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从各方面的消息来看,王宗寿此人心高气傲,而且擅长诗文,却不擅长军事。
若是换一个人,或许还会怀疑吴国的目的;但王宗寿的话,此人若是见了吴国的使者后,必然不会有什么怀疑。
只要能让王宗寿觉得,自己依旧是以梁军为主要的进攻目标,那么接下来这一战吴军就已经取得了一半的胜利。
剩下来的就是在战场上将这个胜利落到实处。
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紧逼
武义五年四月二十一日,梁、蜀联军抵达江陵,驻营于江陵城北二十里。
第二天,江陵城中的高季昌率领一万大军出营赶往联军大营汇合,三家的联军在休整两天之后,开始向吴军营地进逼。
二十五日,联军进逼到距离吴军五里之地,两军隔着一条小河对峙,河面上有几座浮桥连接着河两岸。
面对联军的进逼,吴军选择了避而不战;他们很快就放弃了营地,向后撤十五里重新安营;而联军轻易占领浮桥之后,没有多少犹豫便渡河继续向东进逼。
最终,吴军不再后撤,而联军也停下脚步。
两军相距十里对峙,吴军在东,联军在西;而联军之中,梁军和荆南军在北,蜀军在南,组成一南一北两处营地,相距五里,成掎角之势。
这天,蜀军营地里来了一个吴国的使者,正是杨渥身边的通事舍人周宗。
“吴国的使者,这个时候过来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来求和的不成?”
中军主营内,嘉王王宗寿高坐于上,对着众将轻声笑道。
“想来不是求和的,那也应该是来请殿下撤军的吧?”一旁,王宗寿的亲信副将赵本笑着答道。
“该不会是来请求投降的吧?”另一人则是一脸郑重的问道,引得场中众将一片大笑。
见到众将气氛热烈,王宗寿的心情同样极好。
这些天以来,蜀军先是成功突破吴军的封锁,并且挫败了吴军先行击败梁军的企图,这对王宗寿来说可是一件大喜事。
不过更加让他感到兴奋的却是接下来的这几天,面对联军的步步紧逼,吴军只能步步后退,显然不敢与强大的联军为敌。
要知道,之前虽然挫败了吴军的企图,不过那一次吴军的实际领兵将领乃是秦裴和王茂章二人。
秦裴和王茂章虽然也能算得上吴军名将,在天下间都有很高的名望,但他们毕竟是比不上杨渥的。
而这几天被他们逼迫得连连后撤的,却是由吴王杨渥亲自统领的吴军!
杨渥是什么人?或许这几年杨渥一直呆在金陵,使得他的名气比不上如今风头正盛的晋王李存勖;但在早些年,当李存勖还只是晋王李克用膝下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年之时,天下间广为流传的却是杨渥的威名。
淮南第一次北伐之战,先是在淮河以北大破梁军,消灭敌军多达五万多,接着又夺取宿州,再之后,更是趁着魏博军叛乱的时机,以五千精兵大败朱温亲自统领的十万大军,那可真是名震天下。
甚至到现在都有很多人认为,梁国由盛转衰就是因为那一战。
因为在那一战之后,梁军不管是与晋军交战,还是与其他势力交战,都没有了以往的气势和威风,反而势力越来越衰微。
而杨渥这样一个直接改变了梁国国运的人物,在之前的几天里面对联军的进逼竟然只能步步后退,这自然让蜀军众将兴奋不已。
便是作为统帅的王宗寿碍于身份,没有过多的表现自己的喜悦,但偶尔流露出的笑容,也说明了他心中的兴奋。
蜀军之中,唯一感到不安的或许就是镇江节度副使张武了。
倒不是说张武就看出了什么不妥,而是这位在沙场上征战了数十年的老将,本能的觉得吴军的步步退让有些反常。
毕竟在他看来,吴军虽然在之前的战事中遇到了一些挫折,但总的实力上,即便是吴军不如联军,那也不会差多少。
这还仅仅是张武从两军兵力对比中得出的结论。
既然吴军的实力并不比联军差,那么吴军为何要连连后撤?难道吴王杨渥胆子就那么小,连与联军一战的胆量都没有吗?
若真是那样的话,吴军在几天前趁着联军尚未抵达时,就从容撤走了,何必等到现在?
可惜的是,他毕竟不是主帅,甚至他在王宗寿的心中也不是地位最高的副帅;再加上张武虽然心中感到不安,但他却拿不出任何的证据,想要说服其他信心满满的将领谈何容易?
