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闲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 第3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国家操控,这个办法不是不可以,但是从长久来看,官商一体,并不是什么好的决定,这会极大的滋生贪腐的环境。

    “父皇……”不大会儿的功夫,李承光从东宫赶了过来。

    李元吉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了。

    不过这一次,李元吉却没打算去问李承光的看法,这个事情太深奥了,李承光怕是答不出什么来,与其浪费时间,不如让他多听一些。

    “开放一些技术可以,但是形式必须要改变一下,民间从未如此操作过,朕担心他们信心不足,所以最好的办法,应当是朝廷主办,由各地来负责挑选项目,然后派专人管理,如此,可以保证效率,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但仅是如此远远不够,同时也要鼓励民间个人投资,两者相辅相成,在资源上,尽可能保证公平对待。”李元吉直接说道。

    “朝廷直接参与?”马周愣了下,他原本想的是让商业集团扩大投资范围的,但没想到李元吉更绝,直接让官府参与。

    但这样一来,在资源上又怎么可能会公平对待?

    不过李元吉既然这么说了,必定有其中的道理,马周只是表示了下疑惑,却也没问更多的。

    “朝廷与地方官府直接合作,其中朝廷以技术以及一成的资金投资,占据四成的股份,并负责后期的技术更新,地方官府投资余下的资金,占据六成的股份,负责运营维护等。除此之外,各县也可以自主引入一些项目,让其成为县里的资产,但是这些,各州府要做好规划,避免项目重叠率过高,从而导致生产出来无人问津。”李元吉大致的解释着,但有些问题他还没考虑清楚,所以也就没说的太明白。

    不过马周却是听出了点意思,说白了,这些工厂的真正目的并不是盈利,或者说,在官方面前,他们不是盈利的,更多的只是为了提供一些工作岗位,在对外的时候,他们可以是盈利的。

    “比如说水泥作坊,朝廷与州府合作建立,这样使用的时候依旧只支付工钱即可,而个人若是也想开办,那他的水泥就只能卖给普通百姓?”马周说着。

    “是这个理,如果有多余的产能,也可以卖到民间来赚钱,但这个时候,就需要去跟民间作坊来比拼价格和质量了。”李元吉点了点头。

    “但问题在于,朝廷的作坊只有工钱,材料什么都是不出钱的,但是民间作坊一切都需要出钱来买,两者成本根本不一样,价格方面,就算朝廷卖一半,也是有的赚,而民间作坊只能赔钱。”马周立即摇了摇头,这不是个好办法。

    一个有成本,一个没成本,那还不是怎么卖怎么赚钱?

    百姓也不傻,有价格低的,质量好的,为什么不选价格低的?就算质量都一样,又凭什么去买贵的?钱多的没地方花了?

    就算对朝廷作坊进行限价,可他们就算卖个最低价格,依旧是大赚,但民间作坊就不一定了,这两个的出发点根本就不一样,这还让人怎么玩?根本没得玩。

    计划经济的重点就在这里,它的核心内容在于下任务,接到任务就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都可以拿着任务去要,免费的,而他们维持正常的开销,靠的都是国家拨款,基本没有创收任务。

    后期国家拨款跟不上了,才想起来自主去创收,但即便这样,初期的时候优势也很明显。

    不过到了后期,因为技术什么的跟不上,销量不行,又需要庞大的资金来维持开支,入不敷出,自然而然的也就慢慢被淘汰了。

    “父皇,儿臣认为可以分为计划任务与自由任务,计划任务则是朝廷下发的任务,这类任务他们可以零成本的拿到原材料去生产,同样零成本的提供出来。但是自由任务的话,他们就需要按照正常的价格来采买原料,如此一来,不就可以保证两者的差距不被拉大吗?同时,也算是给相关单位增加了一些收入项目。”李承光也听明白了点,这一年多的见识不是白学的,这点见解还是有的。

    别看他只是个小娃娃,说起道理来照样不比大人差多少,当然,比起那些老油条还是有差距的。

    “恩,此计可行,适当的释放一部分产能用于营收,这些资金可以用来维持作坊的正常运转,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工坊建成之后,朝廷便不必再去投入了,而等到计划任务基本完成之后,也可以全面投入商业任务用于营收。”房玄龄附和道,这个办法虽然看似有些问题,但问题其实并不大。

    相反,他更担心的是贪腐问题。

    虽说现在的风气很好,但在大量的流动资金面前,有没有人管不住自己的手,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他不敢保证,任何人都不敢去保证。

    当然,管不住又怎样?

