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行密当初曾经对崔太初的父亲有大恩,在他开始猜忌朱延寿以后,自然便派人联络上崔太初父亲,希望他亲自出面劝说崔太初为杨行密所用。
至于李厚和吕师周二人,他们都是淮南最精锐部队黑云都的将领。黑云都的统领是朱延寿,下面的指挥使便是李厚、吕师周二人。
其中李厚当初只是黑云都的一个队长,一次朱全忠派数万大军南下攻打寿州,攻城甚急,朱延寿派李厚率二百五十人出城袭击,结果自然是大败而归。朱延寿军法严苛,准备斩杀李厚以正军法,恰好当时为寿州牙将的柴再用为他求情,最终朱延寿让李厚再次统领五百人出城攻击,这一次人人奋勇,大破城外朱全忠军,斩首级上千,并被提报为黑云都指挥使。
所以如今已经升官为光州刺史的柴再用对李厚是有救命之恩的。这一次杨行密派了柴再用写信去劝说李厚。
而吕师周则是承袭父亲吕珂的职位做的黑云都指挥使,不过此人与节度判官周隐关系亲密,历史上因为杨渥杀了周隐,结果导致吕师周心中畏惧逃到了湖南马殷那里去了,后来成为马殷麾下名将。这一次杨行密让周隐出马劝说吕师周。
只要能够拉拢到这三人,朱延寿麾下即便大军数万也没有多少威胁了。
“刚刚收到的消息,这三人已经答应效忠大王!”戴友规答道。
相比于杨行密的宽厚待人,朱延寿却刚猛好杀,他的部下对他也没有多少效忠之心;在以前,靠着杨行密的威名他还能让部下令行禁止为他效力,但如今他和杨行密离心离德起来,在杨行密和朱延寿之间,这些人很自然的就选择了杨行密。
“嗯,这就好。不过此事太过重大,万万不可出任何差错。”
“大王放心就是,这三人属下都是单线联系,整个过程做的很隐秘。而且,属下决定立即前往寿州,亲自去确认这三人是不是真心为大王效力。”
杨行密这才点了点头,戴友规办事很细心,有他亲自去盯着想来也不会出什么岔子。
******
同一天内,凤翔城外。
自从上个月李茂贞和朱全忠二人开始和谈后,因为某些细节没有谈拢,双方再一次开战。
十一月初一,李茂贞的弟弟保大节度使李茂勋统率部众一万余人救援凤翔,在城北山坡上驻守,点燃烽火与城中相互呼应。朱全忠派遣他的部将乘虚袭击李茂勋的后方,夺取了坊州,抓住了李茂勋及他麾下将士们的家属。李茂勋听到消息后,被迫逃走。
如今的凤翔大雪连绵,城中食物早就吃完了,冻饿而死的人不可计数;甚至有的躺下还没有死的人就已经被别人割肉离骨拿去吃了。市中卖人肉的价格甚至达到一百钱一斤,而狗肉则是五百钱一斤。李茂贞贮存的食物也用完了,用猪狗供应天子李晔的膳食。李晔在市上卖掉自己及小皇子的衣服以供日用,削松木片浸水来喂御马。
不过到了这种地步李茂贞已经完全没了还手之力,前几天李茂贞的使者出城求见朱全忠时语气已经软了很多,双方基本已经达成妥协,接下来李茂贞将会杀掉韩全诲等太监来作为劫持天子的替罪羊,同时天子车架不日也将返回长安。
近一年的努力成功就在眼前,朱全忠心情自然愉快,更何况,就在刚才他送走了一位来自南方的使者,这便是上个月从宣州出发的杜荀鹤。
杜荀鹤上个月代表田出使寿州传达结盟之意,朱延寿非常热情的接纳了他,并且表示“愿为执鞭”。接着按照田的意思,杜荀鹤又匆匆北上来到凤翔求见朱全忠。
此时的凤翔城外还是一座巨大的兵营,十万大军驻扎在此,那一个个军营依次而立,放眼望去完全看不到尽头。即便杜荀鹤在田麾下也算见多识广的人物,但到了这里也不免心中惴惴。
更何况他毕竟在南方待久了,在淮南不遗余力的宣传下,朱全忠早就成了无恶不作的吃人魔王,加上他进了大营后见到辕门前悬挂的那一颗颗人头,更是相信了朱全忠杀人不眨眼的传闻。所以等见到朱全忠时,他早就面色惨然,神不附体,背上更是冷汗淋漓。
杜荀鹤为人傲气,十一年前在长安中了进士,以第八名及第,正好有个叫张曙的人与他一同赶考,也得高中进士。这两人都很自负,便相互打趣。张曙说:“杜十四你是多么幸运啊,竟然能与张曙同年!”杜荀鹤答道:“哪里哪里,我看还是张五十郎更幸运,竟然能与杜荀鹤同年!”
