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我主沉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鸨母已经走下楼梯,看着安静的大堂,有些不敢相信。

    大门已经打开,守候在外面的小厮,伸头看着里面,不敢进来。

    “二位公子,都是奴家的不是,他们到这里来,奴家不敢多说。。。”

    “妈妈,没有你什么事情,且去安排。”

    听见吴邵刚这样说,鸨母如释负重,脸上的神情明显轻松很多了。

    “奴家这就去安排,今日二位公子所有的开销,都由奴家承担了,只是恳求二位公子能够原谅奴家的无知。。。”

    鸨母转身上楼去安排了。

    陆秀夫看着吴邵刚,笑着开口。

    “吴兄,跟着你出来真是有意思,到哪里都有人付账,今后这样的好事情,可不要忘记我了,看样子我荷包里面的银子,是花不出去了。”

    “陆兄要是不甘心,我给妈妈说说,今日还是我们自己来付账,如此陆兄荷包里面的银子,就一定能够用出去了。”

    “别、别,我的俸禄也不多,要说到群芳楼这样的地方来,我心里也是扑通扑通的,不知道要用掉多少的银子,既然妈妈决定付账了,那我们就要随了妈妈的意思,不过我可要提醒吴兄,吃喝之消耗不需要开销,姑娘的开销还是要付银子的。”

    吴邵刚的脸上露出苦笑神情,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第六十五章 思虑

    制置使官邸,书房。

    李庭芝的脸上没有多少的表情,他的面前摆着几份文书。

    吴邵刚和陆秀夫站立在对面,脸上同样没有多少的表情。

    “吴副将,此番陆秀夫随同你到真州,忽必烈的特使郝经,三日之后就会进入到真州境内,根据侦查得到的情报,郝经随行一共有七十五人,其中蒙古鞑子估计有五十人左右,负责保护郝经之安全,其余的大都是随从,你的任务,就是在郝经进入到真州境内的时候,发动突袭,一举剿灭蒙古使团,不过你要记住,郝经本人必须要生擒。。。”

    真州位于建康府和扬州府之间,是郝经进入到宋境之后,经过的第一个城池,选择在真州境内动手,可谓是最好的决策,一方面蒙古使者的行踪尚未完全散开,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防止郝经沿途散布消息。

    不过郝经随行一共七十五人,其中蒙古鞑子五十人,其战斗力是不容小觑的。

    吴帆徽及其麾下只有三十人,想要战胜五十名蒙古鞑子,以及二十五名随从,需要做出精确的部署。

    这不是一般的战斗,既要保密,又要保证完成扣留蒙古使者、防止消息泄漏的任务,二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吴邵刚的行动是绝密的,不能够让外界知晓。

    这样的任务,任谁遇见都会头疼。

    吴邵刚早就想清楚了,这个任务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天大的陷阱,或者说他吴邵刚已经成为了朝廷的牺牲品。

    顺利完成了任务,剿灭了蒙古使团,生擒了郝经,可能保密一段时间,可消息迟早还是要泄漏的,到时候蒙古大汗忽必烈借机发难,朝廷很有可能将他卖出去,换取忽必烈的安心。

    不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消息泄漏出去,那么他吴邵刚的结局会更惨,朝廷甚至可能直接将他献给忽必烈。

    也就是说,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吴邵刚都陷入到危险之中。

    换做其他人,早就逃走了,大不了抛弃荣华富贵,可吴邵刚无所谓,冥冥之中他已经感觉到,自己迟早是要与蒙古鞑子决战的,而且迟早会成为大宋朝廷的敌人。

    李庭芝已经出手相助,此番要求陆秀夫跟随一起行动,就是最好的证明。

    李庭芝为什么这样做,吴邵刚是清楚的,一方面是李庭芝爱才,认为他吴邵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将来肯定绽放异彩,成为蒙古鞑子的劲敌,或许能够挽救朝廷于危难之中,另外一方面,李庭芝也很想招纳他。

