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粮食,让这些饥饿的百姓不至于饿死。
为了尽快安定人心,高季昌还特意下令招抚流民,安抚士吏,发展农商,稳定社会,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江陵的面貌便迅速得到改观,不再像之前那样残破了。
江陵的残破情形得到缓减后,高季昌也开始筹划起如何扩张势力起来。
当年成时代,荆南节度使之下的州郡多达十多个,实力冠绝荆襄,但到了如今,能够被高季昌掌控的却只剩下江陵、峡州和归州这三地了,而且较为残破,实力衰微。
在这种情况下,高季昌自然不会有什么争霸天下的野心,甚至于割据一方的野心目前都没有;此时的他所想的也不过是如何扩大势力以求得自保,不至于在这乱世纷争之中丢了性命而已。
这天,江陵城外忽然来了一个中年文士,骑着一批瘦弱的老马,看上去很有气度。
守城门的队长觉得这人气度不凡,说不定就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于是迅速上报上去。
“节帅,城中来了一个中年文士,看上去像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小的之前听说节帅想要招揽四方人才,于是便将其拦了下来,特来禀报节帅!”
高季昌这段时间正在为手中人才紧缺而感到担忧,所以在江陵稍微平定之后便下令招募人才,试图扩大势力;听说来了一个气度不凡的文士后,当即派人将那人迎入了自己的节度使府中。
一番询问后,这才知道,原来这文士乃是蜀中人士,多年前就考中进士,留在长安为官。
不过随着朱全忠对天子步步紧逼,篡位的野心昭然若揭,一心忠于唐室的梁震心中悲愤莫名,可惜他不过是个无权无势的微末小官而已,根本无力改变唐朝衰败的大局。
在此情况下,有些心灰意冷的梁震辞去了官职,打算回到自己家乡去,这次来江陵不过是路过而已。
听了这番缘由,心中却是一动,他觉得这个梁震虽然名气较弱,但他见识广博,而且谈吐不凡,看来应该是个人才,当即起了招揽之意。
“梁先生,实不相瞒,如今天下纷乱,豪杰并起,各地藩镇竞相争夺土地。高某虽然坐上了荆南节度使的位置,却是想保境安民,镇守一方,不知梁先生可愿留下来助我?高某必以节度副使的位置相待!”
高季昌非常有气魄,一开口就是节度副使的职位,若是其他人的话,在高季昌的这番诚意之下只怕立即就感激不尽,然后当场答应下来;不过他显然没想到梁震却是一个心气极高之人,他看不上朱全忠,认为他是个篡位的逆贼,又怎么会看得上奴仆出身的高季昌呢?
所以梁震摇摇头便婉言拒绝了。
哪知道在他拒绝之后,高季昌当即勃然变色道:“先生看不上梁王,这才弃官回家;如今又看不上高某的节度副使的职务,难道就不怕高某将你拿下砍了脑袋吗?”
“这……”梁震顿时傻眼了,这翻脸的速度也太快了吧?他本以为自己不过是个无足轻重之人,只要自己坚持不答应,高季昌最后肯定也只能放自己回老家。
谁知道这人却突然翻脸,这让梁震不由得暗自叫苦。
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
正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高季昌狡诈多变的名声他也早就有所耳闻,所以他也担心高季昌会不会恼羞成怒之下将他给一刀砍了。
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梁震最终在高季昌的威逼利诱之下,只能答应为他出谋划策。
不过他最终却是拒绝了在高季昌手下做官,只愿意以布衣的身份为他效力。高季昌也不勉强他,最终答应了他的要求。
虽然说梁震是被逼无奈之下才为高季昌效力的,不过接下这份差事之后,他还是很尽职尽责的,当即便开始为他分析如今荆南面临的形势。
“……以在下之见,如今的天下大势,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当为河东晋王、汴州梁王以及淮南的吴王这三家;至于其他藩镇,都是无望于天下,最多也就是割据一方而已!”
高季昌颇以为然的点头道:“那么以先生之见,这三家藩镇里面,哪一家最有希望统一天下呢?”
高季昌自己并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毕竟如今天下的大致格局已经形成了,各大藩镇都有了相对稳固的地盘,尤其是梁震提到的这三家藩镇,实力更是远超其他藩镇。
所以想要争霸天下显然不现实,不过割据一方的话,倒是还有一些机会。
按照他的想法想要割据一方,当然是追随最强的一方。
他如今属于梁王朱全忠的一方,不过最近朱全忠的势力有所下降,尤其是对各方的战争都进行得不顺利,这让他渐渐有了自立门户的想法。
“现在就说统一天下显然还早,很难说清楚谁的希望最大。不过以在下之见,或许晋王的希望最大!”梁震道。
“晋王?先生为何会觉得晋王的希望最大?要知道如今的天下,论整体实力的话,应该是占据了中原的梁王为最,要是论声势的话,如今天下还有哪一家势力的声势能比得上吴王?”