不过杜荀鹤虽然傲气冲天,但一生却追求功名,贪慕权势,此时见到朱全忠这位天下第一枭雄,心中的傲气早就转化为阿谀奉承之意了。
当时,天上艳阳高照,天空没有半片云朵。但等杜荀鹤入见的时候天上却忽然下起了大雨。
朱全忠久闻他的诗才,当即让他作诗一首,结果杜荀鹤抖擞精神果然作了一首:“同是乾坤事不同,雨丝飞洒日轮中。若教阴阳都相似,争表梁王造化功!”
一首马屁诗将朱全忠逗得哈哈大笑起来,对不仅当即答应了田的交好之意,同时还将杜荀鹤留下来,并授他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等官职。
第一百一十章 谋划(三)
“大王,不知田造反的话大王打算派多少人南下?”等杜荀鹤离开后,一旁敬翔连忙询问起来。
虽然对于田等人造反的结果不看好,但趁机南下攻打淮南倒也是个好主意,更何况杜荀鹤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寿州刺使朱延寿如今也对杨行密不满,已经暗中与田达成了同盟。
寿州乃是淮南北方防线的核心,过去朱全忠曾经多次派兵南下,但有朱延寿这位猛将镇守着,汴军每次都在寿州城下失败而回。若是这次田造反真能将朱延寿拖下水,再加上朱全忠大军在北方接应,只怕真有攻占淮南的可能。
“杨行密与孤做对已有多年,过去孤一直都被李克用、李茂贞等人牵制着,这才让他在江淮立足。如今李克用、李茂贞都被孤打垮,淮南一方却可能出现内乱,这正是孤消灭杨行密的大好时机,到时候孤会起二十万大军南下,一举荡平淮南!”朱全忠笑道。
“大王英明,不过如今要落实天子车架返回长安的事情还需要一些时间,接下来清理朝堂又需要一些时间,即便中间不出差错,这前前后后没有几个月只怕难以返回中原。若是田他们再此期间便发动叛乱,到时候我军主力还在关中,光靠宿州朱友宁部六万人只怕不够啊!”敬翔答道。
田他们在此期间就造反的可能性是有的,一来杨行密并非坐以待毙的人,若是觉察到了危险说不定会趁朱全忠主力尚未返回中原前就逼迫田他们造反。
二来田他们造反的目的是为了自己据有江淮,而不是为朱全忠做嫁妆,所以他们也可能趁朱全忠主力不在时就造反。到时候只有宿州朱友宁六万人南下,既能够帮助田他们夺取淮南,又不至于喧宾夺主使得整个淮南落入朱全忠手中。
“你说得对,所以接下来处理朝中事情时速度就需要快点,该抓的抓,该杀的杀,抓一批再杀一批,想来朝中大臣们就老实了,早点结束早点回中原啊!”朱全忠淡然说着。
他现在在朝中的主要盟友乃是宰相崔胤,此人阴险狡诈,工于心计,又善于阿谀附合,外表看上去老成持重,实则内心险恶。去年便是此人写信给朱全忠,让他出兵迎驾,想借他的手除掉他在朝中的政敌宦官韩全诲,没想到在朱全忠到达之前韩全诲就先劫天子到凤翔投靠李茂贞了。
如今朱全忠即将掌控朝廷,不过他显然没兴趣再陪着朝中那些官员“玩游戏”,他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反对他的人全部杀掉,然后拉拢一批像崔胤这样投靠他的官员。
他相信在他的屠刀之下,朝廷中那些看着光鲜实则奸险的官员们会乖乖配合他的。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此时在长水县,一位早就被他遗忘了的“老朋友”即将给他带来一些“惊喜”。
“父亲,刚刚得到的消息,诏书和您的书信都已经到了青州,想必不久王师范就能看到了。”
