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抗战走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湖西抗战走廊-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经过场,经过世面,知道怎么护身,怎么免死的精灵人,但在整体上,再也没有全面侵华之前的那样从容的预备役整训了。

    现在,日本国内,已经没有合格的陆军预备役人员,相对精干点的,去了野战主力,少年兵,胡子兵大都进了湖西金乡这样的宪兵部队,只能用来巡逻、防御,守工事。

    而对手,八路军,则是越战越强,越摸越透,除了武器装备,劣、逊于敌以外,基本上已经占据了上风。

    既然这样,善于算计的八路军,就转移了打击的重点,去做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对付渐成守势的这伙儿鬼子,公安队采取了新办法,那就是,不打了,围困。

    让被凉在湖滩上的这些乌龟王八蛋,自己干死自己。

    围困是经常的,围困分长期和短期两种,最常见的也最好使的,就是用地雷把炮楼给封锁了,再派几个步枪射手来伺候,敌人都是人,要吃要喝,要拉要撒,要粮食,要弹药,这样就运不进来了,被围困的时间一长,那滋味,实在难受,断粮断水也是最常用的招数,让他们什么也吃不到喝不来。粮食,饿几天不要紧,水,不喝可不行。慢慢地,就把他们饿跑了,赶走了,只剩下一个个空壳子了。

    现在,据点里的鬼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自己当初自以为是妙方子的修碉堡,建堡垒,躲进老鼠洞里看风景的法子,在眼见的事实面前,知道了,是最臭的法子,他们是欺负八路军没有攻城略地的重武器,不能进攻到他们的碉堡里面去,能暂时地偏安一隅,躲避被抓被捉被俘虏的下场,可是,兵书上说,一味的防守,就是软弱的表现,一味的退让,就是纵容敌手的进攻。

    躲在碉堡里,周围挖深壕,八路军是飞不过来,但是,同样的,假如,碉堡成了孤岛,同样,深壕里面的鬼子,可就出不来了,尤其是八路军,派几个民兵,拿几杆长枪,就能封住鬼子的外出,特别在吊桥落下的地方,多埋几个地雷,地雷阵上,插几个写着“有地雷,请小心”的红旗儿,就啥都有了。

    湖西的民兵,从打鬼子开始,第一次这样的悠闲、惬意,坐在鬼子射程以外的地上,一边搓着草绳,一边喝着大茶,大树底下,边赶着农活儿,边把鬼子看在、堵住了鸡窝里了。

    作茧自缚的鬼子兵,自作自受,也同样的对坐敬亭山,相看他不厌。

第三十节 紧跟上的是精神战() 
30、 紧跟上的是精神战

    湖西大平原上的抗战局势,似乎,成为了僵局,成为了势均力敌。

    这样的僵局场面,高桥当然是乐见的,也是他损兵折将想要来的结果,这样的坚守,等待,将要换来的,就是,等到秋风起,树叶落满地,金黄的庄稼,换算成金黄的粮食粒,然后,集合重兵,外援里应,再来个全湖西的大扫荡。这样坚守的目标,就是今年,上级下达的征收、抢掠粮食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在这样糟糕的,在全日本国内的***,全战局的大败退的形势下,他,小黑孩儿,竟然逆流而上,罕见地完成任务,无疑,是中流砥柱的大英雄,是力挽狂澜的大功臣,是逆势而上的大能人。

    到论功请赏的那个时候,仅仅是太轻太轻的举国的献花,也会把他抬到云彩里面去,说不定,前一阵子的胡想瞎想,还是李连璧的忽悠、摆活,巴结他的那些话,真的能实现一二。

    要是能实现一二的话,最起码,能把媳妇的问题解决了,目前,就他的这幅尊容样儿,别说东条英机的闺女,就是东京城墙下,清扫垃圾的独眼龙儿女,就是街头招揽生意往窑子店里拉客的主儿,也绝难的看他猪不啃、狗不尿的、能吓瘫爬上海边的虾爬子的黑绿的脸。

