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来到阵前,只见前方朱思正陪着一位穿着黑色铠甲的中年武将在说话,心中一动,便觉得这人应该就是孙琰了。
“这位想必就是孙将军了吧?在下杨渥,久仰将军大名!”
孙琰正在向朱思询问杭州的情况,听杨渥自报名号,顿时一惊,连忙行礼道:“败军之将孙琰,见过公子!”
“胜败乃兵家常事,将军不必如此!”杨渥笑着说道。
“在下听朱将军说,昨天那种能发射上百斤石弹的投石机乃是公子所发明,不知是否属实?”
他实在不敢相信昨天那让他束手无策的攻城利器居然就是眼前这位贵公子所发明的。
朱思不悦道:“自然是我家公子发明的,难道在下还会骗你不成?”
杨渥在一旁也笑到“不过是在前人发石机的基础上做了些改进而已,算不得什么!”
孙琰这才相信了,他叹了口气说道:“公子过谦了,发石机出现至今已经不知多少年了,但别人都想不到改进之法公子却能想到,实在让在下佩服!”
他语气诚恳,虽然在夸赞杨渥,但没人觉得他是想要巴结杨渥。
“孙将军过奖了,自我军围困苏州一来,攻城之法百变多端,将军却能随机应变,如此手段才让杨渥佩服。还请将军能为在下效劳,在下定当委以重用!”
孙琰一愣,显然没想到杨渥居然会开口招揽他。
对他来说,效忠杨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杨渥是吴王的长子,又颇有才干,在淮南军中较有威望,加上如今亲自来招揽自己,他心中当然有些心动。
不过,他毕竟是钱的亲卫出身,深受钱大恩,将守卫苏州的重任交付给他,他如今因为不想让士兵作无谓牺牲才让他们投降,但他本人却还没打算投靠淮南。
“公子厚爱,在下心中感激不尽!但在下深受越王大恩,不敢背叛越王!”
杨渥一愣,没想到此人已经下令手下投降了,但依旧拒绝了自己的招揽。
要知道现在的他可不是当初,当初他招揽一个陈彦谦都担心被拒绝。但现在的他在淮南威望与日俱增,明眼人都知道自己将来肯定能继承淮南节度使的位置,此时投靠他自然是前途一片光明的。
不过对于孙琰心念旧主他反而更加赞赏了,“将军先别忙拒绝,且听我一言。实不相瞒,将军擅长守城,那么将来不管将军是否愿意为我淮南效力,在下都不会放将军回两浙了。如此一来。将军一身本领岂不是浪费了?”
孙琰一惊,没想到杨渥说得这么直白,要知道以前也有两浙将领被淮南俘虏后又释放,所以这次投降他也指望着以后还能回到两浙去。但杨渥既然这么说了,那他日后回去的可能就不大了。
想到这里,孙琰不禁脸色一沉。
杨渥又说到:“再者,钱如今自身都难保,将军又何必再回去呢?本将也知道钱对你有恩,这样吧,只要你答应为我效力,我便向我父亲请求召回田。如此一来将军也算报了钱的恩德,而将军一身本领也能得到发挥,如此可好?”
孙琰不禁有些犹豫,他毕竟才三十多岁,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自然也不愿就此做个富家翁。
“在下愿为公子效力,但也请公子答应在下一个条件才行!”
杨渥大喜,连忙问道:“不知是什么条件,还请将军说来听听?”
“在下的条件是将来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不得让在下与越王的军队作战。如果公子答应在下的请求。那在下就为公子效劳。否则,在下宁愿做一个平民百姓也不会为公子效力!”孙琰斩钉截铁的说道,目光灼灼的看着杨渥。
“没问题!”杨渥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在他看来,孙琰是守城的专家,而将来对付钱肯定以攻城为主,不用孙琰也没多大影响。
孙琰却没想到杨渥答应得这么快,毕竟自己现在还只是一个无名之将,还没立下寸功就提要求,刚才他可是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的,此时不禁心中感动,连忙开口道:“多谢公子理解!属下拜见公子!”
