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的话,最好不要慌忙逃窜,那样弄得树枝草叶乱响一气,会招来无数子弹,最好是隐藏在灌木丛里别动,只要不发出声响就很安全。
陈瑞猛不丁地向邓建国提出夜间选择狙杀目标的问题,这个问题让他感到难度颇大,此前,他虽然已经给陈瑞讲过定点狙杀目标的优先顺序,但那只适合在白天,光线特别好的时候。倘若到了夜间,敌人像美军那样装备有夜视器材的话,这个优先顺序就不能按部就搬了,必须得改变,那就是要解决掉敌军的夜视器材,以及配备有夜视仪的敌人,再逐一歼灭敌方狙击手、指挥员和班组武器操作手。
夜间选择目标时有一个最令邓建国头痛的难点,白天光线好,比较容易辨别出敌军的指挥官,然而在夜晚,敌人的面目和军衔等标志无法看清楚,每个敌人都是一个人形轮廓,这就考验狙击手的观察、判断和分析能力了。由于视界极为模糊,狙击手只能根据敌人的身影形貌、动作、以及在队伍中的位置来判别哪个是敌人的指挥官。
邓建国说到这里,陈瑞若有所悟,突然插口道:”这么说,打仗的时候,战士不能向干部敬礼?”邓建国抬起上身,双膝跪地,伸手拍了拍陈瑞的肩膀,说道:”雄娃子,你比我想象中还要聪明。”
一言方毕,邓建国乍猛地抄起81…1步枪,刷地向前送枪,咔啦一声,拉动枪栓上弹,同时往后一抽,顶在肩颊,砰的一声脆亮枪响,如惊雷骤发,震碎了清晨的冷寂。
邓建国闻着淡淡的火药味,望着一百五十米外,一个给子弹轰碎得只剩下小块的酒瓶,垂下枪口,对正在向远处张望的陈瑞说道:”夜间使用枪射杀敌人,每打出一发子弹,枪口都会产生火焰,这也容易暴露阵位。”
陈瑞瞅了一眼79狙击步枪枪管前的瓣形消焰器,不解地道:”我的这把狙击步枪不是有消焰器吗?”
“你的狙击步枪是有消焰装置,不过作用还是不够强,这里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可以增强消焰效果。”
邓建国说着话,从挎包里翻出一只旧袜子,用水淋湿后,用细绳索缠绑在步枪的枪管前端,然后一枪击碎一个酒瓶,对陈瑞说道:”你看,这一下枪口焰不就减弱了很多吗?”
陈瑞看着邓建国,目光充满叹绝和钦羡。邓建国接着展开话题,告诉陈瑞,狙击手还可以利用夜暗,跟敌人玩心理战术。二战中,德军狙击手曾经发明了一种”固定步枪”战法。就是事将步枪固定在编织袋上,枪口瞄准敌方阵地人员可能出没的地方,比如地堡的射击口、战壕上的机枪射击台等。步枪固定稳定以后,准备好一根细长绳子,把一端绑在扳机上,然后狙击手隐藏在别处监视敌情,绳子另一端则套在手指上。到了夜晚,当敌方阵地有人员活动的迹象,狙击手就拽动绳子扣动板机。这样即使打不中敌人,也会给敌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震慑。如果有敌人从战壕里探出头来观察的话,狙击手正好乘机一枪击毙。这一招尽管是二战时的伎俩,但在今天的夜战中仍然适用,狙击手所需要做的就是根据敌情灵活变通。
第131章 真金不怕火炼()
邓建国所掌握的狙击战术非常深湛,今天一时兴起,向陈瑞传授了这么多,担心陈瑞一时难以消化并融汇贯通,便适可而止。
此时,天光大亮,晨雾蔓延,视界里充溢着白茫茫的雾霭,林中像披上了一层纱罩,树木枝叶看上去影影绰绰。
邓建国让陈瑞据枪瞄准一百五十米外的目标物,刻意考考他在视线模糊的情况下,射击的准确度。
