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还说:“王爷,您老赖在这里不走,我会遭人嫉恨的。”
“你不是有枪吗?谁敢来欺负你,你就一枪崩了她,只要在这个院子里,打死人不算犯法。”
“我也不能不出去啊。再说了,在宫里动刀动枪得,有伤和气。”
“和气?Tm的那来的和气,有气还差不多,一群没眼色的东西,我都快被他们气死了。”
哈大全正骂着,陈好就到了。“我的王爷,您这是骂谁那。”
“你回来了?前日叫你回来,你说有事,今天没叫你,你怎么回来了。”
“王爷不欢迎我回来。”
“我是要提醒你,工作不是第一位的,你家老爷我才是第一位的。我这几天正闹心呢,你也不回来陪陪我。”
“家里这么多姐妹,还用得着我。”
“都是些没眼色的,看了心烦。”哈大全骂完,又跟安妮说,“你不算,你们两都不算,我就不明白了,以前不是好好的吗?可群一回来就全乱套了,争,没完没了的争,老子还没死就开始争家产了,我要是死了还得了。”
陈好忙说:“呸呸呸,竟说些丧气话,您死不了,您一定能长命百岁。”
“他们早晚把我气死。”
“您要是被气死了,北京那边可就有人高兴了。”
“北京?京城有事吗?”
哈大全马上警觉了起来,从陈好的话茬中,他闻到了危险的气息。
陈好点头说:“是有事,过几日,给您的封赏就要到了。还包括给可群、可仁和可厚的。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有一点可以肯定,朝廷要用反间计,调拨你们父子的关系。让我们从内部乱起来。”
“什么?”
哈大全先是气愤,随后又露出的狡邪的笑容。“反间计?我喜欢?是谁出的注意,朝廷这几年能用的人不多,这肯定是一个人才。”
“内阁大学士周延儒。他刚刚复职,便提出了这个建议,内阁已经票拟通过,皇帝也签字同意。对您的封赏不日就会到。”
“周延儒还没死啊。”
“还活着呢?听说还娶了一房小妾,日子过的美着呢。”
“静观其变吧。看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第513章 喜讯。
正文 第513章 喜讯。
第513章 喜讯。
哈大全没理会朝廷的反间计。
陈好离开后,又到了月辉的住处。
月辉正在书房内等着,这间书房的布置,与哈大全的书房一般不二。墙上挂着吸引油画,书架上的书十分凌乱,可见看书着不喜欢整理,每次看完都是随意放置。
见陈好回来,月辉快步迎了出来。
“进屋在说。”陈好拉着月辉进了书房,反手把门窗关好。
月辉急切的问:“父王的反应如何。”
“正如你我所料,他准备静观其变。说到底,这次的事情伤了他的心,他打算看看你的三个兄弟,到底睁不争气,是否可以任用。”
月辉兴奋的说:“就会来了,太好了。”
“按照计划行事,明日你去走动走动。”
“晓得,就那三只猴子,容易对付。”
最是无情帝王家。这话一点都没错,哈大全还不知道,家里最大的阴谋家不是三个儿子,而是这个迟迟不肯出嫁的长女。
隔天,月辉带着礼物先到了可群那里,然后又到可仁、可厚的府上走了一趟。也不知说了什么,三兄弟一起上书,要求到外地锻炼锻炼。
在外人看来,现在是争夺世子的关键时刻,三兄弟刻意退让,叫人感到十分意外。
这一下反倒是哈大全纳闷了,这三兄弟是怎么了,刚刚还争得头破血流,怎么突然间又都退让了。
在观察了许久之后,哈大全把目光落在了陈好身上。
“你是不是透露了消息。”
陈好连连摇头。“我这两日,一直和你在一起,我把消息给谁啊。”
“可群要去外地,不奇怪,他在这里人单势孤,出去避一避是好的。可厚要走也不奇怪,瞧他干那些事,最近的事情,就他挑头的。可仁为什么要取外地啊。他不是一直相当世子吗?我又没说不让他做。”
