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到来,当然他也清楚守住沛县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可只要尽力了,就算守不住,也没有遗憾了。
徐盛见单子春欲言又止,问道:“单太守还有什么要说的?”
“没有了。”
臧霸点头,道:“那就好,单太守把人召集之后,将他们分派到六座城门就好了,到时候我会安排他们。”
单子春毕竟刚来沛县,很多情况虽然这几日都在了解,但毕竟有个熟悉的过程,而且事关守城,他可不敢大意,若是出了差池,越帮越忙,那可就麻烦了。毕竟沛县这几年进行了几次扩建,以前的沛县不过是中小县城的规模,如今不管是县城的规模还是辖下的人口都俨然一副大县的样子,虽然距离当年雒阳邺城这样大都市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差距是真的在缩小着。
尤其沛县本身就是刘澜按照商业城镇建设的,为了方便商人更方便进出城,专门新建了方便商队出入的城门,当然这样的城门也不仅仅只是为商队提供服务,只要你有钱,不管是商队还是个人都可以通过缴纳入城税从而快速入城。
最初,因为沛县的规模,就算扩建城镇,但是对于城门,还是按照标准的城池来建,四方各一门,但是因为沛县如今商业的发达,拥堵严重,所以简雍上表要拆墙扩建城门,不过因为是方便商队而专门修建城门,所以刘澜便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大胆思路,刘澜没有话一分钱,得来了两座坚固快捷城门。
因为这两座城门的特殊存在,所以很容易被人忽视,所以徐盛特意交代分配到六座城门,就怕他对这两座收费城门有什么误解,毕竟曹操可不管你城门是方便谁的,到时候六座城门都有可能成为他攻击的目标,
“明白。”单子春说道:“不过我觉得,曹操不大可能同时攻打六门,最大的可能是以攻打西门为主,其他城门最多只是佯攻,所以调派人手的时候最好还是有些倾向最好,不然分派到六门,人数一样,但战况不一,到时候起到的作用并不会太明显。”
说实话,单子春能来沛县当这个太守,还是有几把刷子的,不然他又怎么可能升迁如此之快,在这个年龄,不到三年时间,就坐到了郡守的位置,放眼徐州,无一人出其右,而且刚才他刚才的这番分析,说实话是真的很有针对性,如果是部队的话,为了防止敌人声东击西,在战斗最初需要把部队分散防止敌人的绕道其他城门攻城的话,那么这些民夫却无须这样,毕竟他们是不需要去挡在最前线的,只要安排在敌人最有可能出现的城门处,就算敌人并非主公西门,而是北门南门,到时候再调过去也来得及。
就在徐盛准备答应的一刻,单子春却把他的犹豫当成了考虑,为了说服他,又继续说道:“不管敌人是十万人还是如他们放出风声的二十万人,我是见过徐州军行军的,以现在曹军的行军速度,他们如果是大部队过来的话,这么快的速度完全没有可能,所以就算名头曹军到了,也只是先锋,而先锋的兵力,最多也就几万人,兵力并不充裕,所以要围攻沛县甚至是六门齐攻都没有这样的能耐,最多只能重点进攻,所以徐将军完全不必顾虑太多。”
徐盛愣了下,随即大笑了起来,对于这个单子春由衷的称赞起来,有些事情,他想到了,但能像单子春分析的如此透彻,他却没这个能耐,可以看得出,这单子春是真的聪明,而且他这番话,也彻底大消了他之前的那些顾虑。
之前他脑子里想着的,都是曹军十万大军攻城,却忽略了那么大规模的部队行军,就算是从丰国走,也不可能一天就抵达,而敌军前锋部队抵达了,可在沛县如此坚城防御之下,他们有绝对击退敌军攻城的信心。
天时地利人和,他们都占着,敌军想要破城,除非有内应,不然几万人的先锋想破城,绝无可能。
“好,就按你说的办。”
按理说,徐盛和单子春乃是平级,没有上下级之分,不过现在是战时,单子春必须听徐盛的,如果是在平日,那么徐盛则需要听从单子春的,现在单子春对于徐盛的命令,自然要全力以赴,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不过,真正让单子春高兴的,其实更多的还是因为自己的建议被采用,这可比任何事都让他激动,首先这是他第一次参加两军作战,其次是他第一次参赞军务提出建议被采纳,一连两个第一次,比当年头一回跟着国渊下到乡里提出谏言更激动。
毕竟当时他虽然他也是出入仕途的年轻人,很多求学时期的一些造福百姓的想法提出甚至被使用,自然激动和高兴,这不仅仅是对他的认可,更是对他一直以来所努力的方向的一个认同。
但是对军务上的一些谏言,就不一样了,毕竟这和他以前所接触的东西都不一样,甚至都没有在书本出现过,完全是他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这些想法,却得到了徐盛的大嘉赞赏,甚至徐盛觉得,这单子春完全有能力留在他身边做参谋甚至在主公的将军府做参谋,以他的才能,日后如陈宫那样做个参谋军师甚至是徐庶这样的军师将军都有可能。
之前,他还真没把单子春当做一个可以商议商量的对象,他来不来,对沛县之战并没有多大的帮助,所有问题都要他一个人来解决,但现在不一样了,就凭他刚才那番分析,这人就值得期待,说道:“其实我一直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想把曹军都吸引到沛县,那样我们的援军只要及时赶来,就有一战击败曹袁联军的希望了,只是……。”
“只是你没有把握。”单子春意识到徐盛的想要做什么,所以他直接接过了他的话题,看着他轻轻摇了摇头,否决了他的想法。
徐盛干瞪眼,茫然的看着他,可以说,这个想法他已经在心中盘算很久,
虽然第一时间就向刘澜传讯求援,但是他已经向刘澜表态了,在援救抵达之前,绝对会把曹军拖住,但是在这一刻,却因为单子春的反应有些犹豫了:“你觉得我们守不住?”
