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昨日一战,虽然有天气的因素,使得两浙军迟迟无法将陷入包围圈的淮南军消灭掉,但反过来,若是两浙军陷入了敌军的包围,只怕早就彻底崩溃了吧?
那在敌军围困之中依旧竭力抵抗的百战精锐,才是他对淮南军最为恐惧的地方。若是淮南军都像昨日那支军队一样,那么他还有什么希望取得胜利?
“罗老,你还是去劝劝父亲吧,昨天他一晚上都没有睡,一直在庭院里面走来走去。他毕竟身体不如当年了,如果再这样下去,若是病倒了,大家只怕就要乱了!”不远处,钱传瑛小声的对罗隐说道。
“哎!筹划了这么久,眼看就要看到成功希望了,结果最后却因为天气的缘故而功亏一篑,大王有些难以接受也很正常。”罗隐有些忧虑的道:“三公子,老朽现在担心的其实还不是大王的身体,而是大王的心态!”
“父亲的心态?”钱传瑛望了望远处的钱,不由有些奇怪的问道:“父亲的心态有什么问题吗?”
“有,当然有!”罗隐沉声道:“当初的大王自信而不自大,他坚信自己能够开创一番事业,坚信自己的实力不比淮南弱,坚信再怎么艰难的局面都能挺过去。然而,如今的大王却不一样了,难道你没有感受出来吗?”
钱传瑛默然,他当然感受到了一丝不同,当年的钱可是敢跟淮南对攻的,苏州,湖州这些地方都曾经陷落入淮南之手,那时候钱的西面是强大的淮南,东面是董昌占据的越州,钱可以说是两面受敌。
如今的局势虽然差,但比起当年来其实并不更差,甚至还要好一些,至少如今的钱没有两面受敌。
而当初的钱在面对危机时,采用顾全武的建议,先集中兵力向东进攻董昌的越州,西边则全力防守。结果,苏州,湖州先后失陷,嘉兴也被敌军围困,甚至连杭州都遭到了进攻。
但钱那时候却能沉着应对,丝毫不为所动,最终攻下越州,然后全力西进,击败入侵的淮南军,并且收复苏、湖二州,成就了越王的基业。
但现在呢?钱在有三万大军的情况下面对淮南军却显得有些束手束脚,完全没有了当初那种豪气,甚至钱传瑛还能感受到,如今的钱对淮南军有一种畏惧心理!
是的,自从德清一战全军覆没以后,钱就表现得有些畏惧起来,甚至当初还想把越州也直接放弃,将军队全部调回杭州来防守,最后还是在罗隐的劝阻下才没那么做。
不过这一次越州军队来杭州,只怕钱就不想让他们回去了,这可是个极为危险的信号!
当一个曾经的枭雄开始变得保守起来,心中有了畏敌的想法,有了依靠某座坚固城池来抵挡敌军进攻时,其败亡只怕也不远了。
钱传瑛不是什么饱读诗书之人,却也知道东汉末年有个公孙瓒,最开始时割据幽州,实力强大,等到后来与袁绍交战接连战败后,开始起了畏敌之心,便修筑易京想依托坚固的城池来抵挡袁绍的进攻,结果没过多久便败亡了。
“再坚固的城池也有陷落的一天,这个道理大王也明白,但他还是想依靠杭州坚城自保,这说明大王心中不仅有畏惧,而且也失去了取胜的信心,只有杭州坚固的城池才能让他感到安全!”罗隐低声说着自己的观察。
在罗隐看来,杭州城即便不算越州军队,再除去昨天的损失,如今也还有一万七千多兵力,再加上城中民壮,即便面对淮南军的大举进攻也能够坚守;而越州军队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回到越州,比如说现在就趁着敌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让曹圭率军走海路返回。
这样一来,越州有七千多军队,加上曹圭这个防守名将镇守,肯定能牵制大批敌军,这对于杭州的坚守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然而,看现在的情况,钱只怕不会再让他们回越州了。
如今的钱就好比一个极度口渴之人,明知道鸩酒有毒,但依旧会饮下止渴。
听了罗隐的分析,钱传瑛也感到事态极为不妙起来,他连忙问道:“罗老既然知道问题之所在,那么可有什么办法劝解父亲吗?”
罗隐苦笑着摇摇头道:“老朽又能有什么办法,只能看大王自己能不能想通了!”
他昨天之所以特意提到他们才是战胜的一方,他们一战就消灭了敌军四千多人等等,其目的就是为了恢复钱的信心,但如今看来却是半点作用都没起到。所以他的心中越发坚信起自己当初的那句诗来:“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若是越州军昨天没有被敌军发现,使得他们不得不提前发动的话,到了今天天晴了他们就能按照原定计划展开行动,或许此时他们已经彻底击败了城外的淮南军,解除了杭州之围。
或许真是连上天都不再帮助两浙了,他罗隐不过是考了一辈子科举都考不中的人,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罗隐的预感是没有错的,这天上午,等两浙上下官员再次齐聚越王府时,钱宣布了他的决定,越州军队将留在杭州继续坚守,至于越州,只能依靠留守的三千人了。
对于这个决定,钱传瑛和罗隐、鲍君福、曹圭等少数几人当即便站出来提出反对,然而其余众人绝大多数都选择了支持,剩下的也选择了沉默。
在他们看来,淮南军的实力如此强大,杭州城中目前的守军都还不够,怎么能将本就不足的军队再派到别的地方去呢?
