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朱全忠南下,他就在第一时间下达了坚壁清野的命令,寿州各县在接到命令后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把百姓和财务都转移走。
而李承嗣之所以会在淮河边上设立防线阻击梁军,就是因为那时候坚壁清野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不可大意,朱全忠向来狡猾,加上梁军兵多,我军还是要小心防备才是。”李承嗣沉声道。
守城方面,李承嗣是不担心的,寿州城墙只有十四里长,又有护城河保护,而城内有三万守军,足够守住城池。
此外,淮南军还学习当初钱在杭州的做法,建造了上百门苏州炮架在城墙上。
在这样的防备之下,朱全忠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攻破的。
“殿下的打算是先去濠州对付康怀贞还是先来寿州这边?”李承嗣接着问道。
“目前还没有消息,不过以本官的看法,世子殿下这一次肯定会选择去濠州,李将军觉得呢?”陶雅的语气显得很肯定。
在他看来,这次朱全忠南下并非是为了一举消灭掉淮南,而是想要来个趁火打劫。也就是说,如果有战机的话,朱全忠自然不会放过,若是没有战机,他也不会强行攻城,最多也就是大肆抢掠一番就走。
在这种情况下,杨渥如果直接率军来寿州与李承嗣汇合,朱全忠见淮南军实力强大,无机可乘,肯定是大肆抢掠后就撤退回去。
那样一来杨渥兴师动众的调集十余万大军就没有多少意义了,那显然不符合杨渥的想法。
他虽然对杨渥所知不多,不过他猜都猜得到,杨渥这几年里每次作战都是采用的积极主动的进攻策略,一心防守的时候几乎没有;即便是如今敌强我弱,但陶雅觉得杨渥肯定还是会选择进攻性较强的东线方案。
李承嗣的看法与他差不多,这时,去城外打探消息的斥候返回,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诸位将军,根据小人打探到的消息,如今梁军正在各处大肆抢掠,许多隐藏到山里去的百姓都被他们找到了。而且据说,梁军的兵锋最远已经到了庐州去了。”斥候气喘吁吁的道。
对这个消息,李承嗣一点都不感到惊讶,他连忙问道。“那么我军的动向呢?可有世子殿下的消息?”
“世子殿下的军队如今正在向寿州赶来,据说我军的前锋都已经与梁军交战了,我军取得了一场胜利,消灭了三百多敌军。”
“什么?世子殿下直接来寿州增援了?”李承嗣和陶雅纷纷感到惊讶,这和两人的判断都有些不同啊。
“难道说殿下最终放弃了获取一场大胜的机会,而选择了较为稳妥的迎敌策略?”两人心中都有些疑惑。
在陶雅二人感到疑惑时候,城外的朱全忠听到淮南军援兵直冲他而来,也同样有些疑惑。
不过他所疑惑的却不是杨渥为什么会来寿州,而是在疑惑淮南军到底来了多少人。
由亳州团练使寇彦卿率领的前锋的确已经推进到庐州去了,这是因为寿州实行坚壁清野策略,各县的百姓都提前撤离了,这让他的大军连劫掠人口都不行。
这一次大军南下若是最后什么成果都没有,他的面子往哪放?所以朱全忠便下令寇彦卿率领前锋南下进攻庐州。
然而没想到的是,寇彦卿今天派人来报,说他与一支淮南军的援军遭遇了,打了一仗后损失了数百人,不过也抓获了一些俘虏。
根据那些俘虏的交代,这一次淮南军由杨渥亲自率领,兵力达到六万多,目标正是来寿州解围。
据说这个消息还是杨渥在出兵前大阅三军时宣布的。
“大王,听说淮南军改制后,他们的军队如今已经有了新的军号,其中抓住的这些士兵都是驻守广陵的镇**的士兵,这些士兵极为骁勇,被抓到的都是受伤后才被俘虏的,不愧是淮南最为精锐的士兵。”
想着寇彦卿派人传来的口信,朱全忠有些疑惑,因为按照他之前得到的消息,淮南军的机动兵力包括在宣州的王茂章部总共也就是六万人而已,难道说杨渥都不留下一部分军队守广陵吗,还是说他把各州的州兵也征发起来了?
