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徐州之战刘澜还真没工夫去理会这个小人物的死活,
可正是因为刘澜这头猛虎打了盹,才有了曹豹联络吕布偷袭徐州的情况发现,如今打了盹的猛虎睁了眼,第一件事要干什么?自然是杀人了。
再加上这个时候刘澜南下秣陵,先抓曹豹再放南移治所,就是要看看这些世家到底谁会冒头,到时候一齐归在曹性一党的头上解决以除后患。
现在的刘澜必须要雷厉风行一回了,尤其是经历了徐州之战后,徐州大多数世家一致同意把这也的氏族铲除,毕竟只杀一个曹性是没什么功效的,徐州大族,各种联姻的前提下,杀一个曹豹只会引来更多人在暗地里叫苦叫冤,发力为他报仇。
所以刘澜这回是彻底下决心要一劳永逸了。
刘澜又把陈果找了过来,将一封密信交给他,一切按照计划执行,当然这个计划需要他离开徐州之后,这样一来那些所谓的求情也就能够避开了,等他再回来,尘埃落定!
关羽与关平一同离开了郡守府,刚出大门,就看到了张飞,吩咐关平先行,他与张飞落后几步交流了起来。
“这小子云长有什么打算,要不让他到我那吧。”张飞虽然是在问,可却是一脸的乞求样,看了看关平的背影,再望着关羽,能看得出来他确实很看好关平,也很喜欢他,想让他到自己的军前,但可惜最后换来的却只是关羽的摇头拒绝。
张飞脸上立时一脸的古怪。哀叹一声错过了一名小高手,他只得关羽下定决心教关平青龙刀法了,这小子如果真要练的话,一定能够成材,别的张飞不敢保证,这个他拍着胸脯肯定,这小子日后就算不能成为他爹这样的统兵大将,也一定能是冲锋陷阵的猛将,如果一早就弄到自己帐下,这会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毕竟关羽帐下四大将周仓裴元绍管亥和张南,赵云现在也有了张承等人,而他除了张萍再没有人了,如果能有关平来帮他,多如虎添翼啊。
张飞的打算虽然是好的,可他也知道关羽八成不会答应,毕竟人家的儿子,自然要留在自己身边了,上阵父子兵嘛,
“唉,既然这样,那我就不再多说了。”张飞有些小失落。
“别急着走啊,我那弄来了一坛上号的兰陵,怎么样喝两樽去?”看着张飞转身要走,关羽不急不慢的说道,他对张飞太了解了,只要听到酒字,那一定是不会走了,更何况这回能与关平父子相认,张飞在其中出力也颇多,他身无余资,太贵重的奢侈品是买不起了,可又想答谢他,索性就让管亥专程去搞了几坛兰陵酒。
“走。”
张飞立时停下了脚步,听到喝酒笑逐颜开,平日里他的酒友本来就少,再加上夏侯涓管的严,除了主公关羽这样将领来,根本别想喝,而且一人独酌也确实无趣,而找酒友,身边还真没几个人合适,可要找关羽他们解酒虫,往往又因为太忙很难有时间,所以现在的张飞平日里很难喝上一樽,如今听到关羽主动邀请,哪有不去的道理。
两人径直来到关羽府上,吩咐了酒菜上齐,没有歌舞直接吃喝起来,酒过三巡之后,进了状态的张飞又把话题转到了关平的身上“为什么不让关平到俺哪里啊,说说你是不是打算留在自己身边?”
关羽反问道:“不好吗?”
“好,云长你是谁,留他下来自然好,可是这就好比从小学武,你见过哪有哪个当父亲的去教自个儿儿子的,不是没那个能耐,是没那个心肠狠下心来严格要求他,你把平儿留在身边,多半会宠溺坏了他,反而不如交给我,保管不出半年,我还你一个威猛雄壮的少年来,说不得日后也谋一个锦绣前程!”
