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杨志新正二八经地道:”我说小邓,你就别在那里藏头露尾了,以前你当面展示的都是步枪快速射击,现在该让你在手枪上的绝活亮亮相了。”
明人不知,虽然邓建国是生性冷傲之人,骨子里也有傲雪欺霜的因子,但是经历过岁月伤痛的磨砺后,他显得低调沉稳了很多,不屑于把那些聊以自慰的绝活拿出来炫耀卖弄,招摇过市。再说了,五十米侧身跑步靶,手枪而且是快速上膛,八发速射,他没有手到擒来的把握。尽管他完全有把握在时速五十公里的汽车上,以步枪准确地击中两百米外的移动目标。
“好了小邓,别在那里婆婆妈妈的了,弟兄们还在等着看你的拿手好戏呢。”杨志新见一惯很自信的邓建国态度有些反常,便端出激将法来刺激他。
一咬嘴唇,邓建国豪气顿生,气宇轩昂地道:”既然大家这么有雅兴,那我就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当着弟兄们的面献丑了。'看本书请到
搓了搓手,邓建国大马金刀地跨到靶台上,背对着靶子,气冲霄汉地道:”说吧!老杨,想看我打出什么样的水平?”
十步之外,杨志新笑意浓浓,征询地道:”六十环,九秒钟,怎么样?”
“行,就依你。”邓建国不假思索就一口应承了下来,举着打空的五四式手枪在杨志新眼前照了照。
此际,靶场上哑雀无声,万马齐喑,静寂得仿佛一片树叶飞落到地面上都能听得清楚似的
。
八十多双炯炯有神,精芒闪射的眼睛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一个焦点上。副连长能不能一出手就有惊世骇俗的绝技,大家拭目以待。
“接着。”杨志新迅捷从腰际皮制弹袋中抽出一匣子弹,一扬手臂抛出,弹匣在低空中划出了一道粗劣的抛物线。
只见他右手提枪,左手一探接着弹匣,双臂一交一错,风掣电驰般扭转身躯,右手一抬,八声枪响竟然不分先后的抢入人们耳膛。
原来,邓建国在双臂交错的电光石火之间,右手食指一按弹匣卡扣,空弹匣掉出,左手向上一顶,新弹匣卡进弹巢,同时旋身,右手抬起向前一拉一送,巧妙地利用腰力带动臂力,子弹上膛,连连扣动扳机。整套动作不但快得骇人听闻,而且干脆利索。
当战士们还在懵懵懂懂地盯着邓建国时,邓建国已然一蹴而就地完成快速上膛,八发速射,转身过来神色自若地望着战士们,仿若从来都没有动过似的,只是五四式手枪还冒着袅袅青烟。
食指勾着扳机护圈,转了两圈后,邓建国潇洒地收起手枪,习惯地抿了抿嘴唇,神情端庄地望着大家。(
现场万马齐喑,弟兄们都睁大眼睛,毫不稍瞬地张望着靶台方向,脸庞上不约而同地写满了惊诧。
杨志新亦然,他甫一抛出弹匣,还没有来不及举起望远镜观察靶子,邓建国就已经打完收工,正泰然自若地望着他。
更换弹匣、子弹上膛、转身、瞄准到击发,一气呵成。变戏法似的快速射击术想不令人瞠目结舌都难。
就在大家哑然失色之时,报靶员已经扛着靶子,飞也似的跑到杨志新跟前,高举着靶子一摇一晃,汗淋淋,气咻咻地喊道:”62环,副连长打出了62环。”
“什么?62环,副连长打出了62环,简直是神了。”
“我的天爷!五十米远的距离,连瞄都不瞄上一眼,举枪就射,还打出了62环,副连长比当年我们志愿军的狙击之王张桃芳还神啦!”