高季昌有些疑惑,李克用当年的实力固然很强,现在也不能算弱,但其声势比起吴王和梁王来要差了一筹,不知道这个梁震为何更加看好晋王。
不会是自己看错了这个梁震吧?要是此人没什么真才实学,却被自己待以上宾,那就有些丢脸了。
“在下之所以更看好晋王而不是梁王,主要有三点理由,第一点就是地利,梁王位居中原四战之地,当初在他强盛之时,他能够以强大的实力震慑各方,让四方藩镇不敢群起而围攻他,从而得以东征西讨逐步扩大势力;但如今他的声势大受挫折,这时候他位处四战之地的弱点就明显了;即便他想要统一天下,但他北方有晋王,南方有吴王这两大势力作为他的敌人,可以说他想要统一天下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而晋王却没有这个弱点。”
“那第二点呢?”高季昌点头表示认可。
“第二点便是人和,梁王本来就得罪了太多的藩镇,再加上他弑君犯上,一心篡位自立,大肆屠戮大唐宗室和朝廷大臣,节帅别看这大唐已经衰败至此,但对梁王心怀不满的人却大有人在;而晋王却一直以兴复唐室为己任。所以在人和方面,显然也是晋王占据优势。”
“至于第三点,便是天时,或者也可以理解成时运。梁王当年能够以中原四战之地迅速崛起,最终成为天下最强的诸侯,可谓时运之至;但在他最为强盛之时,却突然接连遭到失败,这岂不是时运已去了,接下来就是走下坡路了。所以天时地利人和他一个都不占有,如何能与晋王争锋?”
梁震的说法看上去还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第三点提到的时运,高季昌却是尤其信奉这一点,所以对梁震的话深信不疑。
不过还有一个点却是高季昌感到疑惑的:“先生不看好梁王,那么吴王呢?先生刚才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吴王同样据有;而且他的实力极为强大,声势更是远在如今的晋王之上,先生为何不看好吴王呢?”
听了高季昌的问题,梁震却是笑了起来,他并没有解释什么理由,反而向高季昌问了起来:“节帅可见过历史上有哪一个朝代是从南方向北方统一天下的?”
“这……”高季昌愣住了,淮南的声势的确很强大,但仔细一想的话,历史上还真没有从南方向北方进行统一的王朝。
即便是最为有希望完成这一伟业的宋武帝,最终也是功败垂成。至于其他的朝代,更是全部由北方向南方完成统一。
高季昌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对于其中的原因也没有多少探究的想法,他的目的仅仅是想向梁震寻求意见而已,考究历史并不是他的目的。
到了此时,他已经完全确定,眼前这个梁震,就是他想要的人才,当即为自己今天的意外收获而感到高兴。
“那么先生觉得,高某若要在这乱世之中求存,应当如何行事才好?”
“择强而侍,但又保持自主,不要轻易投靠任何一方。”粱震沉声道。
“节帅试想,北方诸多藩镇里面,除了刘仁恭,晋王和梁王这三家实力较强的外,在这三家之间却还有成德、义武这两家,他们的实力较为弱小,但他们为什么能够延续至今呢?”
还能如何,无非就是首鼠两端而已!
高季昌心中想到,却也隐隐明白了梁震给他的建议。
荆南地处南北要冲,将来不管是吴王想要北上,还是梁王想要南下,荆南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点。
这固然意味着荆南极有可能同时被南北两家同时盯住,但同样也蕴含着极大的机遇,若是运用得好,或许就能做到两面逢源,从而在夹缝之中求得生存。
即便其中一家前来讨伐,他也能向另一家求得支援,从而保存下来。
这就是梁震给他的建议!
当然,道理是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肯定没有那么简单,不过有了大体思路,至少不要再像之前那样一头雾水了。
自此之后,有了梁震这个智谋之士的投靠,高季昌开始了他在乱世中左右逢源的艰难求存之路。历史上的他正是依靠这一点而长久存活了下来;而这一世,他的策略能不能取得成功,却是谁也说不准了。
洪州城内。
淮南大军已经过了江州,正在向洪州赶来的消息,在城中引起了一片恐慌。
对于城中那些已经经历了近三十年和平的普通百姓而言,战争距离他们是如此遥远的事情。
虽说钟传已经病逝了,但在普通百姓看来,江西八州之地依旧是个强大的整体,而且外围不是还有江州和饶州作为洪州的屏蔽吗?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江州就向淮南军投降了?
这些百姓当然不知道,淮南军的行动,本来就是以响应江州刺史钟延规的请求为借口发动的,在淮南军到来时,江州守军自然会不战而降,甚至反过来帮助淮南军前来进攻洪州。
相比于那些普通百姓,钟匡时、刘楚等人知道的消息自然要多得多。
“钟延规这个生有反骨之人,不配为我钟家之人!”钟匡时狠狠的咒骂着。
这几天各方传来的消息基本都是坏消息:钟延规这个引狼入室的且不说,饶州那边唐宝的态度也极为暧昧,对于钟匡时发出的命令以各种理由拖延;抚州那边他的岳父危全讽对他的求援置之不理;吉州、虔州等地也同样没有出兵救援洪州的迹象;甚至于,之前已经答应了会出兵帮助他的马殷,到了此时也不见一兵一卒前来。
如今的洪州,已经完全被抛弃了!
