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强自提起精神,冷厉的目光从殿内群臣脸上扫过,一直以来他都是以帝王之威凌驾于朝堂之上,群臣恭顺无敢不从。而现在,看着这一张张依然恭顺的面庞,崇祯看出了更多的含义。
也许,恭顺的背后,更多的是对自己这个皇帝的蔑视;恭顺的背后,更多的只是考虑的自身的利益,没人会把朝廷把自己这个皇帝放在首位。
这一刻,崇祯遍体生寒,他不知道这满朝文武之中还有谁能够信任,这一个他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孤家寡人。于是,他把最后希翼的目光看向了钱谦益。身为东林党党魁,在史可法离京之后,钱谦益是唯一的群臣之首,而且叛军在江浙的举动深深触犯了东南士绅们的利益,对家在常熟的钱谦益来说,其家乡直接面对叛军的威胁,他不可能不支持自己!
然而,崇祯终于还是失望了,面对他殷殷期盼的目光,钱谦益仿佛没有感觉一般,垂头低目,仿佛睡着了一般。
“钱阁老,”终于,崇祯不得不亲自发声询问。而随着崇祯的开口,满堂嘈杂的声音一下子静止了,所有官员都把目光放在了皇帝和钱谦益身上。
“钱阁老,首辅离京,眼下内阁以你为尊,不知你对召齐王回京有什么看法?”崇祯声音低沉貌似平静,可谁都能感受到话语下面压抑的强大怒火。
这一刻,朝堂上静的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在等着钱谦益的回答。
钱谦益不得不把身子挺起,内心满是苦涩的向皇帝行礼,这一刻他是真的不愿出头,可被逼到这里,便是想装聋作哑也不可能。这一刻,钱谦益突然羡慕起了被赶出京城的史可法,最起码史可法避过了眼下的是非!
“回陛下,微臣,微臣以为,召齐王还京未尝不可。”钱谦益一咬牙,终于把话说完。
而随着钱谦益话落地,李沾等江东四府出身的官员心终于放了下来,而崇祯却两眼冒火,若是目光能把人看死的话,钱谦益估计已经被杀死了一千遍!
“陛下,叛军势大,便是京营也未必能够抵挡,若是京营一旦有闪失,恐怕会危及江山社稷。故为天下计,为江山社稷计,召齐王回京是最稳妥的办法。”钱谦益一咬牙,终于把话说完,然后闭紧了双目,这一刻他能感受到崇祯对他是何等的失望。
“陛下,钱阁老所言甚是,臣请陛下立刻下诏召齐王回京!”右都御史李沾立刻挺身而出,对钱谦益进行支援。
“臣等请陛下召齐王回京!”更多的官员站到了李沾身后,同声表达着支持。
反了,都反了!看着那一个个身影,听着那一句句话语,崇祯气的哆嗦了起来,欲要起身怒骂时,却根本站不起身子。
侍立在旁的田成发现了崇祯的异状,连忙上前扶住了崇祯。
崇祯用力的抓住了田成的手,勉强稳住了心神,从牙缝里崩出两个字“退朝!”
就这样退朝了,群臣们看着被太监们扶走的崇祯,一个个面面相觑。
。
第981章 你可曾为朕想过?()
对是否召齐王回京,崇祯并没有明确进行表示,就那么的不顾而去。
群臣恭送崇祯离开之后,却都没有急着离开,而是三五一群窃窃私语,低声议论着崇祯会有什么样的态度。
一直以来,大明朝堂之上绝不可少的就是党争,凡事有人支持就必然有人反对。
然而今日,对召齐王陈越还京一事,朝堂上竟然表现出众人一志,几乎没有多少反对之声,这点不能不让人感到诧异。当然,这事若是掰开来说也能理解。
叛军的背后有齐王的影子这件事虽然没有摆到明面,却也是众所周知。而叛军悍然攻下浙江,对全省士绅开刀,这件事造成的影响自然十分之大。要说出身浙江的官员们不恨陈越,那是根本不可能。
然而恨又能怎样?他们的家人和财产都在叛军手中,要想家人活命,要想要回自己的财富,他们不得不对齐王陈越妥协。
而对江东四府的士绅和出自江东的官员们来说,浙江的叛军就像一柄巨大的宝剑悬在他们头顶,若是这个时候敢反对陈越,下一个受到伤害的便是江东。
只是一支背后有着东番军支持的叛军,便纵横捭阖接连攻下两省;只是区区江西暴兵作乱,便歼灭了郑森三万大军,逼得堵胤锡五万军队不得寸进。而此时,坐拥数十万强军的齐王陈越还并没有动手!
