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远东王- 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韩东有些不耐烦,可是,明日一早的登基大典,却是必须要做的充分一些,所以此时此刻的韩东,就算是再怎么反感,也只有无可奈何的地步了。

    天色刚刚蒙蒙亮的时候,皇极殿前面的那片宽阔的区域中,早已经密密麻麻的站满了文武百官以及锦衣卫的官员,刚开始的仪式是觐见,朝拜之后,便开始到皇极殿前面的那片广场上早已经准备好了的桌案边,开始举行登基大典。

    而这一次朝见的官员们则是官职比较高的,一些官职比较低的只能够在桌案外面远远的看着。

    随着时间的慢慢的推移,整个皇极殿前面的那些官员们也感到一些腿脚酸麻,不过,今天是登基大典的日子,所以,这些文武百官们倒也不敢造次,只能够就这样站在那里,静静的站着。

    前面的那些官职比较高的文官武将们便一起朝着皇极殿里面走了进去,而韩东也早早的来到了皇极殿上面,看着下面的那些十多人的队伍,心情格外的高兴,一早上的反感也渐渐的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下面的这些文武百官都是一起跟随着韩东大大小小的征战而建立起来的亲信,除却那些依旧在外面征战未回的武将,这里面可谓都是元老。

    下面的诸位文武官员看着前面的韩东,也便没有任何犹豫,迅速的跪了下来,然后朗声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韩东站在上面,看着下方站着的一干文官武将,心中说不出来的高兴,然后笑着说道,“诸位快快请起。”

    韩东看着下面的众人、张克强、刘俊才等人,然后细细的考虑了一番,慢慢的说道,“这一次登基大典之后,便是我们正式开始工作了,我准备以原来的政务堂为基础,组建内阁,而内阁首府大臣由张睿担任,内阁次辅大臣刘俊才,内阁阁员张克强,邹春。张睿兼任吏部尚书,刘俊才兼任刑部尚书,张克强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由邹春任兵部尚书,并且兼任远东军校校长。方伯谦担任户部尚书,公孙康担任司农寺卿,余林峰担任工部尚书兼任军器监丞,何可非兼任京畿知府。李文安任职礼部尚书。”

    “李斌就职大理寺卿,石仲麟就任定北行省巡抚,陈*良就任辽东行省巡抚,晁端就任辽西行省巡抚,袁宗道就任陕西行省巡抚,袁宏道就任西凉行省巡抚,袁中道就任青州行省巡抚。蔡庆忠担任云襄行省巡抚。”

    “戴宗德任职京都守备,负责精度安全。”

    “其他武将之事,容后再议。”

    ……

    ……

    说完了大致的人事调动之后,面前的那些文武官员们都是满脸的欢笑,一些地方上的那些官员们还没有回京述职,韩东也命令人们直接把消息下达下去。

    而锦衣卫则继续由江晓掌管,司马云梦和刘俊义负责协助,这一次任职之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安排职位的潘世凯则是有些茫然的看着面前的韩东。

    不过,韩东心中自有打算,任命了潘世凯为荆州行省巡抚,并且开始在政务堂担任行走。

    一切都已经那排妥当的时候,韩东等人便慢慢的来到了皇极殿前面的广场上,而时辰也已经不早了,那些文武官员们此时此刻也已经有些略微的发困,不过,还是强忍住了。

    登基大典开始的时辰是在中午午时正,所以,距离时刻到来还有很长时间,不过,此时此刻的光差工商,已经开始忙忙碌碌起来了。

    刘希义也穿着一身黄色服饰在前面站着,身边的一个桌子上面摆放着传国玉玺,这一次韩东是受禅让大典,所以,这个刘希义还算是一个重要的位置。

    此时此刻的汴京城里面早已经人声鼎沸,虽然看不见皇宫里面的事情,但是,这样重大的场面,还是免不了一些人通过种种渠道探知皇宫里面的情况的。

    所以,一时间整个汴京城里面便有些喧嚣不已,热闹非凡。

    好不容易到了正午时分,皇宫里面的乐队便开始奏乐,洪亮的声音和孙坚在整个汴京城里面回荡着,而汴京城内的那些民众们也开始停止了喧嚣,就这样仔细的听着前面皇宫里面传出来的声音。

