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尊,行者亲眼目睹巫妖两族的鼎盛与败落,方知师尊曾提醒不可加入洪荒势力的用意,奈何悔之已晚,尝尽世间苦楚。望师尊怜弟子无知莽撞,让行者能重归师门。”
说罢,重重的对镇元子磕了三个响头。
镇元子低头直视着行者,片刻后,才缓缓说道:“吾早已言明,行者与吾此生不复师徒。”
说罢,转身便要离去。
随着镇元子起身离开,身后传来一道行者的痛呼:“师尊,行者知错了!”
可不论行者如何呼喊,镇元子也不曾有一刻停留。
眼看着镇元子身影消失不见,行者渐渐的盘缩一团,似孩子般迷茫无助。
一旁的如意棒,也在这一刻自动飞身而起,向远方飞去,最终消失不见。
行者迷茫的看着如意棒的消失,让本就孤独的他,在这一刻更显得凄惨。
而他,就这么一直抱腿盘坐在地上,随着时光的不断逝去,行者的身躯渐渐浮现出石岩般的肌肤,最终形成一颗一人大小的石头。
也就在形成石头的一瞬间,一道莫名传音在行者脑海之中浮现:“你命中当有此劫,是否能突破桎梏,还需靠你自身。若来日渡过此劫,方可再收你入得吾之门下。切记切记~”
原本毫无生机的石人,在这道传音响起的瞬间,一丝生机泛生,如星星之火。
随之,那石人在一股玄妙之力的推动下,自天界消失,向着洪荒之中落去。
与此同时,镇元子的身影再次于天界之中显现,看着行者离去的方向,神情莫名。
随之,镇元子动用无上混沌之力,于天界四大天门处布下大阵,非准圣不可破。
而其上还留有一丝镇元子的神识,一旦有人触碰,便能感知。
做完这些,镇元子再次消失,向着太阴星上飞去。
站于太阴星一处,镇元子遥望此刻月宫内外,吴刚砍树,嫦娥凝望。
还有一只不知何时出现的小白兔,被嫦娥抱于怀中。
镇元子疑惑,掐指一算,结果却直指那天后羲和,让镇元子不禁感叹天道无常。
第五十九章 收徒后羿()
镇元子身影飘动,飞至月桂树下,吴刚身后。
正在月宫中凝望吴刚的嫦娥,自然也发现了镇元子,立马从月宫中飞来。
“你是何人!”嫦娥警惕的看着镇元子问道。
镇元子毫不理会嫦娥的问话,对那吴刚说道:“后羿,还不醒悟吗?”
原本装作不知,仍在砍树的后羿,听到镇元子此话,浑身一颤。
镇元子交给他的箭法,其中关键便是领悟情之一道。有情至极是无情,无情至极为有情。
其实在这砍树的期间,悟性极强的后羿早已将这些领悟,却因心中对嫦娥的执念,不愿承认罢了。
此刻听到镇元子的话,他知道不能再继续执迷下去。
他们二人相爱至深,也正是因为这份情爱,让自己尝尽苦楚。虽是有情却痛苦不堪,实乃无情至极。
后羿缓缓转过身来,对着镇元子埋头一拜,道:“弟子后羿,愿拜大仙为师。”
见后羿如此,镇元子便已清楚,那情爱间的道理,他此刻也是醒悟了。
挥手将他身上的禁制解除,一股庞大的巫祖之力显现。
“今日起,你为吾之座下七弟子,为吾道教护法之首。”
听到镇元子此话,后羿埋头再拜,心甘情愿的随同镇元子一同起身返回那五庄观内,期间不曾回头瞧上那嫦娥一眼。
无情至极为有情。
后羿看似无情之举,却满含对那嫦娥的情意。
即便嫦娥想起往日记忆又如何?她既能选择服下忘情丹,便已是对他失望至极。就算想起,也不过是给嫦娥增加了无数苦恼忧愁,与其如此,不如由他自己承受这份苦痛。
待后羿与镇元子一同离去,留在原地的嫦娥,眼角不知什么原因,流出了滴滴泪水。
……
“后羿?”