杨渥这才彻底松了口气。淮南名将不少,但真正属于他嫡系的却很少。
像朱思他们现在级别还低,还需要慢慢培养才行;目前杨渥手下称得上号的还只有秦裴一人。
秦裴这段时间正在积极向他靠拢,对于这种变化,杨渥自然很高兴的接纳了,如今也像对朱思这些心腹一般对待秦裴。
有了秦裴、朱思等人,再加上刚刚招揽的孙琰,如今他手下总算也有了一些合用的将领了。
这时候孙琰又主动说道:“如今苏州已经没有坚持下去的可能了,属下愿意劝说守军开城投降。只是,还请公子下令善待城中守军和百姓,在下感激不尽!”
杨渥一愣,没想到他这么配合,居然主动提出去劝守军投降,当即大喜道:“孙将军愿意去劝说,如此最好不过。至于城中守军和百姓,孙将军但请放心就是,本将向来看重军纪,即便将军不提,本将也会善待百姓的。”
“如此孙某也就放心了!”
这时候,周本带着其他将领听到消息后也匆匆赶来。
……
ps:求收藏,求推荐!
第九十三章 李俨
有了孙琰出面,当天苏州城内的守军就打开城门出城投降了。
而杨渥也向全军提出进城后必须注意纪律,严禁扰乱百姓等,又亲自带人四处巡视维持纪律,在他的约束下,入城的淮南军果然做到了秋毫无犯。而城中的百姓对于淮南军的到来也逐渐放心下来。
当天周本便迅速派人将攻占苏州的消息上报给杨行密。
收到捷报时,广陵正处在盛大的欢迎仪式上,杨行密亲自率领部将出城迎接,而他们迎接的对象正是天子派来的册封使者。
早在今年三月份时,岐王李茂贞劫持天子到凤翔,遭到朱全忠的围攻;为了缓解自身压力,在李茂贞的逼迫下,天子只好下诏,授予杨行密吴王爵位,让他讨伐朱全忠。
然而这道册封旨意的内容虽然早就传达到了淮南,杨行密也早就以吴王自居了,但朝廷派出的正式册封使节却因为受到朱全忠的阻扰,一直没有到达扬州。
李俨本来姓张,他的父亲张浚曾经是唐朝宰相,因为其父的功绩,李俨被皇帝赐姓为李。这一次南下册封杨行密的使节,最开始派出的并不是他,但第一批使者在经过朱全忠的地盘时被朱全忠的部将给扣押了,于是李俨作为第二批使者从凤翔出发,一路潜行,直到如今十月份才到达扬州。
对于天子派来的使者,向来以忠臣自居的杨行密自然恭恭敬敬的率领淮南文武官员出城迎接。
“大王,如今周将军、长公子他们已经攻下了苏州,而田在杭州却迟迟不能取得进展,这是我淮南的大喜事,加上天子使者到来,大王少不得要好好庆贺一番啊!”趁着李俨还未到,戴友规笑着对杨行密说道。
“呵呵,现在还不是庆贺的时候啊,接下来孤准备以渥儿为主将去攻取湖州,如果他能赶在田拿下杭州之前成功攻取湖州的话,那才是庆贺的时候!”
“大王放心就是,长公子足智多谋,加上湖州守军有八千人被派去增援杭州全军覆没了,如今湖州守军大为减少,想来长公子攻下湖州还是能够办到的。”
“但愿如你所言吧!”
杨行密笑容满面的说着,反正这次出兵能够攻取苏州他就已经满足了,如果能进一步攻占湖州自然更好,即便不能,那也没什么。
“长公子建立如此大功,足以让众多官员们信服。接下来大王就可以逐渐让长公子上位了。”戴友规笑着说着,接着却突然叹了一口气,“只是,属下也要隐退了!”