    随着乐声的奏起,在内侍的服侍下,慢慢的走到了桌案前面的一层台阶上的刘希义站在了那里,然后看着面前的那些众多文武官员,将领的面,开始慢慢的宣读着早已经背的滚瓜烂熟的禅位诏书。

    禅位诏曰:

    “咨尔远东王:昔者帝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汉道陵迟,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乱兹昏,髃凶肆逆,宇内颠覆。赖远东王神武,拯兹难于四方,惟清区夏,以保绥我宗庙,岂予一人获乂,俾九服实受其赐。今王钦承前绪,光于乃德,恢文武之大业,昭尔之弘烈。皇灵降瑞,人神告征,诞惟亮采,师锡朕命,佥曰尔度克协于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逊尔位。于戏!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君其祗顺大礼,飨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听着这么一长篇的禅位诏书,韩东都有些听不下去了,不过,还是按照程序听完之后,然后与缓步的走上前去,对着面前的刘希义微微一躬身。

    而刘希义则是转身碰触了身侧案桌上的传国玉玺,捧在我手中仔细的看了一下,想着自登基以来,也还没有多少年,我刘汉就这样再一次的覆亡了,刘希义的心中虽然有些不甘,但是,那些边军士兵的勇武,却也是刘希义见识过的,所以还是慢慢的伸手递向前方。

    而韩东则是看了一眼面前的刘希义,心想毕竟你是长辈,所以也便没有过多的不遵守礼节,然而看着面前的刘希义这样帝国手中的传国玉玺的时候,韩东忽然想起了后世之中的拿破仑,以及自己在幽州的时候,搜易,也便一把拿过了传国玉玺,然后随手一掀身后面的披风,大跨步登上了前面的高台上,然后猛然一撩披风,看着前面的那些文武官员。

    这个时候,那些文武官员以及前面的刘希义则没有任何的犹豫,迅速的低着头跪了下来,对着面前的滑稽的,大声的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着整个皇极殿前面的那巨大的声音,韩东都感到一阵阵的欣喜不已,此时此刻看着面前的那些人,大有俾睨天下的感觉,不觉有些威风凛凛,看了一眼前面的那些人,想起了后世之中清宫戏份里面常见的画面,然后大声的说道,“众卿平身!”

    看着面前的那些文武百官站了起来之后,韩东便大声的说道,“朕出身寒微,然天佑朕,攘除内乱,只是宇内澄清,天下太平,今受皇汉禅位,而承袭九锡,荣登至尊,实乃天可怜见,朕即登大典,当竭尽心力,为天下谋福。今始建国,立国号为‘华’,今年为自新元年,天下同庆,当宣召内外,为宇内知晓,钦此。”

    韩东说完之后,便看着下方的刘希义,然后接着说道,“咨尔刘云志,乃刘渊之子,本为刘氏家族,为现钞皇汉后裔,特封为含污纳垢,封地河东。刘希义,今封为汉王摄政,暂代汉王行驶河东治理之权。刘希义诸子,皆有封赏,伺候发落。钦此。”

    “臣刘希义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着,刘希义等一家子面对着韩东跪了下来。

    整个皇极殿前面的广场上所有人都大声的赞道,“吾皇英明!”