霎时间,靶场上欢呼雀跃,掌声雷动,喧闹之声足以划破长空,胜过绿茵场上的精彩赛事。
热闹的人群里,铁塔林平跳天舞地,兴冲冲地呼喊道:”妈个巴子的,五十米远,背对着靶子,快速上膛,不瞄准就射出62环的靶数,我看副连长的枪法足以参加国家射击队了。”
“岂止参加国家射击队,依俄来看,副连长完全有资格代表我们中华民族出征今年的奥运会。”与林平一步邻近的陆大伟也按捺不住狂喜而欢腾的心情,激动得用一口地地道道的陕西腔调随声附和起来。”俄敢说,如果让副连长参加奥运会的话,以他那一手百步穿杨的好枪法,保证能为咱华夏子孙争回一口气。”
适才还风平浪静,寂然无声的靶场再次热闹非凡。
弟兄们都七嘴八舌地议论着邓建国的枪上功夫。若不是有纪律约束,大伙儿真恨不得围上去,抢着靶子看个究竟。
杨志新看着报靶员高高举起的靶子,指指点点,”三枪七环,四枪八环,还有一枪打出了九环,比传说中的狙击英雄瓦西里还神
。”
此际,年少轻狂的徐帮成一听到那骇人听闻的靶数,不由得瞠目结舌。
不错,同样是五十米侧身跑步靶,也同样是手枪八发速射,然而,副连长在射击前是背对着靶子,快速退出空弹匣换上新弹匣后,迅疾转身同时单手上膛,不须瞄准直接抬手就射,从更换弹匣到击发,只用了不足四秒时间,当真快若流星赶月。而徐帮成自己却恰好相反,提着子弹上膛的手枪,正面朝着靶子,凝神静气地目测距离,感受着目标,确定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才迅速开枪击发,从而打出令人欣羡的成绩。但副连长邓建国则是干脆摒弃目测和计算,直接用大脑、心灵和感觉来找准目标,抓枪就打,枪枪中靶,一切都在电光石火间开始与结束,真正做到了枪是人体的延展,人是枪的灵魂。
两相对比之下,怎能不让年少轻狂,颇有点心高气傲的徐帮成自惭形秽呢?又怎能不让在场这些后起之秀而自愧不如呢?又怎么不促使和激励着他们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呢?
诚然,像邓建国这种身体力行,战士们眼见为实的思想鼓动,比起那些华而不实,空口无凭,高谈阔论的老调陈腔来不知高出了好多倍。
听着杨志新的吹捧,邓建国既沾沾自喜也很怅然失落,因为他蓦然回想起师从武老师时,常听他老人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整个国家机器面前,一个人就算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显得相当的微不足道,有很多时候,有许多事情,你想改变都无能为力,就算你蹈死不顾,血溅五步也于事无补,因为根本就没有人听你的,孔子就是个最好的典型。”
当时他年轻气盛,风华正茂,对这句话当中蕴含的深意不甚了然,即使经过岁月的创伤后,他也是一知半解。只是闲来无事的时候,琢磨一下武老师戎马半生所总结出的人生真谛。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会明白的。
考核完毕后,邓建国已是略显疲态,他在考核总结中告诉战士们,单从射击这个项目上来看,百分八十以上的人所发挥出来的水准非常令人欣喜,尤其是那些在战场跟敌人真刀真枪干过弟兄更是不同凡响。但是,战士们的实弹射击都是在情绪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的,眼睛瞄准,三点构成一线,大姆指与食指合力击发,自然都打得很准,但不能迅速捕捉目标。当然,这是每一个枪手所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射击术。若是换上实用性射击的话,只怕绝大多数人所表现出来的水平会让人大跌眼镜。像刚才陆大伟在半分钟内连续做完五十个俯卧撑后,立刻抓枪跪姿射击,结果慌手慌脚,连枪栓都拉不到位。显然不能贯彻总参谋部一切从实战出发,练为战的指导思想,也无法足王师长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要求。
