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从电视的某个节目里看到介绍美国电影《开罗的紫玫瑰》,男主角从银幕上跳到影院的观众席上,与女主角互诉衷肠的戏剧化场面让人既新鲜又激动。多年来,我一直想看到这部影片,直到过了十几年后,才通过影碟看到这部伍迪·艾伦最浪漫的电影。事实上,我写这篇文章的缘起也是要说《开罗的紫玫瑰》(ThePurpleRoseofCairo),应该说这是一部表现影迷与电影情缘的最具想像力的影片。
柔弱而耽于幻想的女招待塞西利娅和丈夫双双“下岗”,不思进取的老公除了赌博就是虐待塞西利娅。在一个经济大萧条时期,在这样一个偏僻小镇,生活的一切都是暗淡无光的。惟一能使塞西利娅忘却现实烦恼的,就是独自去看电影。一部名叫《开罗的紫玫瑰》的冒险影片让她深深沉迷。在反复观看这部影片中,有一天,银幕上的男主角汤姆突然走下银幕,向塞西利娅表达了自己感激和爱慕之情。塞西利娅和汤姆双双离开了电影院,由此,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失去了主角的电影全乱套了,全体人员停下来怠工,电影厂长带着主创人员四处寻找汤姆,劝说他回到电影世界。汤姆也处在了两难之中,他不愿回到银幕世界,但对现实世界又无法适应。塞西利娅遇见汤姆的扮演者吉尔并爱上了他,但她的内心也是充满矛盾:汤姆是影片中虚构的人物,是虚拟的真实;而有着汤姆形象的吉尔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好莱坞明星,两者显然都不是塞西利娅生活的好伴侣。经过一番现实与影片的风波,每个人物最终各归其位,汤姆回到银幕,吉尔回到好莱坞,一无所得的塞西利娅只能回到醋意大发的丈夫身边。
影片的结尾让人欣慰中不无辛酸和感伤,作为铁杆影迷的塞西利娅,与其说是对电影热爱,不如说是想通过电影逃避烦恼的现实生活。在经过一番与电影中人的浪漫历险之后,她又回到了严酷的生活中。她不愿面对冷漠而平庸的现实,别无选择地还是坐到了电影院里,她又看到了新的电影,她又有了自己的沉浸、陶醉和梦想。
据说,白玫瑰代表纯洁天真,红玫瑰代表热情真爱,黄玫瑰代表珍重祝福和嫉妒失恋。我想,开罗的“这一个”“紫玫瑰”应该是代表着其原本意义上的浪漫真情和珍贵独特。有人评论说,伍迪·艾伦是个悲观主义者。虽然他的影片几乎全是喜剧,也总喜欢在影片最后让观众从悲剧中看到希望和幸福的幻影。但从本质上说,他的影片是对悲惨现实的一种苦涩无奈的反映,是一种“含泪的微笑”。对此我是认可的,但《开罗的紫玫瑰》让我想到一种烦恼人生中最实际的活法,就是对超越现实生活的另一形态的痴迷与沉浸。所有的无聊和空虚都源自缺乏信念与目标,缺乏一种痴迷与沉浸的精神。在我看来,塞西利娅选择回到电影院并不是简单的逃避,它是对一种嗜好的痴迷,是信念和追求,像歌曲中唱的是让“心中的玫瑰”盛开在心中。
…
玫瑰在心(2)
…
古人说:人无癖不可以交,是谓无深情也。我们生活的很多烦恼就在于“无癖”和“无深情”,何谓“癖”和“深情”,就是痴迷与沉浸,就是心中有“玫瑰”,尽管有些虚幻,但它使我们活得充实、平和与平安,这何尝不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追求和幸福观呢?