    “。。。吴副将,你准备如何部署,顺利完成任务。”

    李庭芝终于说完,开始了询问。

    吴邵刚看了看李庭芝,不紧不慢的开口了。

    “李大人,属下暂时没有想好,如何的部署,还需要实地踏勘,根据实际的地形做出相应之安排,此番郝经代表蒙古出使我大宋,定是忽必烈亲自安排,故而郝经的一举一动,都会得到忽必烈特别的关注,属下估计沿途会有人传递消息,既然想要剿灭蒙古使团、生擒郝经,那就需要做的滴水不漏,不能够让消息泄漏出去,连同传递消息的蒙古鞑子,都要一举歼灭,如此忽必烈短时间之内,是无法知晓使团任何消息的。”

    李庭芝连连点头,明显是表示了赞许。

    “此外,知晓这件事情的人越少越好,大人说是让忠勇军参与到战斗之中,属下认为没有必要,五十个蒙古鞑子,看上去人是有些多,但属下保证能够完成任务。”

    “属下有一个要求,那就是需要蒙古使团相关的所有消息,包括他们携带的武器,包括他们战马的数量,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然大人若是觉得有困难,属下就派遣麾下前去详细的侦查,相信能够获取到消息。”

    陆秀夫看了看李庭芝,看了看吴邵刚,想着开口,但最终低下头。

    这一幕被李庭芝发现了。

    “君实,你想说什么,尽管开口。”

    陆秀夫抬头,看了看吴邵刚,终于开口。

    “吴副将,我认为五十个蒙古鞑子,外加二十五名随从,战斗力不容小觑,还是让忠勇军配合的好,至于说是执行什么任务,不必让他们知晓,这方面你不用操心,大人是可以下达命令的。”

    李庭芝听见陆秀夫这样说,也是频频点头。

    吴邵刚坚定的摇头。

    “对手强悍,忠勇军军士参与作战,却不知晓战斗任务,懵懵懂懂,毫无士气,这是兵家之大忌,万万不可,若是战斗之中损失颇大,则军士会心生怨气,不仅不利于作战,更不利于保密,既然是保密行动,则知晓之人越少越好,且此番战斗,需要的是强悍的军士,战斗时间越短越好,动静同样是越小越好,故而属下认为,忠勇军还是不要参与其中。”

    吴邵刚说的很干脆,看样子决心也定下。

    李庭芝终于点头。

    “吴副将,此番作战任务很是艰巨,你麾下只有三十人,蒙古鞑子有五十人之多,且还有二十五名随从,人数方面是你们的一倍以上,如此的作战没有必胜的保障,我看兵力方面还是需要加强,这样吧,你从我的亲卫之中挑选三十人,服从你的指挥。。。”

    李庭芝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吴邵刚是真心感动。

    这一次的作战任务,是绝密的行动,朝中定是有人不想蒙古使团抵达京城,所以才会在蒙古使团进入到大宋境内的时候,就采取措施动手,既然如此,那么这一次的动手,朝中指使之人,就不想有任何的消息泄漏,如此不管是皇上询问,还是忽必烈追究,都无法查到真相,之所以要保全蒙古使者郝经的性命,那是以防万一。

    执行如此的任务,要么是心腹,要么是随时可以放弃之人。

    吴邵刚不可能是朝中某人的心腹,那就只能够是被放弃之人。

    两淮制置使李庭芝对此番的行动很是熟悉,好像知道一切的部署,这说明李庭芝与朝中的那个人很熟悉,且关系不一般。

    推测到了这里,吴邵刚已经知晓此人是谁,那就是右丞相、枢密使贾似道。

    联想贾似道因为蒙古鞑子的撤离,受到了皇上的赞许和信任,其关心蒙古使团的事宜,也就顺理成章了。

    鄂州之战,贾似道派遣使者与忽必烈商谈,一定是答应了某些屈辱的条件,现如今忽必烈派遣使者前来,一方面要兑现这些条件,另外一方面也是稳住大宋朝廷。

    贾似道不想自己答应的某些条件败露,最好的办法,就是剿灭蒙古使团。

    如此关键的时刻,李庭芝愿意出手相助,这让吴邵刚在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少了很多的后顾之忧,依照李庭芝与贾似道之间的关系,吴邵刚一定能够安然过关。

