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荆轲刺秦,更是指望以刺客去刺杀秦王的手段来阻止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不过这个计划的最终结果更是世人皆知。
如今吴国同样势大难制,同样有席卷南方之势;天下间能够与之对抗的梁国又在北方被晋王李存勖所牵制,无力南顾。
在这种情况下,南方各势力想要以普通手段,在战场上遏制吴国的进攻已经很难;若是寄希望于吴国自身出现内乱或者其他动荡,这显然也是不靠谱的。
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以非常规的手段去给吴国找麻烦,让他们无暇西顾。
只听梁震分析道:“节帅,要打断吴国统一南方的大势,必须从吴国内部着手才行。首先一点,派刺客去行刺吴王杨渥。如今的杨氏,除了吴王这么一个成年人外,其他诸多杨氏子弟都还年幼,难以让诸臣信服。若是能将杨渥刺杀掉,那么吴国必然出现内乱,自然就不能成为节帅之患!这是上上之策!”
“行刺?”高季昌有些惊讶。
如今的吴国,之所以能够变得如此强大,最重要的一点或许就是因为吴国有杨渥这个贤明的君主。
在杨渥执掌淮南以来,他最大的贡献,其实并不在于带领淮南军夺取了多少地盘,而在于他彻底改变了吴国的内部结构,将吴国的力量全部集中起来了。
在杨行密的时代,淮南已经是南方最强大的势力,但那时候的淮南的实力却被分散在一个个节度使或者地方刺史的手中,难以集中起来对付外部的敌人。
再加上那时候朱温的实力正处于全盛时期,极大的牵制了吴国的力量。
这样一来,在与钱等势力交战时,吴国所能动用的军队其实并不多,与敌军相比兵力并不占优,所能依靠的也就是更加优秀的将领和更加强悍的将士。
但这些都不能保证淮南军的绝对优势,所以那时候淮南对外扩张进行得非常的艰难,经常出现被敌军击败的情况。
而杨渥开始执掌淮南之后,经过他的大力改革,吴国的力量被大幅度集中,使得吴王府能够掌握更多的力量去对付敌人。
再加上那时候恰好是朱温势力由盛转衰的时期,杨渥带领淮南军在那几年里大肆扩张,每次都以绝对的实力去碾压对手;出动兵力最多的时候甚至都能在正面战场上与朱温一较高低。
从那时候起,淮南乃至后面的吴国才算是形成了统一南方的大势,才具备了横扫南方的绝对实力。
当然,吴国如今虽然大势已成,但其弱点同样非常明显,这个弱点就是杨家除了他之外,其他人都还年幼,都不足以担负起执掌吴国的重任。
“前辈所言极是,行刺吴王杨渥的确是最好的选择。不过要想成功行刺吴王,这谈何容易?更何况此人之前就经历过多次行刺,如今只有更加谨慎的;再加上他现在长期呆在金陵王宫之中,想要行刺就更加困难了!”高季昌听了后,先是眼神一亮,但随即又有些失望的说道。
事实上,自古至今一方势力的君主真正被敌对势力行刺的并不多,比较出名的也就孙策而已;至于其他死于非命的君主,基本都是死于内部人的斗争。
而如今的吴国内部极为稳定,没什么人能威胁到杨渥;再加上杨渥的谨慎小心,所以行刺这种办法,即便是吴国内部人都难以做到。
高季昌作为一个外人,在金陵什么势力都没有,他即便派刺客前去,只怕连杨渥的面都见不到,更别说对他行刺了。
“节帅所言甚是,行刺之法虽然能够一劳永逸,但的确难以成功,所以必须想别的办法才行。”梁震叹道。
“节帅,杨渥此人年少之时就名动天下,如今更是执掌吴国,为天下人所敬服。不过他这十几年来过得太顺利了,基本上没有遇到任何挫折就取得了如今的地位。”梁震继续道。
这话用来说杨渥的确是再合适不过了。
像李存勖,继位的时候内部有他的叔叔阴谋夺权,外部有梁军大举围攻潞州,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而杨渥呢?他的弟弟年纪都很小,所以他早早的就被确定为唯一的继承人。
而杨行密更是在生前就对他大力培养,使得他到接位之时基本上没有遇到任何麻烦就彻底掌控了局势。
而在对外方面,杨渥统领淮南军东征西讨,更是连战连胜,没有遇到一次兵败的情况,甚至与朱温正面交手时都占了一些便宜。
可以说杨渥这些年的日子的确是过得太顺利了,在外人看来他几乎就是天命之子,没有遇到任何挫折。
“前辈说的是,那吴王杨渥的确是很仿佛有天命在身一般。不过这与如今的局势有何关系?”高季昌有些疑惑的问道。
“自然有关系!一般过得太顺利的人难免都会有骄傲自满的情绪,节帅若是能设法让他变得骄傲自大,或许能让他开始变得安于享受,不思进取;又或者让他自视甚高,做出错误的决定,而不是像现在一般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统一南方!”梁震道。
“让他骄傲自满?前辈的意思本帅能够理解,不过杨渥此人虽然不像他父亲杨行密一般生性节俭,但也算不上骄奢淫逸之人,甚至连他后宫的女人都只有寥寥数人。要让他骄傲自满,谈何容易?”高季昌叹道。
在他看来,这个杨渥的确像是一个完美的君主一般,不仅能征善战,更是勤于治理内政,擅长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臣,远离小人,再加上他没有什么安逸享乐之心,性格又是较为宽容的那种,这几乎就是每个臣子心中最贤明的君主了。
若不是高季昌如今处于他的敌对面,而且放不下手中已有的权利,只怕他也会主动投入杨渥的手下去做个为王前驱的臣子。
想要让这么一个明主变得骄奢淫逸起来,这在高季昌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节帅说的,老夫何尝不明白,不过凡事只有做了才会知道能不能做成!不做,就永远不能成!”