有了这很认知后,钟匡时的心情更加恶劣,脾气也更加暴躁,完全没有了成为江西之主前的那份温雅。
“节帅,如今的局势唯有率领主力出城与淮南军决一死战了,胜了则城池能保住;败了,节帅就向淮南投降吧!”面对淮南军的大举进攻,此时反而只有刘楚一人还有些主见,其他人都是内心惶恐,不知所措。
“刘将军,淮南军来势汹汹,难道我军不坚守城池,反而出城去与他们交战吗?”听说刘楚打算率军主动出击,钟匡时顿时慌了神。
淮南军的厉害他可是深有体会的,当初在歙州城外,仅仅是被陈璋率领五千睦洲兵全力一冲,再加上城中几千淮南军在内部夹击,五万多江西大军就这样惨败而逃。
而这一次,淮南军的兵力不比洪州城中守军要少,而且将士比起上次的也要更加精锐,在这种情况下刘楚还要主动出击,这不是拿鸡蛋碰石头吗?
“咳,刘将军的骁勇,我等都是知道的,不过这带兵打仗可不是儿戏。淮南军实力强大,根本不是我军能够正面与之相抗的。所以以在下之见,我等还是坚守待援吧!”陈象更是差点被刘楚的建议呛住,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连忙出言劝阻。
“等待援兵?节帅,陈司马,这援兵一说,用来哄骗那些普通百姓也就是了,具体什么情况,难道诸位还不知道吗?洪州,已经没有援兵了!”刘楚却是毫不客气的揭开了众人一直不愿承认的事实。
第三百五十三章争论
被刘楚一下子揭开洪州没有援兵的事实,陈象和钟匡时两人脸色都有些不好看,不过他们也知道刘楚说的乃是对的。
“即便没有援兵,我等只要坚守城池,等到时日一久,淮南内部必定会生出变化,到时候洪州之围还有希望解开。若是直接出城与敌军交战,那就完全是送死,不管如何都不能这样!”陈象依旧坚持着自己的意见。
刘楚道:“守城?陈司马却是把守城想得太简单了!淮南军这些年攻破的城池还少了吗?苏州、湖州、宣州、杭州等等,还有最近被淮南攻破的宿州,这些城池都有较强的守军防守,但结果怎样?还不是被淮南军攻占了?所以一味守城绝不可行!”
“刘将军,淮南军的确善于攻城,但你也别忘了,之前那些被淮南军攻破的城池,其守军人数都是远远不如攻城一方的淮南军的。比如当初杭州一战,守军只有三万人,而淮南军却有十万之众;再比如去年被淮南攻占的宿州,双方的兵力对比也是这个数字。这就说明淮南军也不是万能的,他们要攻破城池也必须集中比守军多得多的兵力才行!”
“而现在淮南军的兵力和我军的差不多,他们要想攻破城池,绝对没有那么容易!”陈象大声反驳道。
若说之前他还有些慌张,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淮南军的进攻的话,那到了现在反而镇定下来了。
刘楚被陈象的话驳得默然半晌,其实陈象说的道理他又如何不知道,以四万军队坚守城池的话,只要守军意志坚定,淮南军在短期内就别想攻破他们的城池。
然而陈象却是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守军的意志并没有陈象想的那么坚定。
钟匡时还不怎么清楚,但刘楚这个统兵大将又如何不清楚,如今洪州军队早就人心惶惶,暗中到底有多少人投靠了淮南,这是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的问题。
若是出城与淮南军交战的话,至少还有取胜的可能;但如果坚守城池的话,只要任何一个点的守军投靠了淮南,就有可能引起整个城池防御的崩溃,这一点,刘楚根本不敢去赌。
“如今的洪州城,别说那些擅长见风使舵的官员,便是城中守军都很难说清有没有人投靠了淮南,试问在这种情况下,谁能保证没有人突然打开城门放淮南军进城?”将真实情况介绍了之后,刘楚再次质问道。
“什么?城中已经有这么多人暗中投靠了淮南吗?怎么不立即把他们抓起来?”
钟匡时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消息,顿时感到惊怒交加,埋怨起刘楚为什么没有提前告诉他。
“法不责众!节帅能抓一个两个投靠淮南的官员,但节帅能将那么多人都抓起来吗?”刘楚苦笑道。
他之所以之前不想将这个情况告诉钟匡时,就是担心他忍不住下令将那些投靠了淮南的人全部抓起来,到时候在淮南没有打过来之前,城中肯定自己就先乱起来了。
钟匡时明显呆了呆,接着大怒道:“什么法不责众?那是他们犯了小的过错时用的,如今他们都背叛本帅了,难道本帅还不能处置他们吗?”
“节帅不可鲁莽,此事必须从长计议啊!决不能轻举妄动!”一旁,陈象也有些慌了神。
他对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