    不过此刻的吴邵刚,内心对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催锋军统领张世杰,有了很不好的看法,甚至是仇恨之看法。

    此番吴邵刚率领麾下执行任务,是张世杰推荐的,吴邵刚与张世杰之间并无直接的冲突,张世杰为什么这样做。

    原因肯定是有的,只不过吴邵刚还不知道。

    吴邵刚对着李庭芝抱拳行礼。

    “大人之苦心,属下感激不尽,请大人当心,此番属下一定完成作战任务,属下率领的三十个兄弟,都是以一击十的勇士,打败蒙古鞑子不在话下,且真正作战的时候,属下还要认真的筹谋,绝不会贸然的行动,至于说抽调亲卫之事宜,属下觉得没有必要,此举很有可能连累大人,属下是不会做这等事情的。”

    李庭芝脸微微有些红,他站起身,绕过了文案,走到了吴邵刚的面前。

    “吴副将,很多的事情我能够应对,你却不一定,你的好心我领了,不过派遣亲卫一同行动,我已经确定,你不用推辞,我之亲卫,若是有人敢不服从军令,任由你处置,吴副将,你乃是我朝难得之将才,我有义务替朝廷保全你。。。”

    说这番话的时候,李庭芝是真的动了感情。

    很快,亲卫队长秦汉进入了书房。

    “秦汉,挑选二十名亲卫,跟随吴副将执行作战任务,你也参与其中,你记住,必须绝对服从吴副将之命令,若是敢有违犯,吴副将可带我执行军法,就算是吴副将不忍心下手,我也同样不会客气。”

    秦汉看了看李庭芝,转身对着吴邵刚抱拳。

    “奉大人之军令,跟随吴副将作战,属下保证,绝对服从吴副将之指挥。”

    准备行动异常迅速。

    当天夜里,吴邵刚一行做好了全部的准备。

    包括吴邵刚和陆秀夫在内的五十二人,全部东门出发,每人两匹战马,配备了充足的弓弩和弓箭,携带了帐篷,从离开建康府城的那一刻,他们就要严守秘密。

    当然这个时候,知道真正作战任务的,只有吴邵刚和陆秀夫两人,包括亲卫队长秦汉都不知晓是什么任务。

    所有人都穿着黑衣,暂时没有穿着铠甲。

    这是为了行动更加的方便,万一众人被发现,也可以借口是商团。

    李庭芝一直送到了城门口,看着吴邵刚等人离开,久久站立,不愿离开。

第六十六章 故伎重演

    景定元年,七月初五,真州。

    临时搭建的中军帐里面,陆秀夫、张炳辉、马龙、秦汉、王十三、杜小七和谭麻子等人肃立在左右两侧,看着上首的吴邵刚,根据获取的情报,蒙古使团今日就要进入真州境内。

    行动必须要迅速展开,最迟今夜就要动作,蒙古使团同样是配备双马,行军速度很快,若是时间上面稍有耽误,那么蒙古使团就有可能进入到真州城内,那样就不好办了。

    文案上面摆着几份文书,这些文书经过了陆秀夫的整理,其内容全部都是有关蒙古使团的情况,其中有两点特别引人注目,一是蒙古使团的兵器配备是很充足的,二是蒙古使团的行进路线是沿着官道,绝不走其他的道路。

    这说明蒙古使团所有的行动都是非常谨慎的,他们时刻戒备,压根不相信南宋朝廷会以礼相待,而且他们从官道上大摇大摆的进入到南宋境内,就是想着大肆宣扬,让所有人都能够知晓这个消息。