五庄观中,平心诧异的看着面前的后羿,惊讶的喊道。
后羿同样疑惑的看着眼前的秀气女子,却不知他们何时见过。
见后羿疑惑的面容,平心立马想起自己已经不再是后土,不禁有些尴尬。
镇元子看着他们二人相识却不相认,有些好笑的对后羿说道:“后羿,你面前的平心,前身乃是巫祖后土。”
后羿从不曾想到这里,听到镇元子的话后,还有些不知所以。
片刻后才缓过神来,一下跪倒在平心面前,道:“后羿见过后土巫祖。”
后土轻笑一声,将他扶起来,说道:“我早已不是后土,日后见面也不需行此大礼,你唤我平心即可。”
可是后羿坚持不肯,平心也是无奈,只能任由他了。
随后,镇元子带着二人来到院中,坐好之后便传音道:
“清风、明月、黑山、青牛、大鹏。尔等速速到院中来。”
沉浸在修炼当中的五人,听到镇元子的传音后,不敢耽误片刻,立马停下修炼,向院中赶来。
待他们来到院中后,只见师尊镇元子正盘坐于蒲团之上,平心则坐于身旁,还有一中年大汉,站在镇元子对面。
“清风(明月、黑山、青牛、大鹏),见过师尊。”
五人来到后羿身旁,一齐向镇元子跪拜行礼道。
“起来吧。”
示意他们起身后,镇元子便看着他们身旁的后羿说道:“此为后羿,为吾刚刚收下的七弟子,日后你等便是师门兄弟,当相敬相亲,不可门内相争,切记!”
六人一齐对着镇元子躬身应是。
“好了,清风,明月。你二人带后羿去选一住所吧。”
清风明月再次应是,正要带着后羿与众人离去时,镇元子突然想到什么,说道:“等等。”
说罢,手掌一翻,五行珠浮现其上,然后一分为五,为金木水火土五颗先天灵珠。
对着除后羿外的五人说道:“你等修为皆已达到大罗金仙巅峰境界,也该是修行我镇元之法的时候了,此乃五行珠,你们五人各执其一,平日里各自炼化其一,领悟其中法则之力。”
“御敌时,可一齐布下先天五行大阵,此阵可攻可守,威力不凡,其中玄妙,尔等下去可自行领悟。去吧。”
五人接过镇元子分下来的先天五行灵珠,如获至宝,纷纷激动的向镇元子拜谢一番后,各自离去了。
待弟子们离开,镇元子转头看着平心,犹豫了一番,才缓缓说道:“师妹,那巫妖两族大战,你可知晓?”
听到镇元子的话,平心神色一怔,问道:“结果如何?”
虽然平心极力克制,但镇元子还是细心的发现她浑身都在轻微的颤抖,显然非常的紧张。
长叹一声,说道:“巫祖们尽皆殒落,只剩下刑天、蚩尤二位大巫带着剩余的族人返回了部落。”
虽然平心早有准备,但听到镇元子的话后,还是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最后更是抛开一切,要冲上天庭为兄长们报仇。
“妖族天庭也已败落,帝俊、羲和、太一、行者皆殒落,鲲鹏失踪。妖族族人十不足一,剩下的被女娲圣人带走了。如今的天庭空无一人,只有满地的尸首。”
听到这话,平心心中的悲愤更是无处释放,虽然努力的忍耐,但泪水依旧顺着眼角不可抑制的流了下来。
“师兄。。”
平心一下扑到镇元子的怀中,痛哭流涕。双手紧紧攥着镇元子的双臂,朱唇一口咬在镇元子的肩膀上,发泄着心中的悲痛。
如今平心修为还很弱,怕将她的银牙崩坏,镇元子还主动将平心咬的肩膀位置强度降到最低,甚至变得软乎一点,让她能痛快的发泄一番。
至亲殒落的伤痛,镇元子虽未尝过,但也能理解几分。看着怀中平日里小鸟依人的平心,如今这般痛苦,镇元子都不禁怀疑自己放任巫祖们殒落这么做到底对不对。
同时,镇元子此刻的心中,对平心的怜爱之意也愈加的浓郁。
片刻之后,平心彻底的发泄了一番后,神情虽依旧悲痛,却不如最初时的疯狂。
流着泪,朦胧的眼睛看着镇元子肩膀上的一排牙印,抬起一只秀手轻轻摸了摸,说道:“师兄,疼吗?”