在这种争议之中,越州军队最终还是被留了下来。
接着,为了能够坚守更长时间,钱下令将之前招募的民壮大量编入军队之中,又征发更多的百姓来加强城防,甚至于连杭州城内的许多街道都修筑起了堡垒,内城也进一步被加固。
此外,为了保证粮食的供应,钱下令将位于城南的一大片空地改造为农田开始耕种,同时进一步对城中粮食进行管控。
至于为杭州解围,钱则将希望寄托在了北方的梁王朱全忠身上。
……
与钱的不败而败相反,秦裴虽然是昨日一战失败的一方,大军士气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不过总的来说问题不大。
至于秦裴等将领,昨日一战他们遇到了太多的不利因素,最终导致小败一场,这固然也是他们的责任,但牵制杭州守军的总体任务却没有失败。
所以众将觉得,这个消息传到广陵之后,或许广陵那边对他们会有一些指责,但最终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惩罚。
果然,几天之后,广陵那边的回信到了,杨行密对他们的表现并没有什么表示,只是让他们小心防守,不要让敌军有可乘之机,至于这一战损失的兵力,将会在过几天后补充。
收到这个回信,众将最后的担忧也去掉了,开始将心思放在如何防止下一次出现类似情况上面。
与此同时,驻守婺州的王茂章在得知越州军主力已经悄悄前往杭州后,没有多少犹豫便率军直扑越州而去,与他同往的还有陈璋率领的五千衢州兵。
因为还不知道越州军被钱留在了杭州,所以王茂章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抢在敌军返回之前抵达越州,采取了只携带少量补给,轻装急进的方式,终于在得到消息后的第五天便赶到了越州。
而为了攻下越州,王茂章采取了极为激进的手段,命大军驱赶越州周边百姓数万人为前驱进行攻城,而他的大军则跟在后方随之登城。
这种攻城手段在过去天下刚乱,盗贼横行的年代经常见到,然而到了如今这个年代,天下虽然依旧大乱,但除了北方朱全忠等藩镇的军队偶尔还会用这种手段外,南方藩镇的军队已经很少用这么残酷的方式来攻城了。
结果,本来兵力就不多,而且以本地人为主的越州守军,在面对就来自周边的父老乡亲时,根本下不了手,最终选择了出城投降。这样一来,王茂章以极小的代价便打下了越州。
越州的失陷,也意味着淮南对杭州发起最后总攻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如今剩下来的明州、台州两地,不仅人口较少,守军不多,更是没有什么强力人物坐镇,或许要不了多久就能攻破。
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
大唐天复四年闰四月,天子抵达洛阳光正门,遂改元为天佑元年,大赦天下。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流逝,淮南举办的第一次科举也即将开始(前文有误,这一年有闰四月,所以科举复选时间是闰四月而不是五月),而各地通过了初选的士子也汇聚广陵,准备参加复选。
这天,杨渥在处理完公务后,准备带着侍卫去探望一下前来应考的士子。
临出门时,他的侍卫统领程勋却拦住他道:“殿下,前来参加复选的士子都是来自各地,人员复杂,很难保证安全啊。殿下要去探望他们何不等到复选完了,再把那些通过了的士子召来?那样的话也安全多了。”
杨渥当即便摇头道:“等到复选完了那还叫探望吗?那就是公事公办了,这效果可就差了太多。至于安全,不过是些柔弱书生,有什么不安全的,你多心了!”
对他来说,这一次科举既是淮南的第一次科举,更是他的一次机会,如今淮南的大部分官员都是他父亲一手培养出来的,真正由他发掘和培养的却很少,这一次科举,正好是他拉拢那些真正有才学士子的机会,自然不能放过。
而且,在这次初选之后,那些通过了的考生的名单以及他们初选的答卷也被送到了节度使府,杨渥曾经抽时间仔细看了一下,在其中还真发现了不少有才学子。
比如他曾经想要寻找招揽的宋齐丘,还有后来南唐时期的大臣查文徽等,此外还有一些士子虽然杨渥对他们的名字没有什么印象,不过从他们的答卷中却能看出来那几人的学识是不错的。
程勋劝道:“虽然都是些学子,但很难保证他们中就没有别的藩镇派出的奸细藏在其中啊!所以世子即便要去探望,也必须做好万全准备才行。”
“万全的准备?”杨渥乐了:“你不会是说让我穿一身铠甲去见那些考生吧?那会成什么样子?肯定会被人笑话死!”