陈瑞瞄了好一阵,最终准确命中一百五十米外,剩下的两个酒瓶,邓建国对他的射击水准颇为满意,便递给他一根烟,说道:”今天表现得还不错,对得我的芙蓉王香烟,好了,休息一会儿,然后咱们打道回府。”
言谈之间,邓建国陡然感到寒意袭体,身上湿漉漉的,这才发现自己和陈瑞的军装被露水和湿气浸透了。
第二天,凉风阵阵,阴雨洒洒。
王师长,李参谋长等一干师部领导忙里偷闲,莅临侦察连检查训练成果。
邓建国主动请示王师长,提议随意抽查战士,王师长欣然地批准。
当射击课目上抽到陈瑞时,王师长要求他必须在一至二秒内,完成移动、据枪、上膛、瞄准和击发等战术动作,对一百米距离上的钢质胸环靶进行单发速射,两发必须在十五环。
整套射击动作难度极大,要求射手干脆利索,一挥而就。非登堂入室的瞬间射击高手,根本不敢妄自逞强。
邓建国原本祈望着王师长能抽到全队最厉害的快枪手徐帮成,孰料正少将偏要青睐陈瑞,要知道陈瑞枪法虽达百步穿杨,但快速捕捉目标,瞬间射击不是他的强项,邓建国还真为他提心吊胆,生怕他搞砸了丢人现眼。
只见,陈瑞越众而出,将85式狙击步枪换成81…1突击步枪,疾步劲走到射击地线上,屏息凝神,泰然自若。
满天阴雨,视线模糊。
他双目如灯,毫不稍瞬地盯住百米外的目标,用心去感受着目标。
未几,随着一声号令,他猛地憋住一口气,纵身来了一个利索的前滚翻,电掣也似的跪姿据枪上膛,枪响靶落,弹无虚发。
报靶员上报靶数,两发子弹,十八环,博得了个满堂彩。
陈瑞不负重望,旗开得胜。邓建国总算松了口气,欣喜若狂,暗自称赞道:”憋气开枪,瞬间射击。好个雄娃子,真没给老子丢脸。”
接下来是攀登表演。竟然意外地抽到了爆破班的战士青松。此君也不负重望,在看台右侧的四层兵楼上身轻如燕,动作敏捷,向上攀登。他采用撑臂上、三点固定上、抓绳上等方法,利用墙壁的夹道、窗户、阳台、水管等迅速攀上四楼,如履平地,表现得令人叹为观止,引得全场掌声雷动。
邓建国则处之泰然,因为他心知肚明,若果像徐帮成那样全副武装的话,青松的表现恐怕会大打折扣
。
接着进行的是穿越模拟雷区和机动技能的表演,被抽到的战士都有令人欣羡的表现。
最后进行的是”铁头功”和”铁沙掌”的表演,表演者要用酒瓶砸脑袋和用手碎砖头……
这一回邓建国总算得偿所愿,因为以上这些绝活是陆大伟的拿手好戏,当然挥洒自如。
王师长看到兵们扣人心弦的精彩表演,不由得竖起大姆指,拍着邓建国的肩膀,欣悦道:”我从军都整整三十载了,不敢说是身轻百战,但也能说得上是见过大场面的老兵了。这样野蛮,这样残酷,这样变态,这样快速有效的训练,我这把年纪还是第一次见到。”
首长们的微笑是无言的赞誉,热夸奖更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
连日来的艰苦卓绝地强化训练,是汗水和血水的交汇融合,首长们的肯定让付出无数心血和劳累的战士们欢欣鼓舞。
邓建国和杨志新这两个领军人物更是无比的欣慰,同样付出了汗水的两位军事教官也有着无比深重的成就感和荣耀感。
只是唯独岳干事却是一种不愠不火,不惊不乍的淡漠态度。
邓建国除了敌我针锋相对的战场外耳聪目明外,一般不善于察颜观色,也就没去理会岳干事的态度。
而杨志新却有点心神忐忑,惴惴不安。因为不论侦察连的弟兄们和邓建国如何出类拔萃,卓尔不群,这个岳干事自始至终都没表过态,更没有评头论足。岳干事这种不动声色的态度的确有些高深莫测。正因为如此,坦率厚道而心思缜密的杨志新才会忧心忡忡。凭着直觉,他越来越预感这个城府颇深的岳干事对邓建国极为不利,尽管他是军区政治部派来专门负责调查李参谋长遭敌人绑架一案真相的钦差大臣。
