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都是需要人工一点点的打磨掉的,就算是搞好了,顶多也就是可以确保两者可以结合在一起,但距离十厘米的标准差了多少,只能说的确有偏差。
但是如果全部改用磨具来冲压的话,那这个问题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了。
如果能有足够的磨具……
李元吉表示巨汗。
“效率,大唐现在最需要的便是效率,同时又要保证质量,当工业化全面到来的时候,你们就会发现,今日你们所说的这些,是有多么的可笑。”李元吉忍不住的打击着众人。
倒不是不满意,而是作为御下的一种手段,该敲打的时候就要敲打,该鼓励的时候就要鼓励。
半个月制造一台火车出来,这个效率已经很高了,不知道高到哪去了。
但李元吉却并不这么认为,很显然,老许虽然意识到了统一标准后会对火车头的生产速度有较大的帮助,但却没有意识到,他的这种思维跨度,还是太过拘谨了一些。
“就拿这把刀来说,正常的工序需要十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可现在呢?只需要几个人,半天不到的时间就能完成,十天的时间就能打造出二十把这样的刀具。这台火车头你们用了多久?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去制造的话,一台就需要三百天吗?”李元吉摇了摇头,这是一个简单的效率转换公式。
虽然并不算严谨,也没有考证的地方,甚至是不合理的,但总归是有些参考意见的。
全面采用机械化之后,打造一把刀的效率被提高了二十倍,而火车头真正投产的话,就算是按照先前的模式,最多也就一百天的时间就足够了,按照二十倍的效率去计算,两天的时间就足够了。
当然,这有些天方夜谭,火车不是刀,即便是效率提高,也不可能提的这么高。
虽然半个月内造一台出来已经算是高效的了,可在李元吉看来,这还远远不够,而且还是在有足够设备的前提下。
“让人去准备膳食,今日朕与诸位大臣就在这里待着,朕要让你们好好的瞧一瞧,当工业的机器开动起来的时候,它的效率到底有多可怕!”原计划是一个上午就可以结束的,但现在李元吉却改变计划了。
因为他发现,尽管当下展示给他们的东西,已经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可这还远远不够。
工业化所需要的,不仅仅只是设备和资源,同时还需要一些方式,一些正确的方式。
李元吉没打算等着后人慢慢的去发现这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那样只会耽误当下,以及更多的时间。
所以他决定,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去彻底的改变他们的思想,让他们真正的认识到工业化的恐怖,不仅仅只是眼前所看到的这些。
用来展示的还是一把刀具,不过这次却不仅仅只是一把刀具。
“打造一把横刀需要多少个步骤,就去找多少个工匠过来,每个人只负责自己最拿手的一道工序!”李元吉看了下炉子内剩余的材料,当下便点了点头。
老许对于今天的展示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除了之前被打造好的一把以外,每个步骤都准备了十把,也就是还剩下九把。
这也就是说,接下来他们可以省去等待加温的这一环节,要知道这才是最费时间的工序。
不大会儿的功夫,二十多名工匠便准备就绪,各自按照工序的顺序排列位置,面前摆着这道工序上需要用到的各种工具。
再然后……
大臣们彻底的傻眼了,老许也彻底的傻眼了,就连那些亲自参与了整个过程的工匠们,也都傻眼了。
“这……”老许惊的合不拢嘴,短短两个时辰的时间,五十四把横刀就这么规规整整的摆在了眼前。
不对,事实上真正完工的只有十几把,余下的大多数并不能算是完工,因为还没有开刃,但其他能在开刃前完成的工序都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只需要开刃过后进行淬火,然后就可以组装,整个过程不会持续一个时辰的时间。
“这就是朕说的效率,每个人只负责一个步骤的操作,即便是个新手,脑袋再笨一些的,一两个月也能成为熟手,短时间内可以使每个步骤的工匠都是熟手,而制定一个各个步骤的统一标准,那么一天的时间,这些人又能制造出多少刀具?”李元吉毫不掩饰的说着。
当然,问题也不是没有。
“模式就是这么个模式,但效率还需要继续提高,比如说最费时间的锻打和打磨,可以相应的增加一些机器,按照现在这个模式,每组增加四个锻打和打磨工位,基本上就可以保证持续不断的开工了,而如此的话,一天的时间,这二三十人便可打造上百把这样的横刀,平均每人三把以上,而一个这样的小队,一年便可打造三万六千把以上这样的刀具。便是在战时,朕也只需要百个这样的小队,就可以确保前线将士的武器可以随意使用。”
“打造刀具可以这样,制造火车也同样可以这样,不同的只是工序更多,规模更大,用人更多而已,可好处也同样很明显,只要规划得当,甚至可以说,只要一天内能造出多少火车的轮子和蒸汽机,最多两三天的时间,就能造出多少台火车。”李元吉要说的,正是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
这种模式起源于二战前后的美国福特工厂,而福特的崛起,也正是靠着这种模式。