    从获取到的情报来看,行动存在很大的难度。

    吴邵刚麾下一共五十二人,其中的陆秀夫是不可能参与作战的,能够投入战斗之中的,也就是五十一人,他们要多付的是武装到牙齿的蒙古使团,且蒙古使团的二十五名随从,关键时刻怕也是能够参与作战的。

    如何的进攻,如何的排兵布阵,考验着吴邵刚。

    作为此次行动的最高指挥官,吴邵刚没有任何的退路,唯有想方设法彻底剿灭蒙古使团。

    商议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几乎所有人的建议都是伏击,对蒙古使团采取突然的打击。

    吴邵刚否定了这个建议,突袭的确能够保证作战取得胜利,可是不一定能够保证蒙古使者郝经的安全,若是在混战之中杀死了郝经,那就意味着作战任务的彻底失败,而且采取偷袭的行动,吴邵刚在兵力上面不能够占据优势,也就不敢保证能够全歼蒙古使团,若是战斗过程之中,有人逃离,回到北方去报信,那就会引发很大的事端,按照忽必烈的性格,说不定会倾力进攻大宋。

    偷袭是肯定不行的。

    看了看已经安静下来的众人,吴邵刚指着地图上面西北的方向,慢慢开口。

    “这里是真州的莫愁谷,也是蒙古使团进入真州的必经之地,我们的行动就在莫愁谷展开,务必在莫愁谷全歼蒙古使团。”

    “昨日张部将已经率领军士前去侦查,莫愁谷的地形如下,谷长四百步,宽度为一百步,谷中道路笔直,有一些树木,但都不是很大,山谷两边全部都是丘陵,地势平缓,这样的地方根本无法采取伏击作战的方式,蒙古使团进入到莫愁谷,就能够看清楚周遭的一切。”

    “我们要在莫愁谷正面击溃和剿灭蒙古使团,以最小的伤亡换取最大的胜利。”

    “诸位切记,此番行动务必保密,不能够有任何的泄漏,违者军法处置。”

    “莫愁谷一带人迹罕至,行人很少,有利于我们行动,你们都记住,若是在厮杀过程之中发现外人,不管其是什么身份,格杀勿论。”

    没有人表示反对,在如此重大的作战任务面前,其他的细枝末节都不需要过于的计较。

    “蒙古使者郝经率领的使团,进入到我大宋境内,按照道理,应该是有迎接其的队伍,但朝廷没有做出安排,那么这个任务,就由我们来完成了,陆秀夫、张炳辉和秦汉,跟随我前去迎接这个蒙古使者郝经,我们迎接他们的地点,就设在莫愁谷之中。”

    说到这里,吴邵刚看向了陆秀夫。

    “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任务,那就是提前通报郝经,告知他朝廷派遣的迎接团队,将在莫愁谷与其接洽,这个任务很重要,关系到我们整个行动之成败。”

    陆秀夫已经预料到自己承担这个任务,吴邵刚说完之后,他站出列。

    “吴副将,在下愿意承担提前通报之任务。”

    吴邵刚微微点头。

    “很好,就由你负责这个任务,你见到蒙古使者之后,可以简单告知我们迎候队伍之情况,明确告知郝经我们有多少人,将在什么地方等候,我想你见到郝经之后,就不可能离开了,一定会跟随他们的队伍一并行动,蒙古使团绝不会放心我们,会以你为人质,故而你必须要随机应变,不让他们有丝毫的疑心。”

    吴邵刚从桌上拿起了一份文书,递给了陆秀夫。

    “这是枢密院的敕书,可以表明你的身份,相信郝经看到了这个文书,疑心会打消一大半,不过你之态度,还是至关重要,万万不要表现出来紧张,但也不要过于的随和,我们之行动计划,你悉数知晓,抵达莫愁谷之后,我会带着张炳辉、马龙和秦汉等人,前去见蒙古使者郝经,那个时候就是我们行动正式开始的时间,届时你跟随在我身边即可。”

    陆秀夫接过了敕书,开口回答了。

    “在下一定不辱使命。”

    “好,此番进攻之成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