镇元子此刻终于能抬起手掌,在她的脑袋上揉了揉,怜爱的说道:“若你心情能好,咬多久也无妨。”
也不知是镇元子此话让平心感动了,还是什么原因,原本已经从镇元子怀中离开的平心,再次哭出了声音,扑到了镇元子怀中,只不过这次却紧紧的搂住了他的腰间。
第六十章 李耳()
平心这一抱,却让镇元子尴尬起来了。如此美貌秀气的女子,还这么主动的投怀送抱,如果说不想入非非,那是不可能的。
但在这次之前,镇元子还真的没想过自己和平心的事情,一直都将她当作自己的小妹妹。
想到这里,镇元子不禁心头一颤,急忙将自己脑海中对平心想入非非的念头给驱散。
脑袋也高高的扬起,强迫着自己不乱想。
“那个,平心师妹,我突然想起一件时间,还要征求你的意见。”镇元子一本正经的说道。
平心听到镇元子的话,好像突然醒悟一般,脸色潮红,急忙从镇元子的怀中离开,低着头不敢看镇元子的眼睛,扭捏说道:“师兄有什么事,直说就是了。”
“嗯,是这样,如今那九幽轮回一直无人打理,我怕迟久生变,所以想问问师妹你的意见,是否该尽快使其正常运转?”
镇元子急中生智,急忙转移着话题。
听到这里,平心似乎也想起了当初自己身化轮回时的初衷,这才抬头看向镇元子。
见镇元子神色如常,一本正经,平心也松了口气,回道:“适才平心失态了,望师兄见谅。至于师兄所言,平心也觉得该是时候让其正常运转了,不然天地间每日都会有无数亡魂消弭,实在痛惜。”
见平心的心思也专注到此事中,镇元子立马又接着故意问道:“嗯,正是如此。不过该由何人作为主持轮回之人呢?”
看到镇元子一脸愁容,平心想了想后,说道:“师兄,若能信得过平心,便由平心来为师兄分忧吧?”
镇元子闻言大喜,说道:“这轮回本就是师妹你以身所化,有什么信不信的。若师妹不嫌繁累,这轮回之事便由师妹你来做吧。”
待平心接下这轮回之事后,又向镇元子提了个要求道:“师兄,这轮回之事安排起来也并不难,但如今还需师兄你为平心寻来一些做事的人,不然平心孤掌难鸣啊。”
听到这话后,镇元子不禁皱了皱眉。
平心此话说的也在理,想想这偌大洪荒,每天都要死去无数生灵,若管理起来必然十分复杂。
可这些人又该如何筛选寻觅呢?
若随便找一些,也不是太难,可地府的存在有功于天地,每一个在地府司职的,都能从中获得一些功德,虽数量不多,但这可不是一次性的,长久积累下来的数量,就算镇元子也不能轻易忽视。
这可是大好处,若平白便宜了他人,可不是镇元子的性格。
思虑片刻后,镇元子也没想出个妥善的想法,只能对平心说道:“师妹,这事师兄会尽快给你解决。如今的话,先让师兄道教之中的那些记名弟子随你去打个下手,等来日有了妥善之法,再行计较,如何?”