“嗯,本帅明白了!不过前辈,此法能不能成还不好说,更何况见效还慢,有没有能很快就能见效之法?”高季昌接着问道。
如今吴国消灭了福建的王审知之后,现在又休整了大半年时间,接下来他们到底是准备进攻楚王马殷,还是岭南刘隐,甚至是直接向他的荆南发起进攻,这些都不好说。
所以高季昌急需要能够迅速见效的办法来延缓吴国咄咄逼人的攻势。
“节帅想要用很快就能见效的办法,老夫倒也有一个,那就是挑起吴国的内乱!”梁震沉声道。
“挑起内乱?但如今的吴国内部极为稳定,加上吴国如今正是大举扩张的时期,其内部凝聚力还是很强的,如何才能挑起他们内乱呢?”
“节帅,吴国内部安定是不假,不过要说他们内部就完全没有矛盾,所有人都对吴王杨渥忠心耿耿,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节帅若是能够找到那些对吴王暗自不满的人,自然就有希望挑起吴国的内乱了!”梁震笑道。
“前辈的意思是,刘威和陶雅二人?”高季昌眼神一亮。
杨渥对这两人的猜忌,当初在广陵就有不少流言,后来吴国立国之后,这种流言虽然少了很多,但那些有心人只要刻意去寻找,还是能够得到这方面的消息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刘威和陶雅二人如今都被杨渥册封为国公,又是朝中六部尚书之一,这已经是极为优待他们了,再加上他们都是当年追随了杨行密的老臣,对杨氏定然极为忠心,要说动他们起来反对杨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四百三十六章会面
“节帅是不是觉得要说服这两人很难?”梁震笑着问道:“其实老夫也觉得很难!”
书房之中,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仆从走进来给两人点上蜡烛,然后出去;轻轻跳跃闪动的烛光印着梁震那充满智慧的脸上,此时却带着一丝笑意。
只听他接着说道:“不过倒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关键之处就在于刘威之子刘崇景此人!”
刘崇景一直以来都对他父亲获得的爵位感到不满,在两年前楚军入侵江西的那一次战事中,他为了抢夺功劳而擅自出兵,最后却遭遇一场大败,并且导致了吴军的接连失败。
这次兵败之后,杨渥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没有过于严惩他,只是将其调为厢军的指挥使。
然而从一个前途远大的禁军指挥使突然被转为完全没有前途可言的厢军指挥使,以刘崇景的心性和他对功名权利的渴望,他的心中必然存在着极大的不满。
“若是节帅能想办法从刘崇景的身上取得突破,然后以他为契机,逐渐将其父亲刘威拉下水,那么事情基本就成功了;刘威和陶雅二人乃是至交好友,刘威若是被说动了,陶雅想要脱身都很难!”梁震沉声说着他的计划。
高季昌听了之后静静思考起来。
刘崇景心中有不满,这一点几乎能够肯定。
但是就凭这一点不满,想要说服刘崇景造反,这本身就有难度,如今吴国如此强势,都有了统一南方的希望,刘崇景会因为自己心中的不满就起来造反吗?
不仅是刘崇景,还有他背后的刘威,要用刘崇景来说服刘威,其中的难度就更大了。
所以高季昌沉思了一会儿后,苦笑着说道:“前辈说的,的确是有意思可能,不过机会还是太小了!”
梁震点点头表示同意,接着又摇摇头道:“不过,对于节帅来说,这反而是唯一的一个可行办法;用其他办法的话,想要坏掉吴国的大势,那更加不可能。而如果节帅什么都不做,那么只怕用不了几年时间,吴军就会大兵压境的,到时候梁军若是被拖住了,不能南下救援,节帅就只能逃回开封去做个闲散官了!”
“逃回开封?不,前辈这一点却是说错了,若是吴军大举来袭,而梁军又难以南下救援,本帅其实还有一条出路的。这条出路就是投靠蜀国!”高季昌却突然大声说道。
“投靠王建,引蜀军来与吴军对抗?好,节帅此计甚好!的确有极大可能成功!”