    整个广场上的武将们,除了此时此刻依旧在向着南方征战的齐阳,李隆,齐政,李忠,魏翔,陈世忠,罗明亮之外,其余的将领也都在广场上,而一应封赏姿势不可少。

    大年初一的华国便在纷纷攘攘,喧嚣热闹的汴京城之中建立起来了。

    ……

    ……

    ps:文中的禅位诏书是百度东汉末年禅位魏王曹丕的诏书,后文登基诏书,乃紫恪手书,。

第六十章四章 后续() 
更新时间:2012…11…30

    登基之后的整个华国上下,便开始投入到了新王朝的工作。

    由齐阳担任征南大将军带领着十万大军向着江浙一带征战,而刘希义则继续率领着五万大军向着中部的荆州一带进发,并且在自新元年三月占据荆州府,然后顺着长江西区,开始进攻蜀中的那两位割据的王侯。

    李隆、李忠、齐政等人也在魏翔的一并指挥下,越过秦岭征战蜀中。

    秦宁、张光、秦孝义率领水师开赴江宁城,并且在自新元年五月攻克江宁城,然后大军继续回军南下。

    残留在闽地的残余势力也没有经过太大的战斗,便直接投降了。

    而边军也一路挥师南下,顺利的攻占了南越。

    自新元年七月,归崇恩、赵惟礼、徐明华率领十万大军开始征战占城,交趾,虽说一路货色那个有些崎岖坎坷,但是,十万大军带着惊天雷,一起南下,还是在自新元年年底的时候,进驻到了交趾城外,并且开始围城。

    交趾的居民生性好战,不过,在王师的威吓之下,还是没有人恶化的过多抵抗。

    自新元年八月,魏翔所部二十万人到达广元,顺利翻过秦岭大巴山之后,魏翔所部便开始势如破竹,一路顺山势南下,迅速的攻占了梓潼、绵竹等地,并且抵达成都府城。

    自新元年十一月,蜀中天降大雪,魏翔所部和刘希义所部合兵一处,顺利攻占成都府,继而停歇一天,分兵两路开始扫靖蜀中其他残余势力。

    自新元年十二月,王师到达泸州。

    自新二年三月,魏翔所部驻扎成都府,派遣李隆、齐政、李忠三人会同刘希义所部一起征战蜀中南部番部彝族,并且准备南下云南。

    自新二年春,陈世忠所部以及南朗格萨所部士兵开始进攻吐蕃,二年夏末,进驻王城,平定王城之乱,潘世凯转任吐蕃巡抚,负责吐蕃一应军政事务。

    自新元年夏,罗明亮所部带领七万大军西征西域,先期,龟兹,楼兰等过顽抗,罗明亮所部屠城百余,血流漂杵,西域诸国闻风而丧,举国投降,后世之中,闻知“罗胡子”大名,则小孩也不敢哭啼。

    整个大陆便在自新二年冬十一月平息。

    不过,自新三年春,二十万大军,水路征战倭奴,自新*四年凯旋,那是后话。

    ……

    ……

    ……

    ……

    ……

    ……

    ……

    《全书终》

    这是第六十四章,独爱六十四……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

    ”查找本书最新更新!

番外 清杨秀清 洪秀全() 
更新时间:2012…12…12

    略论太平天国时期的洪、杨矛盾

    董蔡时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洪、杨矛盾日趋尖锐,1856年杨秀清逼封万岁,企图“取而代之”,是洪、杨矛盾激化的集中反映。{免费小说 }《历史研究》1978年第6期刊载了《如何评价杨秀清?》一文,其作者从所谓太平天国的政治体制和“五主”、“八位万岁”的角度,论证杨秀清封万岁“是情理中事”,并非逼封,根本不存在什么图谋篡位的问题。对此,笔者不揣谫陋,就太平天国时期的洪、杨矛盾略抒浅见,仅就正于《如何评价杨秀清?》一文的作者,并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定都天京初期的洪、杨矛盾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为了奴化中国人民,外国侵略者费尽心机,绞尽脑汁,在中国大力传播基督教。洪秀全却把外国侵略者用来奴化中国人民的精神鸦片,改造成蕴涵着反封建反侵略的拜上帝教,使它成为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革命的犀利武器,这对帝8国主8义是绝大的讽刺。值得注意的是:蒙上一层薄薄宗教色彩的洪秀全的革命理论,正是中国社会科学技术、经济文化落后的反映。拜上帝教教义的根子,是深深埋藏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的土壤之中的。