“不是守不住,而是会很困难。”
徐盛盯着单子春,没接话,想听他到底是如何分析的,而单子春则深深吸了口气,道:“这场大战,我们挡下敌军前锋没问题,但若要扛住敌人十倍于我的曹袁联军机会并不大,在他们面前,我们就像是一只羊,只能靠徐州援军,单靠我们是没有任何希望的,而且我相信主公也相信主公也不会同意将军以沛县为饵的主意,他一定不会无动于衷的。”
徐盛很认真的考虑了一番,最后长叹一声,实力确实太悬殊了。
~~~~~~~~
夏侯渊的先头部队率先出发,而在下邑县的曹袁联军,也已准备就绪,只等着曹操一声令下,便即向丰国开拔。
在曹军,能如此快速的行军,除了夏侯渊没有第二支部队,就算是在刘澜军中,也只有骑兵能比夏侯渊快上一线,换做步兵,就行军速度这一点,也远远不如。
而此时,随着曹操抵达下邑的杨弘,则策马出了县城,向城外袁军大营而去。
在开战之前,他需要到寿春军中,首先这是袁术的命令,不过他可从没有想过监视张勋,只是为了徐州之战,为了两郡联合,而他的存在,只不过就是一个督促的作用,使两边在出现任何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毕竟现在的联军,最害怕的不是徐州的敌人,而是自己内部出现分歧和矛盾。
在张勋的大帐里,两人明确了自己的职责,他们这里如果出现问题,张勋来负责,而曹操那边出现问题,杨弘负责,如果这件事办不好的话,导致最后出现任何意外,那么由对方要担起全部责任,到主公那里主动请辞。
两人明确了责任,现在等待的就是曹操的消息或者是命令,待出兵的消息传来,立即兵发沛县。
不过对于沛县第一战,张勋有着自己的顾虑,那就是被曹操用来当炮灰,而他也没有任何掩饰,直接就把心中的不安说了出来,对于杨弘,虽然心中有所顾虑,但是现在两人已经坦诚相见,自然这种事就没什么好隐瞒的,说出来,不管是想办法解决还是让他保证,把这件事解决好了,他也就没有任何顾虑了。
但杨弘却没给他任何保证,甚至在面对张勋的追问时他的回答却有些模棱两可,这让他有些担忧,不过杨弘却保证这件事他会处理他会处理好,说实话,他也有些担心,只是他要是这么去问曹操的话,必然会造成误会,甚至被曹操视为不信任,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曹操不大可能让我们当炮灰,不然的话,就不会是他的部队做先锋了,这一点其实我们现在不必要太过担忧,加入曹操争打算让我们去当炮灰,大不了我们不听他的就是了。
其实张勋就等者这句话,毕竟让他去找曹操解决,要曹操的保证是不太现实的,也没有那个可能,而要杨弘的保证,说白了就是这个保证,只要有他的点头,到时候真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出于大局考虑,他扭头就走也怪不到他的头上。
就在两人商议之际,一匹快马从下邑城飞驰而出,来到袁军大营,很快由一名袁军士兵接过命令飞奔进主帐,禀报,道:“启禀将军,曹将军有紧急军令送来。”
两人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其中的深意,张勋招手,道:“把军令拿过来。”
片刻,士兵快步上前,将曹操下达的命令文书呈上:“使者说,这是曹操在半个时辰前传达的命令,第一时间就给将军您送过来了。”
张勋点点头,随即便将文书在矮几上摊开,文书末尾的落款处盖着曹操车骑将军的印信,而内容其实也就几句话,明日随大部队一同出发。
张勋看完之后,将文书交到了杨弘手中,后者结果,几乎没有什么反应,毕竟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没什么好奇怪的,这个时候曹操传达过来的军令,除了出兵的指令,不会有第二种可能。
反倒是明日一早出兵,有些意外,按照他对曹操的性格来讲,他这个人办事雷厉风行的,既然要出兵,很可能是现在下令,半个或者一个时辰就会出兵,没想到却给了他们半天的准备时间。
不知道是不是曹操为了照顾寿春军的情况,毕竟现在的寿春军虽然刚参加过九江之战,但并不能称得上有多精锐,集结起来肯定无法和曹军相提并论,但半天的时间对寿春军来说太充裕了,其实有两个时辰,拆除营帐到整军都能够一步到位。
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徐州之战(41)()
