑口无言,百口莫辩,颤抖着说:“你们这些小……”
袁绍大声道:“罢了!”
“许攸你屡进谗言害死田丰,我……”袁绍很是生气,“算了,你这个头占时寄存在你那儿,等我收拾了曹操,我再明查办理。”
“退下。”
袁绍大声呵斥许攸。
许攸也明白了,袁绍就是一个庸主,可惜自己当初不听刘备,一个一同和他离开。
可是当初陷害田丰的不止自己一个,还有逢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