    管不住就可以不做了吗?照这样的话,人类社会恐怕现在还是原始社会呢。

    “恩,此事玄龄与马周合计下,拿出个最佳方案来,项目优先在铁路,水泥路,卡车三个方向靠近……”

第六四四章:模式混合体() 
    计划经济,这个一直被李元吉不看好的办法,现在竟然提前出现了。

    而更让人无语的是,这个计划还是李元吉自己提出来的。

    不可否认,身在后世的时候,的确觉得计划经济完全就是在耽误时间,耽误人生,如果华夏可以直接走改革开放那一步,或许等到李元吉穿越的时候,华夏基本就可以超越美帝了。

    但,那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愤青的看法。

    现在李元吉成了真正的掌权者,他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考虑到了不同的方面,得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

    让现在的李元吉去评判,后世的计划经济到底是对还是错?

    答案是有对有错,对的是他们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思路,正确的方式。

    计划经济在国家工业零基础的时候,的确有很大的帮助,可以集中力量去发展一部分,让这个国家的基础可以更快的建立起来。

    错误的地方在于,他们没有做好后面的应对措施,或者说,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后面会出现什么问题。

    而一切的一切,都是跟着老大哥的路子再走的,但最终老大哥用自身的亲身示范证明了这条路是错误的,所以华夏如梦初醒般的迅速改革开放。

    当然,有多迅速李元吉并不知道,但是几年时间的准备还是必须要有的。

    不是说没有作用,也不是完全抛弃了计划经济这一模式,只是从一开始,就没人看到这里的弊端,更没有想好要如何去应对。

    如果李元吉也走了前世的路子,那么大唐的实力必然会迅速的提升,但是几十年后,同样会陷入更大的被动。

    后世的华夏因此而浪费了至少二十年以上的时间,李元吉不想去浪费,所以就有了两个不同模式的结合体。

    同样的,在一开始,就给计划经济做好了定位,将他的位置摆在了正确的地方,就是单纯的过度模式,一旦后面那个与其持平,计划经济模式就要缓步的让路,直至退出历史的舞台。

    朝廷开办的企业,就算是企业,那也是官企,里面的人员该如何定性,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按照道理来说,他们应当算作是朝廷的官员,但如果这都算是官员的话,那朝廷又该负担多少?

    更重要的是,朝廷官员的待遇,跟那些工人可不一样,官员是享受养老保险的,虽说个人交了一部分,朝廷也一直在帮他们交另一部分,这部分钱始终没有动,或者说是存在钱庄吃利息,最终所有的钱,都要纳入这个基金账户中。

    为官员缴纳,这他们无话可说,可为那些普通的工人缴纳,人数少还好说,可现在基本上每个州都有好几座,每个县都要有一座,那么问题来了,就计划经济这种模式,前期根本不可能产生利润,一切生产都是为了刚需,为此朝廷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维持开销,朝廷虽说今年有点闲钱,但是用来干这个,那是绝对不够的。

    普通工人的问题好说,他们不会在意这些,他们当下更在意的是稳定收入。

    但一座工厂不可能全部使用工人,管理人员也很重要,但是管理人员又没有那么多,而且也不可能从其他地方调过来这么多人。

    加上其特殊性,跟普通的民营企业有所不同,所以在管理人员方面,还要增设一些岗位。

    好在这方面几人商议了半个月,又找李元吉询问了一些意见,最终算是拿下了决定。

    “诸位接下来的工作很简单,会有人手把手的去教你们,而在最开始的时候,你们所有人的级别都是一样的,至于能不能晋升,什么时候晋升,这要看你们自己的努力了。

    落榜,并不是最坏的结果,朝廷早就注意到了你们这些落榜的考生,也一直在找一个合适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这个办法有了,工厂,是朝廷与州府共同出资组建的,但你们的身份却不会是官员,不过在厂区内,你们是最基层的管理人员,所有人员采取合约制,合约为五年一签,就管理人员而言,有单独的岗位补贴,以及一些绩效奖励,这个随后你们可以去查阅,这些都是透明的。

    我只说一下基础的工资,工资为两年调整一个等级,现在你们进入,接下来两年的工资为每月一百五十钱,平均每日五钱,第三年开始,每月工钱一百八十钱,即平均每日六钱,第五年,每月工钱二百一十钱,即平均每日七钱,这是最基础的工钱,但这又不是绝对,如果工作中犯错太多,或违反了规定,是要罚工钱的,罚多少,条例上会写,接下来你们自己去了解一下。

    关于合约的续签,原则上只要在上一份合约期间没有犯下大错,这个错误指的是被全厂通报处分的那种错误,如果五年内没有受到任何的处罚,那么第五年结束以后,原则上所有人都可以拿到新的续签合约。

    续签合约的第一年工钱与第五年持平,往后每隔两年继续按照每月三十钱的增幅增加,也就是说,从进入工厂开始,在职位没有任何变更的前提下,八年后,经过四次工钱的调整,在第二份合约的最后两年,每月可以拿到基本工钱二百七十钱。”刘善对着下面数百落榜考生详细的解释着。

