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眼看无法守御时,他们只能分批跳水逃命,手持硬弓的校阅乡军断后,不断压制金军的迫近。
大约半个时辰,主码头的战斗接近尾声,码头的陷落只是时间,有组织的抵抗已经被瓦解。
金军一些小部队打进了弧形防御阵地,逐渐破坏防线的完整性,直至宋军整个防线崩溃为止,他们开始焚烧各码头上,没有来的及销毁或跑到河里的物质,可惜最想要的改良型神臂弓弩机配件,却早就抛到了河里。
看过《权倾大宋》的书友还喜欢
第一四六六章 困境()
新桥镇早就关闭城门,守军在城头眼睁睁的看着城外的平民被屠杀、码头被毁坏,军民逃入水中上船逃命,他们保护城内的物资,只能忍了下来闭关自守。
此时,乌禄和石庆抵达战场,他们颇为鄙夷新店镇守军,眼看打的差不多了,漳水的转运船队不是他们能拿下的,再打下去恐怕宋军增援部队就要到了,传令吹起收兵角。
那些猛安谋克军还有山北汉军,果真是训练有素,将战马收拢、把阵亡者放在马上,列为几支纵队有组织的向西驰去,没有半点的拖泥带水。
“有点不甘心,城墙内才是真正的辎重所在。”石庆摇了摇头,那是恋恋不舍的神态。
“好了,我们去下一个目标。”乌禄也不甘心,却非常果断地舍弃,他们打的就是奔袭战,决不能让自己陷入拉锯战。
随着金军的滚滚撤离,一场再普通不过的奔袭战,就这样结束了,剩下的是残破的港口和狼烟滚滚的集市,还有漳水船上面面相觑地人们。
“他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难道探马都是白痴不成。”
“太吓人了,我差点没逃出来。”
“他们为何不去攻城?”
“你还想让他们攻城?”
“你这厮不会是虏人的探子吧?”
“我不是,刘三,你这是不要血口喷人。”
“先拿下来再说。”
随后多日,在各条转运道路上,又有几处辎重转运集散地遭到打击,甚至有转运队伍被歼灭。
最惨烈的是,向横冲军运送粮草的一支乡军部队,他们本在内层防线,东有军队屏障,西有太行依靠,有百余马军和五百校阅乡军护卫,应该是最安全的,却哪里想到上千马军杀来,根本来不及抵抗。<;>;
仓促应战的结果非常惨烈,无法列成军阵反击,造成各自为战,辎重车被焚烧,四万石军粮损失贻尽,战死者达到千余人,金军却扬长而去,连追杀他们的**也没有。
随之而来的是十一行营补给短缺,攻势明显缓了下来,封元大为恼怒,传檄云骑军减缓攻势,调两千骑火速南下,寻找这股金军游骑,并向宣抚处置司发官塘告急。
“他们到底干什么吃的,连几千骑都防不住,损失那么多的辎重。”伴随着十一行营转运道路屡屡被袭,王秀的担忧终于发生,他是相当的发火,尤其是千余乡军被打的一败涂地,数万石军粮被焚烧,其中还有来自两浙路的大批火腿,这个是紧俏的军中粮食,实在让人心痛不已。
“大人息怒,此时绝非动怒之时,还得派出兵马反击。”韩世忠也相当的吃惊,他立即决定调兵加强辎重转运通道,作为北侍军使副,不能不征询王秀的同意。
“各军州校阅乡军几乎签发,我们已经无兵可调。”张宗颜很无奈地道,王秀作为上位者,或许不必回答,他却不能不详细说明情况,供给抉择者参详。
千里战线,几十万大军征战,除了必须留守的部队,还真的无法抽调兵马,实际上沿河各军州壮丁,都抽调的差不对了,剩下的还要兼顾农桑,要不然仗打赢了,估计庄稼要误了农时,引起大范围的饥荒,最终会得不偿失。
从南方运送粮草北上?还是算了吧!现在随着战争的升级,太府寺封桩钱花的跟流水似的,早就引起了东南士民不满,要是再调用那些常平仓,恐怕真会闹出蛾子。
“实在不行,把宁朔军调上去。”王秀也是咬了咬牙道。
韩世忠脸色微变,却没有说话,倒是张宗颜道:“大人,这可是保护开封,用于后备的军司,岂能轻易调动?”
