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自绝经脉,封闭气海,不过在这短短的片刻功夫,她便已经在此坐化了。
莫紫宸呆呆的站在那里,她是什么时候做出这个决断的,是在听到了曲恒的死讯之后?现在想起来,她方才所说的话,应该就是在向自己交代遗言吧。她对自己说,世上曾有这样的一个人来过。
她应该早就已经萌生了死志,而自己还以为她是那样的绝情!
莫紫宸抱住了肩膀,站在那里,她的眼眶有些酸酸的,一股无尽的哀伤之意,忽然从她心底涌了上来。
过了许久,她才想起来,沈还留给自己一个锦盒,她便将其打开来,锦盒的正上面,端端正正的放着一封书信。沈临死前曾说,这封书信就留给她,因此莫紫宸也没避忌,将书信打开,上面只写着几行小字:恐君归来,妾已永别。生则同衾,死则同穴。愿入九天,魂兮归来!
莫紫宸明白了沈的意思,这原本是她觉得自己命不久矣,所留给曲恒的遗书。在书信之中,她并没有写什么保重之类的话语,显然,这两个人都是至情至性的人,他们彼此都明白对方的心意,也清楚在书信中不必再交代什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197章 清虚观**
沈只写了一个愿望,就是让曲恒在她死后,将她的尸体放入铁棺之中,为她收殓。从此之后,这世上,就不会再有奚族血脉了。
莫紫宸轻叹了一声,她从怀中取出了一个小坛子,这是曲恒的骨灰坛,他死了之后,莫紫宸焚去他的法坛,将骨灰带了回来,还没有来得及交给沈,她便已经殉情而死。
在内室的深处,有着一口铁棺,正好能够将沈的遗体放入。莫紫宸为她收殓,又将骨灰坛放入棺中,这两人,也终于实践了“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的誓言。随后,她将铁棺封死,按着书信上的指示,找到悬于空中的大铁链,系在铁棺的四角上,将其升起。
升到半空中之后,便又“啪”的一声锁死。这也是奚族人的最后一口铁棺,从此以后,这个族裔,便彻底的消失于世间了。
莫紫宸抬头看去,数十口铁棺在空中飘荡,看上去颇有些诡异。她的心中,这时仍有着几分迷茫。沈自绝于此,她是为了殉情,还是害怕日后无尽的修道之日,无法承受那种寂寞?
这世间,是否真的要绝情绝欲,才能迈向最终的大道?
她思索了许久,最终还是长叹一声。
这样复杂的问题,不是我一个炼气小修士所能够解答的!
她在铁棺之下,站了良久,也不知道乱七八糟都想了些什么,才又回到静室之中。这时,她才想起来,看看沈送给自己的锦盒,里面到底放了什么。
沈曾经言明,那是留给她的谢礼,而且奚族已经在世上亡故,他们两个又没有后人,莫紫宸也不会太过推辞,便收了起来。这时她再打开,发现里面放的是一块玉牌,上面像是被墨染过一样,浓淡相间,墨色成晕,玉质极为细滑,触手便会觉得温润,也不知是什么材质所制成的。还有一张巴掌大小,看上去像是符篆的东西。上面像是被人用什么血迹画出来的鬼画符,莫紫宸看上去,很像是那些异族人平时祭祀所用的东西。也不在意,顺手放在一边。第三件则是一小包泥土,里面还有两粒种子。这两粒种子十分饱满,并没有干枯。一小包泥土被搓得极细,看上去如同细沙一般,闻起来颇有馨香之气。
沈并没有在书信中写明,这三件东西到底是什么,只说是奚族代相传之物。莫紫宸一样也不认识,便都收起来,想着回山去,再向师兄师姐们请教。她将锦盒收起,最后再看了一眼,将手一扬,四周传来隆隆之声,大石落下,便将洞口封闭了起来。
反正他们两个已经葬在了一起,以后,便不要再有人来打扰他们的安宁了。
她经了此事,只觉得心境颇有变化,又停留修行了十余日,这才启程出山。心中还在想着,奚族这个名字,平常并没有在典籍中看过,也不知道是来自何方,哪一处的血裔,回去之后,要再问问才是。而且沈说她们奚族的女子,似乎天生就有驻颜的异能,她的母亲在死去之前,容颜仍一如少女之时,而她本人在寿元将尽之时,也并不见老态。显然,这是他们一族血裔,所特有的异能。
她正胡思乱想着,已经慢慢接近了山口,这时,在远方忽然传来了一个声音:“对面那位女道友,可是姓沈,一直在这石钟山上修行?”
莫紫宸抬头望去,发现在山口的前头,有着两个身穿道装的修士,他们每一个人,修为都不比自己稍差,道袍上还有着印记,这印记看上去倒有些眼熟,仿佛是她来衍州城时,所经过的那些道观其中的一个。
她并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只是朗声道:“你们两个,来此到访,所为何事?”
