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 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永乐大典 1-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第,游蜀,卒。
  陈氏曰:与张乔同,时称余杭明经潘熙载编。
  曹唐诗
  【文献通考】
  《曹唐诗》一卷。
  晁氏曰:唐曹唐,字尧宾。桂州人。初为道士,感通中为府从事,卒。作游仙诗百编,或靳之曰:“尧实尝作鬼诗。”唐曰“何也?”“井底有天春寂寂,人间无路月茫茫,非鬼诗而何?”唐乃大哂。今集中不见,然他诗及神仙者尚多。
  陈氏曰:唐有大小游仙诗。
  任藩诗
  【文献通考】
  《任藩集》一卷。
  陈氏曰:唐任藩撰,或作“翻客居天台,有宿蛤帻山”绝句,为人所称。今城中巾子山也。
  后村刘氏曰:唐任藩诗存者五言十首而已。然多佳句,“众鸟巳归树,旅人犹过山。”赠僧云“半顶发根白,一生心地清。”居然可爱。今人动千百首而无一可传者。
  方干诗
  【文献通考】
  《方干诗集》一卷。
  晁氏曰:唐方干,字雄飞。歙人。唐末举进士不第,隐镜湖上。徐凝有诗名,一见于器之,授以诗律。其貌寝陋,又兔阙而喜凌侮,尝谒廉帅,误三拜,人号方三拜。将荐于朝而卒。门人谥玄英先生,其甥杨,与孙编次遗诗,王赞为序,又为《玄英先生传》附。
  王德舆诗
  【文献通考】
  《王德舆诗》一卷。
  晁氏曰:唐王德舆集。有次韵和郑畋诗,知其懿僖间人也。
  沈彬诗
  【文献通考】
  《沈彬集》一卷。
  晁氏曰:南唐沈彬,保大中以尚书郎致仕,居高安,集中有《与韦庄杜光庭贯休诗》,唐末三人皆在蜀,疑其同时避乱,尝入蜀云。上李山水图诗在焉。
  熊诗
  【文献通考】
  熊《屠龙集》五卷。
  晁氏曰:晋熊,后唐清泰二年进士。为延安刘景岩从事。天福中说景岩归朝。擢右司谏,坐累,黜上津。今集有陶谷序,陈沆赏早梅云:“一夜欲开尽,百花犹未知”。曰,太妃容德于是乎在。
  陈氏曰:集中多下第诗。盖老于场屋者。
  杜荀鹤诗
  【文献通考】
  杜荀鹤《唐风集》十卷。
  晁氏曰,唐杜荀鹤,池州人。大顺二年进士。善为词句切理,宣州田君页重之,尝以笺问,至梁祖荐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初病卒。有顾云序荀鹤,自号九华山人。陈录作三卷。《幕府燕谈》:杜荀鹤诗鄙俚近俗,惟宫词为唐第一。云:“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故谚云,“杜诗三百首,惟在一联中,正谓“风暖日高”之句。此句《欧公诗话》以为周朴诗。
  咏史诗
  【杨龟山集】
  《谢君咏史诗序》:君子种学绩文。稽诸前言往行。参以古今之变,非徒侈闻见而已,将以畜德而广业也。昔在尧舜之为君,禹稷皋陶之为臣,相与都俞庙堂之上,共熙帝载。亦惟稽古耳。况其下者乎!然自汉魏而来,更五代之季,述史者皆有善善恶恶之意。然而论不诡于圣人者无几矣。士之欲稽古者,将安取正乎?杨子曰:好书而不要之仲尼,书肆也。信哉是言。古之人,度在身,操之以验物则审矣;镜在心,故物来而明之,妍媸无逃焉。夫不知明善以诚身,而欲以一言订古人之是非,未有能者也。娄川居士谢君,一日走仆致书踵吾门,以其书著咏史诗,合二编,属予为序,予闻谢君积十年之勤,穷探博取而成此诗。其用力多矣。夫自溷于闾阎阡陌之中,与编户齐民为伍,乃独超然远览,究知前世兴衰治乱,贤人哲士之终始,与世之老师宿儒并驱争先,岂易得哉!故予喜其为人而乐为之道也。其诗词遒丽可观,与夫是非褒贬,览者当自有得也。