而高季昌和寇彦卿那边,高季昌且不说,此人本来就心思诡谲,一心想趁着这一次的“大好局势”,给吴军一个“深刻的教训”,以免吴军不久之后就卷土重来。
所以高季昌自然是极力怂恿对吴军发起进攻的。
而寇彦卿的态度同样是如此。
张武不知道的是,寇彦卿之所以主张与吴军展开决战,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个方面,如今朱温病重,梁国局势很有可能会随着皇位的继承而出现动荡,若是这一次不能一举重挫吴军,那么等到梁国内部动荡之时,吴军再次来攻,他就不能保证那时候梁军会是怎样一个局面了。
而迫使他对吴军强硬的第二个原因,说起来就有些可笑了。
当初荆门以北的战事中,梁军虽然挫败了吴军击败他们的企图,但实际上自身也损失较大,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但寇彦卿在给朱温的上的表文中,却是将此战说成了一场胜利。
朱温病重,朝中局势动荡,正需要一场大胜来鼓舞人心,结果在寇彦卿口中的一场普通胜利,到了朝中某些人口中就成了一场大胜。
既然是一场大胜,那么哪有半途就撤军回去的道理?所以朱温给寇彦卿下了严令,务必要乘此机会击败杨渥,让杨渥在短期内不敢北上窥视梁境。
所以此时的寇彦卿是不战也得战了。
当然,他也不是傻子,若是明明打不过吴军的话,他也不会硬着头皮去打;真正让寇彦卿决定与吴军决战的,是刘南下时带来的一万五千援军。
这一万五千人里面,除了一万从各地征集的州兵之外,还有五千人却是龙骧军精锐。
正是有这一万五千人的援军,使得寇彦卿认为联军的实力已经压过了吴军。
此时与吴军决战,他们有很大的可能取胜;而一旦他真的击败了吴军,击败了杨渥,那么他寇彦卿说不得也要真正名扬天下,成为梁军中能与杨师厚比肩的大将了。
张武并不知道寇彦卿的心思,自然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也坚决主张对吴军进行强逼。
不过即便他知道了也没用,因为与吴军决战,这几乎是联军绝大部分将领的一致观点,就凭他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
此时,蜀军众将笑过一阵后,王宗寿下令召见吴国使者。
“在下吴国通事舍人周宗,见过殿下!”刚一进来,周宗对着王宗寿行了一礼,用的是唐朝时觐见郡王时的礼节。
显然他还是承认了王宗寿的王爵,不过又没有承认王建称帝的事实;这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礼节,正好说明了吴国对蜀国的态度。
见此情形,王宗寿只是漠然的人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他也知道周宗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不错了,指望对方承认自己的亲王之爵位,那要将杨渥置于何地?
所以王宗寿直接道:“贵使请起,听说前段时间吴王身体不适,不知如今可是好了?”
周宗笑道:“多谢殿下探问,我家大王如今已经好了;这次让在下前来,他还特意让在下代他向贵国国主问好!”
王宗寿“哈哈”一笑,当即答道:“那也多谢吴王挂念了,本王上次在成都见到我家陛下时,陛下还说过,吴王乃是当世人杰,让本文遇上了要好好交往,不能坏了两家多年的交情呢。”
……
周宗和王宗寿二人,一开始竟然没有提起即将开始的战事,反而在诉说着两家过往的交情。
一时间场中的气氛显得颇为怪异。
其实真要说起来,淮南和蜀中之间的“交情”还真不多。
当初为了对抗朱温,两家曾有短暂的合作过;不过蜀中毕竟地方偏远,又有李茂贞夹在中间,所以王建并没有感受到多大的压力;而淮南那时候就不同了,在清口之战后,梁军一直都有大军驻扎在两家的边境处,时刻威胁着淮南的北方。
所以淮南与朱温之间的关系要紧张的多。
也正因此,淮南与河东这个朱温的老仇家之间,才算得上交情深厚。
而蜀中与淮南之间的交情,真要说起来或许也就是朱温称帝的那一次,两家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一同传檄天下各大藩镇,要求一同讨伐逆贼朱温。
不过那一次的联手行动最终也只是草草结束,并没有任何取得成果。
至于那之后,两家就没有什么交情了;如今更是直接在战场上相见,这就更加称不上交情。
王宗寿和周宗二人,就在这种怪异的气氛中东拉西扯了半天,最后王宗寿最先忍不住了。
他神色一敛,郑重问道:“不知这次吴王派贵使前来,到底是什么目的,还请贵使直言!”
周宗心中冷笑,总算是让你忍不住先问起来了。
他也收敛了脸上的笑容,郑重道:“我家大王让在下前来,乃是为了避免两家交战,以延续两家之间的友谊!”
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
“延续友谊?”王宗寿明显愣了一下。
虽然之前他的确猜测过吴军有可能前来议和,不过当周宗说出自己的来意后,他依旧感到惊讶。
吴国和蜀国之间原本就没有什么友谊,刚才两人看似谈得热情,其实重要的事情一件都没说,说的基本都是些废话。
而如今周宗竟然打蛇随棍上,真的攀谈起两国的交情来,这让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随即,他又在心中冷笑起来:“看来吴王的确是没有战胜我军的把握,所以他才想用这种办法来劝我军退兵。不过事已至此,本王怎么可能因为一句话就真的退兵呢?”
他当即装作有些不解的问道:“不知贵使打算怎么做来延续咱们两家的友谊?”
周宗郑重答道:“还请殿下退兵回去,两家友谊自然就得到了延续!”