“我又岂能不知,特事特办,十一行营不到河间,就绝不能停滞。<;>;”王秀决不能看道封元停下来,按照他最理想的打算,要再能组成一个车骑混编旅镇,就能更好实现闪击战。
可惜,现阶段国力支撑不了,也会打乱禁军合理构成,引发很多的矛盾,反对声音也不算小,只能退而求其次,来个张冠李戴,以别的名目正在组建旅镇。
不过,算是封元强悍,一个行营也创造了奇迹,金军是溃不成军,宋军前锋直逼赵州。
“宁朔军战力并不算很强,又是步军部队,恐怕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韩世忠并不看好宁朔军。
说白了,如果把北侍军各军划分等级,按照后世的分发,宁朔军就是丙等留守部队,如果经过加强,可列入乙等军,战斗力依旧不算强。
该军由两个缺编的下等步军旅镇,车兵、马军各一个营构成主体,平时只有六千余人,相当于一个上旅,战时经过加强,也仅仅有万人,几乎都是步军,战车五十余辆,全军战马骡马一千余匹,很难胜任机动作战,跟马军对战自取其辱。
张宗颜眨了眨眼,显然也不看到宁朔军,这支部队恐怕不能胜任,放在开封到能物尽其用。
“不堪大用也得用,只要能确保十一行营攻势,就算全军覆没也值得。”王秀的语气没有半点回旋,宁朔军不过是留守部队,被打残了也就残了,只要能保住粮草辎重转运通道就成。
韩世忠见王秀拍板,毫不犹豫地道:“王相公放心,我亲自去主持通道,必保障十一行营攻势。”
王秀大喜,韩世忠用兵持重,他还是了解的,能够把步军战斗力发挥到极致,笑道:“有太尉主持大局,十一行营必能可定真定,韩世忠心下微动,王届时,再有东路两大行营北上,就能逼迫虏人决战,太尉居功丰伟。<;>;”
秀似乎在许诺,却说得含含糊糊他实在拿捏不准,也就含糊地道:“不敢。”
“好都参军调兵,再发五千校阅乡军。”王秀相当的大方,准备从开封抽调兵马,也算是把老本拿出来。
“不可,开封守军本就不多,再调走五千校阅乡军,只有万人留守,恐怕不妥。”韩世忠表示反对。
第一四六七章 利益交换()
“不,舍不孩子打不了狼,开封也不是那么好打的,只要他们敢奔袭,就让他们有来无回。”王秀毫意,现在金军早就焦头烂额,兵力早就捉襟见肘,哪有余力奔袭开封,万余人守卫城池足够,多了也是浪费。
就算他们敢长途奔袭,不外乎是马军轻骑,开封居民尚有百万,又不是宣和七年和靖康二年,怕他个球。
“太尉,辎重转运通道关系重大,干系能否堵住虏人主力,一切就拜托了!”他语重心长地交代。
“我马上就启程,宁朔军也分批开拔。”韩世忠向王秀拱手,转身快步离去,半点没有磨叽。
看着韩世忠高大的背影,王秀不免叹息,同为副都指挥,韩世忠的胸襟和气度,的确在岳飞之上,难怪另一时空能得善终,这种人才堪称柱国磐石,才能走的更远些。
张宗颜没有说话,作为北侍军都参军,他对自己定位非常到位,在没有北侍军都指挥前提下,王秀就实际等同都指挥,他要为其做好顾问咨询,谋划具体的作战部署,既然决策作出,他立即保持赞成态度。
行在,玉阳宫
朱琏召见了两府重臣,她没有的委婉,直截了当地挑明,淡淡地道:“大长公主出海,是相公临行前定下的,诸位还有何意见?”