  【黄文献公集】
  《徐氏咏史诗后序》: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盖古昔盛时之为诗,荐于郊庙,则有以见其盛德。于朝廷,则有以知其政之废兴。施于邦国乡人,则出于上而被于下者,又有以为教。及其衰也,先王之政教号令虽不行,而流风遗俗有未尽泯,是以风雅之变,往往陈古以刺今。至于王泽竭尽而无余,其诗始不足以使人创艾而兴起,故曰诗亡。圣人不得已,因鲁史作《春秋》,褒善贬恶以示劝戒,是则诗已亡,而其可使人创艾兴起者赖《春秋》而犹存也。后之君子有作,其文则史,其义则于《春秋》无取焉。仁人志士,览其事而有慨于心,莫不为之发愤壹郁嗟叹而咏歌之。然或因一人,或因一事以为言,若王仲宣曹子建之于三良,张景阳之于二疏,谢宣远之于张子房,虞子阳之于霍将军是已。惟左太冲所赋,颇及战国秦汉事,未有穷搜极讨,上下古今,备究其得失而无遗者。唐之诗人,间有兴怀陈迹,章联句续,至于累百而止。顾其言多卑近,徒以资儿童之口耳,于名教何预乎?兰溪徐公,夙有闻家庭所传先儒道德性命之说。而尤精于史学。凡司马氏《资治通鉴》所纪君臣事实,可以寓褒贬而存劝戒者,人为一诗,总若干首,大义炳然,一本乎圣经之旨,诚有功于名教者也。《春秋》作于诗之既亡,而诗之能使人创艾兴起者,乃复见于《春秋》绝笔。千百年之后,岂非先民性情之正有不亡者存,诗与《春秋》,固可迭相为用乎?公殁已久,仲子津始出其诗来。许先生谦,张君枢为序,以传不鄙,谓某盍为后序。某窃观先师朱子感兴之作,提前史之要领,为言至约而有关于名教甚大。朱子尝谓学不可徒博,亦不可径约,今也学者不由公之博,何以入朱子之约乎!是用志诸末简,以谂于同志,其亦以为然否?公讳金旬,字秉国。其父兄师友源流之懿见于前序者。此不具。
  【卫宗武秋声集】
  《题柯提干咏史诗》:诗自苏李而降,为曹刘,为颜谢,颜谢已失之纤丽矣。嗣是以下。浸不古若。孔圣删诗,存者三百五篇,岂特以其辞章之美,而为声歌之饰哉!礼义所止,风化所关。诵之者有所感发,则油然易直子谅之心生,涣然鄙悖之气释。繇其美剌,审其得失,则为国者知所以恐惧修省,故曰可以兴可以观。”后之为诗者,研一韵以为工,一语以为巧,华靡相先,浮夸取胜,徒务窃区区之名,而无补于世教。前代论者,以“深心主卉木,远致极风云”讥之。而谓之淫辞破典,可以其说为非欤!若夫即前史纪述古人出处云为,而其邪正是非臧否,或因已著之详,或究未发之蕴,而敛之章句,严笔削于只字,剪繁芜于片辞,表善伐恶而情靡隐遁,言足劝惩。则岂不愈于雕锼物象,娱弄光景者哉?全愚柯君出示咏史百绝,其间去取固虽有当否,而言议要不乖乎正,毫端予夺,清风激杨,可使德人节士,益自奋厉。而顽懦之夫以廉以立,是岂泛泛之吟,可同日语邪?窃闻续笔四倍其加多,胡曾当辟易下风矣。恨未及隽,永焉此编,披玩已久,叹尚之余,爰书此以复归之。
  【葛胜仲丹阳集】
  《跋胡待制舜陟咏史诗》:阅史者病文字闳阔,不能博记,闵爽之士则能记矣,又未必能习复品藻,以裨。
  史阙,而示劝戒。故士以史学著称者几希。新安胡公汝明,自其先君子以淹贯众史闻缙绅,故公目濡耳染,有殚见洽闻之誉。所论著甚丰,间以余意,为咏史三百篇。而所存者什四,数千载间臣主行事,出新意以泾渭之,迥超众儒议论之表,信一代之佳笔也。昔之风人固多咏史,若谢宣远之赋子房,左太冲之述荆轲,曹子建之赋三良,卢谌之赋蔺相如,皆辞费而意穷。至若立已意以称贬,势若倾五河而不出二十八字,非老于文学者能之乎?公自御史府南榻出帅方面,推移数道,谙练兵法,遭时艰危,懔然有班超傅介子之志。而阒外之寄,未颛其用,故小诗中,每致意焉。绍兴甲寅,偶同寓宝溪,蒙示诗编俾题其末,既熟观而归其书胡氏。