“少来这套,我还不知道你什么打算,实话告诉你把,我已经打算把他送到辽东了,就像你说的,我可不会把那臭小子留在身边,让他在辽东跟徐晃磨练磨练,日后也会有个样子。”
张飞握着酒樽的手掌不在动了,不动声色,再听到徐晃名字的一刻,他就已经懒得在说什么了,那模样,涨红的脸看起来还有些悲凉,连他也觉得,辽东好像是最好的选择。
关羽看他这个模样,大笑了起来:“翼德,若说别人我不知晓,可若是你,我可比任何人都了解,你我这么多年的兄弟,别看你平日里多士兵刻薄,其实都是你这个急性子造成的,恨铁不成钢罢了,如果我把一个兵交给你带,确实能给我还回来一员将,可若是把这孩子交给你,以他的性子,以你的性子,到时候只怕这小子还真难吃到苦头,那小日子过得只怕不会比世家豪富的子女更加舒适了。”
“怎么可能。”张飞绝不承认,可关羽他了解他了,刀子嘴豆腐心,嘴上说得气势汹汹,可真到实际上面的时候,关平一说受不了,绝对不忍他继续训练下去了,虽然不至于飞鹰走狗,可耀武扬威那是绝对差不离的。”
到时候啊,反而是把关平给害了,反之徐晃则不会,铁面无私,不管是谁也不会留面子,严格要求,正也是这一点,他才会送其去辽东。
而张飞呢,其实是有私心的,关羽虽然不说,可他看得出来,这么多年的老兄弟,他不说,也逃不出他的眼睛,自以为是的说着要帮关羽带儿子,其实是想捡现成,看似问心无愧,他那点花花肠子,又怎么可能骗得了关羽。
这件事上,用主公的一句话那就是一个熬士大夫重士兵,一个重士大夫而慢待小卒,张飞这个性子虽然已经被主公几次三番的要求严令他了,更下令不许虐待,可是一旦关平与人出现了矛盾,那他会就事论事而是一味护短显而易见。
如果是那样,把这个习气传给了关平,对他来说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也许这只是关羽和张飞二人许多不同之处的一处吧,其实二人出身决定了两人这个个性,关羽出身在普通农民百姓之家,自小学的是青龙刀法,但其实呢,还是墨家的侠与义的任侠之风,而张飞呢,出身自商人家庭,自小就是商籍,被歧视被看低,这也就造就了两人在对待士大夫与士兵底层的巨大区别。
而在这一点,关平身世虽然坎坷,但毕竟成长的关键阶段一直是在秦宜禄身边,在这样的家庭,所关注的绝不会是底层的疾苦,对生命的漠视对士兵的战死完全就是一副颐指气使的理所当然,可是这‘龙子龙孙’的理所当然,视角从一开始就是极片面的,所以把他送到辽东是最合适的,那里的生存环境恶劣,所以让他去辽东能够更加的亲身感受到底层的艰辛,去亲眼看看不是每个人都像他这样幸运。
当然更要让他看看,吃撑起龙骑军的关键是什么,而战争的真谛又是什么?