陈好说:“大概是吓到了吧。”
“胆子小点也好,老子打下了江山,得找个稳当的人来继承。”说到底,哈大全还是想立哈可仁的。中国人讲究长子继承,这里讲的是嫡长子。
客可群空挂了长子的名头,可生母的身份太特殊,哈大全很难把他扶正。
“王爷您的意思。”
“就是我在考虑考虑,等过些日子再说吧。”
陈好心中暗叹。“王爷还是不放心三个小子,是福是祸就看三人的造化了。”
随后她心中又很高兴。“月辉啊。你的机会马上就要来了。”
事情先放了下来。
崇祯十六年九月,突然传来一个好消息。
皇太极死了。崇祯十六年清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日卒,在位十八年。庙号太宗。子福临即位,多尔衮、济尔哈朗辅政。
关内所有的人都在庆祝,大明王朝最可怕的敌人终于死了。
皇太极在位十八年,给大明王朝带来的灾祸,不是用语言能够描述的。
在所有人都高兴的时候,哈大全却高兴不起来。皇太极死了,但另一个更可怕的敌人将站出来,给大明王朝带来巨大的灾难。
多尔衮,这个名字不断在哈大全脑海中回荡。
哈大全马上召见了刘芳杰,对皇太极的死,表示了悼念,强调了双方的友谊。
刘芳杰现在的地位很尴尬,他是皇太极派到南京的使者,主要目的是联合哈大全对付大明,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派他来的人就已经死了。
在满清,刘芳杰是一个少数派,朋友不多,敌人却很多。比如同为汉臣的李永芳。
虽然都是汉奸,他们却互相瞧不起,什么事情都对着干,仇恨已经积压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当初有皇太极压着,他们才没有拼起来。
现在皇太极死了,情况就不一定了。李永芳与多尔衮的关系很好,刘芳杰与多尔衮的关系很差。
不管从任何角度看,刘芳杰都要挨收拾了。
这也许就是做汉奸的代价吧。
两人寒暄了几句,哈大全突然问:“老刘,你还想杀我吗?”
刘芳杰摇头苦笑说:“多少年了,一切都淡了。听说你把我的家人都放了,还在台湾置办了土地给他们。”
“我当年做的过了点,算是补偿吧。”
“皇太极死了,现在掌权的一定是多尔衮,此人大才,大明朝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了,王爷打算怎么做。”
“我需要一个大名义,与满清联盟,会使我失去人心。”
“王爷的意识。”
“我要借你的人头一用。”
“拿去便是。”
哈大全说:“我会照顾好你的家人的。”
翌日,刘芳杰死于家中,他的人头被护送进京。哈大全写信表示忠于朝廷,并对满清加以驳斥。
言语之间,仿佛是一个大忠臣。
朱由检看过信后,大骂道:“见风使舵,他一定是听说皇太极死了,怕朝廷抽点军队南下,才会写这封信来。”
下面的文臣一起捧着唠。“皇上圣明,我大明江山复兴在望啊。”
好听的话谁都会说。现在的朝廷之上,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说实话了。朱由检看着满朝文武,心中却无比的寂寞。
这些人中,难道就没有一个说实话的。
这时周延儒站出来说:“皇上,臣建议封赏哈大全,稳住他的心,等秋收之后,筹足了粮饷在南下平之。”
这是一个不错的注意,也是唯一的办法。
朱由检点头同意了。
十月,朝廷下旨,赐哈大全为国姓朱。。
虚名是很大,被赐姓朱,就更不得了了。
在中国古代,赐功臣国姓是常事,比如唐代,许多大臣都被赐为李姓。