  罗隐诗
  【文献通考】
  《罗江东集》十卷。
  陈氏曰:唐罗隐昭谏撰。
  刘沧诗
  【文献通考】
  《刘沧诗》一卷。
  晁氏曰:唐刘沧,字蕴灵。大中八年进士。诗颇清丽。句法绝类赵嘏。
  曹松诗
  【文献通考】
  《曹松集》一卷。
  晁氏曰:唐曹松,梦徵也。舒州人。学贾岛为诗。天复元年,与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同登第。年皆七十余,号五老榜。时以新平内难闻放进士喜,特敕授校书郎而卒。
  陈氏曰:别本与印本互有详略,但别本《大远仙》十三首,乃曹唐诗也。
  罗虬诗
  【文献通考】
  罗虬氏《红儿诗》一卷。晁氏曰:唐罗虬撰,皇朝方性天注。虬词藻富赡,与其族人隐、邺齐名,时号“三罗”。从州李孝恭,籍中有杜红儿者善歌,常为副使者属意,副使聘邻道,虬请红儿歌,赠之以彩。孝恭不令受,虬怒,拂衣起,诘旦手刃之。既而追其冤,作绝句诗百篇,借古人以比其艳,盛行于世。
  唐彦谦诗
  【文献通考】
  唐彦谦《鹿门诗》一卷。
  晁氏曰:唐唐彦谦,字茂邺,并州人。咸通末进士。中和王仲荣表河中从事,历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剌史。仲荣遇害,贬汉中掾。兴元杨守亮留署判官,迁副使阆壁剌史卒。彦谦才高负气,无所摧屈,博学多艺,尤能七言诗。师温庭筠,故格体类之,世称“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杯”盖彦谦句也。自号“鹿门先生”。有薛廷序。
  后村刘氏曰:杨刘诸人,师李义山可也。又师唐彦谦。唐诗虽雕琢对偶,然求如“一杯三尺”之联,惜不多见。五言叙乱离云:“不见泥涵谷,俄惊火建章。剪茅行殿湿,伐柏旧陵香。”语犹浑成,未甚破碎。若《西昆酬唱集》,对偶字面虽工,而佳句可录者殊少,宜为欧公所厌也。
 
 
 
 
永乐大典
 
 
卷之九百七
卷之九百七
  二支诗
  诸家诗目三
  唐诗
  【文献通考】
  《唐诗》三卷。
  陈氏曰:崔道融撰。皆四言诗。述唐中世以前事实,事为一篇,各有小序。凡六十九篇。
  【王景初兰轩集】
  《唐诗》序
  诗缘情而作。情感物而动,其浅深高下,则系于王泽之厚薄,风俗之淳漓矣。故三百篇,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敦柔润泽,雍容纡余,极于忠厚而后止。有以见王泽之厚,风俗之醇,而人心之天理全焉。自王泽一斩于东迁之季,诗亡,而出于人情之所不能自己者,则不以古今而存亡也。楚之骚,汉之谣,魏晋六代之篇章,其皆诗之变已。惟其世道愈下,是以正音愈衰,故韩昌黎讥之曰“其声清以淫,其节数以急。”有由然矣。唐兴三百年,用文治,雄才大笔,其气高接乎三代。而其诗律精切,尤非他文之比。是以后世宗之而无改焉。今所选近四百篇,专取七言四韵,若夫星日之相辉,雷霆之相薄,江河之相荡,造化之相推,吁!至矣哉!虽然,本盛而末茂,源深而流长,雅而正者诗人之实,才而辩者词人之华,去古益远,余姑无望其王泽之厚,风俗之醇。至于仁义以养其心,忠孝以作其气,《国风》《雅》《颂》以正其情,《离骚》《九歌》以深其思,要当先此而后彼。有志之士,试相与求之。
  【牧莱脞语】
