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龙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龙骑- 第1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不错了,试问刘澜部队的基数多大,近十万人的部队,也不过才区区五千人的水陆曲,而荆州现在的情况,别说五千人,挑选出五百人都困难,所以蔡瑁对这件事是极力反对的,当然还有蒯越蒯良兄弟,荆州最具代表性的几个人出面反对,这些不切实际的建议自然就被驳回了。

    可是文聘却知道,蔡瑁最初是真的心动了,可是在水军进行招募之后才发现,居然连一百人都没有招募到,也就放弃了,部队的基数太小或者说控制的人口太少,想要学刘澜从部队甚至是百姓中招募这类士兵,根本就不现实,没有那个条件。

    刘澜已经成了气候,所以他有这个资本去做任何事情,哪怕是在别人看起来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情上,他都有这个资本去做,这才是实力诸侯的底气所在,似荆州就永远也不可能会做出这种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事情,就算有这个条件,也不会去做,毕竟有这点钱粮,投在步兵甚至是水军身上都要比什么水陆曲要更有价值。

    可这何尝不是实力的体现呢,刘澜有这个实力让他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也是因为实力,所以刘澜在做任何事情前都不会有多少顾虑,就好像他对秣陵军的一点了解,军师府负责制定战略部署,看起来是纸上谈兵多一点,但当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时,不管是不是纸上谈兵,首先都足以使其顺利完成布局,因为秣陵有着足够的实力去实现军师府所设计出来的战略设想。

    而战略设想说白了只不过就是这场战役的布局,就好像博弈,军师府起到的作用就是让领军的将领们知晓他们需要占领哪一处的边角,所以秣陵军的将领在知晓自己的人物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实现战略意图,当然至于如何作战,那就是更精于战场作战以及排兵布阵的各位将领们需要做的事情了。

    文聘的心思虽然早已飘到了远方,但是他始终都在注视着战场之上九江军的一举一动,当九江军发起进攻的一刻,他立即下达命令,所有部队加紧防备,当九江军杀上来的一刻,立即顶了上去,将他们挡了下来,同时下令:“弓弩手准备,诶我狠狠的射!”

    战鼓响起,战旗舞动,城楼之上的床弩与弓箭手同时射出了箭矢,而城楼下方的弩手也不敢示弱,齐刷刷举起了弩机,他们的动作并不是整齐划一的,虽然都是桂阳军中的精锐,但鲜有训练有素者,如果这要是秣陵军的话,那可就恐怖了,三列弩手前排射出箭矢之后半蹲装箭矢,第二排再射箭矢,第二排射完箭矢之后第三排再射,如此循环往复,而且秣陵军的弩机都是连弩,一次可以填装五支弩箭,那杀敌的效果之惊人简直可以用杀器来形容,没有任何一支部队遇到这样的弩箭阵能前进半步的,除非是派出重盾兵,不然任何冲锋的部队,就算是手持手盾,都会被如此恐怖的箭雨射成刺猬。

    但桂阳军虽然整体表现差了些,可别忘记他们有着更恐怖的杀器床弩,这个大家伙可比秣陵军的连弩杀伤力强几百倍,就算是巨盾兵也会被床弩巨箭直接射飞,至于普通的那些部队和士兵,在床弩面前简直就是送死,如果是密集的阵型,一支巨箭,就能杀伤数十人,那可怕的效果尤其是在守城战时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在刘澜心目中,攻城与守城最好的利器还是投石车,只是眼下各路诸侯的投石器很难达到刘澜心目中指哪打哪的效果,除了曹操的霹雳车,只不过刘澜会将霹雳车称之为投石机,对投石机刘澜可是羡慕许久了,奈何军械场和欧冶坚是在无法对投石机有一个改进,陌生达到霹雳车的效果,就是在原先的基础之上大步改良都很难突破。

    对投石机刘澜还真没什么好建议的,关键是他也不清楚欧冶坚们到底是在哪里钻了牛角尖,如果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或许他还能给出一些建议,问题是先他给出了建议之后,依然没有任何效果,这就使得秣陵在投石机上一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虽然投石机没有任何进展,可是在其他方面军械场还是表现的很好的,这就说明了现在的军械场在兵器铠甲甚至是弩机这些‘小物件’有着不错的心得,但在大型一点的器械上,不管是床弩还是投石器等等都没有任何头绪。

    这样的情况必须要改变,所以刘澜会尽可能的加大投入,寻找一些对于力学杠杆原理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来进行研究,最好找些有知识学生,去帮助这些人尽可能的整理这些理论,尽可能的突破投石机的瓶颈。

    这些事情刘澜从矿山时期就一直在做,让这些有经验却又因为没有文化只能将自己的手艺靠口耳相传来教授弟子变成将他们整理成为理论知识,这样就可以更容易也更为简单的教授新人。

    当然刘澜最初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这个心思,可后来发现识字率底下他所谓教授理论知识根本就没有老师傅们口耳相传更快捷,但随着刘澜加大庠序的投入,他相信未来这样的局面一定会扭转,就好像后世那样,当然这肯定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条件的,但只要基础打好,就一定能够成功。

    对于文聘如此反馈,蔡瑁是持肯定态度的,并不是别人的就一定都是好的,要看合不合适,在荆州内部现在就有一些人希望我们的水军也要和刘澜的水军一样,在战船上是好手,上了岸也能大杀四方,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如果士兵们都能做到这样,那还为什么刻意去取分水军和步兵呢?