    但是,这些,还真得是他的胡思乱想。

    湖西,敌我双方,这样的僵局下,仅仅凭借这点小土墩,小壕沟,挡住八路军的步伐,那只是鬼子兵们的痴心妄想。

    对于他们的死敌,对他们恨到骨髓的湖西老百姓,对灭此朝食的八路军,他们的这点小思维,这点小算计,早看得清清楚楚,弄得明明白白。

    他们,绝对的不会让鬼子兵们舒舒服服地在这样的碉堡、据点里,待到秋收的。他们播种的庄稼,只能他们收割,他们打下的粮食,只能有他们收获。

    这样的心思之下,湖西抗战走廊下的僵局,是不可能长久的,打破这一局面,只是时间的长短,只是节奏的快慢。

    碍于手里的家伙儿潮儿的八路军,堤内损失堤外补,里里外外找差距。

    找来找去,他们很快地找到了一个好法子。

    精神战,宣传战。

    精神战和宣传战,说到底,均属于共产党八路军的思想战,在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国文明中,思想上的征战,才是重要的取得胜利的砝码,《孙子兵法》里就有“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著名的哲学论断,楚汉征战中,楚霸王,一代枭雄项羽,面对的“四面楚歌”,唱散了他的无敌大军,最后,只好无奈何地在乌江,唱罢《虞姬虞姬我爱你》之后,跟随者自己的爱妃,拔刀自刎,成就了汉朝数百年的宏伟基业。

    当然,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战,可不能与昔日霸王同日而语,他们是为着民族独立,为着人们摆脱劫难二战的,目标崇高。

    另外,到了延安时期,已经形成了严谨的理论体系和相应成熟的有效方法。

    共产党的这两手,确实是他们的擅长,从南湖的那条小船上开始,从五四街头的沿街呐喊开始,从“打土豪分田地”的南国标语口号开始,从长征路上的播种机开始,从黄河大合唱的惊天动地的歌声开始,共产党,八路军,能够取得全国的解放,能够赢得民族的独立,靠的记打杀手锏,其中,就有宣传一项利器。

    接地气的湖西八路军,在自己的家门口,有的是基础,有的是神通,来打破这一脆弱的僵局,给鬼子来一个好瞧的,他们非要把鬼子从这一个个老鳖窝里,赶出去,撵出来不可,这是他们的职责,这是他们的使命,也是他们崇高的目标。

    纵观整个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八路军之所以能够取得抗战、解放,朝鲜战争的胜利,原因很多,其中一条,善于从具体的具体的个例、现象中发现问题,又结合自己的需要、政策和实际,及时进行总结,得出来一般性的规律,上升到一定程度的高度,然后运用到处理问题的道路上,也就是共产党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的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对日本鬼子的碉堡的宣传战,就是从一个简单的娶亲的事情上,发现,提炼,总结,而后,很快地运用上的。

    说说抗战日期的这个娶新媳妇的故事。

    如同冬去春来的时节,天气,可能还是有一些冷,但是,毕竟大地回暖,万枯重生,千顷万顷的微山湖,冰封雪盖,但是,总有一块地方,冰率先的融化,第一个迎来万紫千红的繁华局面。

    只是,偏安一隅的小鬼子兵们毫不察觉,他们,已经快要习惯了挨饿受饥生活,也觉出来活着总不如死了好,见外面围着的八路军,公安队,民兵、游击队,个个如同饿急了的狼,但在宽壕深沟面前,毫无办法,就认为自己进入到了能活着的安全箱里,一味心思地睁着眼睛地看不见。

    其实,也不怨人家据点里的鬼子这样的安生地想,他们确实是进了安全箱。

    八路军,虽然把他们围了一个水泄不通,但是,仅仅是一个“围”字,八路军没有力量,能把眼前的这道人工挖成的水壕怎么样,也不能走上去,把眼前的这个竖在平原上,好像坟地里的幡一样的炮楼拔掉。

    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重武器。

    既然目前的湖西大平原,抗战的形势已经一边倒了,老百姓全部地发展起来,各级的抗战组织也已经的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散在四处的小鬼子就是想回金乡城里,怕也困难了。