但在明代,朝廷不会赐人朱姓,其他的姓氏倒是很多。比如:郑和。
皇姓是很珍贵的,就连藩王庶出的孩子都不能使用朱姓,更何况跟皇家一点没有关系的人。
赐哈大全姓朱,朝廷已经下了血本。
哈大全对此一点都不感冒。他的名字本来就土,许多人建议他改名字,古时没有身份证,要改名字很容易。
但哈大全不想改,他觉得土气,也是一种时尚。民族的才是流行的。
“神马都是浮云啊。”哈大全暂时改名为,朱承寿,这个名字将使用一年的时间。
第514章 一句告诫的话。
正文 第514章 一句告诫的话。
第514章 一句告诫的话。
闽王朱承寿,听上去有点朱姓藩王的意思。
朝廷希望稳住哈大全,从结果上看是成功的。但他们稳住了哈大全,却稳不住其他人。
比如:李自成。
崇祯十六年(1643)十月初三日,李自成进攻潼关。时孙传庭退保潼关。李自成军攻潼关,白广恩力战。高杰因宝丰之败,广恩先走不救,乃拥军不顾。广恩战败。李自成军破潼关。文恩奔至固原,高杰逃至延安。孙传庭登城固守,李自成军从山后绕至城前而战,城陷,孙传庭战死。
看到战报之后,哈大全后悔了,因为成为皇帝的李自成变得更加的可怕。
原来的起义军李自成,已经变成了李地主,他打算赶走朱地主自己当家。
原本的朱地主已经不行了,后冒出来的李地主首先发难,四川的张地主也不会闲着,南京的哈地主在搞阴谋。在加上关外的满清。
争夺天下的竞赛,开始进入最后的淘汰阶段。
潼关大战,确立了李自成的信心。
已经成为李地主的李自成开始征税,不征也不行,地主都被抢光了,没有目标可抢,他只能把土地分下去,自己当上了地主。
崇祯十六年(1643)十月二十日,李自成改西安府曰长安,禁乡民短后衣,明年粮每石征一两三钱,今冬每石折草六千斤,输长安。各县遣骡三百,征粟千石,大其斗,榜掠巨室助饷。
在筹集军饷的同时,李自成开始集结他全部的军队。
当天再次向东方进军的时候,他身边将有一支超过二百万的精锐大军。
相比李自成,在四川的张献忠,日子过的很紧吧。这位大顺皇帝,在四川横行了数月,该抢的都抢了,该占的地盘都占了。
当他发现无人可抢的时候,也发现了自己的软肋。
张献忠做人太过凶残,基本是走到那里抢到那里,不给人留活路。所以他基本没有群众基础,走到那里都会遇到抵抗。
四川是呆不下去了,张献忠决定出川,在找一个地方魂。
张献忠要出川,必须小心在湖广的赵卫,他要最先面对的却是明军大将廖应。
廖应驻守永顺府招兵买马,已经拉起了一支二万余人的队伍,其中大部分是义勇军。
在国家危难时,造反是一条出路,当官兵也是一条出路。
只要押中宝都能换来一生的荣华富贵。
张献忠刚刚做出出川的调配,哈大全就得到了消息。他指示湖广的赵卫。“帮廖应一把,绝对不能让张献忠出川,如果他敢出来,就灭了他。”
在哈大全眼里,张地主只是小角色。
朝廷也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一个李自成已经很难应付了,必须小心哈大全起兵北上。
朱由检下令,要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率部进京,放弃山海关外所有的土地。
同时调集仅有的兵力堵截李自成。
就算这样,兵力还是不够。
为此内阁提议,从内部分化哈大全的势力,争取时间拖住哈大全。
封客可群为平西王,就藩广西;封哈可仁为平南王,就藩云南;封哈可厚为镇海王,就藩台湾。
朝廷把哈大全的三个儿子都封为王,并分别安置,要他们平分哈大全的家产。
这明显是要挑起哈家的内部矛盾。
看到分封的圣旨,哈大全气得牙痒痒。
虽然事先知道内容,哈大全依然觉得很气愤。