“属下当然不敢让殿下穿一身铠甲去,不过可以在里面穿一身软甲,外面再套上衣服,总比什么防备都没有强吧!”
杨渥心中一动,觉得程勋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当即照着他说的去办了。
城中一处宅院,这里本来是瞿章当初留下的宅子,后来瞿章犯法被杀后,这里经过一番改造,如今刚好用来供这次前来应考的外地士子居住。
来自不同地方的考生们相聚一堂,自然要相互认识交流一番,而他们谈论最多的当然是这次科举的题目了。
“诸位兄台,这次科举初选的题目,大家做完后有什么感觉没有?反正小弟我当初做完后是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很多题目都不会做,都是是胡乱答的。我原本还以为自己要落选了,没想到还过了!”说话之人,神色显得有些兴奋,同时也对即将开始的复选感到有些担忧。
“你也有这种感觉啊?在下也一样,也是很多题目不会做,尤其是那些数科的,还有律法的题目,很多听都没听过!”另一人附和着。
“就是,其实有很多人都与你们有同样的感觉,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有个个子不高的锦衣公子小声说道。
众人一听,连忙问道:“可是这里面有什么内幕不成?”
“当然!我听说啊,这次初选因为是第一次出题,所以难度没有把握好,出的题目太难了,大家都普遍不会做,但复选总要让足够数量的士子来参加吧?所以就只能降低初选的标准,在矮子里面选长子了。”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我考得那么差都能通过初选,原来是别人考得比我更差啊!”众人恍然大悟:“那么这次复选的题目还会那么难吗?”
“这个小弟就不知道了,毕竟小弟也不过是个普通考生而已。”那锦衣公子笑道。
其他人纷纷起哄,觉得他一身锦衣,加上时不时的爆料一些内幕,一看就不是他自己说的什么普通考生。
不远处,刘仁规与其他几个前来应考的士子静静坐着,一边饮酒,一边听他们相互闲聊。
作为濠州的实际掌控者,还是杨行密的女婿,他对于参加这次科举本来是极为不情愿的,不过在他父亲的极力要求下还是来参加了。
刘仁规这人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只要他准备做的事情,那还是会认认真真的去做,比如这次初选,他虽然很早之前便负责起了濠州的州务,各种见识也是不缺的,但说到考试他却并不擅长。
所以为了上考场后不至于考得太差而出丑,他请了许多有学识的人来做他的老师突击学习,只用了这么几个月的时间居然还真让他学到了许多东西,至少这次初选他就是完全凭自己的真本事通过的,而且得分也不低。
到了这次复选的时候,他更是拒绝了到节度使府居住,搬到这里来与其他考生一同居住,倒也让他结识了几个有真才实学的士子,或许以后还能引为助力。
“刘兄,对他们说的,你怎么看?”这时,身旁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操着一口江西口音向他问道。
这年轻人名叫宋齐丘,与他刚好分在一个院子里居住,这些日子也没少交流,这一来二去,对方也知道了他的身份,所以经常会向他打听一些消息。
“那年轻公子说得没错,这一次的确是临时降低了初选的标准。”刘仁规极为肯定的沉声道:“别的地方的情况我不知道,不过我们濠州那边,据说原本按照大王定的规矩,两百分的总分里面至少要得到一百二十分才能通过初选,不过后来发现按照那个标准,能通过的人实在不多,最后只能降低了标准。”
宋齐丘点点头,这次淮南初选的题目出得有些怪异,便是他这个自认为学识广博之人也感到有些吃力,其他人觉得很难也正常。
不过他更感兴趣的是接下来的复选出的题目会不会更难,若是更难的话,只怕他也得不了多少分。
“其实这一次科举,那些选择题都不是重点,重点还是在策论上,若是你策论做得好,别的答得差点也没多大关系。”刘仁规提醒道。
作为杨渥的姐夫,他自然也能得到一些内幕消息,所以此时提点一下,正好留个人情。
旁边几人听了纷纷眼前一亮,这几人的学识相比于宋齐丘就差了一些,他们过去学的多是儒家经典,准备的也是朝廷科举的那一套,对于淮南科举要考的数科、律法等掌握得就差了不少,不过说到策论,他们却不担心的。
这时候,外面忽然出来一阵骚动,接着,一个年轻公子在一群侍卫的护佑下走了进来。
“淮南节度留后,吴王世子殿下到!”那年轻公子身旁一个侍卫统领刚进来便朗声唱喏道。
众多前来应试的学子不由感到非常震惊,同时又觉得受宠若惊,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杨渥这个在淮南仅次于杨行密的贵人竟然这么平易近人,不仅如此年轻俊朗,而且还在忙碌之中来探望他们,一时间都有些激动莫名,纷纷围上去向他行礼。
这下可把程勋给吓坏了,这些学子都来自各地,有些还是从别的藩镇前来应试的,若是其中藏着几个刺客,在这个时候突然发难,他们只怕就难以招架了。所以侍卫们一个个都如临大敌一般围在杨渥身边,试图隔开这些考生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