因为可以将产能最大化,甚至不到一天的时间,一块钢铁就能下线销售,所以福特的价格也更低一些,从而快速的占领了市场。
“可……可是陛下,如此一来,作坊的规模可就太大了啊……”老许仍是有些惊的不敢相信。
第四八五章:开窍的大臣()
火车嗡嗡叫的上了路,着实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不对,是吓坏了不少人。
铁路这个玩意儿很早就修好了,甚至也有不少都是附近的百姓帮忙修建的。
而早在此之前,也有一些马匹拉着的车在上面跑,除了速度会稍稍快一些以外,其他的倒也没觉得有什么。
只是今日附近的百姓便觉得有些不太一样,不仅声音比之前大了很多,而且远远的就能看到一股黑烟冒起,吓的不少人都以为是着火了,纷纷从家里拿着水盆水桶什么的涌上去,还有人担心控制不住火势。
之所以会有这种担心,是因为火车前进的速度太快了,百姓误以为火势蔓延的很快。
于是乎,有人竟然直接跑去消防所求助。
然而等他们来了的时候,却彻底的傻眼了,有些人倒是见到了火车这个怪物,被吓的当场便愣在了那里不知所措。
用牲畜拉着的车能在上面跑,这个他们还可以接受,虽然浪费了些。
可这不用牲畜拉的车,而且还冒着浓浓的黑烟,这个就很难接受了。
一些胆子大的甚至还以为牲畜是被藏了起来,结果趁着火车路过的时候围了一圈也没找到,倒是看到火车上有人,还在不断的往里面填煤,然后瞅着他们露出那排大黄牙。
再然后……
道士,和尚,瞬间成了香窝窝,奔走于各个村落不断的施法,赚了个盆满钵满的。
而各地官府对此也是忌讳颇深,但苦于没有提前得到消息,心中也就忐忑不安,只能逐级上报。
直到得到了上级的回复之后,这才心惊胆战的接受了这个事实,然后开始安抚百姓。
“百姓可都安抚好了?”李元吉揉了揉太阳穴,对此有些头疼。
他倒是忽略了这个时代的百姓是没见过这玩意儿的,所以也就忽略了提前通报这一回事,结果老许打来报告说要试车,他也就直接同意了,而没有去做其他的准备。
而结果就是,沿途百姓被吓的魂不守舍,甚至消息越传越离谱,什么鬼神出现了之类的谣言更是接连不断。
即便官府已经给出了解释,作用倒是有了点,可百姓请道士或者和尚施法的行为却有着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陛下!效果并不太理想。”房玄龄摇了摇头。
李元吉也同样是苦恼万分,封建社会就是这样,大臣们知道这玩意儿是怎么制造出来的,所以见到了会震惊,那也是惊叹火车的载货能力。
但百姓见到的世面并不多,加上这是个鬼神不断的时代,能够自己跑的火车,在他们看来自然是鬼神在操作的。
所以心里不安,也纯属正常,可这种正常行为,却不是李元吉能够接受的。
“陛下,臣倒是有个想法,或许可以解决这个困惑。”房玄龄苦皱着眉头,他一直在想办法解决,但却始终没有个好办法,但没办法也要找个办法来试一试,若是任由这种谣言漫天飞,对于朝廷来说这可不是件好事。
“什么办法?”李元吉抬头问着。
“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长者!臣觉得陛下可以下令,召集各县德高望重的长者,邀请他们参观火车,并且简单的了解一下,同时让他们亲自登上火车,体验火车,只要能够让这些长者接受,其他的百姓应该问题不大。”房玄龄说着。
“可!”李元吉点了点头,也觉得这个办法似乎可行。
华夏是个长者社会,而老人对于国家的贡献几乎是没有的,当然,这并不能否定他们存在的意义。
而是单纯的从直接经济方面来说的,因为年纪大了也就干不了重活,中不了地,什么也干不了,所以他们无法创造,所以显得没有贡献。
但实际则不然,老者在华夏的地位是超然的。
各个朝代都有规定,老者在见到皇帝的时候可不拜,连见皇帝都可以不败,更不要说那些官员了。
而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些老者的意见,在各个家族也往往意味着最终的决定,所以,如果能够让这些老者接受,那么其他的百姓自然不成问题。
但又有些犹豫,因为没有客运车厢。
尽管计划已经有了,可所有的计划,必须要等到火车完成全部的测试之后才能展开。
而火车的测试又不是个容易事,首先需要空跑二十个来回,接着需要运载货物跑二十个来回,随后是客运二十个来回。
这个客运自然不是正常的客运,而是调遣兵力上车,用士兵来扮演普通百姓。
所以车厢,自然是统一的平板车,最多也就加装个护栏。
等到真正运营的时候,车厢就会分为三种,平板,箱货,客运车厢。
“尽量挑些身体硬朗的,另外受不了刺激的也就不要来了。”李元吉想了想,只能吩咐道。
临时制造客车是来不及了,连生产线都还没有呢,现在也只是在科学院内进行初期的设计,短时间内根本拿不出来。
而平板车的话,又担心那些老者受不了刺激直接嗝屁,那样朝廷可就没办法跟人交代了。
另外,即便如此的话,也要对车厢进行一定的改动,比如说加装座位,加装护栏。
“火车工厂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安排好了这件事情,李元吉便关心起了火车工厂的事情。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火车必然是要大力制造的,不然紧靠着一条长洛线,只需要二十对火车就足够了,同时,铁路也是要大力修建的。
而火车工厂能造的不仅仅只是火车,同时还要对铺设铁路的设备进行研究,简单点说,就是想从依靠人力的时代,转变为机械化时代。
虽然难度很大,但总要试一试不是吗?