说话之人大约二十三、四岁,头戴细纱小冠,身穿素白单襦,身高七尺,容貌端秀;而他对面坐着的老者年约五旬,额头布满皱纹,一脸忧愁模样。
这青年人名叫张格,而他的父亲张浚便是上个月来淮南传旨的天子使者李俨的父亲,曾经做过唐朝宰相,一心忠于当今天子。
不过想要在这个时代的朝堂中立足,地方藩镇势力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而当初张浚当宰相时选择的支持者便是朱全忠。当初朱全忠刚刚背叛黄巢起义军投降唐朝时,势力较弱,又处在中原四战之地,急需在朝中寻找盟友为他说话;而张浚想要立足朝中同样需要地方藩镇的支持。二人一拍即合,迅速勾结在一起。
所以此人在过去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朱全忠的同党,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此人如今致仕退隐在家后竟然在暗中挑动藩镇讨伐朱全忠。
“已经送到了吗?接下来就看王师范的选择了!我大唐昔日兴盛之时富有四海,何等强盛;没想到如今竟沦落至此!”张浚叹了口气。
虽然他也曾与朱全忠勾结过,但他自始至终都觉得自己是忠于皇帝的,与朱全忠的勾结不过是立足朝堂的一种手段。
或许是与朱全忠打交道比较多的缘故吧,张浚逐渐看穿了朱全忠那忠臣外表下的奸雄本质,越来越觉得朱全忠一旦掌控了朝堂,接下来就必然会弑君篡位。
所以在但得知李茂贞即将投降,天子即将落入朱全忠手中后,退隐在家的张浚便开始了挑动地方藩镇起兵的谋划,而他选定的对象便是平卢节度使王师范。
平卢节度使乃是唐朝最早设立的十个节度使之一,唐天宝初分范阳节度使置平卢节度使,治所在营州,统领卢龙军治理河北省东部、河北省南部等地;后来迁移到青州,实力雄厚,曾经一度是天下最强大的藩镇之一,并且一度成为听命于朝廷的藩镇。
但二十年前,亲军将领王敬武驱逐当时的平卢节度使安师儒,重新在青州一带割据。后来王敬武死了,王师范十六岁子承父业,成为新的节度使。
他为人文雅,喜欢文学,又有御众之术,军纪严明,因此辖境内人民安居乐业,邻道也颇为称颂。
不过此时的平卢节度使早就没有了当年的风光,实力在天下诸多藩镇里面只算一般,最多也就和武勇都之乱前的钱差不多,与朱全忠相比实力差太远。
而王敬武父子也知道自己打不过朱全忠,所以一直以来对朱全忠都采取较为恭顺的态度,仿佛朱全忠的附庸一般,这才得以保全。
而在外人看来,王师范的平卢镇与朱全忠就是一伙的,比如天子发给杨行密的诏书中就任命朱瑾为新的平卢节度使,这明显就是李茂贞想挑拨杨行密去打击朱全忠的“小弟”王师范。
“父亲,这平卢节度使在天下藩镇中实力不过中等,而且与朱全忠关系亲密,即便他如您说的那样是个忠义之人,但为了实际利益他难道真的敢起兵吗?”张格依旧有些迟疑。
第一百一十一章 谋划(四)
当初在选择时,张格认为应该依靠像淮南杨行密、河东李克用这种强大藩镇来对抗朱全忠,毕竟这两个藩镇不仅实力强大,而且与朱全忠都有大仇,让他们出兵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然而没想到的是张浚最后却选择了王师范这个实力相对较弱,而且和朱全忠关系较好的藩镇。
张浚摇了摇头道:“不然,杨行密六月份出兵宿州无功而返后,如今他的心思完全放在了南方,只想着如何争夺土地,心中哪里还有半点忠义之心?至于李克用,嘿,那就更不用说了!”
