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队长诧异:“他还是太子伴读?不是在北疆跟草原蛮子打仗的吗?”
五队长打听的比较全面:“他本来也是武将之后,父母具亡,是纪太傅给养大的,后来就跟着太傅进宫成了太子伴读,再后来太子登基,就去北疆打蛮子,这是才回来。”
十队长高兴道:“这么说,咱们跟着他好好混,将来前途无量啊!”
三队长担忧:“可是,咱们才……”把人家打了。
十队长道:“看他不像个气量小的,还说要请咱们喝酒呢,大不了喝酒的时候咱们再好好给赔罪!”
三队长和五队长心想:“不是你动的手,你当然没事!”
五队长又道:“和他一起来的陈将军是卫国公嫡子,说不定很快要请封世子了,他可是不能惹得。不是他难缠,是他老娘出了名的护短,大家可要当心一些。”众人点点头。有京城出身的人多少都听说过卫国公夫人的名头,那是比纪太傅都厉害的人物!
陡然间,这些人就听话了不少,李征多少能猜到点,不说破,看自己和两个队长的伤都好的差不多了,招呼一声,下午的练习项目结束,一起进城喝酒。
十个队长,再加上闻讯赶来的陈崇,十二个人,坐了两张桌子。酒菜上齐,李征站起来说了几句客气话,众人便热热闹闹开动了。三队长和五队长先站起来敬酒,李征大大方方喝了,这两人才把心稍稍放下。气氛活跃起来,人多了,说什么的都有,多是京中最近的趣闻。两人回京日短,许多事不知情,听的津津有味。
陈崇问道:“我们两个的前任去忙什么要务了,我一直很好奇,几位有知道的吗?”
四队长踊跃道:“我知道,说是过了年大梁公主要来和亲,他们另外领了一批人训练着,准备到时候迎亲和防卫事宜。”
大梁公主。
一听到这几个字,两人都没了食欲,性质大减。
军中多是大老粗,没人注意到他俩的小变化,开始讨论起大梁公主来。说是大梁皇帝的二女儿,贵妃所出。立即就有人反驳,说其实该是三女儿,最大的安澜公主过继给长公主了。立即又引来嘘声一片,说什么过继,物归原主罢了。这时不知是谁想起点什么,暗地里打过招呼,几人才想起来正说着的人似乎跟纪太傅有点关系。纷纷转移话题,又说起别的来。
然而李征心里还是不舒服,不是因为他们议论师父的家事,那都不是秘密,而是又想起了那个人。那个人,她究竟是谁?
又喝了几杯,李征出去小解,回来时,听到大厅中有几个人在高谈阔论,声音那么大,想不听都难。
“……什么招亲,都是骗人的!我家老爷就是听了这信儿,想着长公主能看上的人必定差不了,她们留一个,不是还能剩下好几个吗!我家老爷留亲自守在公主府门外,想等着他们出来的时候,一一相看相看,给小姐挑一位乘龙快婿!”
“挑上了吗?”旁人问。
“挑个屁!从早到晚,大门紧闭,一个进出的都没有!”
“啊?这是为何?”
“我家老爷整整等了一天,后来跟她家下人一打听,小公主根本就不在家!还择什么婿,骗人呐!”
李征停下脚步,看过去。
说话的人还在大声议论,显然还在为他家老爷不平,责怪公主府骗人。
李征走过去站在他身边,轻声问道:“这位兄弟,你刚刚说的人,是谁?”
李征虽没穿着军服,但刀光剑影磨练出来的气息还是跟常人有很大区别。那人感受到丝丝冷意,慌得站起来,警惕的看了两眼四周,打算见机不对马上跑。
李征试着显露出笑脸,问道:“你在说谁骗人?”
面前这张脸虽算得上清秀俊郎,可这皮笑肉不笑的神情着实让人痛快不起来。说话的人想了想,这里是大周,他议论的又不是大周的公主,有什么好怕的!遂道:“我说的是大梁的长宁长公主,说给女儿招亲,结果什么都没有,白让大家惦记一场!”