    正是因为这些部队更有更的优势,士兵更适合哪种战争方式,才会有所取分,真的想让他们登岸也是好手,千里挑一选个几千人就很不错了,试问刘澜部队的基数多大,近十万人的部队,也不过才区区五千人的水陆曲,而荆州现在的情况,别说五千人,挑选出五百人都困难,所以蔡瑁对这件事是极力反对的,当然还有蒯越蒯良兄弟,荆州最具代表性的几个人出面反对,这些不切实际的建议自然就被驳回了。

    可是文聘却知道,蔡瑁最初是真的心动了,可是在水军进行招募之后才发现,居然连一百人都没有招募到,也就放弃了,部队的基数太小或者说控制的人口太少,想要学刘澜从部队甚至是百姓中招募这类士兵,根本就不现实,没有那个条件。

    刘澜已经成了气候,所以他有这个资本去做任何事情,哪怕是在别人看起来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情上,他都有这个资本去做,这才是实力诸侯的底气所在,似荆州就永远也不可能会做出这种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事情,就算有这个条件,也不会去做,毕竟有这点钱粮,投在步兵甚至是水军身上都要比什么水陆曲要更有价值。

    可这何尝不是实力的体现呢,刘澜有这个实力让他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也是因为实力,所以刘澜在做任何事情前都不会有多少顾虑,就好像他对秣陵军的一点了解,军师府负责制定战略部署,看起来是纸上谈兵多一点,但当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时,不管是不是纸上谈兵,首先都足以使其顺利完成布局,因为秣陵有着足够的实力去实现军师府所设计出来的战略设想。

    而战略设想说白了只不过就是这场战役的布局,就好像博弈,军师府起到的作用就是让领军的将领们知晓他们需要占领哪一处的边角,所以秣陵军的将领在知晓自己的人物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实现战略意图,当然至于如何作战,那就是更精于战场作战以及排兵布阵的各位将领们需要做的事情了。

    文聘的心思虽然早已飘到了远方,但是他始终都在注视着战场之上九江军的一举一动,当九江军发起进攻的一刻,他立即下达命令,所有部队加紧防备,当九江军杀上来的一刻,立即顶了上去,将他们挡了下来,同时下令:“弓弩手准备,诶我狠狠的射!”

    战鼓响起,战旗舞动,城楼之上的床弩与弓箭手同时射出了箭矢,而城楼下方的弩手也不敢示弱,齐刷刷举起了弩机,他们的动作并不是整齐划一的,虽然都是桂阳军中的精锐,但鲜有训练有素者,如果这要是秣陵军的话,那可就恐怖了,三列弩手前排射出箭矢之后半蹲装箭矢,第二排再射箭矢,第二排射完箭矢之后第三排再射,如此循环往复,而且秣陵军的弩机都是连弩,一次可以填装五支弩箭,那杀敌的效果之惊人简直可以用杀器来形容,没有任何一支部队遇到这样的弩箭阵能前进半步的,除非是派出重盾兵,不然任何冲锋的部队,就算是手持手盾,都会被如此恐怖的箭雨射成刺猬。

    但桂阳军虽然整体表现差了些,可别忘记他们有着更恐怖的杀器床弩,这个大家伙可比秣陵军的连弩杀伤力强几百倍,就算是巨盾兵也会被床弩巨箭直接射飞,至于普通的那些部队和士兵,在床弩面前简直就是送死,如果是密集的阵型,一支巨箭,就能杀伤数十人,那可怕的效果尤其是在守城战时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在刘澜心目中,攻城与守城最好的利器还是投石车,只是眼下各路诸侯的投石器很难达到刘澜心目中指哪打哪的效果,除了曹操的霹雳车,只不过刘澜会将霹雳车称之为投石机,对投石机刘澜可是羡慕许久了,奈何军械场和欧冶坚是在无法对投石机有一个改进,陌生达到霹雳车的效果,就是在原先的基础之上大步改良都很难突破。

    对投石机刘澜还真没什么好建议的,关键是他也不清楚欧冶坚们到底是在哪里钻了牛角尖,如果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或许他还能给出一些建议,问题是先他给出了建议之后,依然没有任何效果,这就使得秣陵在投石机上一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虽然投石机没有任何进展,可是在其他方面军械场还是表现的很好的,这就说明了现在的军械场在兵器铠甲甚至是弩机这些‘小物件’有着不错的心得,但在大型一点的器械上,不管是床弩还是投石器等等都没有任何头绪。

    这样的情况必须要改变,所以刘澜会尽可能的加大投入,寻找一些对于力学杠杆原理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来进行研究,最好找些有知识学生,去帮助这些人尽可能的整理这些理论,尽可能的突破投石机的瓶颈。