面对朱琏的强势,众人是一阵沉默,连强势的李纲也犹豫不决,他算是看清楚了,不要说朱琏的态度,连王秀也不遗余力地保住赵柔嘉,甚至不惜拿李正民来威胁,似乎李光也隐有放过的意思。
“怎么,各位看来并无异议。”朱琏见众人沉默,她不愿横生波折,立即把事情拍板钉钉,绝不留半点回旋余地。
“娘娘说的是,大长公主也是受到蛊惑,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受宗正极刑,流放编管也是恰如其分。”秦桧比沈默更加积极,他不知道王秀和赵柔嘉关系,却明白是讨好王秀的机会,也是他能否留下的最后机会。
沈默看了眼秦桧,脸色毫无表情地道:“娘娘,秦大人所言极是,大长公主一直和太上在宫中,显然也受到挟持。”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那么不要脸的,两位都是身份最高的皇室贵胄,宫中谁敢挟持他们,李纲狠狠瞪了眼沈默,这厮就是在秀下限。
李光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也和李纲说了,王秀摆明了要保住赵柔嘉,连太皇太后、太上和官家也是此意,这就让他们投鼠忌器了,总不能得遇明主,却站到对立面?还有王秀这尊大神也力保赵柔嘉,恐怕事情难有作为。
当然,他并没有真正说出自己的目的,而是从别的角度劝解李纲,变成了以赵柔嘉换取众位大臣得免,自然要坚持一阵子,眼看朱琏把事情挑明了,再坚持下去会适得其反。
官面上的事虚虚实实,数十年宦海的老狐狸,怎能不留几手,要是真的每次推心置腹,早被人啃光了,也就顺水推舟道:“娘娘,大长公主受到蛊惑不假,李正民、刘豫等人也是护主心切,情有可原。”
到了最后决断时刻,任谁都明白就看双方如何妥协。朱琏自然心知肚明,李光是用李正明、刘豫来换取赵柔嘉,这个买卖对双方都不算吃亏,也就有所意动,淡淡地道:“此事,的确情有可原,还要看两府诸公的意思。”
摆明了退了一步,赵柔嘉放过众人,沈默知道机会来了,立即道:“娘娘说的是,中丞的确太上。”
既然沈默说话了,又是王秀的意思,蔡易就是再不情愿,也不得不咽下这口气,低声道:“有些大臣,的确受了奸佞的蒙蔽。”那表情简直像吃了热翔,要多难看有多难堪。
“娘娘,范大人的请辞奏章刚到。”秦桧不失时机添了句,作为首相的他责无旁贷。
李纲和李光、沈默等人眼前一亮,不约而同地暗道:这厮还真的好快。
此时,张泉走了进来,尖着嗓子道:“官家到。”
话声刚落就看赵炅进来,众人急忙躬身见礼,当然,重臣见天子是不用跪拜的。
“好了,这是在玉阳宫,诸位卿家不必多礼。”赵炅的态度温文尔雅,尽管是王家的血脉,却自幼受到良好地教育,得到王秀的影响,非常好地继承大宋天子礼遇大臣品德,丝毫没有骄慢地态度。
“官家有何事?”朱琏温和地看着赵炅道。
“娘娘,刚刚进宫的金字牌,王公的奏章。”赵炅淡淡地道。
众人一怔,想想也就释然了,宣抚处置司金字牌官塘,都是直接入都事堂进宫,不需要枢密院专门的验看,他们都汇集在玉阳宫,都承旨自然直接入宫呈送天子。
“相公说些什么?”朱琏心念一动,王秀必然是为赵柔嘉事情上的奏章。
“范卿家请辞参知政事,北方不能无执政总揽政务,王公上奏请知河南府赵鼎为参知政事,提举两京、陕西各路战时政务,总揽大军辎重粮草,其它被蒙蔽从犯,可从轻发落。”