    身为一个正六品的大员,虽然在朝中依旧是个小蚂蚱,可在这些落榜书生面前可就不一样了,刘善的身份,依旧是高大上。

    而刘善这些年的进步,也可以用神速来形容,而在发展省内,作为第一批成员,现在也算是元老级别的了,深得马周信任,甚至可以说仕途一片光明。

    但这事太大,刘善却不敢大意,在彻夜通读了好几遍新的规定之后,刘善决定亲自上马,一定要将这第一座工厂给搞好。

    这样的话,其他地方在搞的时候,就有了个模板可以去参考,指引他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也是发展省的责任之一。

    但一座工厂不仅仅只是有这些落榜书生组成的,还有更大规模的普通工人。

    同理,一座工厂,不仅仅只是签合约,同样还可以解除合约。

    给那些书生留了些时间,让他们去消化刚才说的那些。

    不得不说,条件的确很丰厚,在工厂,在基层的管理干上八年的时间,虽说工钱不如他这个正六品官员多,但也比一个正九品的官员多的多。

    而且这些人晋升的希望也更大一些,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管理,在中高层管理极度欠缺的现在,他们想要升上去,还是很容易的。

    约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刘善挥手向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道:“下面再说一说解约的问题。

    原则上,是不会出现随时解约的情况的,一般来说,解约分为三种,一种是你们自己提出解约,这种情况下,需要提前三个月报备申请,三个月后可以离职走人。

    第二种则是因犯错而被强制解约,这个就不用多说了,一但触及这个条款,那就是直接走人了。

    最后一种,是因为工厂的发展需要,或政策影响,而由工厂提出的裁员解约,可以理解为工厂需要转型,或者业绩不佳被关闭等原因需要的裁员,走的是那些没有犯错的工人,这种情况下,由工厂提出的解约,则需按照个人当年工资等级作为基础,额外支付十二个月的工钱方可解约。

    通俗点讲,就是合约没有到期的,工厂按照你现在的工资一次性给你一年的工钱,然后可以强制解除合约。

    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并不大,原因就想我刚才说的那样,转型大家可以跟着转岗,除非是关闭工厂,并且没有为大家找到出路的前提下才会裁员。

    另外要说的还有一点,工厂有工厂的要求,年纪太大的,里面的活也未必能干的动,普通工人续签合约最大的年纪为四十一岁,管理人员续签合约最大的年纪为四十五岁,一但超过这个年纪的,就无法得到续约合同,同时也无法得到解约赔偿。”

    下面的人不断的点着头,待遇什么的虽然不如官员,但也比他们在外面好的太多,而且还稳定。

    虽说五年签一次合约比较蛋疼,但只要自己不犯错,就按照现在这个来算,大多数人可以签四份合约,到离任的时候也就是五十岁左右,而平均一份合约的工钱增长为一百二十钱,单独四份合约就是四百八十钱,加上一百五十钱的基础工资,第四份合约最后两年的时候,他们每月都可以拿到六百三十钱的基础工资。

    而且这还是最坏的结果,如果级别提升了,工钱肯定是要跟着往上提的,还有奖励什么的,最后两年一个月能不能拿到一贯钱不好说,但那个七八百钱没什么问题吧?

    七八百钱是什么概念?一个月的工钱,就可以让他们一大家子很潇洒的活三个月以上了,省吃俭用一些,一年也用不完。

    当然,能够来到这里的,也不是所有落榜的考生都有资格的,他们首先还要经过一轮新的测验,只有通过了这个测验,才会获得一个实习的合约,期限为一年,工钱为每月一百二十钱,如果实习期间的表现不行,那就只能说再见了。

    在座的都是上过学的人,接受过现代化教育的人,这一笔账还是算的很清楚的。

第六四五章:大唐流水线的强大() 
    对于一个科考落榜的考生来说,能够找到一个稳定的,工钱高的,有保障的工作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虽然有学问在找工作方面的确挺容易的,但是比起几年前来说,现在也不是没有难度的。

    之前的那些用人的单位争着抢人,不论是一些大的企业也好,商铺也好,都在抢人。

    但商家的增长数量,又怎能比得过学生的毕业数量?

    所以,几年的时间下来,让这些新毕业的学生在找工作方面就有了些问题,至少不如以前那么轻松了。

    简单点说就是以前他们可以挑地方,现在,只能让单位去挑他们,可选择的余地并不大。

    商业集团到也算是一个出路,但还是那句话,一个萝卜一个坑,商业集团虽然是庞然大物,但他的扩张速度,也远远无法接收这么多的学生。

    所以,这些落榜的学生只剩下了几个选择,要么继续等待,找一个工作慢慢积累经验,要么就是自主创业,或者回家种地,在村里开个学社?

    反正不管怎么选择,对他们来说,可选的余地都不大,现在读书的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