    小的据点,容易攻占的碉堡,憨巴子鬼子住的炮楼,到现在,已经、基本上,被八路军端掉、炸完了,剩下的,不是坚固难攻,就是坚决的不出。

    “我坐在城头看风景,管他哪路来的司马的兵。”坚固据点里的鬼子,打起了赖跩,混成了憨猪,对高桥,使得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日本国内缺粮,管他们什么事儿?只要自己吃饱,不死,就好;而对付八路军,你有本事来攻城,攻下来,我死,任倒霉,谁叫我的命儿不好,栽在你们的手?你攻不下来,那没法子,我们就接着活呗。

    反正,你肉包子再香,我就是不上当,就不出窝。

    还别说,鬼子在碉堡里的“癞皮狗”的战法,八路军还真得一下子没有好的办法。

    没有办法的后面,就是有办法

    这些个难啃的骨头,确实属狗骨头的,看着诱人,却因为没有可手的家伙儿,尤其是,湖西,是水网地带,一铁锨就能挖出一汪水,一锄头,就是一个大水坑,坑道作业,显然是不会成功的,特别是,雨水下得勤,制作成的土炸药,转脸之间,就变会编潮,好容易运送到碉堡地下,导火索燃尽了,炸药却不炸,本来,炮楼上的鬼子,眼看着导火索嗤嗤的冒烟,发出吓死人的火光,然后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地闭上眼睛,就等着再睁开来,看清楚阎王爷长得什么样,却长时间的没动静,只好的好奇,慢慢地小心地睁开他们秫秸皮儿犁成的小眼睛,细细地往下看,才看清,那粗布包裹的炸药包,仍旧原封眼儿的立在那里,已经成了死炸药,这才长吁一口儿,小命儿,总算,又能多活几天了。

    所以,这样的无效打击,时间长了,据点里的鬼子,就不怕了,就知道了土八路的几斤几两了。

    小鬼子们也就认清楚了这么一个理儿,只要不出据点,只要还想多活几天,就老老实实地学老鳖,窝在老鳖洞似的碉堡里,就轻松松地可以放宽心地念“撒扬娜拉”了。

    看来,八路军攻打起坚硬的碉堡来,还真的费劲。

第三十一节从花轿引来的精神战() 
31、从花轿引来的精神战

    但是,八路军是谁?

    八路军是铁定心了,他们一定要把鬼子赶出中国,赶出湖西的,赶出这一一个的避风港。

    你即使窝在老鳖洞里,即使躲进了安全箱,也不会让你们安生地活着的过着每一天,要让你们感觉到生不如死的滋味,让你们知道被圈进螃蟹沟里的后果如何。

    琢磨的时间一长,新法子,管用的法子,就出来了。

    只是没有料想到,让湖西的鬼子活不安生的,首先是从一个迎娶媳妇的花轿队伍发起来的。

    说起来意外,想起来好笑,但其实,春天来了,嫩绿的草尖,总会从一个缝隙里冒出头来的。

    那是一个日上三竿的上午。

    寂寞、寂静的湖堤上,突然地欢快起来,灿烂的阳光底下,突然地出现了一只欢快的迎亲的队伍。

    在湖西的迎亲,是与电视上、电影里的表现形式不一样的,另一种乡土气息,别一格新颖豁达。

    走在迎亲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个粗黑的大汉,走一步,敲一下大锣,“喤!”再走一步,再敲一下,“喤!”