就算造不出后世的那种精密设备,搞个半机械半人工的设备总是可以的吧?
发展嘛,总要一步步的来,谁也不可能一口吃个大胖子。
而自己的优势在于,知道整个大方向该往哪里走,而不像历史上,只有当人类意识到当下不足的时候,才会去想办法改变某一个局面,而自己穿越者的身份,算是帮自己大幅节约了这些意识问题的时间,可以从一开始就朝着一个目标去推进。
“科学院那边正在研究具体的设备,之前臣也跟老许他们聊了些,他们觉得如果每一个零件都占用一台设备的话,这样规模会太大了,而且只是建造这个工厂,怕是就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所以他们决定对整个火车进行详细的拆分,尽可能的将一些类似的零件归整到一台设备里,这样的话,只需要一台设备,多备几套磨具就可以了。”房玄龄汇报着火车工厂的情况。
“其他的可以这么做,但蒸汽机厂一定要按照要求来,将来对于蒸汽机的需求将会是巨大的。”没有发动机,没有电力,唯一能够提供动能的,也只有蒸汽机。
所以蒸汽机的地位无疑被提高了很多,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当然,李元吉能够做到的,也就只有这些了,再往后的电力,内燃机什么的,李元吉对此是一窍不通,所以是一点忙也帮不上,甚至连解释都解释不清楚,所以提出来跟不提出来其实没什么区别。
而且除了这个以外,就是对于人才的缺乏问题,任何时代的发展,都需要经过大量的积累,而这个积累,指的就是人才,通过前人不断的测试,总结经验,当这个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开始爆发。
虽然蒸汽机已经造了出来,可到目前为止,也只有科学院内参加项目的这些人才简单的搞明白了大多数原理,甚至连他们这些制造者,都没能完全吃透这其中的技术和原理,更不要说其他的了。
这让李元吉意识到了难题的所在,同时也让他放平了心态,不再去要求更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但是那些能够做到的,李元吉还是会提出来,还是不会放弃的。
“陛下,这些都有初步的规划,而且工部那边也正在对火车工厂进行详细的规划,而初步的意见是,在同一厂区内设置不同的分厂,每个分厂都有各自的任务,而难点在于如何对一些零部件的划分,这个需要更多的技术讨论。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问题应该不大,只要科学院那边做完工作,设备能够跟上来,相信很快就可以投产了。”房玄龄依旧如同往常一样的汇报着。
上一次的试验场之行,让不少大臣们的思想都发生了改变。
他们不再考虑将所有的工序都集中在一起,也不再要求一名工匠从头到尾的去完成一个任务。
流水线的模式很好的被他们给接受了,并且经过数次的测试,印证了这种工作方式对于效率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所以,这一次倒不是李元吉提出来的,而是工部自己想出来的。
他们认为,设立各个分厂去建造自己的任务,然后将这些零部件拿到一起去组装,这样会大大的提高效率。
而李元吉听到这一点之后,便对此深感认同,虽然工部还没汇报,甚至这个计划也只是初步计划,还没有深入的讨论,但是对此,李元吉也依旧是很认同,这种模式其实跟后世的生产模式是一样的,分造,总装。
第四八五章:总要有人去做的()
(抱歉,上章的章节序号出错了,章节名这个没办法修改,不过其他的都没问题,不影响。)
神元五年,春,上诏万民齐聚长安车站,长百米,宽三米,不使畜力,可载万石日夜疾驰,万民同乘火车,自长安始,两时三刻至潼关,同车,日落归于长安,万民叹!
召集万民体验火车的事情在一个月后得到了实行,而此次的体验,自然而然的也有史官的参与。
这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