  《唐诗序》唐以诗取上,亦以诗名家。韵人才士,露影奇,或若冰霰,或腻“若瑚琏,或苍古若岩柏,或眩怪若海涛,或绮丽缜密若帐流苏。千载而下,嚅哜涵泳,竟莫闯其藩。世人观盛唐诗,云:是一种言语:晚唐又别是一种。一代制作,果异乎哉?家以诗名,诗以家异。李豪、韩赡、韦澹、柳遒、白通俗、杜浑成、杲杲行世,户刻人诵。它有长篇短联,擅长吟囿,浩如烟海,编缀类刊。人自为集,俾得与诸老并行宇宙间。饮水知冷暖,当知各为一大家数。
  【刘将孙养吾集】
  唐诗亡虑数百家,往往特中唐以后所传。荆公因宋次道家本选之,称百家固未备。世谓三司吏人乱标贴,非初本。先君子须溪先生点校熟复。疑荆公别有选者。然唐诗浩繁杂袭,得此本读之者,亦胜如尽读诸集也。尝见荆公集句,凡唐诗中闲篇剩语,用之如串,想见此老胸次诸家美恶烂然。何不毕具,亦何待篇章反复去取,如吾等今所观哉?古人赋诗犹断章见志,无不可以取节。况大宗师之所识鉴,虽未免失真,然岂无什四五存者?选文章难,诗尤难,评得选意,选得作意,愈难。选者各自有意,众共称好者,作者或不谓然,见之无味。而中有可感者,乃倍觉深长,固有本语本意。若不及此,而触景动怀,别有激发,予尝以此通于古今之评论,如有感也。何独唐诗然哉!三百篇经圣笔,然谓无所遗,不可谓尚有可删,亦可论来有定也。此本,经先子论订提掇,特欲以启后学之机。古云谭见心诗,称能品,先子深赏爱之,已而名士,刻雅南者多选其作,取吾家荆公选诗本刻之。寄声为序,予惧夫览者徒能疑于是编,乃上下论之。非曰辩其不然,聊以广或者之意,虽不必如荆公所谓,观此而足,抑以此选此评而观唐诗,不亦可哉!
  【赵子昂文集】
  《左丞郝公注唐诗鼓吹序》鼓吹者何?军乐也。选唐诗而以是名之,名何譬之于乐,其犹鼓吹乎?遗山之意则深矣。中书左丞郝公,当遗山先生无恙时,尝学于其间,其亲得于指授者,盖非止于书而已。公以经济之才坐庙堂,以韦布之学研文字。出其博洽之余,探隐发奥,人为之传,句为之释。或意在言外,或事出异书,公悉取而附见之,使诵其诗者知其人,识其事物者达其义,览其词者见其指归,然后唐人之精神情性,始无所隐遁焉。嗟夫!唐人之于诗美矣!非遗山不能尽去取之工;遗山之意深矣,非公不能发比兴之蕴。世之学诗者,于是而纟由之绎之,压之饫之,则其为诗,将见隐如宫商,铿如金石。进而为诗中之韶矣。此政公惠后学之心,而亦遗山裒集是编之初意也耶!公命为序,不敢辞,谨序其大意云。
  裴说诗
  【文献通考】
  《裴说集》一卷。
  陈氏曰:唐裴说撰,天三年进士状头。唐盖将亡矣。说后为礼部员外郎,世传其《寄边衣》古诗甚丽,此集无之,仅有短律而已。非全集也。其诗有“避乱一身多”之句。
  刘德仁诗
  【文献通考】
  《刘德仁诗集》一卷。
  晁氏曰:唐刘德仁,公主之子。长庆中以诗名。五言清莹,独步文场者。开成后,昆弟皆居显仕,独自苦于诗,举进士二十年,竟无所成。尝有寄所知诗云:“外族帝王恩,中朝亲故稀。翻令浮议者,不许九霄飞。”及卒,诗僧栖白以绝句吊之,曰“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销。”
  邵谒诗
  【文献通考】
  《邵谒集》一卷。
  陈氏曰:唐国子生曲江邵谒撰。集后有胡宾王者为之序,言其没后,降巫赋诗,自称邵先辈,殆若今世请大仙之类耶!
  【温庭筠榜】
  国子监,右前件进士所纳诗篇等,识略精微,堪裨教化,声词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专华藻,并仰榜出,以明无私,仍请申堂并榜礼部。咸通七年十月六日,试官温庭筠榜。《胡宾王序》:邵谒,韶州翁源县人。少传闻为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