梁震之前也没有想到投靠王建这个办法,此时听了之后不由得拍案叫好。
此时的高季昌,虽说心中有自己的野心,不过他自知梁国和吴国这两家独大的情况下,自己难以独存,所以一直到现在他都还是老老实实的做朱温的臣子,没有做任何逾越本分的事情。
但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节度使官位,保住他对江陵的占有,若是他发现自己继续留在朱温麾下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节度使官位,那么他就会迅速选择其他出路。
蜀国的实力,在当今天下同样是最强大的几个势力之一,整体实力或许也就在梁、吴、晋这三家之下,比起岐王李茂贞和燕王刘守光来都要更胜一筹。
而且相比于朱温被晋王李存勖拖住了手脚不同,如今的王建却是内外无忧,基本没有什么敌人。
当初李茂贞还时常与王建交兵,不过后来王建听从幕僚的建议,决定以李茂贞作为抵抗梁国的屏障,于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茂贞的侄儿,从此以后两家交好,经常一同出兵攻打梁国。
解决了北方的威胁后,如今的王建是真正处于内外无忧的状态。
不过对王建来说,蜀地虽然地势险峻,有山川之固,十分利于防守;但这同时也限制了他对外扩张的步伐。
在北面,李茂贞如今已经成了他的盟友,他自然不好继续向北发展,向南方的话,那里都是一片荒山野岭,即便打下来也没多少用处,唯有向东进荆襄才是他最好的扩张出路。
若是高季昌愿意以荆南三州之地去投靠王建,想必王建应该会欣然答应,这才是高季昌压箱底的手段。
“前辈,虽说引蜀军前来或许能够与吴军对抗,不过王建此人向来狡诈多变,而且蜀军也不是好惹的,若是他们到了之后赖着不走,本帅就是引狼入室了!所以不到最后关头,本帅也不愿使用此策!”高季昌有些无奈的说道。
“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梁震同样叹道。
……
唐年县只是一座小城,不过因为临近前线的缘故,这里的守备力量同样非常森严。
大街上,时不时有一些厢军的士兵在沿街巡逻着,这些士兵的军纪还算不错,他们排成队列行进,很少有扰民的行为。
此外,街道上偶尔还会有一些差役,正在来回巡视,抓捕盗匪等。
“说吧,你一直说有重要事情与本将商议,现在本将来了,你有什么事情就赶紧说,本将回去还有事呢!”街道旁的酒馆之中,一位身穿白袍,脸色有些苍白的年轻公子有些不耐烦的说着。
在他的对面,是一个身材高瘦,脸色黝黑的中年人,身穿一身不起眼的黑衣,不过眼神看上去却极有有神。
“刘将军急着回去,难道是急着要去和新纳的小妾亲热吗?年轻人,还是要多多上进一些的好,不要在女色上浪费太多时间。”中年人一开口便极为不客气,让那年轻公子听了脸色不由得一变。
“本将要怎么做,还轮不到你来管教,若是你再不说出你的来意,本将就直接将你投入大狱了!”年轻公子冷冷的说道。
中年人哈哈一笑,不慌不忙的小声说道:“我知道公子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你在吴国之中得不到重用,即便贵为宋国公的世子,但也只能在这小小的唐年县城里做个厢军的指挥使,永无出头之日!不过,在吴国既然混得不好,那么公子为什么不另谋出路呢?”
“另谋出路?你是楚王马殷的人?”年轻公子不由得变了脸色,压低了声音问道。
这年轻公子正是宋国公刘威的长子,被贬为厢军指挥使的刘崇景。
来到唐年县担任这里的守将之后,刘崇景一直都不能适应职务的变化,倒是开始沉迷女色起来,短短两年时间,小妾就纳了十多个。
而他本人更是因为纵情女色的缘故,身体变得虚弱了许多,脸上再也看不到当初作为禁军指挥使时的英气。
前些天突然有个自称是从中原来的富商,说是有要事寻他,需要当面与他说,刘崇景本来不愿来见此人的,不过这富商出手豪阔,当即就向他送了不少礼,看在那份重礼的份上,刘崇景最后还是答应了与此人见上一面。
谁知道此人一开口便是如此直白的劝他另谋出路,却让他吓了一跳。
他转头四顾,见周围除了几个心腹侍卫之外并无他人,而且那几个侍卫也离得较远,似乎没有听到刚才二人的谈话,这才松了口气。
“公子为何觉得我是楚王马殷的人?难道我就不能是从其他地方来的吗?”那中年人依旧是不慌不忙,脸带笑意的说着。
这时候,刘崇景也从刚才的惊慌之中清醒过来,冷声说道:“本将管你是谁派来的,直接将你抓起来送到鄂州去,想必王都督定会为本将向大王请功的!”
“请功?什么功劳?在下不过是个小人物,公子即便将我抓住了,也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功劳,对公子的处境又有什么好处呢?再说了,这些天公子可是收了在下很多好处,若是传扬出去,即便公子将在下抓起来,只怕也难以洗脱某些人对公子的怀疑吧?若是有什么小人借机向吴王告状,只怕公子将来更不好过啊!”
“哼!”刘崇景脸色连连变化,一会儿青一会儿白,半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