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闲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 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并非儒家人士,又为何要窥我儒家经典?”

第四四七章:别烧死自己了() 
    一名身着青衣长袍,领口为黑色的二十来岁男子站了出来,朝着李元吉质问道。

    《诗经》作为儒家盛典,现如今几乎已经失传,连他们这些真正的儒家子弟都看不到的东西,为何一个外人却能看到?

    如果对方不提这事,他也未必能够分辨出来。

    可对方既然提起了,加上儒家这些年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在前途命运上可谓是节节败退,一败再败,根本没有看到任何崛起的希望。

    有些人选择了离开,顺应潮流,有些人则墨守成规,继续遵循着以往的规矩,还有些人则试图着整合整个儒家,让这些分散在各处的儒家派别,重新聚集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来一致对外,让朝廷不得不重新重视起他们儒家的作用。

    “梁子义,莫要再说这些无用之话,你儒家当下打的是什么算盘,莫非真以为我等不知吗?”翟亮皱了皱眉,这梁子义他认识,但是对他的感官却并不好。

    首先,这梁子义的身上并没有那些儒生的谦谦有礼的行为,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强势,高傲,狂妄。

    梁子义在这个圈子里有些朋友,但是大多数人也还是对他没有任何的兴趣,顶多也就算是点头之交,遇事也更不可能出面帮忙。

    但是已经认定李元吉就是大腿的翟亮,可不能就这么一动不动的看着李元吉被梁子义欺负。

    而李元吉是新来的,又是外来的,有些事情还不是很了解,但翟亮这个土皇帝可是很清楚的。

    “翟亮,莫不是以为你是天子门生,我等就对你无可奈何不是?今日某再奉劝你一句,有些事情,不是你能阻止的,因为你还不够资格。”梁子义一脸淡定的指着翟亮,对于翟亮,他也同样看不顺眼。

    也不对,他跟翟亮并不能算是认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接触。

    梁子义抗拒的,是整个天下的读书人,那些非拜入儒家的读书人。

    四大书院有儒家因素,但那点儒家因素却可以被忽略不计,连十分之一都还不到,用儒家的话来说,百花争鸣的时代又要来了,儒家在一夜之间,好似失去了所有。

    但是儒家在此之前,毕竟控制了华夏近千年的时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仅将儒家推上了更高的舞台,同时也令儒家变的更加强大。

    门下学生更是遍布各地,文韬武略,各行各业都有儒家的身影,即便是现在,被打压的险些抬不起头的儒家,也依旧有一定的影响力。

    如果你觉得儒家现在已经日落西山,真正的不行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儒家再怎么不行,可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

    要让儒家去弄死一个内阁成员,自然是不现实的,甚至没人敢去开口,可要弄死翟亮这样的学生,那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翟亮面色骤然一变,梁子义的好意,也可以看作是最后的警告。

    来自儒家的警告,翟亮不得不重视,特别是来自梁子义的警告,儒家之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不能算是什么好东西,而梁子义则是这些不是好东西里的坏东西,为达目的,更是不顾一切。

    翟亮倒是并不怀疑梁子义是在吓唬自己,儒家的确有这个实力,而梁子义为儒家找到了重要的东西,他们也更不会去阻拦,即便是动用一些手段又能如何?那可是《诗经》啊……

    翟亮甚至有些怀疑,李元吉这颗大腿到底能不能抗住儒家的攻击,而自己又能不能去帮他?

    翟亮心中没底,但也的确是怕了。

    悄悄的右移了几步,附在李元吉耳旁低声道:“儒家现在已经疯了,有些人拼了命的想要整合整个儒家,让他们的势力变的更加强大,而在整合之中,寻找那些散落在外的儒家经典书籍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找到的书籍越多,越重要,在将来整合完毕之后的儒门之中地位就越高。这梁子义可不算什么君子,之前已经通过各种卑鄙的手段收集了不少儒家书籍,倘若这《诗经》不在兄台家中,倒不如先将这下落告诉他,然后迅速通知其主人,让其做好准备,以免被儒家给抢了去。”

    李元吉点了点头,心中暗叹。

    这儒家看来的确是被自己给逼疯了,不过其结果倒是有些令人意外。

    没想到自己的决定,反倒是让分散在各地各自为主的儒家派别,竟然开始了全面的整合。

    而一旦儒家整合完毕,各地派别成为一个整体,那么这股力量,的确让朝廷也不好忽视。

    而此时朝中的官员,大多数也是儒生出身的。

    这一点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就算是打压儒家,也不可能无厘头的去打压,只能是拉一部分能看清楚事实的,打死一部分狂妄自傲的,在冷落一部分自持清高的家伙。

    自己虽然有计划,但这个计划却是个长期计划,面对着掌控了朝廷思想近千年的儒家,短短几年内就想撇开他们,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在自己的计划中,想要完全撇开儒家,至少也要百年左右的时间,而至少在五十年内,儒家若是强势反弹,都有可能引起朝廷的动荡。

    军权代表着稳定,可若想避免动荡,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一次秦始皇,来上一个焚书坑儒。

    可自己却背不起这个骂名,也不想这么做。

    打压儒家,并不是觉得儒家的思想完全不可靠,而是不能以一个儒家去治理一个国家,大唐必须要百花争鸣才行,华夏民族也必须要百花争鸣。

    儒家的治理,别人不知道弊端,难道自己还不知道吗?