在刘澜所居住的徐州将军府议事厅里,时刻都有两样物件,第一件是一张巨大的徐州沙盘,而第二件则是一张大汉十三州地图,徐州的沙盘,是为了刘澜更方便关注徐州之战,而大汉十三州地图,则是他对未来的一些规划,其实最初的规划,刘澜早已实现,从辽东到青徐然后转战东南,迁徙秣陵,以此来建立自己的势力。
刘澜倒是没想过学另一个时空的魏蜀吴搞什么三国鼎立,而是在建立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后,在以天下的局势来选择突破口,而现在,刘澜的首要目标,其实还是以统治扬州为主,不仅是吴郡会稽豫章九江,还有寿春和庐江,而这才是最短期也是目前最新实现的目标。
至于徐州之战,虽然很是被动,让他很难腾出手去主动进攻,但是也正因为两次徐州之战,才让他不仅削弱了袁术更壮大了自己,可以说现在他能够有底气夺扬州,完全就是沾了徐州之战的光。
而且如果第三次徐州之战能够按照最初的设想进展下去的话,那么第三次徐州之战后,袁绍和曹操就会有一场大决战,而这完全是他刘澜刻意为之,不然的话,因为他的存在是绝不可能发生如史上的官渡之战的,但现在他则是努力将它变成现实。
而这才是他现在最希望出现的局面,只要曹袁能打,不管谁赢谁输,刘澜便有了机会,当然最好的局面其实是对峙又或是两败俱伤,这样就能趁他们无暇他顾之时,将扬州全部占领。
这样一来,关东的小三足鼎立便算形成了,而刘澜有一个比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成功避开了两人,能够另辟蹊径,不想袁绍,他可选择开拓的方向就十分局限了,除了曹操就是他,而他还有点鞭长莫及,而曹操呢,其实在中间是最无奈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联合一方攻打另一方,但缓过来呢,他又是最弱的,也是南北双方能够独立消灭的势力,所以与他联盟的意愿并不是那么迫切,更何况曹操还有着献帝这颗雷,带来了实在的好处,同时也成了一些人的眼中钉。
反观刘澜,如今他的选择就有很多了,如果要掺和中原大战,也没有太多问题,如果要隔岸观火,也可以从容避开这两人,转战南方,要知道除了扬州,可还有交州呢,当然其实荆州也是一个选择,不过刘澜现在却不得不放弃,当然这是出于大局考虑,虽然会有些遗憾,但也不会有多大的遗憾。
刘澜对于外交从最初就不是很在意,从辽东时期开始,他就没有刻意与谁结交或者达成联盟,就算是当初所谓的南盟,也完全是因为公孙瓒的存在,很多人习惯性把刘澜划分的南盟,可刘澜却从未认过,如果说刘澜曾经是公孙瓒的部将就被划到了南盟,那讨董时期,刘澜也在曹操帐下,那他不是也可以算在北盟了?
所以说,对于刘澜与刘繇联盟对抗袁术,小人行径的指摘刘澜是不认同的,毕竟他们从未与谁结盟过,但是当人家各种联盟杀上门来的时候,他才发现,联盟有多重要,这就有点像后世玩游戏时,本来稳步发展,结果就因为游戏里的AI联盟一同来攻打他便把他彻底消灭了。
当时心里憋屈,甚至还有些生气,可这毕竟只是游戏,在现实中这样的情况毕竟不大可能发生,不管是合纵还是连横,没人会傻到去强强联手,更应该的选择必然是远交近攻才是,而像袁绍,现在的他完全就没有隔大老远来攻打自己的必要,毕竟这种事只会才游戏里发生,在现实大家都会从现实和自身利益出发。
可是他是真没想到,类似的情况居然会在现实里发生,而导致这一切的根源,说白了就是不联盟造成的,当然袁绍军会和他不死不休,根源反而是因为青州。
所以青州放弃了,那么就袁绍和他们的联盟也就不用在担心了,不过人家毕竟是多年的交情,想用这样的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其实还是有些难度的,可以从现在袁绍军的反应就能得出结果,毕竟真要说出来,曹操袁绍乃是协作多年的友军,而他们反而才是真正的世仇,让他们去打曹操还不是自己,就算袁绍下令,在部队之中,肯定会受到极大的抵制的,最少会有一大部分人抵触。
这样的事情其实换成刘澜也一样,就好像当年也有过与公孙瓒争幽州甚至是直接去争冀州的声音,可最后刘澜还是做出了南下青徐的决定,究其原因,就是这个道理,你让士兵们打袁绍那没什么问题,可打公孙瓒,这心里面可就过不去了,除非是公孙瓒主动来攻,不然刘澜无法说服自己的帐下。
而现在的袁绍其是就处在这样的为难之中,他心中是想打曹操的,包括帐下最为信任的几个谋士诸如沮授等人,也是如此建议的,徐徐图之,可是很多事情,并没有那么容易,袁绍觉得现在好像陷入了死局之中,想要破局,根本就不知道怎样,但随着刘澜主动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