听到周宗这么直白的提出让蜀军退兵,蜀军众将自然是不会同意了。
赵本站出来大声问道:“贵使既然说延续两家友谊,那么吴王何不退兵回金陵?只要吴王退兵,贵我两家自然就相安无事了!”
另一位副将魏群则直接冷笑道:“吴王如今已经吞并了南方,现在又想染指江陵;若是吴王真的打下了江陵,那么接下来吴王是不是就要对我蜀国动手了?”
周宗叹了口气,道:“不管诸位是不是相信,不过在下可以保证,我家大王并没有攻打贵国的计划,贵国又何必为了一个高季昌而坏了两家交情呢?”
赵本摇了摇头,也叹了口气,道:“贵使难道不知道吗?荆南节度使在几个月之前就投降了我家陛下,吴军侵略荆南,这就是在侵略我国;难道说我军不能出兵保卫自己的领地吗?”
周宗愣住了,他倒是没有想到赵本竟然直接承认高季昌已经向蜀国投降的事情。
不过随即他又反应过来,蜀国和梁国这一次共同出兵阻止吴军攻打江陵,显然两家对于这些名份上的事情已经有了默契;即便承认高季昌已经归属于蜀国,梁国也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找麻烦。
想到这里,周宗沉声道:“若是高季昌真的已经投降贵国,那么贵国出兵救援江陵倒也在理;不过高季昌真的投降了吗?此人性情最是狡猾,在下担心,他便是投降了贵国,那也是心怀鬼胎啊!”
王宗寿这时总算开口了,他也直接了当的说道:“好了,贵使不必多言,江陵之地,我家陛下是不可能让其落入贵国手中的;吴王若想要夺取江陵,那就让他靠自己的本事来夺取吧!”
王宗寿都将话说得这么明白了,周宗也只好作罢。
不过随即,他又问道:“殿下,这两军交战的事情,在下一介文士,并不懂得;不过在下也知道,贵国和梁国之间的关系同样不怎么和睦;当初蜀军还多次与岐王一同出兵讨伐梁国,而且朱温篡位之时,贵国之主也曾经与我家大王一同传檄天下,号召天下诸侯共同讨伐梁国。”
“虽说最终未能取得成效,不过也可以看出贵国与梁国之间的关系……”
王宗寿皱了皱眉,轻声问道:“贵使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想要挑拨我军和梁军之间的关系吗?若是如此的话,贵使还是早点回去吧!”
周宗摇了摇头,笑着反问道:“贵军和梁军之间的关系,难道很紧密吗?”
当然不紧密!
当初蜀军一开始并没有去与梁军汇合的打算,而是想要先行杀到江陵城下,解除江陵之围;至于梁军,王宗寿的打算就是让他们去与吴军主力对耗,最好是他们两家两败俱伤。
只不过后来迫于形势,蜀军只能赶去和梁军汇合,最终组成联军共同南下;但这并不意味着梁军和蜀军之间的关系真的就是亲密无间。
此时面对周宗的反问,王宗寿等人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周宗可不管望蜀军众将的脸色如何,他直接说道:“实不相瞒,这次我家大王出兵江陵,原本的打算就是攻占整个荆襄,接下来便会北伐中原,光复大唐社稷!贵国国主当初也曾说过要光复大唐,如今机会已经到了,殿下难道反而要助贼吗?”
王宗寿等人顿时变了脸色。
不管怎么说,朱温的名声在天下许多势力那里都是臭不可闻的。
大唐立国三百年,声威早就深入人心了;而朱温篡唐,自然就成了天下各大势力声讨的对象。
王建当初也曾经说过要讨伐弑君逆贼朱温,如今却与朱温搅合在一起,在名声上自然就不怎么好听了。
王宗寿冷笑道:“我军即便是不助贼,但也不可能帮助你们!贵使可以回去了!”
说完,王宗寿便准备端茶送客。
周宗连忙笑道:“有殿下这句话,在下就放心了!”
说完,周宗告辞离去。
王宗寿等人见了一个个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
“难道说,这个周宗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咱们不帮助梁军?”过了片刻后,赵本率先打破沉默道。
“应该就是如此了!这人一开始东拉西扯的,满嘴什么两家交情。嘿嘿,吴国在东,蜀国在西,两家远隔数千里,哪里来的什么交情?”
“所谓两家交情,还有什么劝咱们退兵的话,那根本就是在掩人耳目罢了!他真正的目的应该就是希望咱们不要帮助梁军,好让他们放手的去对付梁军!”魏群颇为赞同的应道。
王宗寿笑着点了点头道:“看来咱们之前的预料是对的,吴军依旧是将梁军作为首要目标!”
在这些天里,王宗寿等将领自然也展开过多次讨论,最后大家都觉得,吴军继续以梁军为目标的可能性最大,因为要占领荆襄,就必须先消灭寇彦卿。
而蜀军的根基之地却在蜀中,即便是消灭了王宗寿这支蜀军,对于蜀国的国势影响并不大;在根基没有动摇的情况下,蜀国要不了多久就能恢复过来。
不仅是王宗寿等蜀国将领这么觉得,便是寇彦卿、高季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