战争从来不是为了自己去谋求什么,而是你为何而战争。
那里的百姓才是关平的理想老师!(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前往秣陵()
秦宜禄还是跑了,对刘澜来说一点也不意外,而关羽呢则一早就打算留着秦宜禄让关平来报仇,现在他跑了,虽然暂时无法得报大仇,看起来遗憾,不过关羽现在更期望关平有朝一日战场之上能将其手刃。
接下来的几日刘澜一行按计划启程南下。
对于江南,对中原多数士人来说还持有着一些偏见,认为江南地区还是‘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或火耕而水耨。
虽然这是时人对南方的一些偏见,可也可以看出来此时江南真的还很落后,认为江南为畏途者十之八九。
然而只有真正到过江南,才最有发言权,就好似刘澜最初选择辽东一样。
东三省啊,富裕的宝藏,可是在这个年代,很难像后世那般保证基本御寒的前提下,实在无法作为根基,所以刘澜最后不得不被迫选择南下,除非能大面积使用棉花,这一项上,他已经在抓紧培育了,但至少目前想要在生存环境恶劣的辽东活下来太难,如果说江南卑湿,丈夫早夭的话,那么辽东冬日到处可见冻死伏路之人。
但严寒暂时难除,可反观暑湿就容易攻克了,而且已经被攻克,在华佗的努力下,暑湿被攻克,这个攻克不是说他找到了治疗的办法,而是医校培育出了大批药物用于治疗暑湿,随着流水线式生产,患病者再也不会出现早夭病亡的情况。
这样一来,困扰江南最大的问题被攻克之后,虽然没有到过南方的很多人眼中江南依旧是不毛之地,但对于刘澜来说,江南,地广人稀无疑变成了沃野万里,而农业开发落后,则会在国渊将在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江南后使这里的百姓变得殷富,而刘澜据而有之,非但不是舍本逐末,反而还可使其成为帝王之资也。
而这完全不是辽东乃至青徐二州所能比拟的,就算最为富裕冀州也难比拟。
首先江南水稻的可开发性太大了,就国渊对江南水稻的调研来看,首先他例举了前汉和本朝的亩产量,前汉时期,生产开发落后的江南地区亩产最高可达四石,而本朝最高时期已经提升到了六石,但这样的百姓多少从北方而来的移民,对于南方本土百姓来说,粗犷式的耕作方法亩产其实只在二、三石左右。
可见这个差距有多大,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在安帝时期,居然出现了江南粮食从丹阳、吴郡、豫章三郡调粮北上的情况。
所以当刘澜提出南下大力发展江南时,出现了很多反对声音,但是国渊的一纸调研就让所有反对者闭嘴。
江南亩产二、三石稻谷,是在没有搭理发展,技术落后的刀耕火种时期,如果解决暑湿,人口得到迅速增长的前提之下,那么在大力开发垦田,扩大耕地面积的情况之下,江南的经济将得到怎样的空前发展?
而且这还是在没有将兵械厂另一分支机构的农械厂所生产的铁锸、铁锹、铁犁、铁镰等精铁农具算入其中,虽然这个时期尤其是经过黄巾之乱后,北方百姓逃亡南方,使得铁制农具在南方被大规模使用,甚至牛耕也不仅仅是在局部被使用。
这些都是积极的一面,当然这些还不足以使得江南一举超越北方,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个时代南方比之北方还很落后。
可刘澜选择秣陵的自然有他的原因,首先经过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其实江南地广人稀的情况已经得到有效提升,毕竟人是第一生产力的汉代,人口一多,江南自然就能得到更快的发展,更何况刘澜还有意南迁徐州百姓。
当然人口有了,较好的生存环境也是刘澜选择江南的主因,吃了辽东的大亏之后,刘澜自然更倾向南方,首要一点就是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的好坏不仅对人居环境起到关键作用,更对农业发展提供着客观的基础条件,尤其是在汉代这样生产力水平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无法使用机械替代人工,那么自然条件无疑是江南的一大优势,不仅是在土地上更是在水利上面,都会比之青徐大部更好。
而且从一开始刘澜就已经说了,他看重的不是江南的现在而是未来,如果看重现在的话,他完全可以大力发展青州乃至徐州。而他看重江南,除了后世的了解之外,还有丹阳之战时的一些了解。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虽然他才会生出了开发江南潜力的想法,毕竟是东汉时期,江南地区那可是森林密布啊,降水量之大,河网之稠密,湖泊之众多,这么多先决条件刘澜能忽视?
当然刘澜想要利用丰富的水资源的同时就像国渊所言还要防备防汛,江南的汛期可不比北方,会很长,不过这些可不是刘澜所要操行的,不是行家,就算是行家,也没那个功夫去解决,他这个征西将军,所要做的就是把控大方向,这些细节,就需要帐下们来处置了,解决好了,那么重重封赏,解决不了,严惩不贷!