…
温暖的河流
…
20世纪的80年代初,我读了美国作家欧斯金·考德威尔的小说《温暖的河流》。这是一篇翻译成中文不到八千字的短篇,表现的是一个青年男子在试图结束和告别一个女子的脉脉温情时,发现了潜藏于自己内心深处的爱意。故事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没故事,只是一个青年心理变化的过程。那朦胧的情感始终糅合着对一条温暖河流的感觉,通篇弥漫着浓郁的诗情。我大概读过两至三遍,有的段落,差不多都可以背诵。小说营造的幽暗而温暖的氛围,以及简洁而颇为传神的意识流叙述至今不忘。比如,写到“我”在紧张又激动地等待女主角格瑞琴的父亲说话时,“格瑞琴把她的椅子朝我挪过来一点,她动作轻柔,悄无声息。江水的暖气升起来了,在寒夜里就像一张毯子似的裹住了我们。”作品结尾是“我”对格瑞琴的情爱蓦然顿悟后的表白,结尾两句是:“……我要马上到江边去,用手去摸摸那流水。”
小说贯穿始终的意象是“暖流”,即温暖的河流。考德威尔的小说我还读过几篇,他的代表作是篇幅不算长的长篇小说《烟草路》,但我最偏爱的还是《温暖的河流》。据说,考德威尔是个比较怪僻的作家,他的房间有一小块红地毯,走到哪儿就带到哪儿。是因为早年他住的房屋地面又冷又潮,那小块红地毯,曾伴随他一起度过艰苦的日子。考德威尔有时喜欢在夜航船上写作,他说,河水的节奏对结构语句有所帮助。
我想,温暖的河流其实一直是流淌在他心中的。
不读考德威尔已有二十多年了,触发我想起他和他的《温暖的河流》,是看了日本大师级导演今村昌平的新片《赤桥下的暖流》。我不知道今村是否看过考德威尔的《温暖的河流》(以他的经历是完全可能的),尽管两个故事主题完全不同,但那两个故事的意境却有些神似。
《温暖的河流》讲述的是爱情从朦胧到清晰的心路,《赤桥下的暖流》则是诠释从炽热的情欲渐渐萌生纯真爱情的过程。前者是将“欲”隐藏在“情”中,后者是将“情”糅进“欲”后。
和《温暖的河流》一样,《赤桥下的暖流》也是从一个男人只身前往山区某地开始。影片表现的红桥岸边的风景:幽暗的阁楼、透着暖意的黄昏、滚滚流淌的一江绿水,基本是小说《温暖的河流》的影像再现。小说的青年男子是来告别的,却发现并找到了爱情;电影中的男人是来寻找“宝瓶”的,结果意外地找到了自己喜爱的女人。小说表现的是爱情中平凡里蕴藏的浓浓诗意,电影则夸张地表现爱情中的奇崛。两部作品的差异突出地表现在结尾上,小说以男对女的温情脉脉的告白戛然结束,言外的意蕴却十分悠长;电影却直露揭示性爱的惊世骇俗,堪称蔚为壮观:在河边的水泥护堤空隙里,男女主人公经过一些误会和赌气的对话,终于意识到彼此对对方狂热的爱欲,于是就在狭窄的空间里,两人不顾一切地紧紧拥抱、忘我地做爱……在男女爱欲交响曲的高潮处,突然间,由护堤水泥丛中如同喷泉一样喷发出来自于女人身体的汹涌爱液,爱液冲上蓝天,天空中随即现出一道绚丽的彩虹。
如果说《温暖的河流》是一首爱情诗的话,《赤桥下的暖流》就是一部关于男女情欲的童话。在影片中,已过古稀之年的今村昌平以超乎寻常的想像力塑造了一个不寻常的女人,他对女人身体的展现和诠释都是空前的。影片中的男人是个被妻子抛弃、事业无成的失败者,他为寻找“宝瓶”与神秘女郎佐惠子相遇。他最终没有得到他寻找的物质的“宝瓶”,但他找到了女人佐惠子这个肉体的“宝瓶”。佐惠子的“宝瓶”让这个失败的男人领略到了生命的瑰丽和终极的意义。男人与佐惠子的初次关系,源于佐惠子的偷窃,她的这一恶习其实是其非同寻常的旺盛性欲需要发泄所致。佐惠子异于常人之处是,一旦情欲来临,体内的爱液就会像河流一样汹涌而出。而当她在男女鱼水之欢达到高潮时,体内的爱液则会像喷泉一样喷发。