    只是儒家的适应能力太强大了,先是在西汉时期成功的上位,让汉武帝做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决定。

    更是在接下来的每一个朝代中,都能够稳固自己的地位,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儒家都还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在之后的发展中,儒家这才逐渐的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在很多方面,依旧可以看到儒家的身影。

    可以说,即便是到了李元吉穿越的时候,儒家思想也还在潜意识的影响着整个华夏。

    “去查一查这个梁子义。”李元吉对着宋忠低声的吩咐了句,然后这才看向梁子义。

    此人的确仪表堂堂,可整个人眉宇之间却有着一股浓浓的煞气,虽是眉清目秀,可稍稍有点阅历的人都知道,这种人其实并不好惹。

    当然,指的是那种普通人,或是身份不如他的人。

    儒家这种顺应朝代的学派,李元吉并不反感,甚至对于儒家的一些看似卖国求荣的行为,李元吉也并不反感。

    因为从某一个层面来讲,儒家在卖国求荣的同时,也尽最大可能的保住了更多百姓的生命安全。

    比如说历史上元朝灭宋以后,儒家就是第一个投诚的,是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儒家竟然会这么干。

    他们想到了任何人,可就是没有想到会是儒家。

    虽说之后的一些悲剧事件依旧发生了不少,可若是没有儒家在其中的周旋,发生的将会更多。

    当然,熟悉儒家的人都知道,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的更迭,只要确定了旧王朝无力回天的时候,儒家都会选择投诚。

    所以说,百家之中,儒家是最善变的,也是最善于发现自身不足的学派。

    只是,儒家这么做,似乎是违背了自己的心意。

    自己并不反对儒家整合,但却反对儒家以这种方式进行整合,梁子义的态度,彻头彻尾的都给人一种强买强卖的感觉。

    “梁子义,你要好好想一想,像《诗经》这种经典巨作,拿到手里以后会不会烧死你再去想起他的。”翟亮并没有距离李元吉太远,所以李元吉跟宋忠吩咐的事情,翟亮也听到了一些。

    能够带着下人进来,还能够读到《诗经》这种巨作,出了事情并没有反抗,也没有去做那些别人认为应该做的举动,反而是先让人去查梁子义这个人。

    能够这么做的,只能说明他自身的后台背景很硬,硬到他可以无惧儒家的威胁,硬到便是儒家见了他,也只能无可奈何。

    心中暗骂了声自己愚钝,这才连忙确定了自己的立场,指着梁子义开始反驳道。

    有些事情,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是不屑于去做的,但自己想要抱人大腿,就得做好当狗腿子的准备,倘若连面子都放不下,以后还怎么跟人混?

    毕竟天子门生抛开这个身份,那也只是个普通人而已,况且四大书院每年毕业的学生都有上千人,这个身份进入官场以后,还真就未必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帮助。

    所以说,天子门生也是需要引路人的,倘若李元吉家里面能够给自己一些帮衬的话,自己便可以将精力全部放入工作,脱颖而出,自然是不难的事情。

    梁子义也是愣了下,似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

    先前因为听到《诗经》这部巨作而太过兴奋,显然忘记了能够将《诗经》纳入囊中的,又岂能是一般人?而且面前这人也并非那种浮夸的公子哥,单是外表就给人一种成熟,隐隐的还有一些压力。

    可那毕竟是《诗经》啊……

    梁子义紧紧的咬着牙冠,艰难的开口道:“别管会不会烧死我,身为儒生,便有义务去将儒家流落在外的著作收回来……”

第四四八章:一群癞蛤蟆() 
    梁子义的这副嘴脸,简直让人恨不能上前狠狠的抽他几个耳光。

    但更多的人却也只是叹了口气,然后摇了摇头。

    这林子大了,果真是什么样的鸟都有。

    梁子义为了上位,可以采取任何他能想到的方式,并且借助着儒门提供给他的一些便利,去做一些有损儒生这个身份的事情。

    当然,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见到的大多数儒生,还是很懂事的。

    他们彬彬有礼,也从不会去做那些有失自己身份的事情,甚至大多数人,到目前为止也都还过着清贫的生活。

    可梁子义却与这些人毫无关系,他只想着自己能做出来多少大事,然后在将来在儒门内获取更大的权力。

    “好了!好了!好诗归好诗,可却与你毫无关系,与其有精力再次念别人的诗句,倒不如赶紧自己想一首诗出来,说不定还有机会获得青禾姑娘的欣赏。”人群渐渐的散开,一名穿着华丽,约莫三十岁左右的男子走了出来,脸上明显戴着一副玩世不恭的表情。