邓建国语重心长地强调:”弟兄们,上次在借用兄弟师的靶场进行第一次考核时,像林平在重机枪六百米半身靶,轻机枪五百米侧身跑步靶上,枪枪上靶。像陆大伟在81…1步枪二百五十米头靶,三百米半身靶上,枪响落靶。
但是在半身靶一百米照明,半身靶一百米闪光,半身靶三十米抵近射击,五十米头靶照明,五十米头靶闪光,二十米头靶无照明等夜间射击项目上,就表现得差强人意。”
双眼似箭,遍扫众人,见战士们都神情肃然,若有所悟,他继续道:”但凡经过实战历练过的弟兄都应该明白,真正优秀的射手都是凭大脑、心灵和感觉打,而不是简单地用眼睛来瞄准,讲求的是人枪合一,就是说感觉一上来,眼到手到,抓枪就打,弹弹咬肉,这就叫瞬间射击术。根据国外军警特种部队所要求的标准来看,特战队员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出枪、上膛、瞄准到准确击中目标,耗时最多不超过两秒钟。”
第127章 磨砺〔一〕()
战士们一个个目瞪口呆,怦然心惊。
邓建国趋热打铁,正颜厉色地道:”所以就大家目前的射击水平看,只能在靶场上显显威风,而不能在实战中抢先出手,克敌制胜,争得更大的生存几率。从现在起,我要开始对大家进行实用性射击训练,每次打靶前,必须先进行体能训练。战场上的奇迹和运气往往会照顾有准备的人,大家一定要苦练再苦练,有没有信心。”
“有。”轰诺之声,响遏行云。
第二天,天还没到蒙蒙亮的时候,杨志新还在背窝里跟远在千里久外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品味着居家过日子的甜蜜生活。邓建国就偷偷摸摸地起床了,迅速洗漱完毕后,冲到集体宿舍里,连吼带骂甚至用棍棒逼迫着还在酣梦中跟家乡小情人幽会的弟兄们起床。那些有赖床恶习的,动作稍微迟缓的弟兄可就遭殃了,他不分青红皂白,照准屁股就是两竹棍子下去,打得人家几乎跳着蹿出了宿舍。
经过近一个月在敌国北部山岳丛林里的浴血苦战,他更加坚信战场上的运气和奇迹往往会照顾有准备的人,因而他断然决定对侦察兵进行更为严酷的强化训练。
他把起床晨练的时间提前了整整一个小时。高强度的军事训练着实让弟兄们有些吃不消,但在他的言传声教之下,只得赶鸭子上架硬挺下去了。 战争的残酷决了军事训练的严酷,邓建国硬是把训练强度和难度比以往提高了很多。
首先是单兵体能训练,邓建国非常重视,因为相较于高头大马,体壮如牛的欧美士兵来说,中**队的兵源主要集中在农村,物质生活条件和水平极其落后,士兵普遍身材瘦小,多少显得有些弱不经风,所以必需要通过更加严酷和苛刻的体能训练才能与同样训练有素的欧美士兵分庭抗礼。
因此,负重长跑时,他要求每人把五到十块红砖整齐码放在麻袋中,用背包绳捆扎结实,然后背上进行全速奔跑。要求在23分钟内跑完5公里路程。往往是一个星期磨烂一条麻袋,一个月下来红砖贴近身体的一面就发白浸油,那全是弟兄们的血汗。
以前游泳训练时,战士们都赤身**,一丝不挂,现在邓建国却要求他们必须穿着厚实的小四叶双面迷彩服和厚重的防穿刺解放胶鞋,背着81…1自动步枪、四枚木柄手榴弹及水壶,一口气游完四千米。
晚饭过后就是体能和射击训练,他先让弟兄们在一分钟内做完一百个伏卧撑或六十斤杠铃手推六十下,拉力器五十下,臂力棒五十下,做完之后才进行射击训练
。
射击是力量、技巧和速度的完美结合,臂力够了操枪自然就很稳当,弟兄们无论以那种恣势据枪瞄准,无论在枪管上挂水壶和砖头,枪就像长在他们身上一样岿然不动。这都是邓建国几近变态和刻意苛求的训练方式练就而成的。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军需处配发给侦察连训练专用的弹药实在有限,大家只好勒紧裤腰带省着用。