若是陈越自己动手,那又是何等的雷霆霹雳?若是陈越公然向天下士绅开刀,又有谁敢保证自己能够幸免?
现在的局势已经十分明显,齐王陈越驱逐满跶之后,功劳盖世名望无人可比,其势力也已经达到了顶点。数十万军队都是其一手组建,便是连朝廷也无法调遣。
而整个黄河以北都在齐王控制之下,山东、河南、东番、福建、浙江还有江西,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在齐王之下的地盘如此之庞大。
这一切都说明,一个实力强大的强藩已经出现,这个强藩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朝廷。若是陈越愿意,可轻易倾覆朝廷自立新朝!
这一切,除了身为皇帝的崇祯还处在自欺欺人的状态,朝廷的官员哪个不是心知肚明!
这个时候,还有谁敢公然和陈越为敌?而明朝官员的品行也是众所周知,要是他们有太多的忠心,李闯入北京城时就不会一个个哭着喊着跪在大顺吏政府门前求录用;若是他们有太多忠心,也不会在多铎率兵过江之后,在还有着南京坚城以及十多万军队之时,主动开城跪迎满跶入城!
当然,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些对朝廷忠心的臣子,可这些真正忠心的官员数量实在太少,他们的声音也实在太小!
钱谦益脸色灰败,强行和围拢过来的官员们说了几句,挥手令这些人离开。而他则向内宫行去。他知道自己必须向崇祯解释,方能消除崇祯怒火,方能使大势不出乎自己的掌握。
而面对喜怒无常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钱谦益不知道自己的话又能起多少作用,能不能劝服。
若是不能劝服的话,恐怕自己就得继史可法之后,被赶出内阁!
。。。。。。
乾清宫内,喝了一碗参汤之后,崇祯的脸色方才缓了过来,轻轻地吁了口气,手脚恢复了正常。
“皇爷,钱阁老在外面跪着请见。”摸着袖中的银票,田成一咬牙向崇祯轻轻禀告道。
听了钱谦益的名字,崇祯脸色顿时又浮现出了怒色,用力的一挥手,桌案上一柄玉镇纸被拂到地上摔了个稀碎,胸口剧烈的起伏着。
皇帝暴怒,满堂的太监宫女都吓得跪倒在地上。
良久,崇祯终于止住了怒火,深深的吸了口气,抬手让田成宣崇祯进来。事情到了现在,崇祯深感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控制,即便他罢免了钱谦益又能怎样,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自己可以像在北京时那样频繁的换首辅,可换到最后还不是如魏德藻那样事事装聋作哑不肯担负任何责任?最起码钱谦益还敢表达自己的看法。
“微臣叩见陛下!”刚进入殿中,钱谦益便跪倒在地,这一刻他心中充满了恐惧。
崇祯和大明以往的皇帝不同,这可真的是个狠人,二十年来,死在崇祯手里的大臣足足有好几十位,虽然钱谦益是东林党魁,平时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可面对崇祯他没有一点安全感。特别是大病后的崇祯,更是充满了危险。
“说说吧,为何同意陈越回京?”越是盛怒,崇祯神色越是平静,没有让钱谦益起身,而是直接问道。
“回陛下。。。。。。”钱谦益抬起头来,正要说出心中盘算已久的话。
“我要听真话!”崇祯冷冷的打断了他的话,“只要是你真心的话,我便恕你无罪!”