对此,平心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随后镇元子直接传音清风明月,让他们二人召集所有道教的记名弟子随平心前往地府,具体事宜由平心安排。
同时,另外几个亲传弟子如果也想去地府谋取一份功德,也可自行决定。
将平心送走后,镇元子总算松了一口气。
虽然镇元子一直装的煞有其事的样子,但其实心里还是非常紧张的。如今终于是以轮回之事为由,将她暂时骗走了。
情之一道,说起来容易,但只有经历过才能明白。别看镇元子指点起后羿来一套一套的,说白了,他自己都还是个雏。
事情一搁到自己身上就不知怎么做了,只知道单纯的逃避。
许是对自己这番表现也有些不满,无奈的叹息一声,正要返回屋中体悟一番自身突破到混元大罗金仙后的境界时,脑海中突然升起一种自己忘记了什么事情的感觉。
掐指一算,镇元子恍然。
此刻却是到了自己与太清道人约定的一元会之期了。
。。。
昆仑山中,太清道人自从在地府与苍天争夺鬼界而受了伤后,便一直留在山中恢复着伤势,就连巫妖大战也只是暗中窥探了一番,却从未离开过山中。
太清道人虽说一向沉稳,似与世无争,但那是因为他的实力一直都排在整个洪荒的前列,可以说除了镇元子,他自认不逊色于任何人。
可是在那地府中随便出现的一个苍天,便将他打成了重伤。虽说其中讨巧的因素居多,但作为三清之首的太清道人却憋着一口气,如他当日对那苍天所说,来日誓报此仇。
一直沉浸在深层次修炼的太清道人,突然在刚刚的一瞬间,睁开双眼,眼中精光隐显。
“吾之机缘已至。”
口中轻鸣一声,不顾身旁同样刚刚醒来的玉清道人和上清道人,转身便消失不见。
十月有余,洪荒南部的人族境内,一名妇人十月怀胎之后,终临盆。
随着几声“哇呀!哇呀!”的稚嫩悦耳的婴儿啼哭声响起,整个部落皆热闹了起来。
当孩子的父亲看到刚出生的孩子除了眉毛头发皆是白色外,其耳朵也比寻常孩子的要大上一些,便索性以“耳”为名,唤之李耳。
而部落中人,因李耳自幼便是白发白眉,笑称其为老子,意为出生便已老的孩子。
说来也是奇怪,此子不仅出生时模样奇特,就连性子也与寻常孩童不同,自幼便不哭闹,若不是出生时喊过几声,还真当是生了个哑巴呢。
待李耳慢慢长大后,孤僻的性子还是未改,但偶尔吐露一两句,仔细思量下,却让听者惊为天人,其话中蕴含着满满的天地至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耳的大名也渐渐传播开来。
其所说之言,也被流传出去,被一些人奉为至理。一些不信此言乃孩童所处之人,争相赶来此处拜访。
但所有人在和李耳交谈过一道后,皆被其大义深深折服。
长大后的李耳,不愿限于一地,便向父母辞行后云游四方,每至一地,便传播其道德之说,让人族之人知晓礼义廉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老子李耳名声大噪,整个人族之中都在学习其道德之言。
慕名而来,想拜入老子门下的人更是数不甚数,但老子却只单单收下一名略显平庸的年轻男子后,从此便再不收徒。
第六十一章 太清成圣,原始通天捉鳖()
此时的李耳已然六十高龄,碍于行走不便,不能骑马只能寻了一青牛用于代步,一路向西行去。
千百年后,人族中只留下老子教化的事迹,却不知老子最终究竟去了何方。
有说老子一路西行于西方某地寿终就寝;有说曾见老子返回故里,于父母墓前安葬;更有甚者,说是见到老子羽化登仙。
总之各类传闻不一而足,却无一说法能得到确凿证实。
万年后,经过老子道德礼仪的教化,人族渐渐从茹毛饮血的时代脱离,人人知廉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