当然刘澜之手看到了江南湖泊的水利便利,却忽视了江南山地丘陵更多,他要大力开发湖泊水利的土地,却也要想办法提高山地丘陵土地的生产,如果依旧是参差不齐的农业生产水平,那么可以说刘澜这一次南迁其实并不算成功的。
新建秣陵计划绝对是一个极为庞大的规划,首先刘澜打算新建秣陵城,这个想法其实他一早就有,只不过因为个中原因,徐州只是重建而没有新建,而这一回的秣陵计划,刘澜甚至与甄豫专门进行了策划。
选择甄豫,首先是他有重建沛县与徐州城的经验,其次这个时代,在新建一座城市的想法上能够与他一致者估摸着也只有甄豫了,毕竟这个世上最难的就是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对方,而在这一点上,甄豫能够更好理解他的想法。
首先刘澜在故楚金陵邑故址建石头城,改秣陵县为建业县,治所由秣陵关迁石头城;同时废胡孰、江乘二县,设置一个规模不输于长安雒阳的大型都市。
这个规模的城市让甄豫咋舌,但真正咋舌之处不在于这座城市规模巨大,而是在于刘澜对城市的改造。
他将拆除坊与市,商铺等就设立在街道两旁,建立一座高效而快速的城市,这个城市建设你可以理解成后世城市的样子,也可以理解成清明上河图汴京城的样子。
这样一座城市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开天辟地头一回,甄豫根本就无法借助从前的城市去建设,没有任何参考性,而关键是刘澜也没有像当初那样像改建沛县那样给出实质性的建议,一切从零开始,现在他啊脑子是一片空白,完全不敢想象那样的城市会是个什么样子,治安什么的都不知道该如何控制。
这对现在的甄豫来说太难了,当然刘澜并没有开始让甄豫着手修建,而是筹备,毕竟新建城市与改建不同,虽然刘澜选择了古金陵故址,但毕竟勘测水源等事项还要先期进行,只有确证地址之后,刘澜才会要求甄豫给出秣陵新城的草图,当然最好是鸟瞰图。
为此甄豫已经先期抵达秣陵,并进行勘测,而在同一时刻,他的弟弟甄俨也在加紧着丹阳郡的其他县城建设,当然现在还不是改建的时候,不管是新建还是改建,刘澜首先要求的是建设驿站,再原汉朝驿站百里一驿改为每五十里一驿,并加宽官道驰道。
要想富先修路,刘澜要求这个冬天最晚要在明年开春时将驿站建设好,至于驰道可以慢些修建,但也是半年之期必须建好,同时还有海路,所以今年冬天对甄豫与甄俨兄弟来说任务格外艰巨。
毕竟甄俨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那边要为张颌提供后勤以及随时输送兵员助其清缴山越,而对内呢他还要负责冬季备寇,再加上驿站驰道的建设,这些可够他喝一壶的了。
还有就是对孙策的预防,虽然刘澜抵达之后他无须再在这件事上担心孙策可能的偷袭,但不等于刘澜不会去提防,当然他带来的关羽和张飞会完成这一任务,而张辽则留在了徐州配合赵云,还有陈宫,他留下除了劝降高顺之外,还有就是和徐庶、张纮一起协调物资转运事项,毕竟重心转移,很多在徐州城存储的物资需要大量转移到秣陵,到时物资上路,是对驿站以及驰道的极大考验,这也为什么是刘澜严令甄俨必须加紧修建好驿站的关键,交通现状才是第一要务,甚至是迫在眉睫。
将大量物资从徐州城转移,这也是吕布偷袭徐州之后让刘澜迁移治所的关键所在,之所以迁移,就是因为钱粮都囤积在徐州一旦城破那将是灾难性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