陈好在旁说:“圣旨已经到了,王爷要如何处置。”
“不管他,我家的事情我做主,不用别人来*心。”
哈大全是不*心的,可有人开始*心了。在南京哈可仁的府里,哈可仁拿着圣旨,没有一丝的喜悦,神色焦躁的走来走去。
在旁边还坐着余芥和余义。
余家父子来了些日子里,以前哈大全不待见余家,两家矛盾鸡化,哈大全还下令杀了大舅子余信,狠狠的打压了余家的气焰。
这几年,余家过的很低调,哈大全势力越大,他们就越担心。虽说余婉儿是哈大全的原配,夫妻感情很好,可余家借不上力。当初两家闹的太僵,要不是婉儿,余家就被灭门了。
这么多年过去,有些事情也淡,哈大全也不是个记仇的人。
哈大全占了南京之后,余家父子便来了,借口看望婉儿,就再也没走,直接住进了可仁的府里。
哈大全很够意思,给老丈人和小舅子安排了工作。
余芥到礼部任员外郎,余芥到兵部任给事中,都是些闲职,哈大全还是不信任他们。
安排工作那天,哈大全说:“过去的侍寝我是不会忘记的,有恩有仇我都记得,你们就安心住着吧。只要有我哈大全一天,我是不会亏待你们的。”
说的很好听,里面却暗藏了杀机。
深一层的意思是:你们家做过的事情我还没忘,老实呆着,有你们饭吃,敢出来闹事,就收拾你们。
余芥算是老江湖了,听得出意思,也就十分的老实。
可朝廷的圣旨一到,余家父子的心思就动了。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因为最先动心的是哈可仁。这孩子遗传了余家的愚蠢,却没能遗传哈大全的诡异,就是一傻孩子。
他拿到圣旨,最先担心的不是被老爹猜忌,而是能不能分到财产。
孩子笨到这一步,也真是无可救药了。
他跟余芥说:“老爷,你说,我能到广西区就藩吗?万一父王不准怎么办。”
余芥傻愣愣的看着外孙子。心道:“这是像谁啊。怎么这么笨啊。朝廷的废纸也跟当真,不想活了不是。”
余芥很郁闷,这时余义在旁边说:“他同意如何,不同意又如何,你拿着圣旨直接到广西去,等你登上了王位,闽王不答应也得答应了。况且可仁也成年了,早该自立门户,有一块封地也是应该的。”
余芥看看儿子,明白外孙像谁了。都是生儿像娘舅,生女像家姑。这话还真没错。
哈可仁和余义仿佛一个模子扣出来的愚蠢。
舅舅外甥,一起说了蠢话,还都自以为得意。
余芥正要阻止,这时有太监送信来,说是月辉小姐的来信。
信很简单。哈月辉写到:“母亲听说朝廷分封了你,十分的担心,你莫要做了魂事。”
这是一句告诫的话。
第515章 哈可仁的愚钝。
正文 第515章 哈可仁的愚钝。
第515章 哈可仁的愚钝。
哈月辉写信给哈可仁,是要他放弃就藩的念头,至少看上去是。
这信如果被他人得去,只能说姐姐关心弟弟,找不到其他的由头。但信分两种,一种叫书信,一种叫口信。
那送信的太监又说:“余王妃近日常常以泪洗面,形容憔悴了许多,都是在担心二爷。月辉小姐也说了,做事细思量一些,有些是不争是得不来的,挣了才能有结果。不管结果好坏,至少不用后悔。”
这个口信就不厚道了,明显是挑拨哈可仁造反。
哈可仁问:“这是姐姐的原话?”
送信的太监说:“差不多,大概就是这意思。”
不等哈可仁多问,送信的太监就告辞走了。走到门口时嘟囔了一句。“余王妃真是可怜啊。连儿子……”
后面的话便没有,他回头看了一眼哈可仁,眼神中满是同情。
被同情的眼神看着,哈可仁感到一阵毛骨悚然。
这一次回眸,正是哈月辉精心安排的,他将把哈可仁推向万劫不复。
送信的太监走了,哈可仁就坐不住了。“完了,完了,父王肯定是要收拾我。要是他立大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