为了向生存极限发起挑战,邓建国和杨志新两人商量过后,决定把四个排的战士分成两队,每队为四十人,由两人各带一队,开拔到深山老林里展开生存训练。为了更好地锻炼部队的野外生存能力,为了使训练更加贴近实战。两人决计让战士们在向生命极限挑战的同时,还要完成战斗任务,因此,每人携带54手枪、81…1突击步枪或85微声冲锋枪一支、56式三棱钢刺和81刺刀各一把,另带生活装具、保障器材、平均负重在40公斤左右。
旭日东升,霞光绚烂。
邓建国和杨志新率各自的小队出发了。邓建国所负责的第一队由一排和二排组成,临行之时,他吩咐战士们打开地图,图上用红笔标出路线是第一天的行程。大家一看之下,无不骇然失色,因为第一天要行军110公里路程,途中还要经过海拔pbtxt。c的干粮就只有一壶水、100克大米、20克盐和一包高热量压缩饼干。林平和陆大伟当即便眉头紧蹙,怏怏不快。陈瑞嘟起了嘴唇,徐帮成看着邓建国对大伙儿斜眼相睨的目光,不怀好意的诡诈笑容,心里暗骂着副连长是个专以整人为乐的虐待狂,面上却连吐舌头,敢怒不敢言。
山高树茂,逶逦起伏,羊肠山路崎岖异常,越走越窄,邓建国命令徐帮成和陈瑞抢在前面,用大砍刀开路,自己落在队伍后面督阵。一路之上,拍拍之声此起彼伏,战士们不时地拍打着身体,裸露在外面的手上和两边脸颊已蚂蟥、蚊蠓之类的吸血昆虫争相叮咬着,加上道旁的荆棘的暴虐,各人的皮肤已是血红一片。尤其是徐帮成和陈瑞这两个开路先锋,脸上更是血痕斑斑。
第132章 野外生存大挑战〔一〕()
邓建国一看两个原本容貌端秀,英挺沉毅的俊美少男变成那副狼狈相,端的是于心不忍
。( 急行军40公里后,眼前青峰独秀,脚下怪石嶙峋,左首山高坡陡,右首悬崖峭壁,稍有不慎就有跌下深渊,粉身碎骨的危险。邓建国倚恃少林翻腾功,轻如飞燕,捷若猿猴,竟尔在极其狭窄的山道上如履平地。而战士们则异常小心,几乎是四肢着地向前缓慢爬行。谁知刚刚攀到半山腰,一处悬崖便横在大家面前。根据地图标定,必须从此处通过。这悬崖高达30多米,有些地林平滑如镜面,几乎找不到可资着力之处。不要说现在每人身上都负有近40公斤的武器装备,就是赤条条的一人也休想轻松攀登上去,再加之毫不稍停的急行军使身体非常疲惫,腰部四肢的协调性大打折扣,困难当真是可想而知。
徐帮成仰望着陡峭如壁,寸草不生的悬崖,不停地搓着一双大手,跃跃欲试,只不过神色有些忧虑。
邓建国知道徐帮成有意想当众大显身手,满足一下他那点微薄的虚荣心,便对他高喊道:”,现在是你的表演时间,加油吧!” 战士们都深知攀登是徐帮成的拿手好戏,当下跟着起哄,一个战士喊道:”野猫子,上啊!赶紧攀上去,放下绳索来把弟兄们都拉上去。”
林平鼓噪道:”快爬上去呀!兄弟们全靠你了。”
陆大伟满脸坏笑地道:”小伙子,可别演砸了哇!大伙儿的身家性命全捏在你一个人的手里,你可千万得要小心啦。pbtxtbsp;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一边去。”徐帮成横了陆大伟一眼,扭过头去,嘟起嘴唇,动手打开战术背囊,从里取绳索、d型环、大铁钉以及钉锤等攀爬工具。
邓建国瞥了一眼战士们脚上那笨重的伞兵皮靴,果断命令大家除下伞兵皮靴,换上轻巧方便的低胶解放胶鞋。