钱谦益愣了一下,沉默片刻,他知道若是再按照刚才计议好的说出,恐怕会引起崇祯更多的怒火。
终于,他决定“实话实说”!
“回陛下,臣支持齐王回京有私心的。”
“哦?”崇祯颇为惊讶,惊讶于钱谦益敢直认自己的私心,“说说看,你的私心是什么?”
钱谦益重重的磕了个头:“陛下您知道,臣的老家在常熟,苏州府常熟县。现在叛军攻占了浙江,下一个目标必然是苏州府,也许用不了多少时日,臣的老家便会遭到叛军荼毒。
为了家乡父老的安危,也是为了臣老家的田产财富,臣便只能支持齐王回京,因为天下能制叛军者,非齐王莫属,这便是臣的私心。”
“呵呵,哈哈。。。。。。。”笑声从崇祯口中发出,良久方停歇下来。
“瞧瞧,这就是朕的内阁大学士!”崇祯对着站在一旁的田成道,虽然面带笑意,可语气却比寒风还要冷厉。
“这便是朕的大学士,当国难来临之时,想的都是他自己!”
“钱谦益,朕问你,你吃朝廷俸禄多年,深受大明国恩,你心中可能有一丝为朕、为大明着想?”
崇祯的话如同炸雷一般在钱谦益耳边鸣响。
第982章 崇祯被说晕了()
“钱谦益,朕问你,你吃朝廷俸禄多年,深受大明国恩,你心中可能有一丝为朕、为大明着想?”
冷冽的话语从崇祯口中说出,如一柄重锤一般向着钱谦益砸来,直砸的他脸色苍白满心的惶恐。
被皇帝质疑忠心,对官员来说便等于判了死刑,以后的仕途将再无任何指望。钱谦益知道,若是接下来的应对不好的话,不仅自己的仕途止步于此,恐怕身家性命也会堪忧。虽然崇祯口口声声说只要说实话便不会怪罪,但惹怒一位君王的下场会是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陛下,”钱谦益抬起头来,已经泪流满面,语气哽咽着几乎泣不成声,“陛下,臣有私心,但臣对陛下的忠心不容置疑啊!”
“瞧瞧,到这个时候还说对朕有忠心,”崇祯几乎要气乐了,“钱阁老,那你倒是说说,你对朕的忠心在哪里?”
任由泪水在面颊上了流淌,钱谦益双手扶地努力的抬着头“陛下,臣之所以同意召齐王回京,为臣的私心只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为朝廷,为陛下您考虑。
眼下的局面已经十分明了,堵胤锡大军受阻九江,根本没法及时赶到南京。
浙江的叛军蠢蠢欲动,随时可能攻打江东,进而进军南京。叛军的战力强悍,便是郑芝龙经营十多年的福建兵也一触即溃,十万浙江兵更是轻易被击败。虽然说咱们还有十多万京营,江北还有五六万军队。陛下也知道,江北的军队需要防范北方不能乱动,而京营中最精锐的军队都在北伐时被齐王调走,剩下的比乌合之众强不了多少,根本不是叛军的对手。
所以,若是齐王不回,不仅江东不保,南京更有失陷的危险。而只要齐王回京,浙江叛军、江西暴军自然都能迎刃而解,大明局势又能恢复平静。”
钱谦益努力的说着齐王陈越回京的好处,崇祯却是越听越气“钱阁老,到现在你还在装糊涂!难道你不知道叛军的背后是谁在支持?陈越若是回京,他是会为朕剿灭叛军?还是伙同叛军一起攻打南京谋朝篡位?恐怕陈越回京之时,便是我大明覆灭的时候吧!”
终于,陈越会谋朝篡位这样话第一次从崇祯嘴里说出,听得钱谦益战战兢兢,便是一旁侍候的大太监田成也听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
君臣猜忌已经如此之重!