那人见她并没有反驳,以为是默认了,便一扬手,一道符光飞起,莫紫宸只觉得肩头上一凉,似乎有一个什么印记印在了上面。那人朗声道:“清虚观主,召集衍州附近各散修,开讲妙法,交流修行之道。凡此地修士,均得参加,不可有误!”说罢,他们两个一转身,便飞走了。
莫紫宸这才看出,后面那个没开口的人,居然有筑基期的修为,难怪可以控制飞行法器。这两个人,居然没给她开口的机会。她转头看了看,在肩头上,已经刻上了一个三缕烟气冲霄般的印记。她敏锐的感到,这印记中,似乎隐藏着某种灵气波动,她想起方才那人所说的话,此地的所有修士,均得到场,不可有误。
她在来到衍州时,就曾听过清虚观的名声。衍州城四周所立的道观,林林总总,大小足有数百座,但清虚观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道观,里面的道士,据说足有千人之多。在凡人口口相传之中,都说那名老观主,已是陆地神仙一流的人物。他座下的弟子,也个个都是道法超群,能够白日飞升之辈。
在莫紫宸这样的修士听来,这些自然都不过只是愚夫愚妇的笑谈,但大家既都如此说,或许清虚观中,确实有修士也说不定。
像他们这些修道人,通常都不会太过涉入红尘中事,就算要与世俗打交道,大多也是通过某些修仙世家。毕竟那些装神弄鬼,故弄玄虚的手段,于修行上并无益处,相反还会产生心魔。只有那些修为低微,大道无望的修士,才会在失望之下,堕入红尘,求一些**供奉,这些人,在修道人的眼中,多是要被唾弃的对象。而且有这样行为的,基本也就是一些炼气期的修士,筑基修士都不屑为之。
而修士通常也不会理凡尘中事,更不会去打破那些凡人们追求神仙的幻想,毕竟这也满足了他们心中的求道之欲,只要不是做出大恶事,残害众生,他们都不理会的。
但这次莫紫宸却有些惊讶,这位清虚观主,居然能够驱使筑基期的修士为使者,那么他本人,至少也有金丹期的修为了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198章 广结善缘,普度众生
她可没听说昆吾各大派之中,有哪一位弟子是道号清虚的,一般来说,修成金丹期的散修,已经是万中无一之辈了。这样的修士,都是寻找洞天福地,静心参悟大道,极少会再混迹于红尘之中的。而这位清虚,却是专门在红尘之中修行。她也曾路过清虚观所在的云台山,那里凡俗之气极重,灵气贫瘠,虽然在常人看来是风景绝佳的圣地,但在她们修士的眼中,实在一无可观之处。
莫紫宸对这位清虚观主,不禁有了几分好奇之意。
显然,清虚观是将消息散发到这衍州城周围的所有散修之中,就连沈这个向来不出门的,都不例外。反正沈向来在石钟山中静修,极少有人见过到她的样子。莫紫宸索性就冒了她的名字,打算去清虚观上见识一番。
她出山之后,偶尔也遇到了几个散修,打听之下,都是接到了清虚观主的法旨,要前往清虚观参加这次法/会的。他们的言语之中,对于这位清虚观主,都是满满的敬仰之意。听说这位清虚观主,当年也是散修成道,修成金丹之后,便在此地立了清虚观,教化世人。对于这里的散修,也颇多照拂,凡是有事求到他门上的,不论事情大小,成与不成,总会照应一番。有的散修,甚至慕其名,拜入清虚观中,被他收为弟子。据说如今也有能够修成筑基的。
他召开这样的法/会,并不止一次,但以前都是召集三五十人,在清虚洞天之中坐而听道,从来没有这样大规模的,莫紫宸一路走来,至少也见了数十个,据她推测,这一次召集的修士,恐怕不下三五百人之多。每一个接到传令的人,心中都很是兴奋,觉得这次,大概是清虚观主遇到了什么大机缘,修为更进一步,有什么心得要与大家分享,更有甚者,还传说他是因为修行有成,要在这些散修之中挑几个人,传其真谛。
这样的传言出来,更是引得众人都趋之若鹜。衍州城并不像青州一样,有着一个像墨家一样的修仙家族坐镇,清虚观便是周围最大的势力,令出法随,无人敢有不从。就连那些凡人们,都知道了清虚观有大事,纷纷赶来云台山下,想要瞻仰一番神迹。
莫紫宸来到云台山下,见到来往的香客信徒,络绎不绝,将整条山道都挤满了,有的人身体不便,就坐着轿子,或者乘着车马,也挤在这条山道上,摩肩接踵,入目黑压压的全是人头。清虚观的那些弟子们,显然也看出了不对,正派出大量的人手,在山道的四周维持秩序,以防发生踩踏的事故。
这时有一个身穿道装的弟子走了上来,他看到莫紫宸肩头上的那记法印,脸色就是一变,双手合十,躬身说道:“这位仙长,可是来赴清虚祖师的法/会?可前往后山,在那里自有人接引。”
这人只不过是一个小道僮,长得倒是唇红齿白,颇为灵秀,看上去不过只十来岁模样。显然只是凡人,并不身具灵根。像他这样的弟子,今日清虚观所派出来的,至少逾千。分别在各处接引。
莫紫宸微微一笑,向他道了谢,便分开人群,径直前往后山。
她已是炼气圆满的修士,自然能够使用某些手段,躯体周围,有一层若有若无的灵气环绕,凡是有人接触到她身边,便会自行被弹了开去,本人则半点也不自知。
她悠哉悠哉的行到后山,发现这里是一道陡峭的山涧,上面有清泉飞瀑,淙淙而流。四周长满青苔,一派盎然野趣。正中央有一座凉亭,似乎便是接引之处。有一个人在那里,身形一闪,便已不见。
莫紫宸的眼睛错了错,在方才那一瞬间,她觉得那人的背影,看上去似乎有些熟悉,仿佛在哪里见过,但脸却是陌生的。
不过只是惊鸿一瞥,她觉得自己是认错了人,也就没有在意,这时两名年轻的道士已经走了上前,躬身道:“道友可是来听清虚祖师讲道的?”