从军区情报部临时抽调到侦察连的两位军事教官除协助他外,专门负责楼房突入、多能攀登、直升机快速绳降、武装泅渡、排雷和爆破、车辆驾驶等科目的训练。
经过四个多星期地狱般的,近乎虐待式的训练,优秀的战士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差强人意的战士则脱胎换骨,进步神速。
现在,越障时,战士们都统一穿着沙背心,捆着沙绑腿,带着全套武器装备。纵然身上有超负荷的负重,但弟兄们仍然能毫不停顿的完成训练。
近身肉搏简直是陆大伟的拿手好戏。为了进行”铁砂掌”训练,他每天要反复击打用铁砂灌制的特殊沙袋一万多次。先是手掌三分之二长起老趼,再是整个手掌厚度增加一倍。其他弟兄更是双手流血、裂皮、肉烂,只得天天用秘方配制的药水浸泡,这样既消炎又增功力。待手掌外表恢复如初时,”铁砂掌”功夫才算练到家。现在陆大伟猛力一掌劈断五块叠加在一起的红砖已是稀松平常事。练铁头功时,他先用软木片后用硬木板,不断拍击头顶。练至一定功力,就可以撞树甚至撞墙。等到头顶毛发脱落,并形成两毫米厚的老趼时,便可以做到以头开酒瓶或全砖了。
谁跟当他陪练都难逃霉运,就是戴上防护用具,林平这位平素酷爱格斗的主儿,竟然在对练中被他一拳打得鼻青脸肿,另一个运气差的弟兄差点儿被他打掉了下巴,甚至连邓建国跟他较量起来也显得异常吃力,双方大战三百回合也不分轩轾。
在拼刺和持刀格斗训练上,徐帮成表现很突出,一口气刺倒两百多个草靶,仍是面不变色心不跳,连粗气也不喘几口,颇有邓建国当年的影子。一秒三刀、一步三刀、半秒两刀,这三套上乘刀法也是他掌握得最好,起码获得了邓建国的首肯。
结束忙碌的一天,邓建国突然叫住正想去冲澡的徐帮成,正二八经地道对他道:”,弟兄们都说你的攀爬术比以前更加精道,是全队最好的,是吗?”
徐帮成咧嘴一笑,神釆飞扬地道:”那当然了,不过还比不上你。”
邓建国见他仍全副武装,指了指营房五层楼的一角,一本正经地道:”以前你徒手攀上楼顶的时间在三十五秒左右,现在我让你同样不带攀爬工具,并且全副武装,在同样的时间攀上楼顶有把握吗?”
徐帮成不假思索,胸有成竹地道:”有,计时。”
只见他疾步劲跑过去,逼近目标物时,借用助跑冲力,双脚猛地一蹬,纵身一跃,双手撑在墙垛两角,两脚内侧紧贴两边墙面,然后一运气,穿着低腰解放胶鞋的双脚狠力一蹬墙壁,橡胶鞋底韧性和弹性十足,整个身子就随之腾空弹起,跃至半米高处仍呈起始姿态,毫不稍停,他继续如法泡制,瘦高身形宛若一只古怪精灵的,轻灵而利落,一溜风地上了楼顶。
邓建国抬腕看表,整个过程不过三十秒钟。身上挎着81…1自动步枪、帆布胸挂式子弹袋、四枚手榴弹、水壶,仍然身轻如燕,动若惊鸿,真是进步神速。
第128章 磨砺〔二〕()
他满意地点头微笑,道:”小伙子,还真名副其实,果然没让我失望。”
驾驶训练场,车道上,一辆载着两名战士的解放牌军用卡车正在向前急速飞奔,车轮子碾过地面掀得尘土飞扬。
一辆军用三轮摩托车掀开漫漫尘雾,尖厉的马达怒吼声刺破云霄,气势汹汹地向前边那辆卡车冲撞上去,仿若一抹离弦怒矢。
两只粗大有力的手稳稳地扶着车把,林平驾驶着三轮摩托,一脸冷峻地紧盯着前方狂飙突进的卡车,他的旁边车斗里坐着邓建国,向他大喊一声:”快,轰油门”。
咯地一咬钢牙,林平猛地一轰油门,同时挂档,摩托车吼出更加尖厉的咆哮声,刺得邓建国耳膜有些发痒,车头腾地向上翘起,疯狂转动的两只后轮子搅得地面飞沙走石,车子往前一蹦,飙出去好远,硬生生地将它与卡车的距离拉近了五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