他却不知杨渥新近已经重新组建了一支军队,所以留守广陵的兵力并不需要担心。
疑惑归疑惑,朱全忠却也并不担心淮南军的到来,毕竟杨渥的兵力有限,不可能变出军队来。
所以如今的局势,梁军还是占有绝对数量优势的。
“传令给各部,开始收拢军队,准备与淮南军交战!”朱全忠没有多想,便开始下令。
如今乱世,各藩镇最缺乏的就是人口,这次南下若是不能击败淮南军,多抢掠一些人口回去也不错。
所以在发现淮南军坚守寿州不与他交战后,他便下令麾下各部在四处搜寻那些躲藏起来的百姓,几天时间下来收获也不小。
不过如今既然淮南军主力已经来了,他自然也要将大军集合起来。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当他的大军在霍邱停留了三天后,淮南军却仿佛突然消失了一般,半点消息也得不到了。
正当他等得不耐烦的时候,寇彦卿那边突然有消息传来,说是他们与淮南军又打了一仗,这次与他们交战的却是镇武军的士兵。
之后几天,淮南军又多次与寇彦卿部交战,双方各有损失,不过淮南军的主力却始终没有出现。
“大王,那杨渥到底在搞什么把戏,他的主力会不会根本没有来寿州,而是去了濠州偷袭康将军吧?”见此情景,李振不由提出疑惑。
如果说这段时间杨渥都是在故弄玄虚,以将他们的主力都拖在这里的话,那么濠州那边的康怀贞就有些危险了。
“不可能,这一带的地形平坦,难以隐藏大军,更何况是六万大军,想要偷袭基本不可能。而且康怀贞是个谨慎的人,不会给淮南军留下偷袭的机会的。”朱全忠沉声道。
不过他还是采取了一些措施:“传令给寇彦卿,让他尽快搞明白与他交战的到底有多少兵力,是不是淮南军的主力!另外,再告诉康怀贞,让他谨慎小心点,不要让敌军给偷袭了!”
淮南军的主力到底去哪里了,这一点不仅朱全忠疑惑,便是寿州城内的李承嗣也同样感到疑惑。
然而实际上,淮南军的主力如今却还在广陵城中哪里都没去!
那天李神福支持先去濠州攻打康怀贞部,杨渥还以为李神福有什么高见,谁知李神福给出的理由却只有一点,那就是去濠州的话,淮南军可以掌控主动权,既可以选择进攻,又可以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选择坚守。
而如果去寿州的话,面对十余万梁军的优势兵力,淮南军就只有坚守这一个选择。
当然,杨渥虽然同意这个观点,但朱瑾和严可求等人可不是那么好说服的。
所以随之,李神福又提出了一种可以迅速击败康怀贞部的办法,而这个办法迅速的说服了众人。
原来,就在不久之前,杨渥任命的火器总监宁中来报,使用投石机发射榴弹的关键问题已经解决了。
用投石机发射榴弹,这种想法杨渥很早就提出来了,而且也很早就有了实践,然而取得的效果却很不理想。
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爆炸时间的控制上,若是引线定得太长了,就会给敌军留下足够的反应时间,若是胆子足够大的敌军甚至能赶在爆炸之前将引信掐断;而若是引信太短,就有可能榴弹在空中就爆炸了。
此外,在投掷的过程中,引信还经常出现自动熄灭的问题,结果投掷出去的榴弹非但不能杀伤敌人,反而可能让敌人获得黑火药。
事实上,当初湖州一战中淮南军使用的榴弹就是这样被两浙军缴获了不少,不过后来攻打湖州的两浙军全军覆没了,黑火药才没有落入钱的手中。
虽说让钱得到了黑火药他也不一定能自己配置出来,但杨渥还是不想冒这个风险。
加上榴弹那高得让人震惊的哑火率,所以自从湖州一战后,杨渥就没有用过榴弹了。
