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龙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龙骑-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了,说道:“这些年乡里田间信奉太平道者十之八九,明眼人谁看不出来,德然说是猜测想必早已经注意到这些人了吧?”

    “差不多吧!”刘澜打了个马虎眼,难道他还去承认是因为后世看历史知道的?而他对黄巾的了解也最多不过是从三国演义知晓,对他们的概念更多的是吃不饱饭的百姓生活没有着落才提着脑袋去造反,充其量不过是些被逼上梁山的百姓罢了,至于太平道倒是一无所知,如今适逢其会当然要了解一二,虽然不知道刘备能否解惑,但既然话题点到了太平道上面也就开口动问道:“玄德可知太平道的来龙去脉?”

    刘备笑了笑说我哪知道啊,随后话锋却是一转,道:“不过却是听伯父说起过,德然如果想听,我倒是可以给你说说。”

    见刘澜一副洗耳恭听样,刘备笑了笑,然后如同回忆一般,沉吟半晌才一字不差将伯父刘元起昨夜所言如实说出:“桓帝延熹九年平原人襄楷上书曰:臣前上琅邪宫崇受于吉(一作干吉)神书,不合明听。”

    刘澜听得莫名其妙,却见刘备尴尬的笑了笑,说后面的忘了,刘澜脸都青了就见刘备啜口茶,又说不过这段虽忘了后面的还记得,伯父说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而这个造反的太平道所颂的太平经就是太平清领书。”

    刘澜默默点头,太平要素他知道,太平经也知道,说白了就是太平清领书,叫法不一样其本质却是一样的。

    “至于太平经里边的内容其实我也是不甚明了的,但昨夜听伯父讲了些,所以也对太平经有所了解了。”

    刘澜听了个大睁眼,悄声问:“不知刘老却是如何知晓的?”

    “襄楷与伯父乃至交,知晓太平道教义也属当然。”

    刘澜点头却见刘备苦笑一声:“这事德然一人知道就好,说着便继续说道:太平经说天地万物本源乃道、元气、一,说它们三个既彼此联系,又是互相区别的。所以太平经认为道是万物的元首,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

    停了一下,刘备心中狂汗,不是他不想往下说而是他把伯父昨日说的这些不重要的都忘了,此刻看他听得认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可车里哪有什么地缝啊,只能找个借口敷衍道:“可惜伯父他对于这些并不是很上心,是以我也只知晓这些。难道德然你不相信我?看着刘澜那怪异的眼神刘备就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反应是何等的剧烈。刘澜眼神直勾勾的没想到刘备反应这么大,哪知刘备是因为接连两次的遗忘让他觉得在刘澜面前大失颜面觉得刘澜那眼神是在讽刺,而这一切自然没逃出刘澜的火眼金睛,心想着怎么感觉这个刘备有些自尊心太强了?要知道后世可是流传着自尊心太强就是自卑的说法,不过刘备可是那种打不死的小强,也许是自己的玩笑太过分了,忙收起了那丝玩笑之心露出一副茫然无措的表情,这番表现让刘备缓和了下来,等再看到刘澜的表现时再也没有发现任何的嘲笑,难道是自己太敏感了?暗自舒气的刘备腆着脸第一时间跳过面前的尴尬,说:虽然伯父对这些不上心,但对书中的一些主张还是让伯父(其实是他,所以才记得比较清楚)眼前一亮,而且最主要的一点是书中也并非宣扬道与元气与一为主,反而占篇幅最多,论述最详的乃是它的治世救世主张。”

    刘澜默默点了点头,他大概明白一点了,也许刘元起是对书中的一些主张很满意才会特别上心,一霎那他大感兴趣,想知道这能让刘元起都很上心的治世主张到底说了些什么,便问道:“书中到底说了些什么?不知玄德可否知晓?”

    刘备想也不想的说:“太平经之所以以太平命名,其目的就是在于追求太平,实现太平。书中说:太者,大也。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也,无复大于天者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奸私也。这种太平社会就是公平、快乐、无灾害的和睦社会,灾害悉已一旦除矣,天下咸乐,皆欲为道德之士,后生遂象先世,老稚相随而起,……如是天地凡事,各得其所,百神因百欢乐。”

    刘澜听得一惊一惊的,这么个太平盛世后世都不敢想,要想在东汉末年实现,这不就是白日做梦的幻想?怪不得太平道成不了气候给他人做了嫁衣呢。心中腹诽着太平道时就听刘备接着又说太平经还提出了救穷周急的平均思想,对那些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的现象进行了抨击,书中还提出了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人各自衣食其力。

    听到这里刘澜算是知道太平道为何能收到那么多的信徒了,光这几句便算是紧抓时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诉求了。

    随后刘备又讲了些太平经里提出的治国之道,尤其是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书中说君少民,乃衣食不足,令常用心愁苦。故治国之道,乃以民为本也。无民,君与臣无可治,无可理也。是故古者大圣贤共治事,但旦夕专以民为大急,忧其民也。

    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太平经是十分现实地看出了统治者与人民的依赖关系,有些像鱼水,说的很浅显,明白的告诉统治者离开了人民就无法生活,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也就是说,活人名为自活,杀人名为自杀。