    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拜上帝教的教义中,既有革命作用的一面,也有消蚀革命的一面。1848年春,拜上帝会的领导人之一冯云山被捕,一时“黑云压城城欲摧”。洪秀全离开桂平县外出设法营救,拜上帝会主持无人,“当其时真道兄弟姊妹多被妖人恐吓”,“心无定见”。(《天情道理书》。见《太平天国印书》(以下简称《印书》)第十二册。)杨秀清宣称天父降凡,代天父发言,安定了革命群众的情绪,并声言天父差他降凡代世人赎病。同年10月,肖朝贵宣称天兄降凡。(《天命诏旨书》。见《印书》第三册。)为了领导集团的团结,洪秀全以后追认了杨、肖的天父、天兄代言权。但这就是矛盾的开端,正如范文澜同志所说:“洪、冯创教,杨、肖代上帝、耶稣发言,宗教领导二元化,隐藏着分裂的严重危机。”(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第三节。)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安下了家,形势发生了新变化。西征的军事胜利,把革命前线推向了江西、湖北。洪秀全、杨秀清等有些革命领导人物住进了巍峨宏丽的东王府,再也接触不到风起云涌的群众起义,看不到革命官兵手拿长矛大刀,出生入死地冲锋陷阵。相反的是锦衣玉食,侍从成群。这些因素,磨损了他们刚锐的革命志气,使他们眼光变浅短了,心胸变狭隘了。他们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才能与功绩,热衷于追逐个人的权力、地位。于是,杨秀清与洪秀全的矛盾加深起来了。

    1853年12月24日,杨秀清诡称天父下凡降身,亲率北王韦昌辉、顶天侯秦日纲以及东殿众官上朝。天王听说天父下凡,连忙至二朝门迎接。“天父(杨秀清)怒天王曰:‘秀全,尔有过错,尔知么’?天王跪下”,认错。“天父大声曰:‘尔知错即杖四十’”。众官代求杖,“天王曰:诸弟不得逆天父之旨,……哥子自当受责”,“即俯伏受杖”。“天父诏曰:尔已遵旨,我便不杖尔”。(《天父下凡诏书》第二部见《印书》第十一册。)

    洪秀全究竟犯了什么弥天大罪,要受杖责?据杨秀清说,是由于天王不善管教幼天王、王后及宫内女官。当时,杨秀清以天父发言的手段,训斥洪秀全应管好幼天王,善待王后,饶赦那些有罪的宫内女官。(《天父下凡诏书》第二部见《印书》第十一册。)早在1853年3月2日,天王下诏说:“外言永不准入(宫内),(宫)内言永不准出。……后宫姓名位次永不准称及谈及,臣下有称及谈及后宫姓名位次者,斩不赦也。臣下话有敢传入者,传递人斩不赦”(《天命诏旨书》。见《印书》第三册。)。试问:杨秀清怎能知道宫内事务?其耳目之多于此可见。他明知天王不许臣属干预其宫内事务,却偏要假天父下凡进行干预,这不是把天王诏旨视若弁髦吗?洪秀全现在连宫内家庭事务都不能作主,且要受杖责,这不是明明要使天王内外事务都不能过问作主,成为一个木头人吗?

    在杨秀清假天父下凡责骂以至要杖责天王后,回到了东府,意犹未足。为了对天王继续施加压力,他再次率领众官前往天王府,“劝慰”天王。与其说是“劝慰”,毋宁说是对天王呵斥与示威的继续。洪秀全震慑于“天父”的淫威,不得不“赞曰:清胞所奏,件件皆是金玉药石之论,事事皆是至情至理之言,……前天兄耶稣奉天父上帝命,降生犹太国,曾谕门徒曰:‘后有劝慰师临世’。尔兄观今日清胞所奏,及观胞所行为,前天兄所说劝慰师、圣神风即是胞也”。(《天父下凡诏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