钱谦益知道能不能打动崇祯,能不能说服他就看自己接下来的话了,若是不能说服,恐怕连自己也没好下场。可是,现在的自己也没有多少选择。固然,自己可以选择明哲保身,可明哲保身的结果便是江东的士绅同样被齐王一网打尽,而叛军兵到南京之日,自己也没好下场。
一咬牙,钱谦益挺直了身躯“陛下既然如此说,臣今日便冒死直言。
臣以为,正因为陛下您对齐王猜忌过重,防范过重,才有今日齐王之离心离德。”
崇祯闻言暴怒,双眼几乎要喷出火来。
“大胆!”一旁的田成见崇祯暴怒,连忙厉声冲着钱谦益呵斥道。殿内的其他太监也都怒视着钱谦益,就等着崇祯一句话便把他拿下。
“请陛下容臣说完!”话一出口,钱谦益奇迹般镇定了下来,从容不迫的向崇祯请求道。
“说!”崇祯紧咬着牙关,冷冷的崩出一个字。
“谢陛下!”钱谦益朝崇祯磕了一个头,继续道“陛下当知,当年是谁在百万贼军之中护送陛下千里前来南京?又是谁除掉篡位的福王保住陛下的皇位?
两路满跶南侵,大明江山岌岌可危,是谁力敌满跶,为此付出了父亲的性命?
陛下,齐王父子这些年来为陛下、为大明所做的一切天下人有目皆知,在天下人的眼里,齐王父子是大明的忠臣,齐王是拯救大明力挽狂澜的英雄。
原本,陛下您视齐王为一家人,甚至把公主许给齐王,而齐王也视陛下为君父,不计荣辱一心为大明为陛下出力。
可为何现在陛下和齐王之间竟然弄到如此的境地?陛下您可曾深思?”
听钱谦益提及陈越父子为自己做的一件件事情,崇祯脸上的怒火奇迹般熄灭了,他不禁回想起当年的情形。
北京城破,当自己绝望中砍杀妻女欲上吊自尽时,是陈越冲入宫中把自己救出。
千里南奔,陈越带着数千骑兵亲自牵引顺贼的注意,陈江河则保护自己从海路南下。
闻听福王欲要篡位登基,陈越怒率部下南下讨伐,经历一系列的苦战终于杀入南京,保护自己重新登基。
芜湖之战,陈江河身亡,得知此事时自己何等的悲伤欲绝!
正如钱谦益所说,自己以前确实把陈越视作家人,视作女婿子侄,是什么时候自己对他开始猜忌起来?
可是,身为君王,制衡不是应有的手段吗?总不能把所有的权力都交于一人之手?
正是因为自己中风昏迷,才使权力无法平衡,遂使陈越做大,竟然得以异姓封王,以至于陈越生出不臣之心。
所以,自己根本没有做错!
“陛下,制衡当然没错,可是臣以为情谊更加重要。陛下昏迷之时,唐王一党试图夺取皇位,齐王这才带兵回到南京清君侧,拥戴公主监国,才有了齐王异姓封王独掌兵权。
陛下身体恢复之后,明明可以轻易从公主手中要回皇权,公主纯孝会欣然听从。可陛下您却强行武力夺回了君权,使得公主伤心,更使得齐王离心。这便是今日局面造成的原因。”
听钱谦益说到这里,崇祯不禁冷笑了起来“钱阁老,若是朕没有记错,朕之所以能夺回君权,其中你也出力不小吧!”
当初,正是钱谦益和田成内外串通勾结,才帮着崇祯实施武力夺权,现在钱谦益又这样说,直让崇祯作呕!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却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君王头上,这样的大臣,这样的内阁大学士,便是崇祯自己心中都生出了悲哀!
。
第983章 思想转变了过来()
“陛下,臣当时有私心。”对崇祯的质问,钱谦益早想好了说辞。
“齐王早就摆明了车马和天下士绅作对,所以臣当时才选择拥立陛下继续掌权。不过臣却误判了形势,误判了齐王的实力,以至于有现在之祸。若是能够重来,臣当时便会选择劝说陛下不能硬来。此皆臣之错也!”
说着钱谦益跪下身来向崇祯请罪。
崇祯生过一场大病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