“‘没有是’什么意思?”李征不太明白。
“据说是小公主常年在外不愿回家,长公主便吓唬她,再不回来就给她随便找个夫婿嫁了。就是做戏给她看的!”
说完了,那人抬头挺胸,一副不怕你问责的嚣张模样。
李征什么也没再说,让两条腿把自己带离开这个地方。
李征久久不回,房中的几人开始还逗笑,说他定是躲出去吐了,有的说掉茅坑了,起哄大笑。又待了一会儿,陈崇道:“你们先喝着,我去找找他。”出了门,却发现他就在门外不远处,一个人站着发愣。
陈崇走过去,伸手在他眼前晃几下。李征转过脸看着他:“你说她到底是谁?”
陈崇莫名其妙:“谁啊?”
李征脸上的表情一时十分复杂:“我明明都肯定了,她的神情,和师父一模一样!可是,怎么就又怀疑自己的判断呢?我,不该这样啊!你说,这是为什么?我不该犯这样的错的!”
陈崇稀里糊涂听明白了一点。这事儿还是跟那个女人有关。难得看到李征两次失态,都和她有关,这事儿,不妙啊……
“你又听到什么风声了?”
说出那些乱七八糟的话,李征的脑子里不再乱作一团,看着陈崇:“我刚刚听人说,安澜公主根本不在锦城择婿,她一直在外面流连。”
房间里面,五队长蹑手蹑脚走到门口,耳朵贴在窗纸上面。听不清,噘嘴对里面几人“嘘”了几声,又贴上去仔细偷听。
“所以,你还是认为魏梁就是萧安澜?”
“他们很像,神情!”李征像是唯恐陈崇不相信一般,有些激动。
“是就是吧,你这么紧张干什么?”
“我!”李征口干舌燥,“我那天去找她,我……”
“你说了难听的话?”
李征想着,似乎他并没有说几句话,一直是魏梁在说。但当时她古井无波的眼神,那是师父掩藏情绪惯有的。越是情绪波动大,越是像枯木一般,失去生机一般。
陈崇在他脸上看到了什么?恐惧?他一定是看错了。这个表情从来不会出现在李征脸上!
“放心好了,就算你说错了话,错怪了人家,人家又不是娇滴滴的深闺小姐,不会想不开的,更不会做什么傻事的!她强悍的很,比你我都强!”
是,她很强大!强大的不像一个女孩。
她十几岁开始带着乌云百骑纵横草原,她只带了几十个人就敢穿越草原。
她把眼线安插到北原,到草原各处。
可是,这不是他错怪她就不用自责的理由。
陈崇想了想,这傻小子,不会是真动心了吧!眼珠一转,凑近他耳边:“我猜,你们很快会再见的。”
房间内,五队长再轻轻走回酒桌,对上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稳稳坐在自己座位上。压低声音,张大口型,一字一字说道:“他,们,在,说……”
故意停顿下来,另外十个人像盯着食盒的鸭子,伸长脖子凑过来。
“女人……”
“啊?哈哈哈……”(。)
第五十一章 故地故人()
男人想女人,天经地义。
年纪轻轻的将军,出身好,相貌好,本事也好,完美的不像真人。不过加上这么一段淡淡的桃色消息,这个人真实起来,像个和大家一样的正常人了。
几人心情更好,吃喝的更欢。
房间外李征看着陈崇:“你是说,公主和亲?”
陈崇点点头。
“和亲使团的名单应该已经在路上了吧。”
酒足饭饱,各个兴尽而归。
陈崇回到国公府,他的小厮砚台正在大门口焦急的转圈。远远听到骑马声,也不怕冬日天寒,跑出来张望。见是陈崇,高兴的迎上去牵马,一边絮叨着:“少爷,您总算回来了,夫人的丫头都来过三波了!”