    这样的敲大锣,是很有讲究的。

    首先,敲大锣的,是新浪家的族长,叔辈,劝劝代表着新郎的家庭,处理迎亲的一切事务,这个人,在湖西,有个特别的称谓,“大棚”。

    到娶亲这一天,主儿家的人,只能迎客、敬酒,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四处周旋的,忙里忙外的,就要有这个有威望,能服众,主儿家、满族里公推的这个“大棚”一人来担当。

    十里不同俗,五里该规矩。湖西的风俗,有水的親润,就显得富含,就显得包容,又临近曲阜,受儒家文化的熏染,又显得优雅,斯文。所以,湖西的婚俗,与外地的粗狂,简陋,很是的不同。

    比如,新郎官,在迎亲的那天,是不会像电视、电影里的那样,骑着高头大马,穿着长袍马褂,神气十足、喜气洋洋地向四处里,看热闹的人群,拱手,招手,显摆的,而是在家里、着急地等。

    村头传来迎亲的鞭炮响,新郎官才能走出门,站在院子的大门的正中央,在鼓乐喧天的热闹曲声中,眼看着花轿抬到大门口,花轿儿五彩的门帘打开,新娘在女傧相的搀扶下,蒙着红盖头,娇娇羞羞地迈火盆儿的走,袅袅娜娜的狮子封门的来,再接过弓箭,朝着湛蓝的天空射一支响箭,然后在司仪的吆喝声里,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最后才进洞房,一任好朋睦邻闹洞房。

    闹洞房,可不是现在网上骂的那样黄色、低俗、无聊,尼采大哲学家说过,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闹洞房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古代婚姻,都是父母亲包办,男女双方,在结婚前,都没有任何的接触,有的连个面儿,都没有见过,更谈不上了解和熟悉了。

    现在,一下子成为了夫妻,肯定十分的陌生,有了这么一个的闹洞房,就可以改变冷漠的气氛,使新人尽可能的减少生涩之感,尽快地使小夫妻儿,进入亲热的状态。

    所以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越闹越喜,不闹不发,越闹越发,以及新婚三日无大小的说法哩。

    所以,迎亲,不论在哪里,在哪个地方,什么环境下,都是欢快的,让人高兴的一个好事情。

    尤其在这样灾难深重的湖西里,在这种民不聊生的氛围中,迎亲的唢呐一吹,欢快的锣鼓一敲,人们沮丧,沉重的心理,一下子,就能愉悦起来,就能想到幸福的以往,就能憧憬美好的未来。

    这支迎亲队伍的“大棚”后面,是吹打着乐器的乐班子,吹奏的自然是《百鸟朝凤》,这经典乐曲,就是程瞎子仿着微山湖的百鸟儿的翠鸣,添加自己的心思,而传奏全湖西的。

    乐班子的后面,是花轿,六条汉子,分前后两班,随着乐曲的鼓点儿,上下左右的摇晃,那个摇晃,可不是随心所欲的,那是颠轿。

    颠轿,可不是电视里的那种,在文化底蕴深厚的湖西,那颠轿,绝非野蛮,巅的花轿里的新娘子花容失色,再像大风浪里坐轮船,晕得眼冒金星。湖西娶亲的颠轿,很讲韵味,阴阳顿挫,错落有致,那花轿里面的新媳妇,就像坐在了摇摇椅,无意识里,忘却了娘家的留恋,没有了未知的惶恐,平添了新婚的喜庆,享受了夫家的呵护,所以,即使现在,还是有很多的新媳妇,新婚里,还是把坐花轿,当作到新家的首选。

    假如看热闹的多,那么,顺后的眼睛,看的最多的,就是了花轿后面的嫁妆了,嫁妆的多寡、优劣,可是娘家财富的摆式,也是新娘子在家地位的象征,好多新媳妇往后在夫家的轻重,就在这嫁妆里显示出来了。

    嫁妆的后面,就是送亲的队伍了,那是娘家人的方阵,人数的多寡,可是很有讲究的,送亲的越多,说明新媳妇娘家的人旺,而娘家人旺,很是给新媳妇壮胆,在今后的日子里,要是受了气,一声喝喊,就会来一大帮子出气的娘家人,这样一来,新媳妇在新家里,即使对老人儿礼数不周全,即使偷一次懒,耍一次滑,当丈夫的,气到头上,想挥拳,也要想想那结婚送客的阵势而瘪下半腔子脾气。

    只是,这个迎亲的队伍,相对寻常的迎亲队伍,好像有些特别。

    最特别的,就是送客、迎亲的人数,忒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