《温暖的河流》和《赤桥下的暖流》,都以温暖的河流寓意女人的爱,都是将“暖流”的寓意和人的主观感受杂糅一起进行表现,应该说,其深层次的性意识都是波澜壮阔的。两部作品,一长一短,一西一东,都是耐人寻味的情爱精品。前者温情,后者诡异;前者朦胧得几乎看不见,后者则清晰得似乎只见性。美、日两大艺术家,相距半个多世纪的两部杰作,让我们领略到情爱生活令人惊叹的迥异风景。
…
那自由,那蓝色(图)
…
蓝是一种意境和状态,与“情挑”无关。(《蓝》台湾海报)
这是我第一次看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那时,我租房住在深圳的莲塘,是正在落难和逃离中,生活潦倒得一塌糊涂却不自知。就和《蓝》中女主角的逃离有了天然的共鸣。我一直觉得,人在命运的大起大落时,会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出现升华。当时我很想从某个切入点来写出这个感受,一个落寞无聊的周日,我看了《蓝》,眼前有种顿时豁然开朗的透亮,曾经有的很多感受忽然就找到了形象的印证。
在此后又看了能找到的基斯洛夫斯基的另外几部电影,深深感到,《蓝》是他最从容和风格化的影片。他非常善于表现人在偶然事故之后的生命状态,《蓝》的故事开始就是一场非常的变故,突如其来的车祸使朱丽叶失去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她的作曲家丈夫和女儿在车祸中丧生。一个巨大的生活难题劈面而来,这是基斯洛夫斯基惯用的也是十分管用的迅速切入问题实质的方法。青春尚在的朱丽叶不堪生命中这不能承受之痛,或者说是“轻”,因为忽然所有的责任和负担一下就没有了。她要通过改变过去生活常态的方式,告别自己的过去,在她与丈夫的助手安东经历了一次肉体交融之后,感到物质(另一个肉体)的改变,并不能使自己获得意想中的性爱之欢,便迅速逃离了。
正如凝重的思想是无言的,影片的叙述极其冷静,甚至可以说是不动声色。基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三部曲的色彩象征来自于法国的三色旗,其蓝色代表的是自由,看罢这部影片,就揣测他到底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样的自由。人当然是群体的动物,谁能超越群体而获得纯粹个体的自由?事实上,一个人是无法脱离过去的影响而进入本我的生活,即使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独自面对这世界,属于自己的自由依然是十分有限的。
车祸让朱丽叶瞬间成为了无夫无子的可怜寡妇,在生死之痛中,更大的心理创痛却又接踵而至,在处理亡夫遗物时她发现了丈夫生前的艳遇,而且那个漂亮的年轻女律师还正怀着丈夫的骨肉……在爱恨交织中她似乎获得了某种心灵的自由解脱,她可以毫不顾忌地去释放自己从精神到肉体的新的“自由”。
当然,她与丈夫的助手安东的暧昧关系可以不再暧昧,然而这能算“自由”吗?即使是,这种“自由”也不能使她忘记过去,更不能取代过去。朱丽叶原想将过去一笔勾销,她试图通过沉浸在音乐中来磨灭往昔的记忆,但她无法做到,正如哈姆雷特所顾虑的“就是睡去了,还会有梦”,人是无法从曾经经历过的生活中完全解脱出来的,所谓自由的范畴,从来没有人们想像的那样无边无际,对自由的规避不仅有客观环境和他人,更多的时候是来自自己。哈姆雷特的问题是:生存还是毁灭?基斯洛夫斯基的问题是:爱是自由还是牢狱?