或许是刚刚吃了酒,陈崇头有点大,不满道:“我都这么大的人了,母亲还总拿我当孩子看的那么紧,我在北疆这三年她是怎么过的啊!”
砚台笑呵呵道:“夫人请了菩萨供在内室,日日跪拜,潜心念佛。”
陈崇笑着:“念佛?管用吗?管用的话,菩萨该有多忙!不管用的话,拜她做什么?”
砚台慌忙道:“少爷喝多了胡言,菩萨大人大量莫怪,莫怪!”
陈崇又道:“你去母亲院里说一声,我回来了,喝多了想睡,不去问安了,请她先睡吧。”
“知道了,小的送少爷回去,就去告知夫人。”
卫国公陈平握着本书,在蜡烛边看的津津有味。夫人方程刚听完丫鬟的回报,脱下披着的外衣,走到床边拉开被子。回头对陈平道:“还不睡,眼睛都看坏了。”
陈平放下书,伸伸胳膊:“这不是陪你等儿子吗?”
方程笑笑:“不用等了,睡吧。”
两人都躺在床上,陈平道:“儿子大了,不用这么等着了。想当年我在军中,也是经常晚归的。兄弟多了,难免一起喝个酒。母亲一开始也是日日等我回来才安寝,我和父亲说了她多次才改,我这才松了口气。不然,外面喝酒都提心吊胆的。”
方程笑着:“儿大不由娘,你们啊,哪能体会母亲的心?这孩子再大,在母亲眼里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陈平:“他在北疆的时候,也没见你这般啊!”
“他人在北疆,我想担心也够不着啊。”
“该放手就得放手啊,太护着也不好,将来总得交给别人。”
“对啊,要你打听的事打听了吗?孙尚书的大女儿?”
陈平一听就委屈:“这种事情,哪有让我个大老爷们打听的?你们后宅妇人随便办个茶会赏个花做个诗的,有的是名目招来一群小姐,还用特意去打听哪个吗?”
“咱们家又没个女儿,办个茶会就太明显了些,让人以为我们多着急似的!我呀,不急。我的儿子要才有才要貌有貌,我才不急呢!我要给儿子慢慢挑,挑个最好的姑娘。”
看妻子一脸得意,陈平真不想打击她。爱子可以,夫人这样就未免太过了。哪有什么最好的姑娘?是个人谁还没点毛病?就算真有,人家就一定看得上你儿子?
又一想这个话题若说起来,以夫人的性子定是不说服他不罢休,今晚就别想睡了。算了,有时间再说吧。卫国公陈平翻个身,闭眼睡觉。
大梁,锦城。
长公主府里这几日过节一般,日日送进去许多新鲜食材。还多了些北地军人打扮的人进出。不少人猜测:魏源大将军回来了?
魏梁,不,回了家,该叫回本名萧安澜了。
长公主当年统领梁军亲上战场,民间女子自此崇尚男装。或做成男装样子,细节处做些改动更适合女子的柔美。此时,萧安澜就是一身白色的这种宜男宜女的装束,懒洋洋的躺在凉亭边的座椅上靠着扶手,张着嘴,等着丫鬟把切成小块的水果放进她口中。
锦城更偏南一些,冬天并不怎么寒冷,一件夹袄就能过冬,爱美的大户人家女子,连夹袄都不愿穿,多穿一层单衣就能出门。
凉亭里除了萧安澜,还有四个侍女,个个穿着淡粉色的缎面夹袄和更深一些的粉裙子,白嫩嫩的脸蛋能掐得出水来。除了伺候萧安澜的,还有一个在弹琴,一个在武剑,一个在调弄香炉。
亭子四面加了帷幕,里面点了炭炉,一点不冷。
长公主走进来时,身后袅袅娜娜跟着一群侍女。亭內空间本不大,人一多就显得拥挤,身上带来的各种香气也冲淡了本来的味道。
安澜站起来,低头问候一声:“母亲。”
长公主这些年养尊处优,身姿难免丰腴了些,真个肤如凝脂,面如满月。加上女儿回了家,心情愉悦,顾盼间更是眼波流转,仪态万千。年纪虽不轻,风韵不减当年。
“还是家里好吧,外面哪有这许多人照顾的你如此舒坦?”长公主翩然落座,举动间带起衣袂翩飞,若一朵彩色的流云。
安澜重又坐下长叹一声:“醉生梦死。”
“啊?”长公主诧异。
身后众侍女嬷嬷也惊讶的看着她。这么舒适优渥的生活是多少人烧香拜佛求都求不来的,怎么在这位眼里,还不尽如人意?