而这一次,榴弹引信的问题却被宁中给基本解决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怀贞
在这之前,用来点燃开花榴弹的都是一根火药捻子,有些类似于后世的鞭炮上的引信,可靠性一般。
而这一次,宁中根据火药的等速燃烧原理,将火药填入一根锥形木管里面,点燃后火药在木管里面匀速燃烧,既减少了投掷过程中引信熄灭的可能性,又可以在基本上保证一定长度的引信燃烧完所需要的时间大致相同。
这样一来,在使用苏州炮发射榴弹的时候,就可以先测定榴弹从发射到落地所需要的时间,然后根据这个时间来选择相应的长度的引信。
严格来说,宁中也并没有彻底解决引信的问题,不过经过他的改进后,如今的引信的可靠性已经大幅提高。
在用苏州炮进行实际实验时,发射一百次中有八十多次都成功引爆了,而且引爆的时间卡得比较好,一般都是触地后一到两秒内爆炸。
这已经是了不起的改进了,事实上即便后世工业化时代制造的那些炸弹的引信可靠性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更何况这个时代。
不过这种引信制造起来却有些麻烦,加上是最近才发明出来,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制造和储备。
所以杨渥在广陵又停留了几天,为了骚扰和迷惑梁军,他又派出少量军队去增援庐州,不过尽量避免直接交战,以防被梁军看破了虚实。
等到十月中旬,引信和榴弹都储备足够了后,杨渥才率领六万大军从广陵出发,同时还携带了一千多枚刚刚赶制出来的新式开花弹以及三十架特制的苏州炮。
至于广陵的大小事务,就只能交给隐居多日的杨行密来打理。
濠州城外。
与光州那边两军一直对峙,没有发生交战不同,同样与朱全忠的本部军队忙着四处打劫不同,濠州这边的梁军却实实在在的和淮南军打了几次硬仗。
从兵力上说,自然是梁军占有优势,不过淮南军虽然兵力少,但在实际交战的过程中却并没有落在下风。
这是因为淮南军的统兵将领右武骧军都督张训虽然年纪已有五十多岁,但打起仗来却是骁勇依旧。
十几天前,当康怀贞率军抵达濠州时,张训便召集部将说,敌军大举来攻,必须先挫其锐气,然后才能坚守。
所以当天他便率领大军出城与康怀贞大战了一场,张训亲自率领三千精兵向梁军发起猛攻,打得梁军险些招架不住。
不过康怀贞毕竟是梁军名将,加上梁军的兵力占据优势,所以双方一场大战后最后以梁军吃了个小亏告终。
这一战之后,果然如同张训预料的那样,梁军锐气受挫,于是后撤十里,选了一个易守难攻之地安下东西两处营寨以成掎角之势,同时又分出一部分兵力把守渡口以保证退路的安全。
在那之后,两方大军又多次发生交战,有时候是淮南军主动挑战,有时候却是梁军到濠州城外骂阵,不过大部分交战都是以平手告终;只有一次张训设下伏兵,引诱梁军来攻,等到梁军到时,伏兵尽起,大败梁军。
最后梁军返回营地时,共损失了近两千人,结果梁军士气低迷,开始坚守营寨不与淮南军交战。
当然,双方小规模的交战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康怀贞虽然不再与淮南军交战,但也不会轻易放弃用小规模部队骚扰淮南军,同时也是保证他与朱全忠本部的联系不被截断。
梁军大营中,康怀贞看着从朱全忠那边发过来的军令,不由感到头痛。