“隐退?如今局势一片大好,为何要隐退?难道是对孤有什么不满吗?”杨行密一惊,连忙问道。
他自认为对戴友规礼遇非常,加上这么多年的交情,没想到他却突然说要隐退,如何不让他惊讶。
“大王对属下如此礼遇,属下对大王只有感激,哪有不满。只是将来……”戴友规笑着说道。
他深受杨行密的信任,掌握着杨行密的密探机构“长剑都”,不过这种职务太过关键,如今杨行密执掌大权时还不要紧,等将来杨渥上台了,难道还会如此信任他吗?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规则历来都是如此,对此戴友规早有觉悟。
他本来就是个闲散人,对仕途并无多大兴趣,当初眼见江淮大乱,生民涂炭,这才出山相助杨行密;后来江淮平定,他就有退隐的打算,只是杨行密对他太过礼遇,他也不忍就此离去,于是在杨行密手下继续为幕僚。
如今既然杨行密已经打算将权利逐渐交给长子了,他自然也要开始隐退。
杨行密一愣,还要再说,这时候前方侍卫来报说天子使者李俨已经到了,于是杨行密只好止住话题,深深看来戴友规一眼,带着众官员前去迎接李俨。
“天子使者,左金吾将军,江淮宣谕使李俨到!”
随着一声唱喏,杨行密连忙向前望去,只见前方几个侍卫簇拥着一位身着官府的年轻人骑马向众人走来。
那年轻官员剑眉星目,鼻如悬胆,颇有些威严,奈何身上官服早就破烂不堪,身后除了几个衣着同样有些破烂的侍卫外没有其他随从,如此一副寒酸模样,要不是那官员手中所持的的确是象征天子的仪仗,众人只怕都会怀疑眼前之人是不是假冒的使者。
杨行密赶紧带着众官员迎上去,口中说道:“臣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拜见天子使臣!”
虽然天子这时候早就没什么威严了,各地节度使也早不把皇帝当回事了,但必要的礼节还是要遵守的。
李俨连忙跳下马来,快步上前说道:“大王快快请起!末将奉皇上之命前来传旨,还请大王接旨!”
当今天子名李晔,这便是历史上的唐昭宗。
晚唐时期,宦官的势力完全掌控了朝堂,天子的废立都完全由宦官们掌控。李晔就是在他哥哥唐僖宗死后,被宦官杨复恭等人拥立为皇帝,那时候他才六岁。
不过李晔手段不错,他上位以后并没有依赖拥立他的杨复恭等宦官,而是借助各地节度使的力量与之对抗,经过一系列斗争,他初步掌握了权力,狠狠打击了多年以来宦官骄横跋扈的状况,使宦官势力多年来第一次遭受重创。
然而宦官的势力被打压下去了,但地方节度使的势力却迅速抬头;李晔于是决定讨伐地方藩镇势力,他选择首先对付当时最为桀骜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然而他的想法是好的,打击的对象却选错了,朝廷派出的大军最终大败而回,李晔的威望也立即损失殆尽,朝廷再也没有一点威严,逐渐沦落为节度使们随意侮辱的对象。
去年十一月,朱全忠出兵进攻长安,打算效仿当年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然而大宦官韩全诲却联合李茂贞将李晔劫持到了凤翔,朱全忠于是以李茂贞劫持天子为理由继续攻打李茂贞。
到了战场上,朱全忠的人骂李茂贞是“劫天子贼”;而李茂贞的人却反过来骂朱全忠是“夺天子贼”,实际上都想着以天子名义号令天下。
所以说,这个时代各地节度使其实已经没有一个是忠于皇帝的了,却都想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忠臣模样。
ps:求收藏,求推荐!