安澜伸手挑起身边侍女的下巴,侍女笑着躲开了。
她穿的衣服本就不分男女,头发简单的束在头顶,再做出这么轻浮的举动,活脱脱调戏丫头的纨绔子。
“温柔乡,英雄冢。我若是男子,恐怕腿都软了,还怎么上的了马背,拿的起刀剑?”
侍女们都抿嘴笑着,长公主佯怒道:“看你都在外面学了些什么!”
身后的同欣嬷嬷笑道:“公主是女儿身,不用做那些粗活儿。女儿家,就是该养在家里,花朵儿一般的娇惯着。”
安澜双手放在腮边,捧着脸:“养成这个样子?”
“噗……”更多人笑出了声。
长公主也没绷住,笑道:“坏丫头,就耍我吧!看我不找个人来降服你!你安乐妹妹比你小三岁呢,这都要出嫁去大周了。就剩下你了!”
安澜突然跳起来:“对啊,我还没有给她准备贺礼!”
同欣嬷嬷笑道:“长公主早准备好了送进宫去了。”
“那怎么行?母亲的是母亲的,我的是我的。我一定要亲自给她准备一份。我要进宫去了,母亲你们自己玩吧。”不待长公主反驳,已泥鳅一般从人群中出溜出去,眨眼的工夫跑远了。
长公主摇着头:“这样的皮猴儿,谁家肯要?”
同欣嬷嬷开导:“小公主天性聪颖活泼,这次又立下大功,不论将来落到谁家,都是他家几世修来的福气,公主何必担心?”
“再美的璞玉,也要有人能看透才行啊……”长公主叹息。
安澜连衣服都懒得换,骑马出门,不多时便到了皇宫大门外。出示了腰牌,打马跑了进去。公主府的人,可以皇城内跑马。
跑过一段御街,绕过上朝议政的和清宫,来到皇上起居的太和殿。将马交给一个有些面熟的侍卫,信步朝门口走去。这地方她来过无数次,自有识的她的人进去通报。
正要迈步上台阶,冷不防一只铠甲包裹着的手臂突然横在眼前,一个冷冷的声音响起:“未经通报,不得入内。”
安澜停下脚步,好奇的打量这个敢拦下她的人。很年轻的一张脸,两只大眼睛,浓重的眉毛,浅棕色的脸,还有几个痘痘痕迹,唇边一圈暗青的胡茬底子,暴露出他勃勃的生机。头盔上的长缨显示他不是普通兵卒。
“新来的?”安澜问。
“本官在此守护皇上已有两年零两个月,你才是新进宫的吧?”对方自负的责问。
“两年多,好,我等着,你进去通报吧。”安澜后退一步,负手看着他。
军官冷笑一声,似乎安澜的话很不合规矩。随手一招,后面的一个士兵跑进去了。
“还有这个!”军官指着她腰间斜挂的短刀。刀鞘上密布着银丝编织的花纹,跟她月白的衣服能搭在一起不显突兀。
安澜解下短刀,伸到他鼻子底下:“拿好了。”
安澜回京后进过两次宫,具都遇上熟识的侍卫升上来的头领,这也是第一次看到新面孔。
不多时,里面小跑着出来一个公公。远远就挥着手喊着:“高统领,别拦着,这是安澜公主!”
安澜公主,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