    轻轻的瞥了眼李元吉,虽然此人气度不凡,但自己也不是什么咸鱼货,没必要去刻意的讨好某一个人。

    但是对于梁子义那个家伙,这年轻人可就没那么好的耐心了:“在敢让本公子见到你在诗会上动那些歪心思,后果你自己想。”

    这中年男子的一言话,便让梁子义瞬间满额头的冷汗,吓的连话也说不出,只得连连点头。

    “散了吧!”中年男子继续朝着众人吆喝了句,然后便迅速的离开。

    “郑公子……”

    “郑公子……”

    不时的有人朝着那中年男子拱手问好,若是按照唐人的礼仪,这时候起码也应该同样拱手回礼,哪怕只是做个样子。

    可那郑公子却并没有这么做,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便算是回应了。

    身上的傲气,便是隔着数十里都能闻到。

    “这也是个不可一世的家伙……”李元吉低声的念叨着,如果不出意外,这位郑公子必然是荥阳郑氏的后代,身为五姓七望,虽如今已大不如前,但他也是有这个资格去藐视众人的。

    而且之前由于郑家的配合,所以在朝廷各项对世家不利的条款上,郑家还是提早的躲过去了不少。

    影响力的衰退只是从某一个层面上来讲的,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讲,郑家的影响力实际上也并未消退多少。

    在民间,郑家依旧是哪个庞大的世家,依旧是不少人都只能仰望的庞然大物。

    但是在朝廷看来,郑家已经彻底的从政治世家,转变成为了经济世家,而这一点,朝廷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哪怕他们猖狂一些,只要不触及刑法以及原则性问题,李元吉也懒的去管这帮人。

    “兄台慎言……”翟亮吓的连忙伸手去捂李元吉的嘴,生怕他因此而惹上祸事,但手还没伸出去,便觉得不大合适,只能尴尬的收了回来。

    翟亮小心翼翼的扫了一圈,好在其他人的注意力并未放在他们身上。

    而因为郑公子的出面,梁子义也不敢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只能恶狠狠的瞪了眼翟亮,然后便消失在人群之中。

    拉过李元吉,再次寻了个人少的地方,小心肝扑通扑通的始终未曾停止下来。

    “兄台可知刚才险些酿下大祸?”

    “怎么?那郑公子不就是荥阳郑氏的子弟吗?难道说……”李元吉有些并不在意,原本想说郑家已经强悍到连说都不让人说的地步了?但觉得跟翟亮说这事不太合适,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

    “郑公子的确是郑家的后代,而且还是庶出,因早年郑家的重心根本不在他们这些庶出子弟的身上,所以成年之后,便早早的让他们跟随家中进行经商,然后等差不多了就分他们一些家产**出去。

    而这郑公子也同样是如此,这间酒楼就是当初郑公子分到的家产,不过这间酒楼在当时是有五个郑家庶出子弟共分的,虽然破旧了一些,但生意也还不错。而现在,这家酒楼已经是郑公子一人的了。

    除此之外,太平坊内也还有一家酒楼,甚至听说在长安,镇北和洛州都有,据说这些年来郑公子的酒楼数量差不多有二十多个,规模之大,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而郑家转型之后,他们这些当初被抛出去自生自灭的庶出子弟,反倒是抢占了先机,而当时郑公子手下已经有了五座还是六座酒楼,这也引起了郑家的重视,便将其重新接回了郑家。

    可再怎么回郑家,也摆脱不了庶出的身份,但却可以借助着郑家的力量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兄台可知这诗会的幕后都有哪几家的公子吗?”翟亮详细的说着郑公子的事情,言语中更是不乏倾佩之言。

    一个庶出子弟,能在只有五分之一个酒楼的前提下,在三十来岁的年纪混到这个地步,即便是在所有的庶出子弟中,那也绝对是翘楚所在。

    李元吉摇了摇头,诗会也是刚才知道不久的,又怎会知道这背后都是哪几位公子?

    “这郑家的郑公子就不再多说了,还有一位樊国公段家的段三爷的庶出子段公子,以及与当朝皇上有着血脉关系李家公子,不过这个血脉关系却有些远,两家可能也没了联络,但单单只是这三位的力量就不多说了,最重要的一位,是独孤公子。这位独孤公子才是真正镇场子的人,据说独孤公子可是与当今圣上那都是平辈的。”翟亮满脸羡慕的说着。

    他若是能有这些人这样的背景,现在哪至于如此?

    出身寒门,哪怕读书读的不错,到了官场也很难走上去,毕竟同为寒门的有那么多,有背景的也有不少,虽然看似人人的起步线都是一样的,可实际上又真的一样吗?

    “你说的可是独孤傲?”李元吉没想到,这诗会的背后竟然还有位自己的表亲。

    虽说这个关系已经有些远了,而且很多人也逐渐的疏远了距离。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老一辈已经去世的缘故。

    而说起独孤家,那也是前些年响当当的家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