第九十四章 册封世子
“臣杨行密听旨。”
虽然皇帝没有什么威严,但此时杨行密依然恭恭敬敬的跪下来,身后众多淮南文武官员也纷纷跪地听旨。
“……”
“今特封淮南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弘农郡王杨行密为东面诸道行营都统、检校太师、中书令,进封吴王,淮南、宣歙、湖南等道立功将士,皆听其号令,以都统牒文承用皇帝制书迁升补官,然后上表奏闻……”
“……”
之后又册封杨行密夫人朱氏为燕国夫人,史氏为武昌郡君,任命朱瑾为平卢节度使,冯弘铎为武宁节度使,朱延寿为奉国节度使等。
这些任命是早就确定好的,淮南众多官员也早就心中有数,此时自然没谁感到惊讶。
不过这些任命书还是让众人心中浮想联翩,比如任命朱瑾为平卢节度使,此时的平卢节度使乃是王师范,这道旨意不知道是不是想挑拨淮南和王师范的关系。
再比如让“淮南、宣歙、湖南诸道立功将士”都听从杨行密号令,这淮南就不说了,宣歙道就是如今田统领的宁**节度使之位,这相当于再一次确定了田与杨行密之间的效忠关系;至于湖南,现在正处在马殷的统治之下,杨行密即便有了这道旨意也难以号令马殷。
这道圣旨极为冗长,但总的意思还是为了拉拢杨行密让他出兵讨伐朱全忠。
等李俨宣读完后,杨行密突然对戴友规使了个眼色,戴友规立即心领神会。他快步上前小声对李俨说道:“吴王的长公子名渥,位居南面招讨副使,多有功劳,还请使者为其册封!”
李俨一愣,连忙向杨行密看去,见他正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顿时醒悟过来。
当初天子下达旨意时,杨渥还是一个十五岁的毛头小子,根本没什么威望,加上他虽然是杨行密的长子,却并非嫡子,所以旨意中并没有关于册封杨渥的内容。
此时听戴友规提起,他赶紧小声问道:“不知大王想要如何册封?”
“暂时就册封为世子吧!”
虽然这段时间杨渥立功甚多,在淮南军中威望与日俱增,上上下下的文武官员基本都接受了杨渥,现在就册封杨渥为淮南节度留后也不是不可以,但杨行密觉得还可以再缓一缓,官职升得太快未必是好事,暂时册封他为吴王世子再说。
李俨点点头,拿着刚才的诏书接着念道:“吴王长子杨渥,性情谦恭,品行上佳……”
他口才不错,虽然是临场发挥,但洋洋洒洒的念了一大段,都是夸赞杨渥的话,仿佛圣旨里面真有册封杨渥的内容一般。
“今特封吴王长子杨渥为吴王世子,钦此!”
杨行密这才满意的笑了起来,“臣杨行密领旨谢恩!”
身后众多官员也纷纷跪拜道:“臣等领旨谢恩!”
今天这道圣旨其他的册封其实都是提前知道了的,对淮南的影响并不大,但其中有一句关键的话却是杨行密最看重的,那便是“以都统牒文承用皇帝制书迁升补官,然后上表奏闻”。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杨行密以后能够名正言顺的自行册封手下官员,而无需再受朝廷的掣肘。
之后,杨行密开始建立制敕院,每当需要封爵授官,发布重大军令时,都会派人告诉李俨,然后将制书在紫极宫唐玄宗的画像前陈列,再跪拜两次,然后退下。整个过程都有淮南自行完成,不再需要经过朝廷之手。
自此,后世吴国的雏形开始正式建立起来。
而杨渥被册封为吴王世子的消息也迅速在淮南各地传播开了。
******
寿州地处淮水北岸,南岸便是著名的八公山,东晋时淝水之战谢玄大破前秦大军于此,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便是出自于此,自东晋以来这里便是南北要冲,兵家必争之地。
而淮南目前防备北方朱全忠的防线也是以这里为核心的。
此时寿州刺史朱延寿却满脸不甘心的独自坐在院子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