徐帮成把塞满攀登绳的伞兵空降背包负在背上,将帆布挎包,枪,钢盔,帆布胸兜式子弹袋和手榴弹袋取下来,交由陈瑞代为保管,然后他拿起抛绳枪,瞄准悬崖上方,扣动扳机,嗵的一响,折叠起来锚爪脱膛而出,拽着一条黑色的尼龙攀登绳,发出呼呼的破空啸声,飞射到削壁上方的虚空中,铮的一声,锚爪落到一块岩石上,跳了两下,蹦到岩石后面。
徐帮成趁势双手一扯绳索,锚爪的五根锋利钢钩抓住了岩石。他使劲地拽,欲把绳索绷更直一些。陈瑞也起凑近前去,抓住他身后的绳索帮忙向下拽拉,确定锚爪能牢靠地抓实上面的岩石。坚硬的锰钢钩尖磨擦着表面凹凸不平的岩石,吱吱作响。
两人往下拽拉了一阵,锚爪终于将岩石抓了个结结实实。
“小心一点,排副。”陈瑞松开绳索,拍了拍徐帮成的肩膀。
“放心吧!兄弟,看我的。”徐帮成冲陈瑞露了一个得意的笑脸,转身面向峭壁,拿出安全索拴在腰胯间,把d型环套在攀登绳索上,搓了搓手,左手抓稳绳索,双足就地狠力一蹬,身子跃起,右足在一块凸出的岩石上一点,借力朝上纵起,右手疾探而出,五指抠住一道狭窄的崖缝,双腿朝两边叉开,蹬在隆起的岩石上,抬头仰望上方崖壁,寻摸有助于借力攀岩的部位,随即提足一口气,右手五指抠紧右首上方的崖缝,猛劲一拉,左脚在岩石上一蹬,身子向上提起一尺多高,右脚横伸又蹬实一小块突出的岩石。
徐帮成贴着崖壁稳定身形,左手紧抓攀登绳,腾出右手取出一枚大铁钉,插进那道崖缝里,用钉锤狠劲敲打几下,使大铁钉扎得更深更紧。他把钉锤收好,活动了一下右臂,接着双手攥紧绳索一扯,蹬在岩石上的左脚又是狠狠一用力,再度纵身跃起,右脚踩稳了钉在崖缝中的铁钉上。 待得拿稳身形后,徐帮成继续寻摸新的着力点。于是,峭壁上那些凸出的岩石、突出部、崖缝皆是可资着力之物,他就这么如法炮制地借力用力,一米一米往上攀援
。为了安全起见,他每上升一定距离,便要在所在的绳位打一个安全结,使固定在身上的d型环无法通过。
战士们睁大眼睛,毫不稍瞬地观摩着徐帮成精强的攀援之术。
陈瑞仰望着崖壁上的徐帮成,眼神透露着浓浓钦仰之意。
邓建国不住地点头,形容欣悦,对徐帮成展现出的技术水准甚是满意。
徐帮成一帆风顺地攀登了近二十米高,相距崖顶尚还有十多米的距离,停下来稍作歇息,突然之间,他发现脑袋上方,约莫两米外有一个天然岩洞,差不多有海碗那么大,是一个上佳的着力点,只是中问隔着一段石壁,光滑异常,最是难以逾越。他当真喜忧参半,凝神寻思该如何越过那段光滑如平镜,毫无可资着力之物的障碍。
徐帮成稍事停歇恢复了一下体力,均匀地调整好呼吸,随即双手在绳索上狠力一拽,左足猛劲一蹬岩石,嗖的一声,身子蹿腾而起,双手竟尔松开绳索,迅疾往脑袋上方一伸,十指弯曲如钩,狠狠地朝那个岩洞的边沿抓去。不料,他双手手指还没有触及到洞口,动能已然迅速衰竭,在地心引力作用之下,立即转化为下坠的势能。
这一下动能耗尽之快,大出徐帮成意料之外,心头一急,双手慌促地去抓洞口下边的岩壁,无奈其上平整如镜,毫无可资着力之处,两足也同时悬空,登时无法稳身,直坠而下,绳索与d环剧烈摩擦,簌簌直响。
徐帮成心知不妙,仓猝之间,便想缩回双手去抓绳索,可是身子下落得太急太快,瞬时之间,竟尔碰不到绳索,只觉得崖壁在眼前急擦而过,耳边满是飒飒的风声,死亡的意念闪电般划过脑际,马龙欧的英容笑貌乍猛地出现在眼前,正在向他招手微笑。就在此刻,他感到身子猛地一顿,下落之势立刻戛然而止,一股奇强的力道带得绳索一阵剧烈抖动,他整个人头上脚下地悬吊在空中,似风铃一样摇来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