从小处着眼,从细微处去体现,构成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外衣,有人嫌他有些缓慢和沉闷,但他的影片几乎没有一处是可有可无的“闲笔”。在《蓝》中,与朱丽叶同租住在一栋楼的有一个妓女,一天,这个妓女请求朱丽叶帮助,当朱丽叶与她谈话时,问这个从不穿内裤的妓女为何要操这皮肉生涯,妓女由衷回答的是:“我喜欢。”这样的回答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一个人有选择生活的自由,卖淫是她个人喜欢,但她的生活方式涉及了社会的伦理和风化,就要不可避免地饱受邻居的白眼和社会的干预。更有甚者,还要遭受来自内心观念的煎熬。当她在夜总会里跳脱衣舞时,发现自己的父亲正在台下观看,这使她感到了羞耻和悲哀,她强烈地需要向人倾诉以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同情,便约朱丽叶到夜总会来。
喜欢自己职业的妓女当然可以“自由”为之,而遭遇到父亲的观看时,首先的不自在是自身情感不自由。而使朱丽叶难以承受的是,她怎样面对丈夫生前的情人—那个正怀着丈夫骨肉的女律师。如此纷纭的身后事,谁能真正地自由与超脱。
生活是严酷的,自由是有限的,思考是沉重的。那么,在私人情感的领域就无法真正获得自由吗?最后,基斯洛夫斯基让朱丽叶谅解了一切,重新融入生活。似乎告诉我们,自由是在超越自我之后的宽容中。
我并不知道基斯洛夫斯基的“自由”本意,因为他没有也不会那么直白。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观众用各自的头脑去思考甚至去得出结论。他只是讲述故事,并通过故事和人物给人以思考。事物的表面总是最缤纷最直接的,是常人可以轻易获得的,就像人对自由的认识,通常也是浮泛和表面化的,而深藏在事物背后的隐喻却是多重的,能将这些体现事物背后的本质揭示出来,让不同的观众获得不同的启迪,这就够了。
…
黑色的白(1)
…
从本质上说,白的黑色性是合理存在着的,任何色彩中都有与其相对颜色的因子。这里所说的黑色的白,不是单指色彩,而是指其中的精神。《白》是一部有着浓郁黑色幽默的电影,也许是基斯洛夫斯基最具黑色味道的作品。而它恰好名为《白》,影片名与实的矛盾和其内容一样构成一种让人辛酸又忍俊不禁的对立。
以我狭隘的阅读经历看,凡是描绘男人在“性”上“兴亡起落”的作品,大多具有寓言性的社会指向和鲜明的黑色幽默。因为相对的开放和开明,此类作品在国外可以大行其道,中国在此方面的杰作寥寥,王小波生前创作的《我的阴阳两界》应属最突出的。这部小说中的“王二”从阳痿到“雄起”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中国知识分子从虚妄的“无能”走向实际和“人道”的另一种象征。
性爱在婚姻中究竟占有多大的位置呢?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爱与平等的基础之一。无论如何,“性爱”不仅是“爱”,还是婚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已被当今的多数国人所认同,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关涉到一个人,尤其是男人的尊严。
《白》讲述了一个爱与性无能的故事,其中的难题也是不少中年男人羞于启齿,又不得不正视的:理发师卡洛是一个在常人看来很有本事的人,他千方百计与通晓法语的妻子一同从波兰移民到了法国。语言不通使卡洛的很多能力丧失,在与妻子做爱时也变得性无能。卡洛的妻子是一个漂亮而务实的女人,在旺盛的情欲无法满足的煎熬中患上了忧郁症,最后她以丈夫性无能为由上诉法院离婚。离婚后,出于难以割舍的情爱,卡洛仍然对妻子百般纠缠,但妻子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你要满足我,拿出你的性能力来。这当然也算一种平等的诉求,尽管它对无助的丈夫来说实在有些残酷。在孤寂而漫长的夜晚,卡洛给妻子打电话,而听到的却是妻子在电话里正进行床笫之欢的呻吟。
有爱,但却不能,这是很多男人曾经或正在面临的尴尬难平的境地,其中的原因当然各个不同。义愤填膺的一些导演会将批判的矛头对准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公给人造成的压力等等,却往往忽视作为每个个人的具体的“这一个”的典型性。
基斯洛夫斯基没有在众人皆指的所谓社会不平等的圈子里徘徊,而是将视点聚焦在婚姻中的性平等问题上。婚姻的选择实质上就是双方各方面是否平等的一种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