这一次南下攻打淮南,他一开始就不怎么看好,因为淮南沿着淮河设立的坚固防线已经经营了十年了,不仅防守兵力充足,而且淮南上下人心稳固,根本不是李振说的许多将领都对杨渥心怀不满。
当初出兵时,李振说什么淮南正处在杨行密已经死去,杨渥刚刚接位的时候,必然人心惶惶,此时趁机讨伐一定能取得成功。
然而刚刚南下不久,尚未渡过淮河,便传来新的消息说杨行密最近在广陵的一次宴会上已经公开露面了;杨行密既然还没死,淮南的将领自然不可能像李振说的那样人心不稳,或者对杨渥暗中有所不满。
不过那时候大军已经到淮河边上了,自然不可能就因为这么一个消息就退回去,所以梁军还是按照计划渡河了。
不过刚渡河不久,康怀贞就感觉很不妙,因为淮南的水军根本就没有对他们的渡河行动发起干扰。
濠州这边的水流情况和朱全忠渡河的地方可不同,朱全忠渡河的地方位于淮河上游,那里水流较浅,不利于淮南水军的发挥,甚至许多地方步兵都能直接涉水过河;而濠州这边则不同,颍水在寿州境内流入淮河之中,使得淮河的水流量比上游增大许多,不仅河面更宽,而且河水也更深。
所以濠州这边不仅不可能涉水过河,而且还十分方便淮南军的水军发挥;当初康怀贞便反对过在这里渡河,不仅渡河时容易被敌军水军所趁,渡河之后也容易被淮南军水军截断后路。
不过李振却认为三路渡河并没有什么问题,即便淮南军截断了濠州这边的后路,他们也能去寿州与朱全忠主力汇合,从那里渡河北上。
康怀贞无奈之下只能下令渡河,结果却是淮南随时根本没有出现,既没有阻止他们渡河,也没有在这之后用水军来打击他们的后勤线。
轻易的渡过淮河后,部将们纷纷表示淮南军一定是胆怯畏战的缘故,所以没有派出水军拦截他们,但康怀贞的心中却不这么认为。
他曾经担任过宿州刺史多年,与淮南军打过很多交道,他可不认为这是淮南军畏战的缘故,敌军放任他们轻易渡河,一定是有信心在淮河以南击败甚至消灭他们!
结果,接下来的战斗就证实了这一点,像那张训,这都五十多岁的人了,打起仗来还这么勇猛,甚至亲自带兵冲杀,这像是畏敌怯战的样子吗?
战事不利,康怀贞很快便派人给朱全忠送信,请求尽快结束这次南征,在淮南主力来到之前就退回去,反正如今也抢掠了不少人口资源,而要攻破淮河防线又显然又不可能,还不如尽早回去。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之前杨渥用少量疑兵去骚扰迷惑朱全忠,搞得朱全忠下令大军严阵以待,准备与淮南主力交战;等到他搞清楚淮南军那时候还在广陵的时候,朱全忠却是彻底被激怒了。
想他亲自率领十多万大军,居然被杨渥的一个简单的疑兵之计就“吓得”集合大军在霍邱严阵以待,若是接下来淮南主力还没有赶到,他就率领大军撤回去了,这要是传出去,他还不被人笑话死,便是他的一世英名都可能会受损。
所以朱全忠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康怀贞的撤军请求,并且在回信中还斥责了他,说他是不是心怀畏惧等等,命他继续进攻濠州。
同时,朱全忠的本部也一改之前分兵劫掠的方针,开始建造攻城器械,有强行攻打寿州城的打算。
收到这么一封回信,康怀贞自然只能苦笑,如今的局势很显然多停留无益,可惜朱全忠有严令,他也只能继续留下来。
不过,朱全忠命他继续攻城这一条却被他直接忽视了,如今淮南军气势正盛,他还不想去与淮南军硬拼。
所以康怀贞一方面加强防守,多派斥候防备突袭,一方面又以修建攻城器械需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