提到李克用时,张浚明显有些不屑。当初李克用便是天下最早起兵造反的势力,时间甚至在黄巢起义之前,乃是那时候最为桀骜不驯的藩镇。
所以当年天子李晔威信尚存时,为了削弱地方藩镇他第一个选择的讨伐目标便是李克用。而张浚那时候也是力主讨伐李克用的,深知此人也不是什么忠臣。
更何况李克用现在已经被朱全忠打残了,目前正在抓紧时间恢复实力,短期内哪里敢再去挑战朱全忠。
至于说王师范会不会起兵,张浚觉得是有可能的。
一来张浚了解到王师范虽然一直都与朱全忠保持良好的关系,但双方的关系实际上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好,至少王师范就经常担心朱全忠会吞并他。
二来则是王师范文雅好儒,爱慕名利,对于“起兵勤王,报效天子”这种口号或许难以说动杨行密、李克用这些枭雄,然而对王师范这种人却很有吸引力。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王师范实际上心中也有起兵逐鹿中原的野心。如今朱全忠主力尚在关中,中原空虚,再加上为了牵制淮南,朱友宁率领中原剩下的军队主力驻屯在宿州,造成了靠近青州地带州县的进一步空虚,这正是起兵偷袭的大好时机。
所以张浚相信王师范一定会忍不住起兵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一面伪造了一封让王师范勤王的圣旨,一面又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亲笔信,为王师范陈说利害。
“好了,这件事你就不要多想了,咱们张家世代忠良,饱受皇恩,自然要为我大唐效忠。这次若是能够说服王师范起兵也就罢了,若是不能,那也是天意如此!”
******
同一天,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朱全忠附庸的平卢节度使王师范的府宅上正在上演着一出好戏。
只听一位身着锦衣,仪表堂堂,年约三十岁的青年人正在堂上嚎嚎大哭着:“我等诸多藩镇之所以各自拥有大军,那都是用来护卫天子的;如今天子有难,即将受辱于朱全忠,而诸多藩镇却只想着拥兵自保;我青州虽然兵力不多,但不管成败如何,我都要起兵讨伐逆贼!”
原来此人便是平卢节度使王师范。就在刚才他收到了一封“密诏”,诏书中既没有罢免王师范任命朱瑾为平卢节度使,也没有斥责王师范与朱全忠沆瀣一气,反而热情洋溢的赞扬了王师范对天子的忠心,并表明天子如今正在凤翔受难,朱全忠有弑君自立的野心,希望王师范能立即起兵讨伐朱全忠。
而张浚的书信中更是劝王师范立即兴义兵,做当世郭子仪、李光弼,匡扶社稷,再造大唐,建不世之功。
得到诏书和张浚的书信后,向来喜好儒学经典的王师范深受感动,不禁泪流满面。
“节帅,这……”听了王师范的话,下方肃然侍立的平卢诸将纷纷色变。
虽然刚才天子的诏书他们都听到了,不过,这关他们什么事?而且过去平卢镇不是一直都对朱全忠恭顺的吗?
当初平卢节度使因为太过强大,所以被朝廷一分为三,其中郓、曹、濮三州为天平节度使,淄、青、齐、登、莱五州仍为淄青平卢节度使,沂、海、兖、密四州为泰宁节度使。
而天平节度使朱和泰宁节度使朱瑾早就被朱全忠消灭了,朱瑾更是和李承嗣率军南下投靠了杨行密,而王师范的平卢节度使之所以能生存下来,所依靠的不就是一直以来对朱全忠的恭顺吗?
如今要是按照诏书所说的起兵讨伐朱全忠,这不是去送死吗?更何况,在他们眼中,王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