莫紫宸点点头,上下打量着这两人,发现他们都有炼气五层左右的修为,年纪也甚轻,不禁暗中赞叹了一声。这两个人的资质,虽然还比不了名门大派,但放在一般的修仙家族中,也算得上是绰绰有余了。那位清虚祖师的座下,倒真收了不少资质上佳的弟子。难道他竟有雄心,想要自立一教?
能够有手段自立一教的,除了修为上要有大神通之外,于修行上更要自成一系,能够立教法典,以造化众生。天下间散修无数,也不是没有修成元婴的,但有能力自成一教的,不过只有海外离朱宫那一位而已。这位清虚祖师,手笔可真是不小啊!
莫紫宸微微点头,她借了沈的名头,便说道:“我姓沈,曾在石钟山处修行。”
两人对视了一眼,便道:“原来是沈道友,听说你一直在石钟山中静修不出,这还是第一次参加法/会吧?不过看你神完气足,说不定听道之后,便可以有机缘筑基了。”
莫紫宸心中一动,似笑非笑的问道:“清虚祖师,能够帮我筑基?”
她这句话问得颇有玄机,要知道散修筑基极难,是修行上的一个极大关隘,九成九的散修都是被困在此处,不得寸进,究其原因,除了心境之外,还是筑基丹难寻的缘故。如今的修仙界,灵气日益凋零,炼丹所用的天材地宝也很是难寻,筑基丹基本上只有名门大派才有供应,因此,曲恒在得知有筑基丹的消息,才会那样高兴的去寻。那枚筑基丹,现在还揣在莫紫宸的怀里。
两名道士对看了一眼,同时微笑道:“清虚祖师近日得悟大道,以普度众生为念,在这次讲道之后,将会广结善缘,若是道友心性虔诚,一心向道,也不是没有可能,得到大机缘的。”
莫紫宸心中一震,脸上已露出欢喜之色,躬身道:“多谢两位道友提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199章 利诱人心
两人微笑道:“道友何必如此客气,日后说不定还是同门。请随我来吧。”他们引着莫紫宸,走入凉亭之中,原来在这里,有一座小型的传送阵,可以将他们一直传送到后山。
他们并没有马上启动传送阵,而是等着聚齐了几个人,才发动周围的灵石,将传送阵启动,莫紫宸只觉得周围光芒一闪,再睁眼的时候,已经身处在一片洞天之中。
这里灵气充裕,周围鸟语花香,清风徐来,比起外面的云台山强了何止十倍。莫紫宸发现周围三三两两,已经聚了不少修士。
这里像是一个极大的洞天,虽然已聚了有数百人,但还是显得空旷得很。四周都有亭台楼阁,不时有穿着道装的弟子,他们像是乘坐着一种如同小舟般的法器,飞行于其间。为这里的客人们,奉上灵果和酒水等物。
莫紫宸在开始的时候,还吓了一大跳。清虚观如此厉害,拿这么多筑基弟子来当侍者!
后来她才看出来,这些弟子其实只是炼气期的修士,而他们脚下的法器,倒是真正能够飞行的,但并不受他们所控制,只是被人炼制过后,按着固定的轨迹来运行,就如同马车一样,他们只是在上面乘坐而已。饶是如此,这样的手段,已足以叫许多人赞叹了。
莫紫宸也接过了一杯仙酒,随意饮着,观察着四周的情况。她粗略的数一数,来这里的,便有二三百人之多,大部分是炼气期的弟子,筑基修士也有二三十人,有两三个甚至还修到了筑基后期,但并没有金丹期的修士。想想也是,金丹修士都是躲着静候,有哪个会到这里来。
想到在凉亭前,道士所说过的话,她不由得暗暗心惊。如果这清虚观主,真能帮人筑基的话,只怕在场的这些炼气修士,全都会趋之若鹜。
要知道,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沈那样,抵挡住筑基的诱惑的。清虚观主这一次,怕是要将衍州附近的散修,尽数收入囊中了。
这次讲道法/会,是清虚观下贴邀请众人,每个人都是以本名前来,因此大家都没有隐藏面目,全是以真容示人。莫紫宸见到了不少已经白须白发,垂垂老矣的修士,他们大多寿元将近,体内灵气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