    不过太平经的民本思想也有自相矛盾之处的,因为它一方面否定帝王的至高无上地位,说帝王安能神圣于天与地乎,夫君乃人耳!另一方面却又把帝王美化为有万万人之仁圣。

    而且太平经还特别强调学,主张人们生来原是无知的,好人坏人是所学不同的结果。它说:人安得生为君子哉,皆由学之耳。

    学之以道,其人道;学之以德,其人得(德);学之以善,其人善;……学之以恶,其人恶;学之以文,其人文;学之以伪,其人伪;学之以巧,其人巧。并以耕为喻,说明学的重要性:夫愚不学,安能贤乎,夫贫而不耕,安能收耶,学辄日贤,耕辄有收。

    听到这些刘澜到有些咂舌了,这与荀子的性恶论差不多吧?

    ~~~~~~~~

    PS:

    《太平经》成书于汉代,据史书记载,共有三种:一是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的《天官历包元太平经》12卷,自称是天帝真人赤精子传授;二是东汉顺帝时问世的《太平清领书》;三是顺帝时张陵所得的《太平洞极经》144卷。本章所说的《太平经》就是《太平清领书》。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遭人妒是庸才() 
刘备滔滔不绝的说:“太平经说:比若婴儿之无知也,须父母教授之乃后有知也,比若婴儿生,投一室中,不导学以事,无可知也。”

    刘澜点了点头道:“这太平经中所言不就是荀子所说的性恶吗?”

    “德然所言不错,但是伯父却说太平经一方面反对生而知之,另一方面却又说:人生性自知之,反又陷入了互相矛盾之中。”

    “原来如此!”

    后面刘备又说了些太平经中的辩证法,诸如什么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天地万物,都由两个互相对立的双方构成,诸如自天有地,自日有月,不管是天道比若循环,周者复反始,追根究底反正就是为了体现出他的形而上学之嫌罢了。

    两人一路谈话,辎车慢慢停下,车夫在外面道:“到府了!”

    随后叫醒了简雍,三人依次从后下车,下车后的刘澜整了整衣袍,抬头后就看到府门两侧两尊栩栩如生的卧狮像,像这种石像除了官府是不许立的,但刘家(广阳顷王之后)自是不一般,也不算违制,随刘备走上阶梯,正门前风灯高挂,其上悬着黑色金丝楠木匾额,跌宕遒丽书写着二个斗大金字:刘府。

    刘备在前带路,刘澜和简雍跟在后面进了府邸,府邸占地极广,建筑少但名贵花草树木却很多,此刻正是初春,绿意初现,嫩芽枝叶初长一片生机勃勃,只不过在这生机勃勃之下,影响整个后世的黄巾大起义就要爆发了。

    一幢幢精致的院落就竖立在这些花草树木的树荫里,人造的湖泊,假山怪石,刘澜到过的正经庄院没几处,唯一去过的就算是张飞的庄院,可是那院子和眼前这处景象一比,立时就落了下乘,也是,像张飞那般做些焚琴煮鹤附庸风雅勾当之人能布置出来这样的庄院?

    当然这不是在贬低张飞,就算是换成他自己,也布置不出这样的院子来。

    小河潺潺,走过一座小桥,便算是进入了内宅,这下刘澜可算是彻底慌了,他可知道古代的内宅就是女眷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谓是皇宫大内一般的禁地,就算是府中的家丁也不容许进入的,而能进入的男子多是些所谓的通家之好,最少是一两辈人的交情,可他与刘元起就见了一面根本就不是什么通家之好,就这么施施然进来,于理不合吧?

    但刘备却根本没有理会刘澜这番说词,只是笑着说没事,至于简雍,刘澜连看都不用看,他这样的人走哪都是理所当然,要是有了不合时宜的感觉,那太阳一定是打西边升上来的。

    既然主事人都说没事儿了,刘澜也就不去介怀了,在几拐之后出现了一座小屋,红墙绿瓦,算得上是刘元起接待贵客的会客厅了。

    来到这里,刘澜才算是真正的大开眼界了,不仅有雕栏画栋的精巧房舍,更有古树奇花的难得一见,但相比这些,府中的书香气息虽然浓郁但又不会让人觉着腻,而且进了屋内,连端水,捧香炉,上点心的小丫鬟好像也都有着几分书卷气,端端庄庄,清丽脱俗。

    丫鬟们忙活完就都下去了,刘备也抱了声歉下去说是去请伯父,可他下去是下去了又绕到了屋舍后面一间小厅前,这里坐了一位老人,还有位少女十五六岁,长得文文弱弱的不算太过惊艳,但也算有着一副美人的坯子,在听到身后有动静后赶忙就把那偷看着厅内动静的望眼关上了,回头看时却是刘备。

    刘元起闭目养神,他不知道太平道能否成气候,但如果有大家氏族掺和进去就难说了,但如今天子那边雷厉风行杀了中涓车裂了贼人若是能在萌芽时将这伙贼人剪除了最好,可若是无法剪除那么武人的好日子就算是来了,刘家士林中的门面够了,有他一人就撑起来了,可是真想当官他们这些个经学之家自党锢之后若不花钱买官就根本没有希望,文路不行走武路,可武人刘家却是没有一人,眼瞅着大好机会来临如果刘家连一个领兵打仗的武人都没有,可就错过了反哺家族的大好时光了。