众人又是惊讶万分,朝廷北伐大事,范宗尹北上一则牵制宣抚处置司,这是朝廷的制衡制度,凡是总兵要节臣出镇,必然要有重臣在侧分而治之,大家都能理解,二则是宣抚处置司总理北方战事,各路的粮草调拨,军民的安抚也需要强有力人物,不可能让各路自行其是,也不可能让宣抚处置司大权独揽,这才让参知政事挂上宣慰大使头衔到任。
这还不是重点,关键是王秀保荐赵鼎,还是在议处赵柔嘉的时候,意味就让人深蕴三分,分明是利用范宗尹的下台,给了李纲、李光甚至要求严惩赵柔嘉士大夫个好处出参知政事的官位,取得他们的退让,代价不能不说低廉。
朱琏深深地叹息,何尝不明白王秀的意图,绝对是付出很大代价,仅仅交换女儿而已,不由地轻声道:“范大人这又何必,驸马也算立了不小功勋。”
第一四六八章 蔡易的报复()
“娘娘,大长公主本身顾念太上,被叛逆挟持不得不为之,却是犯了祖宗家法,范卿家请辞也是必然,可以不再追究其过错。{我们不写,我们只是网络文字搬运工。…”赵炅是顺水推舟,把赵柔嘉定性在协从,还是太上安危的胁从上,又有范宗尹引咎请辞,范离也在其中扮演正面角色,自然不能再处于极刑。
当然,要说他意那是假的,当初太**被包围,要不是众将死战保护,他哪有今天的继位。
当时,真的非常恼怒赵柔嘉,一向对自己爱护有加的姑母,竟然要置自己死地,任谁也不能释然,尤其是宣德门外赵柔嘉的到来他差点身陷重围,要不是银枪班死战,最后遇到了简雍,恐怕也就没他什么事了。
本来不想过问太多,就让赵柔嘉随两府判决,只是审讯李琮却发现端倪,赵柔嘉是力保他的,甚至让赵谌做了保证,至于追到宣德门外并非要杀他,而是形势所迫不能放人,才逐渐心下释然,要放过姑母一次。
朱琏赞叹地点了点头,孙子还是有仁孝的,淡淡地道:“诸位看如何?”
“陛下仁厚,自然是是无不可。”秦桧是不要面子了,能够取悦王秀,又能让天子留好印象,傻子才不赶紧表态。
沈默见赵炅表明态度,秦桧这根搅屎棍也出面了,可以说大势已定,当即朗声道:“陛下仁德,臣看可行。”
蔡易有些不情不愿,只是王秀的奏章在前,已经付出过那么大的代价,总不能让自己点小事磨叽,也就表示,有些仇怨放在以后再说,未尝没有机会。
形势发展颇有戏剧性结果,李纲也意识到闹剧该结束了,大家应该北伐和南征,不应该在争斗上内耗。
王秀举荐赵鼎为参知政事,明显是又让出天大好处,自己在坚持处置赵柔嘉,那可就是太过份了,到时候想必别说王秀不给面子,连太皇太后和天子也不会迁就。
还没等他表态,李光就站出来道:“范大人引咎请辞,北方不能没有执政,赵大人论资历足以担当大任。”
有些事情不用说的太透,只要你接受对方提议,也就是表明退让态度,政治一向如此,李纲轻轻叹息,王秀举荐赵鼎没有说李正民,显然有所保留,这是在报复曾经的弹劾。
是想,王秀并非以德报怨之人,李正民依附太上屡屡为难,人家利用此事报复也很正常,从轻发落比明正典刑要好,虽说必然被罢官落职,却好过被剥夺阶官爵位。
朝廷大臣并不畏惧罢官,只要不是罪大恶极连阶官也没了,不过是罢了职事官而已,总会有东山再起的时候,只是要时刻面对权臣的窥视,恐怕李正民会寝食不安了。
“臣也认为王大人奏请得当,只是臣还有本奏。”
李光眉头微蹙,心下暗怪李纲多是,都这时候了,王秀做出重大的让步,你还磨叽个鸟啊!
李纲稍加沉吟,艰涩地道:“御史中丞李正民,对朝廷颇多忠贞,绝不是刘豫等受蛊惑之人,还望陛下明鉴。”
原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