    这些事情刘澜从矿山时期就一直在做,让这些有经验却又因为没有文化只能将自己的手艺靠口耳相传来教授弟子变成将他们整理成为理论知识,这样就可以更容易也更为简单的教授新人。

    当然刘澜最初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这个心思,可后来发现识字率底下他所谓教授理论知识根本就没有老师傅们口耳相传更快捷,但随着刘澜加大庠序的投入,他相信未来这样的局面一定会扭转,就好像后世那样,当然这肯定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条件的,但只要基础打好,就一定能够成功。

第二千零六十七章 平定扬州(98)() 
对于孙策来说,他对九江之战只有一种感触,那就是完全被刘澜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感觉,不爽很生气却又一点反抗的能力也没有,只能按照刘澜的想法或者说按照刘澜的算计一步步往前走,如果孙策是后来人,可能他真真的就要说一句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了。

    这种感觉很无奈,当然更多的还是无助,尤其是那种被羞辱的屈辱感觉更是不断打击着他脆弱的心灵,可他却发现帐下的武将和士兵们,好像对此没有一点感觉,是他们习惯了还是他们已经麻木了?

    这样的反应很不好,尤其是发现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反应之后,就更加刺激他,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败于刘澜之手,已经在心底里相信秣陵军不可战胜,所以他们不会对觉得败在刘澜手中有多屈辱,反而已经接受了这一现实,接受了他们是弱者的现实,因此在如此状况下,他们想战胜刘澜几乎没有任何可能,当然好的情况则是因为已经在心底里默许了是弱者,所以他们不管败给刘澜几回,都不会有崩溃的迹象,反而能够很快将创伤抚平。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孙策能怎么办?因为没有任何一名九江军再有与刘澜作战的勇气,除了江东军,所以他只能派他们去零陵,可是他以为当不再与秣陵军交手,九江军的情况会有所好转,但情况完全与就不是他所预期的那样。

    他发现自己这样做,可能不会帮到他们,反而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软弱,若一名士兵连最基本的勇气都丧失了,那他们不管是不是所谓的精锐,上了战场也别想去战胜敌人取得胜利,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能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他们最好放手一搏,他们会不会拼命不好说,但孙策需要的是他们有杀向敌人的勇气,这就够了,刘澜要恢复他们的勇气,把他们的血性逼出来,因为只有做到这些,这一仗才有取胜的可能,他们已经无路可退了,眼下这一仗就是背水一战,刘澜毫无保留的告诉他们,向前者胜,向后者死,果然他们好似全都换了一个样子,那感觉眼前看到的哪里是九江军,简直和那些上了战场就不要命的秣陵军没有区别,而最让他欣慰的还是他们在经历了这次九江和建平之战后,是正的得到了成长,对上桂阳的青壮,很快就找到他们的软肋,撕裂了他们的防御。

    虽然眼看着就要取得胜利但最后还是因为桂阳军的出现而功亏一篑,但已经杀红眼的九江军并没有让他失望,不仅没有退下来,反而越战越勇,将桂阳军杀得节节败退,看着他阿门这幅样子,孙策发自内心的感叹他们真的让其刮目相看了,当然最让他另眼相看的还是与桂阳军交手时,因为兵力悬殊的原因,他们没有去各自为政,而是自发的集中力量去打击桂阳军的一点,要不然桂阳军还真不会败得如此之快。

    不过他的对手文聘并没有让他失望,连普通的九江军士兵都看得出来,他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所以他一直在尽量补救着桂阳军的劣势和不足,哪有有缺陷和弱点,都会在第一时间秣陵传令兵挥动令旗进行补救,阵型在第一时间开始调整,之前还有的优势瞬间消失,但桂阳军这点战斗力,实在不值一提,毕竟他们在多次与秣陵军作战后,早已经习惯了与秣陵军高强度的战斗,所以眼下的战斗对他们而言非常轻松,部队再次迅速集结,再一次开始冲阵,很快就又把桂阳军的阵型冲乱。

    文聘在连续的补救下并没有帮助桂阳军有任何的改变,相反九江军好像习惯了他的变阵,反而对桂阳军的威胁越来越大,如果这一切都是敌将在后方指挥,那文聘还真要和他一直斗下去,看是他的变化快,还是敌将的反应快,可是他分明看到这些都是九江军自己适应的变化,所以这就让他不敢再去变化,因为这些士兵可不去管自己的如何变化,始终都集中优势攻其一点,所以他就是变出朵花来,九江军始终都在攻击一点,他不管怎么变化,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虽然不清楚是不是敌军自己已经摸出了其中的门道,又或者是运气使然,但现在他必须要做出变化了,如果继续一成不变,那桂阳军将很快就被击溃。

    九江军在不断向前推进着,他们一手执环手刀,一手举手盾,寻求着近距离的混战,这显然是听闻他们已经看出来,和桂阳军距离越远,就越远有可能成为床弩以及弓弩手打击的对象,而今战甚至演变成混战之后,床弩和弓箭手不仅不敢贸然射击,连弩手也不敢轻易射击,就算射击,刀盾手也能及时守护安全。

    九江军正是利用了这样的局势,看起来队形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