    原本他寄托的刘备不成器,可不想天无绝人之路让他遇见了刘澜,就凭他昨日的一番表现,这样重情重义的人只要现在给他提供方便,对他施以恩惠,日后就只会对刘家有好处,因为这样的人秉性就是如此,再养,也不会养出一个白眼狼,而一旁的刘备,虽然也是重情重义,但在这一点上,他不免就要或多或少打上一个问号了。

    所以他今日邀刘澜前来与其说是要见一见他,不如说是要将小女许配给他,他知道再多的恩情也不如有姻亲这一层关系,而且这刘澜的底他是查过的,没有娶亲,更没有父母,最重要的一点是带着千人就能大闹鲜卑杀了鲜卑大人和连,这样的人能不是人才?这样的人能不值得他去下重注?

    刘元起示意刘备让他带着女儿刘茵去见一见刘澜,很快刘备与刘茵便出现在客厅之内,刘澜正襟危坐,而简雍在看到刘备身边的小女子后眼睛立时就亮了,急忙爬了起来,正儿八经的跪坐着,小腰杆挺的那叫一个直。

    简雍手握着佩剑,还晃着脑袋,极尽夸张之能事,只可惜跟在刘备身边叫做刘茵的小姑娘根本就没把他当回事,不管他如何卖萌如何出丑,甚至眼睛锐利如饿狼恨不得从这曼妙的‘小红帽’身上咬下几块肉来都无法吸引小丫头的注意。

    眉如新月下一对沾着水雾的杏眼一门心思的都放在了更年轻更健壮也更英俊的刘澜身上了,面对这一切简雍并没有气馁,因为他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这肯定是有人在坑他,是刘备在坑他,他不相信世间有女子会对自己这样貌比宋玉的天下第一美男子不假辞色,反而看上了刘澜,这怎么可能,天大的笑话如果这中间不是刘备在捣鬼,那一定就是这女子眼神有问题,可他却知道这女子眼神不会有问题,所以他深信这其中一定是刘备在捣鬼。

    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像他这样有才能的人总是遭人妒忌的,这样的事情他已经习以为常,他都能想到刘备在私底下一定对着刘姑娘说了不少自己的坏话,如果不是使了这种下三滥手段,刘澜又如何能盖过自己的风头?

    所以他不会再选择沉默,选择妥协了。

    为了幸福,他要主动争取。

第二百三十九章 被打压() 
简雍虽是‘目中无人’之辈但在刘茵面前心里想的很好可付诸实践起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在他心中应该是自己表露心迹后刘姑娘在他深情的表达下彻底被感动,从而两人双宿双飞最后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多美好的画面,多令人神往的一幕,如同美丽的童话王子与公主永远的在一起。

    可是简雍却发现现实根本就不是这样,因为他刚要开口的时候却发现在那一晃神的功夫刘澜与美丽的姑娘已经攀谈了起来,他想让姑娘听到自己的心声,可是他失败了,因为姑娘从始至终就对他不理不睬。

    这把简雍气得七窍生烟,故意咳嗽希望能吸引到她甚至招来她的视线让他知道自己的存在,可是他失望了,看着那一对谈笑甚欢的男女他的一对眼眸喷着火焰就投向了刘备,他不去恨刘澜,更不会去怪美丽的姑娘刘茵,他把心中的愤懑全部发泄在了刘备头上,因为从始至终他就只隆重介绍了刘澜这样的小人物,而自己是何方神圣他连提都没提,难道自己这天下第一的奇男子连被介绍的资格都没有了?

    果然不管在哪个时代,有才能的人都会遭受到打压,这种事情屡见不鲜,一个有能力的人千方百计去打压一位比他更加有能力的男人……

    就算这个男人是他的总角之交,就像是庞涓与孙膑。

    而自己之所以没有像孙膑那样成为瘫子,当然不是因为刘备不是大将军反而是因为自己的才智要比孙膑更高,他不敢放肆!但可惜,虽然自己的才智让他忌惮可并没有打消刘备对自己的打压,因为自己学问比他好,才智比他高,长相比他俊,口才比他利索再加上他不敢抹杀自己这样优秀的存在而使他一直以来的嫉妒心理开始扭曲起来,所以他才会故意在刘茵姑娘面前贬低自己抬高刘澜,否则以自己的外貌智慧人品,怎么说也得让刘茵爱得死去活来啊。

    面对这般险恶居心之人简雍必须要奋起反抗,还世界公道,他要破坏刘备的野心,搅乱他的如意算盘,所以他凑到了刘澜面前,只要刘澜一开口,他就会重重的干咳,甚至是鼻音冷冷的哼一声,或者干脆就站到两人中间。

    刘备的野心终于被破坏了,而且简雍还发现他成功的将美丽的姑娘视线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看吧,有魅力的男人不管站在哪里都会是最受瞩目的那个,就算是受到了有心人刻意的打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